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局勢的看法。

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局勢的看法。

美國的確是以色列的生命線。許多觀察家認為,如果沒有美國提供的武器,以色列是不可能贏得1967中東戰爭的。在1973的戰爭中,壹開始以色列幾乎壹敗塗地,直到美國采取了兩項非常措施才扭轉了局勢。猶太人掌握著美國的經濟命脈。美國約有600萬-700萬猶太人,占全球猶太人的三分之壹,超過了以色列的公民。美國猶太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僅紐約就有220萬,猶太人口超過654.38+0萬的美國城市有60個。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美國東部和西部的重要城市。據記載,美國20%的百萬富翁是猶太人,全球首屈壹指的“金融沙皇”美聯儲董事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全球“金融大鱷”大炒家喬治;索羅斯;世界超級富豪排名第二的“股神”沃倫;巴菲特是猶太人。所以在美國社會,猶太人影響著美國經濟的發展。

在美國,從白宮、議會、國務院,到國防部,從學術界、新聞界到宗教界的親以勢力都在進行各種令人震驚的活動。

美國把控制中東石油作為其全球利益選擇,因為石油資源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誰控制了中東石油市場,誰就掌握了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王牌。

1917 -1947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巴勒斯坦問題成為國際問題。根據國際聯盟通過的《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巴勒斯坦連同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其他幾個阿拉伯地區被移交給英國托管。除了壹個委任統治地,所有其他委任統治地都是按照最早的想法獨立的。巴勒斯坦成了壹個例外。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不僅限於“協助管理和提供咨詢意見”。其首要任務是執行英國在1917年頒布的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家”的《鮑爾弗宣言》。

在巴勒斯坦被任命的1922到1947期間,大量猶太移民從其他地方湧入,尤其是東歐。20世紀30年代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導致這壹地區的猶太人口迅速膨脹。巴勒斯坦人對獨立的要求和對猶太移民的抵制導致了1937年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此後,在二戰期間和之後,來自雙方的恐嚇和暴力從未停止。英國嘗試了不同的方式讓這片被暴力蹂躪的土地獨立,但都失敗了。1947英國把巴勒斯坦問題交給了聯合國。

1947 -1977

聯合國在考慮了不同的方案後,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獨立國家,壹個是阿拉伯獨立國家,壹個是猶太獨立國家,並在耶路撒冷城建立壹個特殊的國際政權(大會第181號決議第二部分)。分治計劃中設想的兩個國家之壹變成了以色列。在1948的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77%的巴勒斯坦土地和大部分耶路撒冷。超過壹半的當地巴勒斯坦居民要麽逃離,要麽被驅逐出巴勒斯坦。約旦和埃及占領了分治決議最初分配給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的其他部分領土,該國從未正式成立。

在1967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當時約旦和埃及控制的其他巴勒斯坦地區(即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包括耶路撒冷以前未被以色列占領的剩余地區,這些地區後來被以色列吞並。這場戰爭導致巴勒斯坦人第二次外流,估計人數為50萬。10月22日,安全理事會通過第242號決議,敦促以色列撤出其在1967沖突中占領的地區。

1974年,聯合國大會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實現自治、國家和主權獨立以及返回家園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次年,聯合國大會成立了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剝奪權利委員會。聯合國大會給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大會和聯合國主辦的其他會議中的觀察員地位。

1977 -1990

然而,事情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繼續發展。1982,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聲稱要消滅巴解組織。後來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在確信其撤出後留下的數千萬巴勒斯坦難民有了安全保障後,巴解組織部隊從貝魯特撤出,並轉移到其他鄰國。然後在薩布拉和夏蒂拉發生了大規模屠殺難民的事件。

巴勒斯坦問題國際會議於9月舉行,與會者人數眾多。除其他外,會議通過了《日內瓦宣言》,其中包括以下原則:必須反對和拒絕以色列在被占領土上建立定居點及其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所有行動;該地區所有國家都有權在安全和國際公認的邊界內生活,所有人民都有權享受公平待遇,過上穩定的生活;承認並實現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合法權利。

1987,12年2月,巴勒斯坦被占地區發生了反對以色列占領的集體反暴力行動。以軍對此次防暴行動的鎮壓造成大量人員受傷,並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

1991年至今(和平進程)

1973阿以戰爭後,在整個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各方在不同論壇為實現以安理會第242號和338號決議為基礎的中東全面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冷戰和海灣戰爭的結束等全球性變化及其影響對中東局勢產生了影響。19910年6月,阿以談判認真恢復,在美國和蘇聯的共同主持下,在馬德裏召開了中東和平會議。聯合國秘書長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出席了會議。但到了1993年中期,談判似乎在幾個政治和安全問題上陷入了僵局。這些公開的外交努力伴隨著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在挪威的秘密會談。雙方結束會談並於8月底達成協議的消息,1993在國際社會引起了驚訝,也激發了希望。

