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有周倉的獎嗎?

歷史上有周倉的獎嗎?

歷史上有沒有周倉?如果不是,為什麽他會出現在關羽身邊,成為壹個沒有他的重要角色?我們研究關羽的文化現象,需要談談這個問題。

查《三國誌》、《後漢書》等史書,以及裴松之引用的200多種古籍對魏晉《三國誌》的註釋,都沒有周倉。《野史》和《雜錄》都沒有記載周倉是關羽的隨從。元代至知止時期(公元1321-1323)出版的《全湘平話三國誌》壹書,是現存最早的反映三國故事的平話書,並無周倉。直到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作品,周倉才出現,成為關羽的貼身侍從。見通俗的《三國演義》,載於明代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和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的序中,是最早的壹部《三國演義》。可見,周倉並沒有早於元末明初出現,而是羅貫中創造的《三國演義》中的壹個藝術形象。

羅貫中是否塑造了周倉這個人物,有民間傳說依據,但有壹點歷史的影子。當魯肅《三國誌》寫到魯肅約關羽壹邊倒見面時,魯肅為了還荊州,平息吳蜀南方三郡之爭,問關羽:“如果國家只是向卿家借地,卿家大軍敗得遠遠的,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今得益州,無意還之,而乞三郡而不從。”魯肅說完這話後,關羽沒有回答。那時候“有壹個人說,‘地富則才德,何樂而不為!’" "。魯肅厲聲訓斥,關羽起身趁機離開。史書從未為反駁魯肅的關留名,只表示“有壹人坐”。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有壹人坐”變成了周倉。這可能是羅貫中塑造周倉藝術形象的歷史線索。

周倉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單槍匹馬參加會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關羽的貼身隨從,壹起手持青龍偃月刀,緊緊跟隨關羽。當魯肅指責劉備屢次拒不歸還荊州時,周倉下命令嚴厲反駁,有理有據。關羽趁機訓斥周倉,建議他出去聯絡關平艦隊。周倉心領神會,前往江幹口展示紅旗,關平率領船隊直奔江東迎敵。關羽假裝喝醉了就走了,壹手持刀壹手扶著魯肅,乘勢登船平安歸來。險象環生的“壹刀會”化險為夷,周倉幫助關羽挫敗了魯肅企圖加害關羽以討回荊州的詭計。

《三國演義》寫道,周倉在去曹劌劉錢麗的路上向關羽投降。形容周倉手臂粗壯,臉上留著卷曲的胡須,身材魁梧。原來是黃巾軍張保手下的壹個將軍,張保聚集在山裏,死後藏在臥牛山。說周倉渴望關羽成名已久,恨不能相見。見了關羽,下馬拜曰:“願將軍不棄之,收之為卒,早晚鞭隨馬鐙,死而甘心!”關羽被周倉真摯的同情和真摯的話語所感動,於是收其為部下。從此,周倉緊緊跟隨關羽,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出現在關羽在場的重要場合。比如關羽北伐襄樊時活捉曹魏大將龐德,被禁七軍水淹。表現最突出的是關羽和魯肅扮演的角色。

歷史上沒有周倉,小說要塑造這個藝術形象,是為了襯托關羽,突出關羽忠義勇譽的鼓舞作用,讓關羽的形象更加雄偉、生動。

周倉壹生追隨關羽,至死不渝地忠於他的主人。他跟隨關羽打敗麥城,奉命留守。關羽被殺後拔劍自殺,表現了對關羽的忠誠。小說以周倉對關羽的真心和忠誠為主線。

周倉這壹人物形象的出現和藝術塑造符合我國崇尚英雄的傳統大眾文化心理。從關羽崇拜的角度來看,它是關羽文化現象的產物。《三國演義》中,作者對周倉描寫不多,也不是什麽重要人物。隨著關羽崇拜在社會上的日益流行,周倉的地位大大提升,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自明朝以來,周倉仗著關羽的大刀和黑臉,就和關羽緊緊聯系在壹起。人們壹提到關羽,就不能不想到緊緊跟隨他的周倉。同樣,說到周倉,也會聯想到關羽。殿周圍,關羽像旁,必有周倉持青龍偃月刀像;在戲劇舞臺上,每當關羽出現,周倉都會陪伴左右。周倉已經成為關羽文化的專屬產品和重要標誌,對關羽文化起到了獨特的烘托和染色作用。

由於周倉對關羽文化的特殊價值,先民們為他建墓建廟,把他作為歷史人物來紀念。在今陽城東南20多公裏的漢宜公路旁,張炬河以南,有壹座周倉墓。墓前立有墓碑,刻有“漢武侯周倉將軍墓”字樣。該墓地位於古麥城遺址以東兩公裏處,是周倉寺最初建造的地方。如今,當陽河榮鎮是古麥城的地盤。當地傳說,周倉很厲害,腿上有三根長毛,走路像蒼蠅。他被稱為“飛毛腿”。行軍打仗的時候,關羽的赤兔馬拼命跑。關羽攻破麥城後,留下周倉守麥城,為關羽巡邏。臨別時,據說周倉跪下向關羽發誓:“吾將忠吾心,至死不渝。”最後,周倉履行了誓言。

清代關羽登峰造極,周倉尤其受到人們的青睞。周倉墓、周倉廟以及關於周倉的故事和傳說,都來自於清朝。清代有人考證周倉是關西人,與關羽是同鄉。《陜西通誌》說:“周將軍倉,平陸人,初為將軍,後在臥牛山遇,故相隨;樊城之戰,龐德被活捉,後麥城被守而死。”其實這些都是《三國演義》裏有的,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 上一篇:日俄戰爭的起因是什麽?
  • 下一篇:高壹學習歷史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