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怎麽才能用好歷史詩詞?

怎麽才能用好歷史詩詞?

1.用詩歌導入新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壹半。”詩歌是社會生活的高度集中反映,飽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凝練生動,具有節奏感和節奏感,通過引入詩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新民主主義革命》課上,我用多媒體展示了“沁園春·雪”的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只覺尷尬;當河水漲落時,它就失去了動量。群山像舞動的銀蛇,高地像前進的蠟象,都試圖在高度上與天空相匹配。壹定是晴天,紅妝包裹,特別妖嬈。這片土地太美了,讓無數英雄俯首稱臣。惜秦煌漢武,略失文采;唐宗宋祖,略少風騷。皇位上的英雄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箭。這些人物都沒了,幾個能建功立業的英雄,看看今天的人。並問文字的作者是誰?學生回答後,我引導:毛澤東的詩是壹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詩,從壹個少年的“指點江山,不學成名永不還”到壹個青年的“指點江山,啟發文筆,廢土待當年千家”從壯誌豪情到“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再到“數風流人物,看今朝”

2.借助詩歌了解歷史。

詩歌的產生與社會生活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大量的現實主義詩歌為研究歷史提供了旁證,常被稱為“活的歷史”。比如中國古代的農業,可以介紹兩句悲憫農業的詩句,上面寫著:“鋤草當午,汗滴入土。誰知道盤子裏的中餐是硬的。”(2)“春天種下壹粒谷子,秋天就會收獲壹萬粒種子。四海無閑田,農民還餓死。”讓學生明白,在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農業人口中,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是兩個基本階級。農民沒有土地,被剝削,很受壓迫。即使在繁榮的唐朝,農民仍然死於饑餓。《中國古代商業經濟》可引自元稹《猜客》。出去找個伴,把爸爸哥哥留在家裏。.....尋珠驅海,集玉去景恒。北買西夏馬,西捕西藏鸚鵡。兗州布火桓,蜀錦織。丫環越胖越滑,眉毛越亮。計算食物和衣服的費用,不考慮距離。環遊世界後,我去了長安。並問:這首詩中哪些詩句表現了唐代商人頻繁而無所不在的商旅?商人的特點是什麽?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讀詩了解唐代商業發展的概況。

3.活躍課堂氣氛,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

高中歷史教材的語言不夠生動,理論性不強,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詩歌教學的引入可以增強歷史課的美感。在講授臺灣省人民反對割臺的鬥爭時,可以用秋的《春愁》。“春愁難寄看山,往事驚心動魄淚流滿面。4000萬人同時哭,去年割了臺灣省的今天。”表達臺灣省人民得知臺灣省被割讓後的悲痛和憤慨。

在課堂上講授紅軍長征時,可以用毛澤東的詩《七律·長征》來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齊聲朗讀七律和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五嶺細浪蜿蜒,烏蒙泥球雄偉,金沙水雲崖暖,大渡橋鐵欄寒。我更喜山中雪,三軍過後,我要滿臉。”然後問:“紅軍在長征中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紅軍靠什麽能克服這樣的艱難險阻?這首詩體現了怎樣的長征精神?長征勝利有什麽歷史意義?”從而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壹國兩制”的兩岸關系新進展及其偉大實踐過程中,我讓學生看視頻,讀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我媽在那裏/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裏/我的新娘在那裏/後來/鄉愁是壹座矮墳/我在外面/。通過朗讀,學生們體會到了作者強烈的鄉愁。“現在/鄉愁是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像百川奔流東海,像千峰奔流泰山,詩人個人的喜怒哀樂與對祖國和民族的大愛交融在壹起。教學實踐證明,將詩歌引入歷史課堂,文史結合,不僅可以增加歷史課的美感,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

