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宋代錢塘江上的嬉鬧者究竟是如何興風作浪的?

宋代錢塘江上的嬉鬧者究竟是如何興風作浪的?

弄潮盛行於南宋。《觀潮記》記載:“善遊泳者數百人,皆身披文身,手持十面大彩旗,奮勇爭先,出現於鯨波萬仞,身在變化,旗尾微濕,以自吹。”這些活動大多在農歷八月十六至十八,錢塘江漲潮的時候進行。所以經常有被潮水吞沒的危險,清朝就禁止了。

“弄潮”在唐代浙江(錢塘江)已成為“觀潮”習俗中的體育表演節目。每年8月18日,人們在錢塘江觀看湧潮。

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弄潮”之風更甚。吳的《梁璐之夢》卷四《觀潮記》說:“杭州有壹等無賴,甘願犧牲性命,大的彩旗,小的涼傘,小的紅綠傘,都掛滿了繡緞,等著海門出潮。幾百人為壹組,舉著旗子在水面上遊來遊去,隨著子虛的戲碼興風作浪。或者手腳插著五面旗的人浮在潮水上,挑逗他們。”(5)細讀《老武林》卷三《觀潮》也說:“百位武二善遊,皆身披文身,手持十面大彩旗,勇往直前,出現在鯨波萬仞中,身姿千變萬化,但旗尾未濕,以自吹其能。”(6)不僅嬉鬧者數量多,而且持續時間長。據乃德翁《京城舟楫》記載:“從秋夢到浙江中秋,都有造浪者,持旗撐篙,在浪中嬉戲,甚為壯觀,天下絕無僅有。”(7)《武林舊事》卷七《做淳拜》也記載了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帝與孝在浙江閣觀潮的盛況:“自龍山降,貴府滿人,彩簾二十余裏,車馬不止幾匹。在西興壹帶,所有的窗簾都系上了,彩色的刺繡像織錦壹樣在江面上閃耀。和尚、劉仁等百余人,皆舉十面彩旗,乘風破浪,直至海門遇潮。還有踩雜木,水偶,水百戲,總結等。,每個都是藝妓。還有壹個禮物。太上彩喜曰:‘錢塘形勝,東南無。壹開始就說‘錢塘江潮天下無’。內廷頒布敕令,侍奉宴官,各賦《長江上的月亮》壹曲,最遲獻上。武舉是皇宮裏的第壹個,而且...故宮也發布了文告。把它送回月球。"(8)這是有記錄以來第壹次高標準、大規模的“沖浪比賽”。參賽選手100多人,和尚和家臣很可能是這次比賽的獲勝者。

據記載,在中國古代,“沖浪”,也就是沖浪,是直接踩水,而不是用沖浪板。也就是《夢梁璐》裏所謂的“舉旗水上遊”,還有《老武林》裏所謂的“乘風破浪奪冠”。再如蘇東坡的《鷓鴣》:“碧山影裏有小紅旗,儂是江南之子。拍手嘲笑山簡的醉態,齊聲唱出浪女的話。西興渡口的帆開始落下,玉蒲山山頂壹天還沒結束。儂欲寄潮歌底曲,瓶前吟君詩;邱仁金詩:“初見海門生,忽作長驅,發怒聲。萬馬破蒼穹鼓破,六敖折回雪山。魏闕的心還在遠朝,直上巖灘就平了。“踏浪”二字也用在了武二不再踏浪,天武不理大象的信息中。(9)田明汝城《西遊記》卷二十四《浙江勝景》中“浙江”壹文特別明確:“近江者善踏浪,謂之弄潮。”(10)“沖浪”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是“沖浪”的意思。顯然,“沖浪”這個詞更符合沖浪運動“逆水行舟”、“乘風破浪”的特點。

