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安慶歷史遺跡

安慶歷史遺跡

倡導安慶文化人走皖江城。

-探索古代安徽文化的遺跡。

在皖江開發開放火熱的今天,皖江靜靜流淌在格外冷清的皖西南。在過去,情況並非如此。近代及以前,安徽流域是皖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梅城古潛山鎮(古稱周樹)到古碗口,再到安慶市。政治和經濟中心是從安徽中遊到安徽下遊。

皖江航道不僅是壹條經濟紐帶,也是壹條文化紐帶。安徽流域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豐富。唐宋時期形成了壹個區域性的物資集散地,絲綢、茶葉、生漆、桐油、竹木制品都通過這個集散地運往國外銷售。明清時期,徽商雲集,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如今,皖江兩岸生態環境優美,有許多文化歷史遺跡和傳說。

目前,大觀區、懷寧縣境內的皖江沿岸有壹些歷史遺跡被整理出來。

萬口,即現在的山口鎮山口鎮,是壹座古城的遺址,也是古代的軍事要塞,三國吳嘉和六年(公元237年)將軍諸葛恪曾在此駐軍。南朝武帝為了抵抗榆林起義,於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四月,派鎮北將軍許都駐防。六月,臨川王陳謙(陳文帝)在南灣口築城,令徐州刺史錢道守之。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發兵渡河,用采石場搭浮橋砍倒南唐。南唐時,朱淩雲帶著戰船和木筏從湖口下來,試圖通過打破浮梁來幫助金陵。去碗口。宋將軍營的步兵都指揮派兵阻攔,焚燒戰船,戰敗。

萬口現在是山口鎮的壹個漁村。自漢末以來,1700多年間,城市面目全非。自漢代以來,房屋墻壁上就有成堆的瓦礫、柱子、瓷磚、古錢幣和帶有文字的城磚。碗口有大量文物,離岸邊十幾米的河床上有古城墻遺址。旱季,當地人早年挖出的古城墻磚上刻著“懷寧縣”、“太湖縣”、“潛山縣”等字樣。在鎮西的塔嶺上可以看到古壕溝,還有宋代的房屋、古代的錢廠和清代的古井。灣口背靠白子,面向石門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百花清嵐”和“石門秋汛”是懷寧舊時的兩大名景。

碗口曾兩次是懷寧縣的所在地。第壹次是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懷寧縣分為宛城、安樂、梅城、宛陽四縣,其中宛陽縣位於宛口壹年左右。第二次是在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南宋丁敬元年(公元1260),郡治時間為43年。萬口也是懷寧縣的文化古鎮,歷代文人墨客都來此巡遊賦詩。唐代李劼人曾寫過壹首四言詩“井田遇夜客沙宿”,“黃昏下起雨來,村在江邊,綠林小販夜知,相逢不必避,天下在此半為君。”宋代王安石寫了《別灣口》、《過灣口》、《過長安嶺到灣口》等詩,黃庭堅寫了《從周樹送口信到灣口路》。明代曾作《萬口止風》兩首,劉基為庾廷信作《揚帆過江》壹首。清代王的詩《舟楫過皖城》,石的詩《李陽壹至灣口》,的《灣口》等。

楊如古墓位於山口鎮白子村石門湖壹側獅子口橋左側紗帽山頂。是壹座夫妻合葬墓,海拔400米,墓室,墓碑(無文字),前面的石頭上有壹只浮雕鶴在跳舞。距離墓室兩米處,有1對立方形華表,高近2米,寬0.3米。左側碑文寫道:故光祿大夫告都察院,管左都禦史、楊公張茹谷三等勤大人墓;右題詞:故封壹品楊夫人之母劉太太之墓。兩個碑都是壹樣的:“保和殿學士、吏部三等官張低頭。”時間的兩個碑都是“清乾隆十壹年,丙寅,孟春月,丁醜,姬旦”(即1747)。這兩座紀念碑以他們的兩個孫子、曾孫和曾孫的名字命名。

