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累計糧食進口3226.6億元,國際糧油價格重心有望下移。

累計糧食進口3226.6億元,國際糧油價格重心有望下移。

中國海關總署8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5438日至7月,中國累計糧食進口量9207.8萬噸,同比下降71%,累計糧食進口量3226.6億元,同比增長15.9%。大豆累計進口5416.7萬噸,同比下降5.9%。累計大豆進口2322.4億元,同比增長18.1%。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240.8萬噸,同比下降63.6%,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248.2億元,同比下降41.8%。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司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中國糧食進口減少主要是大豆進口減少,但仍處於合理波動區間。大豆占中國糧食進口的近60%。上半年中國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而巴西等拉美國家此前受幹旱天氣影響減產,大豆出口下降。

中國糧食進口額的增加主要受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能源和化肥價格上漲導致的運輸和農業種植成本增加的影響。司偉表示,考慮到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的糧食運輸協議、中國夏糧豐收以及玉米進口配額政策,預計今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將接近去年的65438+6500萬噸,同比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就大豆而言,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國內供應的小幅增加和巴西、阿根廷進口量的同比下降,預計今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將低於6543.8+億噸。

中國糧食進口為什麽下降?

廣州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唐楚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國糧食進口減少,進口額增加,主要是受俄烏沖突和南美幹旱影響。壹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是玉米、小麥和其他谷物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2月底,俄烏沖突升級導致黑海港口運輸停滯,減少了這些地區的糧食出口。此外,受中國和烏克蘭局勢的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將加劇,美國、巴西等國通脹高企,美元與巴西雷亞爾的匯率處於多年來的高位,這也導致巴西進口食品的成本增加。另壹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國糧食進口中,大豆進口占了較大比重,而大豆進口來源國巴西等南美國家的幹旱天氣導致2021/22大豆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導致今年3-4月出口窗口期這些國家的大豆出口同比下降。在減產的背景下,南美農民惜售、停供的心理導致這些國家的大豆出口價格上漲。

糧食、油籽等農產品進口同比減少,金額同比增加,意味著單價的提高。這主要是受CF報價和匯率變動的影響。中泰期貨研究所油脂首席分析師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壹方面,以美元計價的CF報價上升。以大豆為例。2021上半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新大豆合約價格基本在13.5美元/蒲式耳附近波動。在2022年,從6月到7月,價格水平上升到大約15美元/蒲式耳。另壹方面,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變化明顯。受全球貨幣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去年同期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6.45左右,而今年5月以後匯率在6.7以上。

成本和單價的提高進壹步削弱了國內下遊行業的需求。隨著價格的上漲,渠道和終端庫存維持在較低水平,采購積極性較弱,是上遊原材料進口下降的直接原因。石指出。

2021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達到65438+6500萬噸,其中大豆進口量達到96518萬噸。今年中國糧食進口預測如何?

此前,由於進口價格較高,中國對進口大豆的需求受到抑制。唐楚軒說,中國進口的大豆主要是用來榨出豆粕和大豆油,油和豆粕的比例大約是2: 8。豆粕下遊需求主要在養殖端,占比最大的是豬。此前由於養殖利潤損失,豆粕需求疲軟。三季度開始,生豬價格上漲,養殖利潤由虧轉盈。因此,預計四季度飼料端大豆消費需求將有所回升。但鑒於下遊養殖企業對成本控制的考慮,可能會考慮替代配方,豆粕需求增量可能相對有限。而國內油廠利潤不佳,四季度前采購進度緩慢,但後續隨著利好擠壓采購需求依然較大。綜合來看,由於供需缺口依然存在,中國糧食進口需求有望回升,但幅度可能不會很大。

國際糧油價格重心有望下移。

2020年年中以來,包括糧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快速上漲。最近3月,國際糧油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7月份,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環比下降8.6%,為自3月份創下歷史新高以來連續第四個月下降,為2008年6月65438+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植物油和糧食指數大幅下跌,跌幅達到兩位數。

盡管7月份國際糧油價格大幅下跌,但仍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展望後市,司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引發的市場憂慮有所緩解,主要產糧國並未出現大幅減產跡象,因此後續國際糧油價格上漲的動力明顯減弱。

最近,為了控制物價和穩定通貨膨脹,世界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普遍采取措施收緊貨幣政策。市場利率上升造成的累積效應使得包括食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難以再創新高。同時,隨著三季度結束後新作品的上市,短期內供應面緊張的局面將會大大緩解,市場可能會更加關註需求面是否會有所回暖。基於此,石預測,預計未來3-6個月國際糧價將處於弱勢震蕩態勢,進入四季度後下行壓力可能加大。

唐楚軒還表示,長期來看,隨著黑海港口運輸逐步恢復正常,以及2022/23年全球糧食增產的市場預期強烈,國際糧油價格重心有望逐步下移。

需要註意的是,國際糧油價格也有壹些支撐因素。石告訴記者,從庫存來看,主要農產品在產區和銷區的庫存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很多商品的短期庫存消耗比還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從供給來看,海洋物流的運輸能力有限,航運的順利實施還沒有回到理想狀態。此外,今年北美新作品生長期間,高溫、旱澇不均等異常天氣帶來的負面影響,普遍讓市場對新作品的產量和產量判斷產生了些許擔憂,這些情緒也反饋到了袁嶽的FOB報價上,建立了壹定的天氣溢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糧油價格很難繼續大幅下跌。

就大豆而言,短期內需要考慮天氣投機對價格的影響。

6月,美國D2水平以上的幹旱指數增加,美國農業部(USDA)作物進展報告中大豆的優良率繼續降低。截至7月31,美豆優良率60%。7月份美國農業部預估美豆單產為51.5蒲式耳/英畝。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農業部公布的8月供需報告12可能會將美豆單產預期下調至51蒲式耳/英畝。壹些機構還預計,大豆單產可能降至49蒲式耳/英畝。

如果美豆單產預測跌破50蒲式耳/英畝,將在短期內對豆類品種價格給予有力支撐。石指出。

距離北美新大豆收獲還有壹個多月,天氣還存在壹些變數。石告訴記者,要密切關註降水、溫度、優率等高頻數據對產量、收獲面積、價格的影響。南美市場現在以舊合約執行為主,新作播種前景需要等到65438+2月才能做出判斷。

從幹旱範圍來看,美國的幹旱主要在西部和南部,大豆主產區主要在中西部。在主產州中,幹旱對艾奧瓦州的大豆影響略大。唐楚軒表示,短期來看,考慮到天氣投機和9月中旬定產的不確定性,預計國際大豆價格將呈現小幅波動走勢;長期來看,考慮到大豆新廠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如果不出現極端天氣影響,供應邊際變得寬松,國際大豆價格重心將逐漸下移。

目前,2022/23年度美豆資產負債表仍處於緊張狀態,如果大幅下調單產,緊張局面可能會加劇。然而,全球大豆資產負債表相對寬松,尤其是如果價格仍處於高位,需求可能低於目前的市場預測。綜合來看,豆類基本面缺乏短期顯著變化,單邊價格的中長期趨勢方向和節奏將主要取決於宏觀等商品的整體走勢,更多體現其金融屬性。石指出。

就我國大豆市場而言,考慮到我國糧食和油籽進口市場化程度較高,註重利潤、按需收割是大多數原料進口企業繼續遵循的原則。石建議,如果上遊成本居高不下,企業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對沖,及時鎖定價格大幅波動的市場風險。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時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

  • 上一篇:壹美元的倒影代表什麽?
  • 下一篇:殺害許夫人的兇手是誰?揭示了徐夫人的死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