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九年級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人物?

九年級歷史上有哪些重要人物?

第壹單元古代世界歷史

考點1史前人類

1.人類的起源:

(1)大約壹萬年前,早期人類生活在非洲。

(2)現代人類分為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

2.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在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形成以母系血緣為紐帶的穩定群體。

3.宗法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男性逐漸取代了女性在生活中的主導地位。

考典2古代亞非文明

1.古埃及

(1)位於北非尼羅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壹。

(2)約公元前3 1 00年,壹個統壹的奴隸國家形成,首都在孟菲斯。

(3)金字塔: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2.巴比倫王國

(1)位於西亞兩河流域。

②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現了許多城邦。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建立了統壹的奴隸制國家。

(3)《漢謨拉比法典》:①制定於漢謨拉比統治時期。

②法典是歷史上已知的比較完整的書面法典。

3.古印度

(1)位於印度河流域。

(2)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現了壹些城邦。

(3)體系:①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的吠陀時代。

(2)它把社會成員按地位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赫魯曉夫、吠陀和首陀羅。

提升點

國名,地點,時間,首都文明

公元前365438年+公元前000年古埃及尼羅河流域的孟菲斯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公元前2300年古印度印度河流域的種姓制度

考點3歐洲文明

1.愛琴文明

(1)歐洲文明源於古希臘。

②希臘文明起源於。

2.希臘文明的毛巾之心雅典

②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成為著名的城邦。

(3)奴隸制民主的最高峰——改革。

3.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1)公元前6世紀末,意大利半島中部出現了羅馬奴隸制共和國。

(2)“布匿戰爭”:①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與西地中海強國迦太基之間的戰爭。羅馬打敗迦太基後,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③公元前2世紀,羅馬統治了地中海地區。

(3)衰落:公元前27年,元首制確立,羅馬從壹共和進入帝國時代。

考點4中世紀歐亞文明

1.日本的大華與創新

(1)背景:①7世紀,日本奴隸社會的各種矛盾非常尖銳。(2)日本皇室和壹些留學中國的人,想沿襲中國隋唐的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2)時間:年。

③人物:孝德天皇。

特別提出中日兩國語言相同,物種相同。文化交流歷史悠久。

(4)作用:①打擊奴隸主和貴族的權力,建立中央集權。

②標誌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社會過渡的開始。

2.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1)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德國人建立了許多封建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法蘭克王國。

(2)改革:①時間:8世紀上半葉。②封地制度的建立。(3)逐漸形成了封建等級制度。

(3)教皇與教會:擁有大片領土為教皇國奠定了基礎。

特別提出西歐最大的封建主人是教會。

3.西歐城市的興起

(1)時間:11 20世紀前後,西歐國家的農業和手工業大發展。

②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法國的巴黎、馬賽,英國的倫敦等。

③特點:封建城市是在封建領主或教會的領地上崛起的。

④西歐封建城市的鬥爭:11—12世紀,西歐的城市反抗封建領主,爭取城市自治。

4.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猛攻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後被攻占。

(3)16世紀中葉,成為橫跨亞非歐的封建帝國。

考點5文明的碰撞與融合

1.波斯戰爭:雅典在地中海東部建立了它的霸權。

2.亞歷山大十字軍

(1)公元前334年,國王開始東征,建立了橫跨三大洲的大帝國,以巴比倫為首都。

(2)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3.羅馬的擴張

(1)布匿戰爭後,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

(2)公元2世紀,帝國橫跨三大洲,成為其內海。

(3)與北歐、印度、中國有聯系。

4.中印文化的西傳

(1) 10古代發明的數字是由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2)翻譯古希臘作品,再現古希臘文化。

(3)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由南阿拉伯人傳到西方的。

(4)將阿拉伯天文學、醫學和伊斯蘭教帶到中國。

5.凱爾。馬球來到中國。

(1)1271年,凱爾?波洛來到中國;

(2)離開了" ";

(3)是開辟新航線的原因之壹。

特別指出,人類文明的交流方式主要有兩種:壹種是暴力沖突,另壹種是和平交流。

考點6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1)背景:印度種姓制度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和尖銳的社會矛盾。

②時間:公元前6世紀。

(3)創始人:

(4)教義:宣揚“眾生平等”,教導人要忍耐順從,才能進入“極樂世界”。

2.基督教

(1)背景: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吃了很多苦。

(2)時間:1世紀前後。

(3)創始人:

(4)教義:在寧南宣揚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主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伊斯蘭教

(1)背景:6世紀,建立統壹的國家成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願望。

(2)時間:7世紀初。

(3)創始人:

(4)教義:所有信仰真主的人都是兄弟,不分部落和宗族。

(5)影響:有利於阿拉伯半島的統壹。

特別指出,宗教產生的原因源於政治壓迫下的精神需求,而伊斯蘭教的產生源於統壹的要求。

考點7古代科技文化

1.文本

(1)古埃及:

②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2.科學家

(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2)亞裏士多德:建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邏輯學等學科體系。

(3):比重和杠桿原理發展起來的力學;已經確定了許多數學計算方法。

3.文學和戲劇

(1)文學:古希臘寓言和伊索寓言。

(2)戲劇:被埃斯庫羅斯束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3)《民間故事:阿拉伯文學傑作》

4.體系結構

(1)伊斯蘭文化代表:克爾拜寺、奧馬亞寺。

(2)哥特式建築的代表:巴黎聖母院。

應用舉例:o◆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1日本有“思想封閉”但“見多識廣”的特點。在國家弱小的時候,他們謙卑地向外界低頭,默默帶來先進的智慧,然後在作坊裏默默加班消化,甚至超越。壹旦確定自己超越了其他國家,就會出人意料地“創造神話”。在古代歷史上,日本從它在亞洲的第壹位老師那裏學到了東西。

-摘自日本研討會

材料2他不僅是壹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是壹位傑出的政治家。為了改變法蘭克王國的面貌,他采取了激烈的改革措施。他廢除了無條件分配土地的制度,提倡封地制度。他把從叛亂貴族手中沒收的土地和壹些教堂的土地給了貴族,但他們必須為國王服兵役,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

請回答:

(1)日本的“第壹老師”是誰?日本向它的啟蒙老師學習,進行了壹次重要的改革。這項改革的名稱和意義是什麽?

