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李大釗的《歷史要義》書評1000字到2000字。

李大釗的《歷史要義》書評1000字到2000字。

1920前後,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多篇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唯物史觀的文章,從經濟視角、歷史觀、唯物史觀在近代史上的價值、研究歷史的任務等方面闡述了中國近代思想變化的原因,在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李大釗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但他“研究歷史”,造詣很高。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教授後,在北京大學、朝陽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大學等地講授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思想史研究等課程。《歷史精要》是壹部非常有價值的系統著作。這兩個原因奠定了李大釗在20世紀中國史學中的重要地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奠基人之壹。

縱觀李大釗的史學著作和相關理論著作,可以看出他的科學史觀和歷史觀,而《歷史精要》壹書最集中、最系統地反映了他的歷史觀。

1924年5月,李大釗的《歷史要義》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署名李壽昌。全書共六章,結構嚴謹,言簡意賅,具有理論的深邃與實踐的激情相結合的特點。

第壹章討論“什麽是歷史”。其主要論點如下:1。歷史寫作所反映的“歷史”並不意味著“活的歷史”,即客觀歷史本身;前者“只能說是歷史記錄”,後者是“活的歷史本體論”。2.歷史是社會的變遷。“所謂活的歷史”就是“進步的、感動的東西”,“每天都在那裏翻新”。3.歷史是壹個貫穿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整體,即“全人類的壹生”。

第二章討論“什麽是歷史”。本章主要論點是:1。應該界定“歷史”的對象。“為什麽?是整個人類的生活,也就是社會的變化,也就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人類生活和作為其產物的文化。”2.歷史學應著眼於建立歷史理論。只有建立歷史的壹般理論,即歷史理論,才能使“今天的歷史”成為歷史科學。3.歷史科學是可以成立的。作者針對當時流行的“史學缺乏壹般科學性質”的論調,指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各有特點,“不能完全視為同壹”。“把歷史事實結合在壹起,把它們的普通形式壹個個拿出來,討論它們的壹般性質,說明普遍的道理,看它們能不能?”

第三章討論“歷史的體系”。它的主要內容是:1。歷史可以分為“最廣義的歷史”和“最廣義的歷史”兩個體系,後者包括前者。2.區分歷史的敘事部分和理論部分的性質:“廣義的歷史”包括“敘事歷史”和“歷史理論”;最廣義的歷史包括通史、專史和歷史哲學。這顯示了歷史系統的宏大及其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討論史學在科學中的地位。作者從科學史的角度論證了“歷史在科學體系中占有相當的地位”,這是歷史成為科學的重要基礎。

第五章論述史學與相關知識的關系。在作者看來,相關知識有六種:語言學、文學、哲學、心理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教育學、宗教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統計學、人類學、民族學、風土人情、考古學、金石學、古代書法、古代文學書籍、關於自然現象及其應用的各種科學。作者指出,文學、哲學和社會學與歷史的關系特別密切。

第六章論述“近代史學研究及其對人生態度的影響”。在這個問題上,李大釗提出了精辟的見解,認為:1,歷史與生活息息相關,“近代史的學習對人生態度影響很大”。2.現代歷史研究可以培養人們的科學態度、腳踏實地的人生觀和“樂觀的人生觀”。3.重視歷史教育的重要作用。李大釗充滿激情地寫道:“當我們瀏覽歷史,讀到英雄們為國家和民族獻出生命的地方,我們也能認識到,這些所謂的英雄們與普通人並無不同,只是他們覺得這個社會的要求更加尖銳,想要滿足這個社會的要求,於是他們挺身而出,為社會奉獻,留下了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劇和戲劇。我們後世的歷史讀者對此並沒有感到興奮,自然有壹種敬佩之情,造成了‘有為之士也是如果’的情緒,做社會先鋒的決心也就油然而生了。”這就是歷史教育的重要性。

通讀《歷史要義》壹書,將其放在20世紀中國的歷史發展中考察,可以得到以下認識:

——《歷史要義》是20世紀中國最早的史學理論著作之壹。在它之前有曹作喜的《通史論》(1910)和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1922)。曹石的理論,如歷史、史學、比較、類屬文字、例證、整風等。,主要在於闡述舊義而無新意,與現代學科體系相去甚遠。梁的理論側重於歷史研究和歷史編纂方法,對歷史的壹些重大問題關註不夠,或者雖有涉及但不深刻。歷史精要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

——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展史上,《史學精要》是第壹部在理論上開風氣之先的著作,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基石。

《歷史概要》出版至今已有四分之三個世紀了。今天,人們會越來越感受到它的理論魅力和啟示。李大釗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信仰,尤其值得每壹個讀者深思。

  • 上一篇:九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案
  • 下一篇:回顧塞繆爾·艾略特·莫裏森的裏程碑式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