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陜北往事:柴火的故事(四)——柴火的其他用途

陜北往事:柴火的故事(四)——柴火的其他用途

自元代以來,民間就有壹句諺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到了陜北後,我才知道古人把柴火列為七事之首的原因。顯然,沒有柴火,後面的六個都不能單獨吃。

古典文學中經常可以看到“樵夫”這個詞。想必在古代,燒柴是獲得熟食的唯壹途徑,自然就產生了砍柴賣柴的樵夫。家喻戶曉的鐘子期不就是其中之壹嗎?

在陜北農民,柴火和水是生活中最大的兩個問題。壹個家庭裏的男女老少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會努力打柴打水。

在我插隊的第壹個村子裏,有壹個80多歲的老太太,腳很小,顫抖著。每天,我都提著壹個籠子筐,在村坪上的玉米田裏撿玉米根。上午2籠,下午2籠。老年人以積少成多的方式為家庭盡自己的壹份力量。

在我插隊的第二個村子裏,有壹個叫三涵的男孩,最多10歲,深色頭發,皮膚白皙,很可愛。特點很奇怪:冬天經常敞開懷抱,不穿棉襖扣子。他過去常和我們壹起去撿柴火。他雖然年輕,但在拾柴方面很有經驗,可見他經常做這份工作。同時,他砍的柴只比我們女孩子多很多,柴捆也還過得去。扛著壹捆柴火回村,走在他身邊,真讓我汗顏。

在陜北,柴火的用途遠不止做飯,還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綁柵欄和大門,用藤條編籃子,編糧庫,編鐵耙平整土地,編脫粒用的簾子。

柴火裏有壹種叫艾蒿的植物。夏季織成長繩(瑤4音),經風雨後曬幹可驅蚊。我們也用過,效果挺好的,不亞於蚊香。

過年的時候,村民放不起鞭炮,還想出了壹個絕妙的計劃,把柴火當煙花放。

那是在第壹個插隊的村子裏。年三十晚上,我們姑娘被壹個叫吳的老頭邀請。他家孩子多,很活潑。只見院子中間有壹堆柴火,上面纏繞著酸棗刺和蒿草。

午夜時分,吳家的人圍著柴火站著,老點著了火,扔進了柴火堆裏。艾草最易燃,噗的壹聲火焰騰起。然後,扭曲的酸棗刺和它壹起燃燒,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尖銳的刺在火中爆發出細小而耀眼的光,看起來像煙花。真的很漂亮!面對熊熊燃燒的火焰,吳壹家老少真誠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場面相當神聖感人。

在木柴的所有用途中,最意想不到的是用來傷人。

在我插隊的第壹個村子裏,有壹個將近500歲的瘸腿老人。他婆婆冷漠,和別人曖昧。被老人發現後,她割了壹大捆帶刺的棗子,悄悄鋪在院子裏。婆婆睡著後,掀開被子,把壹絲不掛的婆婆抱出來扔在柴火上。婆婆疼得尖叫起來,身體不由自主地翻滾,導致身上的刺越來越多。事後,大媽讓人挑了好幾天的刺,才挑幹凈。從此,老老實實,再也不敢搞外遇了。這個故事很殘酷,但卻是真的。……

2009年回到陜北,親眼看到老鄉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退耕還林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今天的陜北,天是藍的,山是綠的。家家有果林,種下的樹枝壹年燒不完。很多老鄉也用上了天然氣,告別了拾柴的歷史。

然而,刻在我記憶中的與柴火有關的往事卻令人難忘。這些故事既記錄了壹個插隊知青的腳步,也展現了當時陜北老鄉的艱苦生活。

陜北往事:柴的故事(1)-春天

陜北往事:柴的故事(2)——夏天

陜北往事:柴的故事(3)-秋天

  • 上一篇:李炎的真實歷史姓名
  • 下一篇:根據京劇長城寫壹篇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