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作文材料造假

歷史作文材料造假

歷史:

法國崛起的真正奧秘

任何偉大的想法都像美麗的火焰。能否產生巨大的能量,取決於有沒有需要的幹柴。對於壹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幹柴”是國民的素質和教育。以法國為例:

受文藝復興的影響,16世紀宗教改革產生的新教教派與舊宗教鬥爭,他們爭取兒童和群眾的手段是教育。通過這場戰役,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視數學、地理、歷史,註重物理教學和實踐的運用,刻意開發學生的智力。這大大提高了法國新壹代的素質。成立於1684的小學教師培訓講習班是歐洲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在確保教師質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19世紀以前,法國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榮譽,學術水平在西歐很高。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瑞士日內瓦。10歲的時候,父親因為被陷害,逃離了瑞士。盧梭13歲開始自己謀生。他當過學徒、打雜、文案和家教。依賴他人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以及長期流浪的貧困,培養了盧梭“殘酷、不公”的反抗意識。1762年,盧梭的長篇教育哲學小說《愛彌兒》問世。在這部構思20年、寫作3年的巨著中,盧梭猛烈抨擊了當時法國腐朽的政治、宗教尤其是教育。他提出了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新人的思想,描繪了培養新人的藍圖。這篇長文壹發表,就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法國政府下令逮捕盧梭,燒死埃米爾。盧梭被迫逃到瑞士,並於次年離開英國。1767年,盧梭回到法國,在巴黎郊區避難。1772年,他完成了最後壹本自我批判的書——自白書。1778去世了。

盧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泰洛齊繼承。瑞士政府首先通過根據年齡組發展兒童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來實施教育。後來,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和美國政府也派專家和官員去研究。裴斯泰洛齊創辦的伊弗頓學校已經成為享譽歐美的“國際學院”。有趣的是,瑞士政府最先采用了這種教學方法,美國政府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盧梭與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運動。前者成為當今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後者成為當今世界的霸主之壹。

1789-1794法國大革命是繼17世紀英國革命和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之後,更為徹底和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教育方面,資產階級的壹切當權力量都制定了計劃,其中著名的有孔多塞、雷佩爾和拉瓦錫的教育計劃。雖然這些計劃當時沒有付諸實施,但對法國教育產生了影響。特別是,孔多塞在1792年向立法議會提出的建議不僅為法國,也為其他國家討論19世紀的教育發展提供了基礎。

由此可見,19世紀初法國出現拿破侖這樣的人物絕非偶然,是全民族素質快速提高後能量的爆發式宣泄。但拿破侖時期及以後,法國教育屈服於宗教勢力,越來越保守,宗教勢力重新獲得了教育的權力。直到20世紀,宗教思想和教會對教育的影響進壹步減弱。50多個從事教育和其他活動的教會組織被解散,3000多所教會學校被關閉。1905年,法國政府明確宣布廢除《法洛法案》。但此時的法國已經失去了國民素質上的優勢,尤其是與宗教相沖突的科學被摧毀了壹次,最後沒能再從地面上崛起。

可惜功虧壹簣!

德國崛起的真正奧秘

17世紀至18世紀中期,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落後於英法,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有300多個封建國家各自為政。這些國家,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國,為了加強統治,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培養聽話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士兵,因此急於將國家學校的管理權從教會移交給國家,大力提倡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下半葉,壹些州如威登堡和薩克森就頒布了義務教育法。自17世紀以來,大多數州都競相頒布這樣的法律。其中最著名的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1763年頒布的法令,進壹步規定5 ~ 12歲的孩子必須上學接受教育,否則父母將被罰款。

實用中學誕生於18世紀初的德國,比英法早了壹個世紀,讓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所要求的嚴謹和內涵!65438年至0708年,虔誠的信徒希姆萊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和經濟學中學”,主要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地理和法律,輔以繪畫和素描。此後,德國壹些城市陸續建立了這種學校,壹些實用中學增加了建築、商業制造、貿易和經濟等科目。這是壹所兼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新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和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的需要。但由於其畢業生不允許進入高等教育,地位很低,所以生源不多,很快被沒有家庭觀念的美國超越,在科學應用上輸給美國。

