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求解!關於曲靖的歷史!!

求解!關於曲靖的歷史!!

查壹下段與東聰三十七部結盟的歷史或許對妳有幫助!

在漫長的歷史中,烏蒙從壹個人名變成了壹個部號、壹個地名、壹座山名,這就是彜族社會的發展變化史。

它標誌著彜族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的社會形態。

壹、“烏蒙”之名

烏蒙是唐代遷居竇底店的阿通的第十壹世孫。最早見於明代天順五年(公元1461)寫的《大明統壹錄》壹書中。

明末的《曹雪》(蜀中邊防誌)和清代乾隆初年的《雲雲傳》也有類似記載,說明今天仍在普遍使用的“烏蒙”壹詞,最初是壹個名稱。

《烏蒙》源於人名的理論壹直沒有爭議,但關於《烏蒙》生活的時間卻眾說紛紜。

這是因為彜族的歷史歷年可以查對,只能用父子姓名制來計算。

但是,歷史學家把多少年作為壹代,或者25年作為壹代,或者28年作為壹代,或者30年作為壹代,並不統壹。

計算結果在年份上相差甚遠,出入較大。

根據《安史譜》和《貴州大定縣誌》中的相關資料,筆者估計彜族父子聯名每代只能在18至20年之間。

如果每代以20年計算,從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生,到吳侯南征時輔佐姬火,到第二十二代孫阿通,需要440年,225年就是公元665年,大約是唐朝初年,符合唐代阿通“始遷鬥帝殿”的說法。

另外,大約是公元885年,也就是唐朝後期。

當時的唐朝早已無法控制前爨氏之下的地區,烏蒙的發展也不再受到朝政和南國“大姓”的幹擾,得以擴張疆域,稱霸全國。

“烏蒙”之名從此在歷史上流傳。

彜文和漢文史料中的“烏蒙”之名也多見。

如《元史·地理誌》載:“州治米納甸,古無邑,烏蒙居之地”;《宋史·澧州諸夷傳》載:“烏蒙夷在澧州東南千裏”;吳恒的《彜族簡史》載有:“...阿蒙立即“阿蒙”(《烏蒙》)”。

“烏蒙”時期是今天彜族形成的前身,也是彜族先民從遊牧開始定居的時期。

二、部號“烏蒙”

烏蒙建立烏蒙部。

據元明兩朝史書記載,其他芒部、烏薩“後來興盛,因其祖名。”

“芒部興盛是什麽時候,因為祖名不詳,史書也沒有記載。

據《元朝地理誌》和《四川廣中邊防誌》記載,烏撒在吳朝(烏撒)以後變得強大,故以遠祖烏撒命名。

阿通、芒布、烏薩等人是烏曼忠謀(崇俄派)的後裔,都是唐朝人。

其中,阿通移至竇底店(今昭陽區)和烏沙居巴店(威寧),都是在唐代先後進入這些地區,並跟隨爨氏滅亡。

只有阿通的兒子芒布住在大雄殿(鎮雄)。

烏蠻中牟以其後裔建立部落王國時,分隔壹方的不僅僅是烏蒙、芒布、東川、烏沙,還有唐朝天寶之後,兩年後(公元902年)南詔滅亡之前。

其實東滿五滿所有部門的建立都是這樣。據舒曼記載,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袁子出使南詔,途經東滿烏蠻之地,烏蠻七經中並無“烏蒙”之類的名稱。

晉末天府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起兵滇東,得到“烏蠻三十七部”的支持,包括烏蒙、烏薩、芒部、鑾盤等部。

證明這壹百年是東聰烏滿中牟後裔在川黔滇桂交界地區建立奴隸制王國的時期。

大理州段氏及曲靖出土的《叢孟三十七部碑》記載了三十七部與大理州的盟約關系。

北宋初年,烏蒙、烏沙、芒布和諸部向西發展至川南。直到宋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被宋朝打擊,才撤退到雲貴邊境。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宋朝封阿雲為烏蒙王。

《蜀名勝記》說:“筠連郡為漢定川郡,唐朝為筠連府。

它位於南通芒布,西鄰烏蒙。

“據指出,演金縣普洱鎮義都山確實是當年烏蒙王的所在地。

“烏蒙”時期是古代彜族社會的奴隸制時期。

它的全盛時期是在宋代。

彜書《西南》雲:“不斷捉蒲者,總用蒲”,“被彜人長期夷平者,有數萬之眾。

”主要是指這個歷史時期。

三、地名“烏蒙”