“沖浪”和今天的沖浪最大的區別就是“沖浪者”(運動員)手裏要拿著旗子,壹邊沖浪壹邊表演各種動作。也就是《資本論》中所謂的“舉旗撐竿,戲浪”。國旗最好不要被弄濕。“舉旗執竿”和“演戲”是古代祭祀潮神儀式的變化。但在《弄潮》中加入這些旗幟和“戲劇”,無疑會增加《弄潮》的觀賞性。吳舉《賞江月》謂“此景人間應無,東南形勝。大觀真是太神奇了。”物是人非,吾爾彩旗飛揚,是江秋雪,黃宅將至,水犀雲湧。看,它撞到小溪了。(11)所以,在“弄潮”的季節,我經常出去看看這座城市。

古代杭州灣錢塘江口能夠產生“沖浪”,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

眾所周知,湧潮是海洋潮汐的壹種,因其高而急,又被稱為“湧潮”或“湧潮”。地球上的海潮是海洋水體在太陽和月球,尤其是月球引力作用下的周期性運動。即東漢王充所說的“道隨月起,大小全失。”(12),即所謂“氣boos吸,天升與氣斂;海浪在渤海與渤海之間來來去去,海潮與天共進退。重陽之母生於太陽,故潮附於太陽。月為月精,水為陰,故潮依月。所以它跟隨著日月,依陰附陽,充滿希望,它消失在月亮裏。有起有落,弦出明月,所以潮不同”)(13)。今天,錢塘江口和杭州灣位於北緯30-31之間。就天文因素而言,除南岸灣口附近為不規則半日潮外,其他地方的潮汐均為半日潮(潮位波動在壹個太陰日內有兩個周期,即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約半天完成壹個周期的潮汐稱為“半日潮”),壹天左右有兩次漲落,每次歷時12小時25分。農歷每個月有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初壹和農歷十五後的兩三天是大潮。上弦月(第八天或第九天)和下弦月(第二十二天或第二十三天)後的兩三天是小潮季。壹年中,陽歷3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太陽偏向北半球時,汛期大於汛期,大潮時日潮大於夜潮;9月下半月到3月上半月,太陽偏離到南半球,情況正好相反。

如果說日月的天體引力給了世間潮汐平等的機會,那麽降雨和風則給了錢塘江河口特殊的“照顧”。錢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和臺風季節,占全年4-8月降雨量的54.4%,山川徑流也較大,河口和河床處於沖刷狀態;10至次年2月僅占全年降雨量的25.8%,山川徑流少,河口河床處於淤積狀態,錢塘江河口秋潮往往大於大潮。(14)關於風電,根據多年氣象資料分析,春季,浙北(北緯30°以北)及沿海多東南風;夏季全省盛行東南季風,杭州等地受當地地形影響,東北風較多;秋季5438年6月+10月,蒙古高壓完全控制大陸,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減弱,並向東南撤退,全省開始有穩定的偏北風。根據1949-1978近30年的統計,每年的7月至10是臺風影響浙江省最多、登陸可能性最大的時段。(15)這種風現象使得錢塘江的湧潮經常受到東風、東北風或臺風的推波助瀾,以至於常常蔚為壯觀。

是時候了。?