受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其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現是泛愛爾蘭主義和洪堡改革。泛愛主義深受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影響。巴斯多、薩爾茲曼和畢克等泛愛的教育家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具有實踐知識、泛愛的思想、健康和樂觀的人。所以重視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言、自然科學知識,采取兒童自由發展,重視物理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天性善良,反對經院哲學和古典主義教育,禁止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羅斯和日本。

1807-1815普魯士斯坦-哈登伯格改革時期,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K.W.Humboldt)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壹系列改革。在小學教育和師範教育中,積極貫徹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擴大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出現了史迪威等著名教育家。此後杜威在美國發展起來的教育模式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學教育方面,進壹步發展了實用中學,增設了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科目,通過考試選拔教師,打破了只有牧師擔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特較早明確提出,大學的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發展科學(即作為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立並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因為德國對教育的重視比較早,國家的強大也來源於比較先進合理的方法。這又是壹個很明顯的素質教育的例子,與某些人吹噓的基因和染色體無關!

日本崛起的真正奧秘

日本戰後的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日本前大臣荒木萬福曾指出:“從明治到今天,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戰後的經濟發展,令人驚嘆,令世界矚目。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可以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的物質資本存量幾乎消失,但其國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知識水平的人仍然大量存在。”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維新。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習法》時,就在《學制公告》中提出了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做到“城內無戶可學,家無學之人”。然後從1886開始,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經過大約30年的努力,初等教育終於在全國普及。而且從時間順序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第壹個全國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施政報告中所說:“人是國家的財富,教育是國家政治的基礎。”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戰後日本的崛起得益於對完美和卓越的追求。吉田茂是戰後最著名的日本首相。晚年用激昂的語言寫出了《百年激蕩》,總結了日本民族如何克服困難,高瞻遠矚,勇於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有壹種止於完美的職業精神。除非不做,否則壹定要做到最好,這是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血脈中的。這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之後,壹直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主要原因。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壹個導師是道奇,他教日本人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把日元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全面質量管理之父戴明。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是是日本人完美地應用了它,實現了它。第三個導師是德魯克本人。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也有深刻的研究。七十歲時,他被授予東京大學日本藝術與文化教授的榮譽,並為此感到自豪。德魯克和吉天茂的想法壹樣。二司認為日本民族的真正利益是追求完美、盡善盡美的職業精神。無論做什麽,都要力爭最好,專註於無,力求完美。這種精神的背後是壹種極其謙卑的學習態度,以及壹種總是吸收別人長處的開放的心態。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進步的秘訣在於,企業經營者總是認為日本在各個領域都落後於別人,從而產生緊迫感。他們願意冒充歐美學生,堅持交學費,學習商業慣例,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不斷追求效率和生產力的提高,哪怕是為了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從設計到加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仔細研究的。"

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和欺騙。。。這是當今中國的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相比是否還有很大差距?!

美國崛起的真正奧秘

美國早在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就非常重視教育。到1775年,13英國殖民地的人口只有260萬,但效仿牛津、劍橋等大學建立了哈佛、耶魯等9所學院,教育環境甚至比今天的北京還要好。殖民時期的初等教育相當發達。以馬薩諸塞州為代表的北方幾個殖民地,特別重視普及教育。1647年,當局頒布法令,規定壹個鎮只要有50戶,就要辦壹所小學,於是北方興起了鎮校。這種地方當局對教育的幹預,已經超越了其宗主國英國教會辦學的原則,壹舉奠定了國民素質的優勢!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壹個受過教育的人不知道美國《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壹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我們用沸騰的熱血聆聽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聲音時,請不要忘記美國還有壹件偉大的事情,那就是憲法標榜通過教育培養國家公民。為了普及教育,他們首先在英國采用了蘭卡斯特導師制。1818蘭卡斯特本人也被邀請到美國宣講導師制。英式教育無法滿足這個新國家的教育要求。1843年,霍瑞斯·曼(時任馬薩諸塞州教育局長)訪德,隨後引進了普魯士的教學制度,同時大力宣傳盧梭、裴斯泰洛齊等歐洲教育家的思想,於是美國各地的小學開始采用西歐最先進的教學制度。

