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黃河為什麽會改道?

歷史上黃河為什麽會改道?

公元前602年至公元前1938年間,黃河下遊決口1590次,較大的改道26次(據黃河水利委員會)。

河水決口後,拋棄原有河床,走新路線,叫改道。黃河因其含沙量豐富、淤積良好而多變、改道頻繁。寧夏銀川平原和內蒙古河套平原的黃河多次變遷,但最主要的影響是黃河下遊的改道。

公元前602年至公元前1938年間,黃河下遊決口1590次,較大的改道26次(據黃河水利委員會)。

壹般認為,《尚書·龔宇》記載的河道是最早記載的黃河河道。這條河在

在黃河下遊的歷史上,金夢以上的洪泛區夾在山谷之間,變化不大。在金夢以下,與洛水等支流匯合,向東北方向流動,經過今天的豫北地區,然後向北流入河北省,再與漳水匯合,向北流入今天邢臺的古大陸澤中,在巨鹿以北。然後分成幾條支流,順著地勢流向東北方向的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為“雨荷”。根據文獻記載,黃河下遊有幾次大的改道。

在周定國王的第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第壹次改變了它的流向。洪水從蘇胥口(今淇河、渭河交匯處)取河,向東至洛川,再至長壽津(今河南省滑縣東北),再與洛川改道,北至彰武(今河北省滄縣東北)與漳河匯合,入海。這條新河位於虞河以南。

漢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河南濮陽西南決口,再次揮師南下。水從巨野澤向東南決口,從泗水進入淮河。雖然23年後被堵死,但很快就決定向南改道為屯石河,六七十年後才回到原來的河道。

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河北臨漳縣以西決口,東南沖入洛川舊路,經河南南樂、潮城、陽谷、聊城,向北至禹城白洛川,經山東臨沂、惠民等地至利津壹中。

投入大海。在隨後的幾百年裏,黃河的情況並不十分頻繁。北宋初期,決口多,短、短距離分流河道多。直到六月(1048),黃河再次改道。

奔襲上胡州,北上大明,經聊城西,河北青縣境內與渭河匯合,後入海。宋人把這條河叫做“北流”。12年後,黃河在上滸河下遊決口,今為南、西,經現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把這條河叫做“東流”。華東的大眾水不到40年就斷流了。

南宋建炎二年(1128),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都督杜充在滑州人為破黃河大堤,致使黃河疲憊,向東南分為泗水和吉水。至此,黃河由北入渤海,由南入黃海。在1855之前,黃河主要在南部擺動。雖然有時向北沖,但被迫以人力阻斷南流。在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青口以上的黃河幹流也在無限地遷移。來自泗水,或汴水,或漩渦,或水影,或幾個分支同時出現。直到明末潘繼勛治河,黃河才基本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也就是明清的老路,運行了三百年。

到了近代,國難和河禍壹起作祟。黃河在1841、1842、1843、1851年內四次決口。就黃河這四次決口的原因而言,除了特大洪水(1843洪水被認為是有歷史調查以來最大洪水)外,下遊河道淤積是最重要的原因。近代初黃河連續大規模決口,是黃河已經到了改道前夜的危險信號。事實上,從清朝開始,就有不絕於耳的呼聲要求將黃河北調。1842年,魏源建議通過人工手段將黃河改道至北方。原因是:“從今天的河,沒有辦法改變今天,雖然沈不能建功立業。”“南河還有壹線治愈的希望,還有可能推遲十幾歲的決定。

月份。今日無歲崩,無藥可治,人力不換河自變”(魏元吉(上),北京中華書局,1976版,第371頁)。

1855、1年8月(清鹹豐五年六月十九日),黃河在河南楊瀾(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黃水先流向西北,再轉向東北,取山東大清河,入渤海。從此,通瓦盒以東數百裏的黃河斷流,原本穿越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速變成遺跡。這是黃河最近的壹次大改道。河水決口後,黃水刷過的口子寬達七八十尺。壹夜之間,黃水向北外溢,河南、山東、貴州三省多個地區受災。清政府“暫時緩堵”的放任態度,無疑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壹時間,黃水奔流,水面寬達數十甚至數百裏。由於通瓦盒位於河南省東部,改道後,黃河北移,流向直隸、山東。所以河南省只有蘭義、祥符、陳留、淇縣等縣是主要災區,到處都是汪洋。遠近村落,樹梢屋頂半露,即漸幹者,皆是泥嫩灘,人不能停”(第92卷,第2392頁)。在直隸,開州(今河南濮陽)、長垣(今河南)、東明(今山東)等縣也成為黃河泛濫的地區。

清朝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黃河的路線是:壹般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演金、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山東省的曹縣和單縣;安徽碭山、蕭縣;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郫縣、睢寧、宿遷、泗陽、淮陰、漣水、阜寧、濱海等。進入黃海。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楊瀾(今蘭考縣)童窪腔再次改道,再次放回北方,穿過現在的河流,向北流入渤海。

清初,康熙皇帝利用金夫治理黃河,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於沒有根治海口,只是泄洪,海口逐漸淤塞,河底逐漸擡高。清代中葉以來,黃河下遊決口日益頻繁。據統計,從清初到鴉片戰爭的近200年間,黃河決口361次,平均約半年壹次。相比明朝平均七個月左右的爆表,普遍要差壹些。

最後壹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為了防止日軍西進入侵鄭州,蔣介石下令打開鄭州花園口的黃河大堤,引發洪水阻擋日軍。整條河又向南流,沿、潁河、渦河流入淮河。洪水泛濫,到處都是災民。直到1947花園口被堵,黃河才回到北路,從山東省墾利縣入海。

幾次改道和時間入海的原因

第壹次是公元前602年,滄州天然進入渤海。

第二次是11年,賓縣,利津自然和人工進入渤海。

第三次是公元1048年,由天津向北流向渤海,由無棣杜馬河自然向南流向渤海。

第四次,1194,天梯自然關入海中,人為關入海中。

第五次公元1494年,淮河自然入海,人工入海。

1855年第六次利津自然入海,1938年第七次淮河人工入海。

  • 上一篇:歷史上有沒有東哥這樣的人?
  • 下一篇:李嘉誠的成功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