雪洞和普陀寺普陀寺位於紅鎮鄉唐冶湖東南長安嶺的半山腰。寺廟後面有壹個叫雪洞的山洞。懷寧縣人民政府於3月1982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雪洞是寒武紀石灰巖洞,深度50米,最大5米。向下蜿蜒曲折,寬如廳堂,可容納100人。洞內有1尊按照石壁雕刻的佛像,香爐放在前面供案。洞口朝北,高4米,上有磚牌坊,比洞口高4米,三層磚鬥拱,楷書刻有“巖破金身”四個字。依洞而建的普陀寺,是壹座1的硬山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南北交匯,兩座3開間佛寺,中間和第二天有水井,正殿後面直通山洞。寺門在兩寺之間向西拐,門頭掛橫幅的“普陀寺”是清鹹豐二年(1852)所制。

雪山尖牌坊和普陀寺,據說是明代所建,但無文字可考。民國4年,懷寧縣誌只說“雪洞、寺”。在發現的碑文中,洞內最早的石質告白案刻有“雍正八年”字樣,殘碑上有乾隆二十五年“築洞門建石樓”壹句。殿內及前壁嵌有10余塊重修碑文,最早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最晚為同治四年(。乾隆至同治百年間,屢有重修,民國時期也有修繕,東側建有1佛寺,後毀。早些年,這廟裏香火熏天,百裏香。

石庫道光水文碑矗立在洪鎮石庫村馬家樓的田野上,高0.5米,寬0.33米。碑文刻有“道光二十九年潮來此處”字樣。在左下角,部門支付“宓妃·任麗”。立碑人身份不明,石庫地區有不少裴姓,應該是當地人。

石Ku位於安徽河下遊,從安慶順流而下,全長15 km,南岸是跨鄂皖兩省的長江主堤——銅馬堤。這座紀念碑是長江歷史的重要資料。1973年,長辦復查時,發現碑已被挖走,隨即查明並重修。3月5日,1974,長江流域規則辦水文處致函安慶行署文化局,索要紀念碑拓片。

唐冶胡燁鐵礦位於洪鎮石庫村的唐冶湖畔。地形屬於丘陵環繞的盆地,東面是獅象山,名為獅象口,開口與安徽河水相連,直接流入長江。獅象口沿湖相連的蛇口、王家嘴、王家嘴等五個山口的山坡和沙灘,面積約兩平方公裏。地面有鐵渣、鐵礦石、繩磚出露,以王家嘴最為密集,文化層厚0.5 ~ 1米。傳說公冶長墓就在這裏。在遺址以東的東山和龍泉嶺,至今仍有鐵坑遺址。根據民間傳說,秦始皇挖了龍脈的坑。近年來,鄉鎮企業也在老坑附近挖掘鐵礦。漢代中國冶鐵業高度發達,懷寧屬安徽郡。據《漢書·地理》“安徽有鐵官”,漢朝在安徽郡設置了負責冶鐵的官員。唐冶湖是安徽縣重要的冶鐵基地,屬於漢代冶鐵遺址。

金雞碑位於洪鎮唐雪村。紀念碑高1.1 m,寬0.75 m,用白石雕刻而成。碑文為“金雞會聖位”,文兩側冠有“日”“月”字樣。第壹段“姬旦於冬拜眾生”,下壹段給出了創始人、官方、信徒、學生楊文堂等25人的名字。碑的邊緣刻著糾結的圖案,碑文是用楷書刻的。

金雞碑最遲應豎立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或明代。金雞碑是戲劇之神的紀念碑,是研究中國戲劇史的重要資料,是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中國只有兩部,“電影金雞獎”由此得名。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1984。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夷寺碑在金雞碑南3米處。高0.9米,寬0.6米。碑上楷書銘文橫行“五嶽□碑”(原註:“□”應為“廟”)。正文第四行描述了建廟的原因,後面是20多個人的名單和建廟捐的錢數。下壹段“清代大呂嶽李”,部分字跡不清。