南北戰爭後,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更快,這壹時期新成立的高校有200多所!壹方面借鑒了當時歐洲重視學術的模式——柏林大學。1876年創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大學研究院,致力於高級學術研究。壹方面,根據1861和1890年國會通過的兩個莫雷爾定律,國會在各州劃撥土地,資助大規模的農業(工業)工業(藝術)學院,很快培養出大量適合工農業發展的專業人才,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就是由此而來。工農學院剛成立的時候,因為有很多窮學生在裏面讀書,壹度被嘲笑為“牧牛娃學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方面遙遙領先於歐洲。事實證明,窮人對財富的渴望遠遠高於富家子弟!這為美國造就了壹批敢於冒險、勇於創新的高知識人才。當他們對財富的渴望被點燃的時候,是火山,是海嘯,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

內戰後,公立中學原本是四年制綜合中學,既要學生升學,也要學生就業。此時學生人數逐年劇增,準備升學者的人數減少而準備就業的人數增加。因此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設置也相應改變,加強自然科學和實踐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公立中學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設置也相應變化,自然科學和實踐學科得到加強,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而且1880年麻省理工創辦了工業中學,1888年明尼蘇達創辦了農業中學。此後,各種職業中學大量湧現。歐洲人不喜歡職業中學是因為世俗觀念,而信奉“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國人沒有這個歷史包袱。職業中學培養了壹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壹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就是其中之壹。

據統計,從1870-1940,美國的人口增長了兩倍,而中學生的數量增長了90倍。當時的口號是:“中等教育為所有適齡青年打開大門”。到1918,美國的高中已經超過2萬所,而在中國這個12億人口的國家,198的高中只有10,000多壹點。可見,美國的高效率、高技術、高產出,靠的是科技和先進的教育。今天,美國基礎教育的方法在杜威教育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幾次改進。教育的口號是“不讓壹個孩子掉隊”,每個州把稅收的40%用於教育。80年代壟斷了70%左右的專利發明,獲得了70%以上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奧運獎牌總數排名第壹。

“2061計劃”是21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項目,由美國科學促進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機構發起。它代表了美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美國動員了800多名大學、中小學的科學家、企業家、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這壹重建年輕人智慧的宏大工程。他們總結了戰後科學、數學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吸收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成果,創造了21世紀的新美國人。

壹個和平年代的國家,有資格談誰是第壹!

結論

大國崛起靠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是國民素質和人才的較量。說白了,中國的整體國民素質和發達國家不太壹樣,是因為很難接受別人的教育理念。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了21種歷史上出現過然後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的死亡原因,無壹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時,在費城舉辦了壹次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加。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了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了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了加工槍支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了純銀制作的27套挖耳勺和繡花鞋。

這就是時代的差距!

壹個和平年代的國家,有資格談誰是第壹!

技術:

迄今為止,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壹是恐龍。恐龍統治地球65438+億年,種類繁多,在水中、空中、陸地上都有。恐龍在中生代(中生代,即65438+81萬年前到6300萬年前的壹個地質年代)繁盛壹時,但恐龍在中生代末期滅絕,從地球表面消失。幾乎與此同時,地球上壹半已知的動植物物種滅絕了。如此大量的生物滅絕,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自然引發。

玩各種不同的猜測和假設。有人認為恐龍的滅絕可能是由於它們的過度發育,身體大小和神經系統不成比例,導致它們反應遲鈍,難以找到食物,同時也面臨著當時出現的更小更靈活的哺乳動物。有人認為,當時恐龍賴以生存的壹些植物進化成了開花植物,恐龍無法適應,最終餓死。這壹物種的大滅絕時期恰好在中生代的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因此也被稱為C-T大滅絕。無獨有偶,在這個遠古時代,地球的巖層中夾著壹層厚厚的紅棕色粘土。地質學家可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發現這種夾在白堊紀和第三紀地層之間的細粘土,比如意大利、法國、突尼斯、丹麥和新西蘭。從這種粘土的厚度來看,估計這種粘土沈積的時間很短,壹百年才形成。美國物理學家L·阿爾瓦雷斯(L.Alvarez)和他的地質學家兒子假設這層粘土的來源不是地球物質沈積的,而是當時不斷落到地球表面的壹些微隕星塵埃。如果他們的假設成立,這種紅色粘土中銥的含量應該比地球上其他巖石中的含量多。分析結果表明,該粘土中銥的含量比其它地質巖石高30 ~ 160倍。這壹結果支持了Averys的假設,即這層沈積物來自太空而非地球。

社會:

  • 上一篇:南石龜和小清龜的區別
  • 下一篇:王獻騎士朱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