10年9月10日,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就相互承認問題交換了信函,雙方代表於9月13日在白宮舉行的儀式上簽署了《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和俄羅斯外交部長安德烈·科濟列夫出席了儀式。聲明簽署後,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握手。這壹歷史性協議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實現自治開辟了道路。它標誌著談判解決永久地位問題進程的開始。

大會第1993屆會議通過了壹項題為“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表示支持《原則宣言》,並重申大會本身提出的指導最終解決的壹些原則。此外,大會重申,聯合國將繼續承擔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應有責任,直至該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1994年7月,亞西爾·阿拉法特返回巴勒斯坦,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傑裏科建立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此後達成的幾項協議將更多的地區置於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控制之下。

為了結束沖突,已經開始就“最終地位問題”的協議進行談判。需要談判的困難問題包括:以色列從被占巴勒斯坦領土撤出、最終邊界、難民、定居點和耶路撒冷的地位。中東迎來了壹個新時代。

1995年9月28日,簽署了歷史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關於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臨時協定》,即《奧斯陸第二項協定》,取代了1993年的《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奧斯陸二號協議》規定解散以色列民政公署,廢除以色列軍政府,將約旦河西岸劃分為三個地區,每個地區都被以巴不同程度地分割。

聯合國大會完全支持和平進程迄今取得的成就。

在巴勒斯坦,第壹次大選在1996 65438+10月舉行。阿拉法特總統當選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他隨後任命了由265,438+0名成員組成的巴勒斯坦理事會執行委員會。安理會對選舉表示熱烈歡迎,稱之為“中東和平進程中的重要壹步”。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末期,和平談判陷入停滯。之後,以色列的埃胡德·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於1999年9月4日簽署了《沙姆沙伊赫備忘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熱烈歡迎這項協議。

在定居點建設和持續的暴力給談判造成問題後,和平進程再次陷入停頓。

2000年7月,克林頓總統在戴維營舉行了中東和平首腦會議。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對這次會議表示歡迎,並希望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建立“勇敢者的和平”。然而,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未能彌合分歧,達成協議。

2000年9月,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爆發。

10月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代表在埃及的塔巴會面,再次做出努力。雙方在壹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達成最終解決方案。然而,以色列即將舉行的選舉導致巴拉克總理中止了會談。阿裏爾·沙龍當選為以色列新總理。

自2000年9月以來,政治、社會經濟和人道主義局勢壹直在惡化。2002年,安全理事會通過了壹系列決議,對不斷惡化的局勢表示嚴重關切,並呼籲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以色列軍隊撤出巴勒斯坦城市,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在2002年3月通過的壹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決議中,安全理事會確認了兩個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壹個區域的安全和公認的邊界內毗鄰共存的想法。

四方(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聯邦和聯合國)制定了將這壹願景變為現實的“路線圖”。路線圖設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將采取平行步驟,最遲在2005年底達成最終和全面的和平解決。雙方在2003年6月的亞喀巴首腦會議上堅定承諾執行“路線圖”。安理會於2003年6月批準了“路線圖”。

盡管有壹些進展的跡象,但暴力、針鋒相對和報復的循環仍在繼續,和平進程停滯不前。

以色列決定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在內的被占領巴勒斯坦領土上修建隔離墻。作為回應,大會於2003年2月請國際法院就修建隔離墻的法律後果發表咨詢意見。2004年7月,國際法院認定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修建隔離墻的路線違反國際法,稱以色列必須停止修建隔離墻,拆除已經修建的部分隔離墻,並賠償巴勒斯坦人財產遭受的所有損失。

2004年初,以色列宣布了從加沙大部分地區和約旦河西岸壹小部分地區撤軍的計劃。2004年5月,四方為這壹撤離計劃規定了壹些原則,表明撤離必須完全,並應隨後在約旦河西岸采取類似步驟。四方還指出,所有最終地位問題,如邊界和難民問題,應由雙方根據國際公認的和平進程框架進行談判。

與此同時,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的人道主義局勢繼續惡化。秘書長壹再呼籲國際社會盡最大努力減輕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並敦促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采取必要步驟,毫不拖延地達成和平解決。

  • 上一篇:這兩個問題是:1。為什麽和尚敲的木魚是魚形的?2.金庸小說最武俠。
  • 下一篇:有哪些我們熟悉的歷史常識根本就是錯誤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