烏蒙作為地名,首先是行政機構的名稱。元代元世祖以平章政治比賽赴滇後,將原有的千戶、千戶、百戶等軍事管理組織改為路、州、縣等行政組織。

那壹年,茫布路已定,附烏沙部。

十三年十月,元軍攻烏蒙,將烏蒙帶回四川筠連縣,開通烏蒙路。

那壹年,烏蒙路和烏沙路建立。

二十壹年,設烏沙烏蒙傅玄師,二十四年,升為烏沙烏蒙宣威師,統領烏沙、烏蒙、東川、芒部。

然而,每條道路的位置今天是未知的。

雲南字典上說:烏蒙甪直在昭通市(今昭陽區)。

又說:烏撒烏蒙宣威司治,在烏撒路(今貴州威寧)。

按照元朝的歷史,不可能在威寧建宣慰司,威寧不是四路的中心。

烏蒙路管理處壹開始不可能是昭陽區。

因為這裏不是宋代烏蒙部的中心,而是烏紮和烏蒙不時爭奪的交界處。

《元史》記載:“二十二年九月,吳孟造反,命四川所速答兵。馬湖總經理尤左在三百蠻兵的協助下,派下了包括西雁門酋長在內的壹百多戶人家”。

又曰:“十月,烏蒙蠻夷告阿蒙造反,召羅必典兵與雲南各省商議。

“以上戰事名稱均不在今昭陽區境內,因此推斷烏蒙路政應在演金普洱烏蒙署舊址。

如陳旭德、盧昌美《論元朝對烏蒙的政策與城鄉建設》所述,烏沙烏蒙宣威司署、烏沙烏蒙元帥署、烏蒙驛站總管萬虎署均設在昭通市昭陽區天臺土城。

明清時期的烏蒙圖符,在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被使用和破壞。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廢墟的遺跡。

烏蒙作為道路時,開始賦予地名的使命,逐漸演變為地名。

直到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才開始用烏蒙路作為地名來定位烏蒙府,烏蒙才成為壹個地理概念。

於是,雍正九年(公元1731),鄂爾泰請求皇帝賜名“昭通”,改烏蒙府為昭通府,說“暗者易見,盲者易通”。

地名“烏蒙”時期是封建土司制度推動彜族奴隸制向封建領主制轉變的過渡時期,也是彜族全面接受漢文化和農牧業經濟發展的時期。

四、山名“烏蒙”

烏蒙何時演變為山名沒有記載。

但僅次於烏蒙是壹個地名。

“烏蒙山”不僅僅是壹個孤立的山名,可以解釋為烏蒙大地上的壹個山脈。

烏蒙山在人們心目中壹直是壹個統稱,並不是特指任何壹個山脈或山峰。

地圖上的烏蒙山現在從東北到西南位於雲南省威信縣、昭陽區、會澤縣、宣威市和貴州省盤縣特區、六盤水市、畢節市之間。

這壹帶正好是烏蠻聚落的核心,是明代夷土司祖先的發祥地,如烏蒙、烏沙、芒布、東川、永寧、水西、普安、普定、普裏等。

吳光範《雲南地名源流》說:“雲南不止有壹座山叫烏蒙。

就山脈而言,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有烏蒙山,北起鎮雄、宜良,貫穿貴州威寧,南至宣威,即《辭海》中提到的‘烏蒙山’,位於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

東北-西南走向。

大約海拔2300米。

尋甸縣北界金沙江處還有烏蒙山,又名雪山,即‘它在武定府祿勸府東北280裏,與四川省東川府相連,又名烏蒙山,又名雲龍山,又名絳雲山,又名雪山,北臨金沙江。上面有十二座山峰,非常陡峭,盤旋70多英裏。

中央紅軍和第二、第六軍團於1935年4月下旬、1936年4月上旬訪問尋甸。毛主席詩詞中所指的烏蒙山,大概就是尋甸、祿勸以北的烏蒙山。

此外,《雲南詞典》解釋:“烏蒙山,雲南東北部,穿越雲貴兩省邊緣,向東北-西南走向,是金沙江與南北盤江的分水嶺。

由三座山組成:西麗山海拔2100米以上,主峰牯牛寨海拔4016米;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東烈山不到2000米。

山區由古生代灰巖組成,巖溶地貌發育。

富含礦物質和動植物。

相比之下,《雲南詞典》最為詳盡。

山名“烏蒙”讓“烏蒙”得到了永恒的支持。

此後,由於社會形勢的變化,魏然始終屹立於天地之間,經歷了無盡的春夏秋冬,始終不改其雄偉的氣勢。

  • 上一篇:初中必讀的36本書?
  • 下一篇:少年中國說的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