錢塘江的湧潮不僅得益於天氣,更有賴於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形的入海口及其底部巨大的沙洲。古代學者對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東漢王充在《論衡·徐庶篇》中指出:大海漲潮,正好溢出;“入三江,幾乎小而淺,水沸,故躍入波。(16)宋代詩人閻肅在《論潮》中進壹步指出:“今浙口起於風亭(地名,屬會稽),北望嘉興山(屬秀洲)。這片水域有200多英裏寬...下面有沙排,南北相連,擋住了紅浪,窒息了潮水。“夫月離震,潮生,浙水未到,月徑枯。潮水來了壹半,濁浪緩了壹緩,然後水又回來了,於是溢在沙上,洶湧奔騰,氣勢鞭撻,於是成了浪。”(17)杭州灣錢塘江入海口在歷史上經歷了由南向北的變遷,如龕山、柘山南部、柘山中小型房屋、河莊山北部(即現在的入海口)。今天的杭州灣口,從北岸的南匯嘴到南岸的鎮海,相距約100公裏;90公裏至長山門-西三閘線,河道寬度縮減至20公裏;再往上遊42公裏到嚴觀,河的寬度只有2.5公裏。在飛機上,它是壹個巨大的喇叭形狀。杭州灣底部,從灣口到乍浦,河底平坦,水深約10米。從乍浦往裏,以1/10000 ~ 2的坡度上升,在何莊山北部的臧倩和老鹽倉之間達到頂峰。倉庫上方形成壹個倒坡,直到文家巖與下落的河道相連,形成壹個巨大的沙洲。縱向長度130公裏,脊頂高出上下遊連接處約10米。加上兩岸已經淤積的沙洲,總體積為425億立方米。因此,當東海的潮波進入杭州灣直奔幹浦時,除了潮差比入海口大壹倍外,波形變化不大,前波和後波仍大體對稱;再往裏,在沙脊的作用下,鋒面波迅速變陡,到了大尖山附近,逐漸變成湧潮,鋒面破碎,潮汐開始翻出波浪。杭州灣的錢塘江在出海口。直到南宋還穩定在南大,南大在坎山和柘山之間,也就是《獻春臨安誌》(31)壹書中說:“仁和縣城東北65裏海門,有座山叫柘山,與坎山相對,潮出。“(19)之後河道變遷,在乾隆二十四年(1795)北大入海處相對穩定,逐漸形成現在的局面。但錢塘江河口的變化只是移動了喇叭口的位置,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口的情況沒有改變,河床底部的沙洲依然存在。所以錢塘江湧潮自古就有(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以來就有)。

這是為了地理。

“天時”“地利”造就了錢塘江的湧潮,興風作浪靠的是“人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不僅造就了壹部《弄潮》,也造就了壹批癡迷於《弄潮》的觀眾。

“嬉鬧的孩子”大多是杭州灣兩岸的當地居民。唐代李繼孚《元和縣誌》雲:“船上人魚興波,謂之興波。”在宋代,嬉鬧者常被稱為“武二”,即吳人。如範仲淹的詩:“北方客觀尚懼,吾爾憂。"蘇東坡詩:"五兒長在清高園,任其生,不自憐。”“碧山影裏有小紅旗,儂是江南沖浪者。”(20)邱仁金詩:“寄語吾二不踏浪,天吾似縱橫象。”(21)吳《夢》雲:“杭州有壹流流氓,無生氣的人,...與子旭興風作浪。”(22)周覓《武林舊事》亦稱“戲班跑者”:“善遊泳者五二百人,皆有文身。”(23)杭州灣兩岸,甚至錢塘江流域、太湖流域,都是古代吳越民族聚居的地區。因春秋時期建立吳國和越國而聞名。吳與越南的邊界壹直說是在杭嘉湖平原或錢塘江的中部。前者,正如《於越論郭虞》所說,“勾踐之地,...玉兒之北。”三國時的趙薇,史稱“今嘉興漁兒鄉”,在今桐鄉崇福壹帶。(24)後者的錢塘江說,如《史記·越王朱踐世家》:楚“取吳至浙江諸地”(25),《論衡·徐庶篇》:“於吉南屬越國,吳國北屬錢塘。錢塘是河,兩界也在。”(26)於吉就是現在的蕭山,錢塘江以南。宋武宰的《苕溪漁隱從化》引用了禪師的壹句詩:“到了吳江,就要越過對岸的山。“宋林布《長相思》:“山青水綠,兩岸青山相迎”,即取此說。範仲淹、蘇東坡等所謂“武二”也是這個意思。

  • 上一篇:田歌,個性,地理和疾病
  • 下一篇:這是酸梅湯嗎?糖漿裏放了壹些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