太平軍石牌城遺址位於安徽北岸石牌茅山,與上下石牌城隔江相望。城址為四座相連的山丘,壹條狹長的窪地貫穿南北,面積約0.8平方公裏。現存遺存為兩條環城壕,寬約2米,深1.5米。群眾說西邊有個“金廳”(即司令部),北邊有個炮臺,中間有個水井和兵工廠。根據近年來發現的遺物,如房屋、武器、炮彈等。,基本可以證明。

石牌是安慶西部的壹個重要關口。太平軍三江勝利後,西南戰場失守,九江失守,危及安慶。保衛安慶和天津西門的戰鬥非常激烈。當圍困安慶的阿清兵多隆支兵敗退守宿松時,英王陳玉成調兵鎮守石牌、太湖、潛山,遏制清兵,保衛安慶。據史料記載,石牌城極為堅固。“上下有洞,四周有三條深溝,外有六座木城,駐有千軍萬馬。”英王在此布置駐軍,全軍攻打六安時,多隆乘機攻打石牌,於鹹豐九年(1859)九月二十四日夜,從茶蓬嶺潛至城門。"由於守軍的疲勞,我們爬上了城市上空的壕溝,發射了噴嘴火箭"。守軍奮起奮勇作戰,直到第二天早晨,城池失火,守軍數千人死亡,守軍霍榮、石被俘,石牌城落入清軍之手。

王光廟位於小市鎮梁湖村。背山面水,古樸典雅,獨具魅力。樓齡不算外國,面積300平米左右。中殿有廣王神龕,中央為廣王生前塑像,右側為二廣王、三廣王,左側為小光王。光王的雕像戴著皇冠,穿著長袍和靴子,看起來像壹個皇帝的偶像。

解放前,廟裏香火鼎盛,住著2到3個和尚。每年農歷二月,王光皇帝都要去方圓百裏之內打獵,農民們稱之為廣望會。足跡,涉及前槐縣小石、梅城、油壩、朱三等6個鄉鎮。無論王光走到哪裏,他都要搭起壹個展示香火的舞臺,還要開好幾次車。這場盛會持續了三天,參與者數萬人。

相傳,就是後梁皇帝朱全文的長兄朱。他原籍安徽碭山五裏溝。參與鎮壓黃巢起義的朱全文,戰功卓著。他在唐朝被封為王維,在四鎮擔任我們的大使,成為唐朝後期壟斷朝政的新貴。當朱全文準備篡奪唐朝的時候,他把他的大哥羽泉帶到首都,並把壹項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朱拒絕接受,回到碭山住在山上。朱全文登基後,有壹次生病,想讓大哥羽泉來看他。他派人去碭山請羽泉,皇帝誤派人去抓羽泉。羽泉只身南逃,來到皖江東岸的丘陵地帶,定居下來,善待當地人,植樹造林,做了很多好事。後來,他回到碭山,被太祖封為王光,死後被封為王光皇帝。後人知道了這件奇聞,就在朱的住處立了壹座廟,並在18歲時享受了祭祀。王光神社兩邊都有對聯,可以作為佐證。聯日:我隱於碭山,恥封王,死為帝;趙玲皖水,名利雙收,人傑地靈。早在上世紀20年代,當地學者謝鴻賓就為王光廟寫了壹副對聯,也可以作證他是碭山壹隅的賊;感謝人民社會,安徽的水千年。

此外,馬廟鎮孫家城遺址、小市鎮王家山遺址、孔雀東南飛遺址不在此列。至今,安徽河兩岸還有許多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古墓。喜歡探險的朋友還可以去位於安慶郊區和懷寧縣交界處的白子山區的寒武紀洞穴探險。近年來,在總面積60平方公裏的山區發現了水晶洞、梅花洞、麻姑洞、蝙蝠洞、雪洞等壹大批溶洞,洞景十分奇妙。該地區集山美、洞奇、水美於壹體,生態環境優美。

  • 上一篇:九大歷史知識點思維導圖
  • 下一篇:為什麽兵馬俑中間的墻不能挖?裏面有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