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劉晨的演變

劉晨的演變

劉晨(今河南開封市陳留鎮):春秋時,鄭地被陳侵犯,故稱。戰國時,魏惠王為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廢除分封制,設置郡縣,設立陳留縣,隸屬三川郡所在的開封陳留鎮。漢高祖劉邦在此大敗,後死於昭陵。在武元帝的就職典禮上,陳在河南設縣,並在興平被捕。董卓在世界各地鬧事,吳偉壹直在宣揚正義。就今天的行政區劃而言,相當於東部的全敏和寧陵之間,西部的開封和尉氏,北部的演金和長垣,南部的祁縣和睢縣。此後的縣治變遷很多,但沒有壹個是從今天的開封走出來的。隋朝初年廢棄。

陳留鎮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戰國時屬鄭國,名留於地。後來,它被陳國合並,改名為劉晨。秦、漢、晉、隋、明清。商湯著名宰相伊尹,東漢文學家、政治家蔡邕,藝術家、文學家蔡琰,東漢末年曹操的部將典韋,漢光武帝時的洛陽令,都是陳。1948+00解放後,建立了陳劉閑、陳六維,隨後又建立了陳六渠、陳劉仁公社、陳六鄉。

自西漢以來,劉晨作為壹個縣市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作為壹個縣的總督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有五年時間為劉晨設立特區。誠然,陳留只是開封縣下轄的壹個普通小鎮,但這不應該掩蓋它的輝煌。壹個眾所周知的地名不應該是不為人知的或永久沈寂的。在高度重視歷史文化資源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喚起歷史的記憶,讓古老的劉晨煥發出應有的光彩。

1.劉晨,繼亮亮之後的區域性政治中心,應運而生。

公元前364年,戰國七雄之壹的魏從安邑遷都大良,聚集人口,發展工商業,重賞農耕和戰爭,大規模建都。隨著魏國國力的增強,大良成為戰國時期中原地區最重要的城市。

魏國以大梁為都城,歷時139年。公元前221年,圍攻大良,秦以王賁淹城,導致魏滅,大良城破。此後,大涼城滿目瘡痍,秦國只在此設均邑郡,屬三川郡管轄。同時在大梁以東設置陳留郡。三川縣因境內存在河流、洛川、壹三川而得名,轄洛陽(滎陽),管轄範圍相當於河南黃河以南、靈寶以東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遊。秦國統治下的大梁,不僅失去了國家首都的地位,也不是獨霸壹方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但作為壹個長期影響巨大的全國著名省會城市,不可能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西漢建立後,雖然維持了均邑、陳留兩郡的設置,但又重新建立了梁國。曾幾何時,均邑是梁國的都城,漢高祖劉邦多次到梁國祭拜魏國前秀才辛,祭拜其母趙陵,趙陵在他離開不久後去世,葬於陳留縣(今開封縣馬尾村)。西漢末年韓晶降藩、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諸侯國的管轄權和行政權大大削弱,相反,郡縣行政體系得到鞏固和加強,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劉晨(不是今天的劉晨),壹個位於大梁以東四十多裏的普通縣令,應運而生。

二、劉晨——從治壹方之郡到諸侯國,創造了700年的輝煌。

劉晨,春秋時留城,初屬鄭國,後為陳國所獲,故名。戰國時陳留屬魏,秦滅魏後設陳留郡。漢朝繼承秦制,仍設陳留郡。劉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秦末就已經顯現。漢高祖劉邦起兵攻秦時,謀士曰:“夫與陳留,天下沖,四通八達。”楚漢相爭時,劉晨被視為戰略要地,雙方屢戰屢敗。

梁武帝元壽元年(公元前122年),濟川郡移至陳留郡,故改稱陳留郡,屬兗州。陳留縣轄陳留、黃曉、成安、寧陵、邱勇、酸棗、東渾、香邑、外黃、封丘、尉氏、長垣、秋蘋、濟陽、均益等17個縣,管轄範圍相當於河南省民權縣、寧陵縣、開封市、尉氏縣、演金縣。

西漢中後期的陳留,因為地理位置重要,土地肥沃,又有夏朝老丘、戰國梁等歷史都城襯托,城市發展迅速。清宣彤《陳留縣誌》記載“陳留是大郡,第壹城是名城。真是爵位才子聚集地,繁華至極。”相傳陳留縣有壹座漢元元年修建的皇帝宮殿。說明從西漢中期開始,陳留已經發展成為中原名城。

永光三年(465,438+0年),陳留縣改濟陽州,康封為濟陽王,這是陳留第壹次改縣為州。趙建五年(前34年),濟陽王遷至楊珊,濟陽國被撤銷,重新設陳留縣。治平二年(2年),陳留縣有296284戶1,509050人。