(2)請根據材料2中的內容判斷“他”指的是誰,這個人物的改革在當時起到了什麽作用?

(3)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談談妳的感受和啟示?

本題分析屬於綜合材料分析測試,主要以改革為主,然後考察日本大華創新,查理?馬特改革與中國改革開放。它旨在測試學生分析、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1)通過材料中的時間“古代史”,可以判斷出所考查的是由大變新的內容。可以結合課本來答題。問題(2)從材料中“法蘭克王國”和“封建制度”的信息,妳能看出這個人是查理嗎?馬特,結合課本,可以回答他的改革的作用。問題(3)主要是關於感情、態度、價值觀的考查。結合中國的改革開放,談談對改革的理解,這是壹個開放的測試,答案是合理的。

回答(1)中國;大變新變;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為日本社會經濟的進壹步發展開辟了道路。②查理?馬特;這壹改革使法蘭克王國在封建貴族中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提高了法蘭克王國的政治和軍事實力,促進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3)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我們要積極借鑒國外的優點,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證明,只有不斷進行改革,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有道理)

第二單元歐美主要國家的巨變

考點1復興

1.背景

(1)1 4—1 5世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芽。

(2)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新興資產階級需要打破封建教會的精神統治。

2.時間:14世紀-16世紀

3.國家:首次出現。

4.內容:倡導以現實的人民為中心,反對神權政治的思潮。

5.性質: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從表面上看,升天點似乎是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和繁榮。所以稱之為文藝復興,但這只是表象,不是本質。其實質是人文學者借助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反對封建主義。那麽,它的本質應該是壹場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

6.代表

(1)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代表作《

②高達?芬奇:他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傑作。

(3)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論”,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基礎。

7.意義

文藝復興是壹場偉大的運動。

(2)突破了封建教會的精神束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文藝復興創造的燦爛文化在世界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考點2新航線開通

1.背景

(1)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壯大,新興資產階級渴望從東方獲得金銀和貴重商品。

(2)當時東西方的交通要道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貿易受阻,於是開始探索通往東方的新路線。

2.氣道

(1)1492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意大利人橫渡大西洋,開辟了壹條通往美洲的新航線。

②1498年,葡萄牙人到達?伽馬開辟了通往印度的航線。

(3)1519 —1 522、船隊成功環球航行。

3.影響

(1)為西歐國家的掠奪開辟了道路。

(2)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3)它在整個孤立而分散的世界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指出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為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考點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1)新航路開辟後,英國發展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導致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

(2)圈地運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勞動力。

(3)17世紀初,英國封建君主制得到加強,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4)國王堅持“君權神授”,加劇了與議會的矛盾。

特別提出英國是第壹個有四個資本主義發展的。

必要條件:資金、市場、原材料、自由勞動力。

2.進程(1)爆發

導火線:蘇格蘭爆發民眾起義。

②象征: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2)完成

①1649,英國宣布為共和國。

②1688成功政變,史稱“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了。

3.權利法案的頒布

(1)目的:1689年,英國議會試圖限制國王的權力。

(2)內容:①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其執行;

(2)未經議會許可,國王不能征稅;

(3)國王在和平時期不能招兵買馬或維持常備軍;

(4)國會議員的選舉不受國王幹涉;

議會必須定期召開。

(3)功能:確立議會高於王權的原則;具有憲法的性質;君主立憲制開始在英國建立。

4.意為(1)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君主立憲制。

(2)為英國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3)對歐洲和北美產生了重要影響,開辟了世界的時代。

測試地點4美國獨立戰爭

1.背景

(1)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 3個殖民地。

(2)18世紀中期,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美洲國家開始形成。

(3)英國對北美的殖民統治加劇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2.過程

(1)導火索:波士頓傾茶事件。

(2) Logo:四月炮火聲,1775。

(3)大陸會議決定組建大陸軍,並任命其為總司令。

(4)1776年7月4日,《聯邦公報》發表,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成立。

(5)轉折點:1777大勝,成為戰爭的轉折點。

(6)勝利: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3.1787憲法

(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從而鞏固政權,發展經濟。

(2)內容:

(1)南方各州組成聯邦州,聯邦政府由三個機構組成:南方議會、總統和最高法院。②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約。

③1789年,華盛頓當選美國第壹任總統,美國聯邦政府成立。

4.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是壹場革命,也是壹場民族解放戰爭。

(2)推翻英國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

(3)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④促進了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

英美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的政治制度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典型的兩種政體。英國被稱為君主立憲制,而美國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國。君主立憲制采用內閣負責制,美國采用三權分立。

測試地點5法國大革命

1.背景

(1)18世紀,封建統治下的法國是壹個等級森嚴的農業國。

(2)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3)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縛。

2.爆發①時間:1789年7月。

②標誌:捕捉。

3.世界人權宣言。

(1)時間:1789年8月。

(2)內容:①人人生而自由,權利平等。

法律是公意的表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3)意義:①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2)核心內容是;

(3)否定了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這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 上一篇:初壹英語知識點總結筆記
  • 下一篇:B-Link的發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