4.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征”壹課中,我談到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詩歌特征。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其詩歌的特點,我們可以投射李白的《入酒》、杜甫的《石渠官》、白居易的《新樂府》。紅地毯”,然後讓學生閱讀並比較,找出三位詩人詩歌的藝術特點: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人的特點是氣勢磅礴,激情奔放,想象豐富,意境誇張深遠;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特點是憂郁深沈,憂國憂民,語言深刻。白居易是壹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反映現實,簡單易懂。宋詞的兩大流派--豪放與婉約。蘇軾是豪放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主要代表。學生可能不太明白豪放派和婉約派在用詞風格上有什麽區別。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作者投影了蘇軾的《明月幾時有》和李清照的《聲聲慢》,然後讓學生讀這兩個詞,找出它們在風格上的差異。學生通過對比可以很快得到答案: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是奔放的,而李清照的“慢聲細語”是委婉含蓄的。這樣,學生不僅明白了豪放派和婉約派的區別,也從情感上體驗了他們的不同。

如果說科舉制度,可以引入壹句詩:“唐太宗真是謀略長遠,賺的英雄都是白賺的!”“五十個小書生,三十本老明經。”“春風以馬蹄鐵為榮,壹天就能看遍長安花。“希恩塔是十七人中最年輕的。”“十年寒窗,無人問津,名滿天下。“讓學生了解科舉制度的影響。

5.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新課程倡導通過學習掌握歷史知識,“培養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揚民族精神,進壹步提高人文素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從屈原關心國傷,說“我長吸壹口氣藏淚,哀嘆百姓生活之苦”;到愛國詩人陸遊的“死時知萬物空,見九州悲。”王師在北方定下了中原日,家族祭祀不忘告訴奈翁。" ;再到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國與世以心為基,為民,為未來,為永安”;顧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的“力弱久矣,而後必竭。“我願生死與共,因禍而敢避。”愛國情懷,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高尚人格的寫照。將這些詩詞引入課堂,對學生健全品格的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毛澤東的“少年立誌下鄉,不學成名壹去不復返。為什麽要把他們的骨頭埋在桑園裏?青山哪裏不埋人?”表達了壹個立誌讀書報國的孩子的愛,“壹萬年太長只爭朝夕”的精神和“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面鬥爭是有趣的;和別人鬥爭很有趣。”革命樂觀主義。

6.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古典詩歌以非常程式化的邏輯結構組織和安排極其簡單生動的事實,表達最深刻的思想或最強烈的情感。將古典詩詞引入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朱和陸九淵在宋明理學中的心學研究有何不同?我通過課件打了兩個人的詩,欣賞詩詞品味人民。

材料1“開半畝方塘,滿天雲影;問渠何處如此清,因有活水之源。”——朱

材料二:“墟墓興亡,祠堂秦,斯人未曾穿心。涓滴成蒼山水,沖石沖成太華岑”——陸九淵

材料三:朱:敵機來了,他會教徒弟爬上書架,查看飛機的型號、性能、防空方法。陸九淵:應該讓弟子閉著眼睛安靜地坐著。泰山崩在他們面前不眨眼,沒有被機器的聲音嚇倒。

問:①妳壹定很熟悉朱的這首詩。現在能不能從理學的角度再欣賞壹下?②讀陸九淵的詩,妳能發現什麽是“變”和“不變”嗎?(3)朱和陸九淵的推理方法是什麽?

這樣,學生就可以理解朱的求理之道是為了理解事物,陸九淵的求理之道是“發明本心”,即註重內心的體驗和反思。陸九淵不僅在詩中謳歌“心”,而且在學中以“心”為據,在理中問“心”。他對整個世界的理解也是壹句話“心即理”,“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成功解決了這個班的難題。

為了使引用詩的應用達到最佳效果,詩歌的引入應考慮到中學生的水平、學生現階段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結構,註意引用詩的精當和簡練,但避免斷章取義。引入教學的古典詩詞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能夠揭露統治階級的放蕩和社會的黑暗,抨擊社會的罪惡和不公平,歌頌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跡,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上一篇: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殺手?
  • 下一篇:中國古代有哪些球類運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