東漢初年,陳留縣設置不變,所轄縣數略有減少。東漢末年,陳留國在陳留縣建立。但在東漢及以後的封建國家,無論是帝王姓王,還是異族姓王,都只是壹個食邑,不再有任何行政權力。因為郡守手握軍政大權,曹操在漢末起兵討伐董卓,得到了郡守張渺的大力支持。漢獻帝,先是被董卓挾持,後被曹操挾持,登基前曾是劉晨國王。三國時曹操的兒子曹植,曾被曹丕貶為陳留王。西晉時仍設陳留國。太史元年(265年),陳留郡廢為小黃郡(西漢初設小黃郡)。當年12月,魏帝曹桓禪位於金帝司馬燕,司馬燕封曹桓為陳留王,割小黃邑、封丘大棗、濟陽長垣、、尉氏、香邑、外黃等10縣,隸屬於此的有3萬戶。曹歡第四次離世。由於這裏的陳留縣已經並入小黃縣,陳留就遷到了離西北不遠的黃曉。曾經是縣衙所在地的陳留古鎮,存在了387年,此時或已廢棄。東晉泰興二年(319),陳留國被撤銷,陳留國的稱號成為歷史。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由於陳留地區地處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優越,歷來是南北爭鬥的重要場所。為了躲避戰爭,陳留地區的人民大批遷往南方。他們在遷地設置了壹個華僑縣,名為陳留,幾個政權設置了同壹個名字,於是有壹段時間出現了陳留縣很多地方壹個人的現象。北魏統壹北方後,均邑縣設陳留郡,後均邑縣設涼州,形成州、郡、縣三級設在壹城的局面。北周滅北齊後,涼州改為汴州。隋朝廢縣改州後,陳留縣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後來升到京城的汴州。

隋黃凱六年(586),恢復陳留郡,大業三年(617),陳留郡廢為均邑郡。唐武德四年(621),恢復陳留縣,縣治遷至汴州城東南四十余裏,即今開封縣陳留鎮。

從漢武帝元壽元年(公元前122年)設立陳留郡,到文帝三年(589年)基本廢除(唐朝有過短暫的恢復),實際上存在了700多年。其間,該縣或該國延續至今,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3.劉晨和汴州都是開封的名城,對後世影響深遠。

從以上史實不難看出,劉晨與汴州既有廢前者、興後者的因素,土地與希望之間存在明顯的傳承關系。汴州的崛起與名郡劉晨的演變相輔相成,地緣優勢成為它們相繼崛起的決定性條件。隋朝大運河的修建極大地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將位於大運河中心的汴州推向了壹個新的發展水平。唐中期的“安史之亂”及隨後的藩鎮割據,對傳統都城長安、洛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城市趨於衰落。相比之下,水陸交通樞紐的汴州卻欣欣向榮。唐建忠二年(781),永平軍令李勉重建汴州城,次年宣武軍將我署由松州遷至汴州。興元元年(784)初,李希烈進軍汴州,自立為楚皇帝,不久被擊敗,成為五代汴州崛起為都城的預演。我軍特使玄武軍,統轄邊、宋、英、陳、蒲軍政,地處中原腹地,成為最強大的藩鎮。這標誌著唐末的汴州已經成為北方最重要的經濟和軍事重鎮,城市規模和影響力逐漸超越長安和洛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

五代時,侯亮、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曾在汴州(開封)居住,契丹正式建立遼國也是在這裏。由於長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能量的積累,汴州(開封)最終成為北宋和金朝的首都,隨後作為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延續了700多年。

第四,與開封門脈有關聯的劉晨,應放在同壹歷史鏈條中考察。

兩千多年來,陳留縣多次遷都,先後至少存在過四個地方,分別是漢郡、魏晉小皇城、滄源城、均邑(汴州)城。據考證,現存最久的漢代縣城,位於開封縣八裏灣楚流村壹帶。小黃城,曾由陳留國和陳統治,位於楚留村西北10公裏的小黃浦村。滄源市位於開封縣西北部的滄家寨地區。均邑、涼州、汴州都是開封城的前身。

漢代陳留故城在開封城西20多公裏,魏晉小皇城距開封城僅10公裏。兩座城市之間,是4000年前作為夏朝200多年都城的老山城(遺址)。不難看出,在這壹小片區域內,開封城以東,開封縣八裏灣以西,開封縣陳留鎮以北,連霍高速以南,至少有老邱、陳留、黃曉三處古城遺址與開封相連,同屬壹處。這是壹個不規則的等邊三角形區域,下面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澱。

四千多年來,從夏都的老丘到杜威的大良,從漢代的陳留、魏晉的黃曉到隋唐的汴州,從五代的杜東到宋金的汴京,再從明清的省府城墻到今天的開封府,盡管城市歷經無數風風雨雨,但文化傳承卻是緊密相連、壹脈相承的。自有人類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創造了這壹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文明,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當前,我們應該對劉晨進行深入研究,做好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開封古都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樹學)

  • 上一篇:中國的四大傳奇故事是什麽?
  • 下一篇:晉陽古城的文化發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