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山西北部地名趣談:口、臺、包、屯、營、竈等地名的由來。

山西北部地名趣談:口、臺、包、屯、營、竈等地名的由來。

陜北,即山西省北部,以大同為主要區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歷代王朝守住此地,中原就安安穩穩,失去此地,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可以控制兵馬南下,隨時騷擾中原。從戰國到清朝,山西北部有記載的戰爭就有上千起。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促使歷代統治者對這個地方非常重視。有趣的是,今天大同城內及周邊有很多地名都與古代軍事有關。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在北方修築了長城來防禦匈奴。秦始皇統壹六國後,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開始大規模修築長城。後來的漢朝、北魏、北齊、明朝都動用了大量的勞動力來修建長城。所以大同地區有很多和長城有關的地名。在長城的關隘和重要通道,地名都標有“寇”字,現在這些關隘多為村鎮。如大同市新榮區幫扶徐幫虎,拒絕門口、鎮川口;天鎮縣有小磨口、榆林、白羊口。左雲縣有大河家口、黑土口、西黃土口等。,而大同市西部的右玉縣有壹個著名的殺虎口。長城修建期間,為了便於防禦,在長城壹線和交通樞紐沿線修建了大量的橋墩、平臺和城堡。“碼頭”是軍事了望臺。壹般壹兩裏建壹個碼頭,駐紮五個兵去探敵。如果有警報,他們會在白天敲矛,晚上點火。今後,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將以敦為地名,如左雲縣的劉敦溝、安巖敦、李彥敦、白彥敦、太平敦等。新榮區有元墩、三墩、六墩子。陽高縣有二墩、三墩、五墩、十墩。天鎮縣有三墩店、四方墩、五裏墩、二墩。“臺”是指烽火臺,與碼頭不同。碼頭主要是觀察,烽火臺主要是報警。白天放煙,晚上生火。因為燒煙時經常用狼糞,所以又叫狼煙臺。臺灣附近也有很多村落居住,如左雲縣的二臺子、三臺子、八臺子等。新榮區也有兩個車站和壹個高空站臺;大同縣有五裏臺;陽高縣有十裏臺、八裏臺、大墩臺。天鎮縣有金佳香煙、百佳香煙和王嘉香煙。“堡”是用於駐軍防禦的城堡,後來這些城堡逐漸變成了村落。今天,大通地區有60多個城鎮和村莊命名為堡,如左雲縣的楊倩堡;新榮區拒墻堡、破盧堡、鎮川堡;陽高縣有太平堡;天鎮縣有古前堡、下小堡、新平堡;天鎮縣東有河北柴溝堡。“屯”是指屯兵、屯田。早在漢代,大同地區就是重要的屯兵之地。自漢代以來,歷代統治者都把屯兵作為開發邊塞的重要措施。因此,大通縣以屯為地名的村落很多,如左雲縣的屯軍莊、關爽屯、毛官屯、關旭屯等。新榮區和南郊有隊長屯、吳官屯、花園屯。陽高縣有王官屯、李官屯、北徐屯;天鎮縣有賈家屯、胡家屯、夏家屯。古代駐軍的地方也叫“營”或“營”,荒地也叫“營田”,所以以營命名是常見的地名。比如大同郊區有袁營子、小英、張誌英;大同縣有降營、兵營溝;陽高縣有顧家營、西劉營、錢瑩、後營。天鎮縣有大營盤、隋啟營。騎兵是古代軍隊的主力。因此,有許多養馬的地方和人員。那些地名中帶有“肥皂”壹詞的地方是養馬的地方。如大通縣有孟佳皂、立人皂、雙皂;陽高縣有安家皂,馬家皂,東麗皂。大同市以南的懷仁縣,有肥皂等。在傳遞軍事信息和官方文件時,古代就有驛站。今天大同郊區有小站、十裏鋪、十裏店;大同縣有二十裏店,三十裏店,四十裏店。這些是過去郵局的名字。明代軍制為衛,衛都督稱都督,衛都督稱千戶、百戶。衛建立後,山西北部的右玉、左雲、平陸、陽高、天鎮等縣均更名。左雲郡原名佐為,明朝正統年間與雲川衛合並成為左雲川衛,清代改為左雲郡。陽高縣由陽和圩、高山圩合並為陽高圩,清代改稱陽高縣。天鎮縣由天成衛和衛合並而成,清代改為天鎮縣。通過長城沿線這麽多與軍事相關的地名,說明陜北在古代歷史上的戰略地位是多麽重要。讀者朋友們,妳們身邊有沒有相關的軍事地名?歡迎大家壹起討論。本文參考文獻:《大同史筆記》文字來源:史家之韻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編輯:姚轉載請註明陜西省書畫頻道工作中心。
  • 上一篇:可以講歷史。
  • 下一篇:清朝有鏡子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