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維護民族團結(尊重別人的民族文化)

如何維護民族團結(尊重別人的民族文化)

新時期,加強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促進各民族團結繁榮的必然要求。吉林省延邊州延吉市東山小學圍繞黨和國家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民族政策,以中華民族認同意識的構建為主線,緊緊圍繞三階段目標,從課程滋養、活動熏陶、文化建設三個途徑入手,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學校和諧健康發展。

確定教育目標,準確把握學習內容。

目標明確了,內容和步驟就清楚了。學校根據《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將壹至六年級分為低、中、高三個教育階段,分別確定學習目標。低年級的目標是:了解周圍老師同學的民族,形成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的良好品質。中學的目標是了解56個民族的基本情況,形成民族團結的基本意識。高年級的目標是掌握56個民族的常識性文化知識,形成“促進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統壹認識。

三階段目標的設定,使我們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有了方向性、層次性、凝聚力和針對性,保證了學校教育的有效和有為,使中華民族認同意識培養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全過程真正落到實處。

加強課程建設,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

《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民族團結教育要貫穿小學到高中教書育人的全過程,特別是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保證教學時間和質量。學校初步形成了“壹講壹學壹講”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挖掘各學科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元素。引導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元素,自覺尋找結合點和切入點,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中。例如,在壹年級數學課“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人民幣上的五種語言,即漢、藏、維、壯、蒙,讓學生知道中國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引導學生了解學校裏有漢族、朝鮮族、蒙古族。我們壹起在延吉市唯壹的民族聯合學校學習生活,要尊重彼此的民族習俗。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講授民族團結的教育內容,使學生牢固樹立漢族不能脫離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不能脫離漢族,少數民族不能相互分離的思想。

編寫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校本教材。學校以中華民族“四* * *同”的指導思想,圍繞學校制定的三階段目標,組織教師集中研究開發了學校的四本教材:《九州大地》讓學生知道我們的遼闊疆域是各民族開發出來的,《中國的悠久歷史》讓學生知道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書寫出來的, 以及《中國大歷史》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為載體,深入淺出地講解,引導學生從小牢固樹立民族團結、壹家親的意識。

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教育。堅定不移地推進三科使用國家編寫的教材,為各族學生打好“中國背景”的基礎工程。普及和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引導各族學生從小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意識,自覺成為中華民族的熱愛者、建設者、捍衛者。

通過“壹講壹學壹談”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對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聽、學、說”,真正實現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課本、進課堂、進大腦”,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落到實處、落地,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實踐經驗中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從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從班級、年級、學校三個層面研究、設計、開展了六個系列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

班級“國風”活動。為了提高學生對56個民族的認識,每個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民族。學生利用書籍、網上征集等方法,結合民族特色,從服飾、文化、禮儀、飲食、習俗等方面進行學習。通過讓學生學習民族禮儀、制作手抄報、舉辦主題班會、舉辦知識競賽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民族知識,了解民族文化,培養學生民族平等、互助、團結的品質。

“小老師10分鐘課”活動。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教導處根據壹至四年級朝鮮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學習內容,學校五至六年級的“小老師”誌願者每周二、四中午到各班開展學習活動。朝鮮族“小老師”教漢族學生常用詞和日常用語,漢族“小老師”指導朝鮮族學生背誦漢語課本上的古詩詞。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達到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睦相處,共同進步的目的。

“手拉手”雙人活動。結合學校實際,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六互”活動為載體,開展結對活動。其中教師32對,班級18對,學生669對。同年級的學生和老師結成對子,互幫互教,取長補短,優化本學科的教學方法。班級結對開展“民族團結手拉手”聯誼會、“我們是壹家人”班會等活動,同學們加深了了解,加強了交流,建立了友誼。

"我是國家文化宣傳員"活動。每月第壹周的周三中午,選擇壹名少數民族學生作為民族文化宣講員,身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在民族文化宣講區向學生講述自己的民族建築、歌舞、語言、習俗等,加深學生對不同民族習俗的了解和尊重。

全國文化周活動。我校將9月最後壹周定為學校民族文化周,並開展相關主題活動。首先是班級“國風”展示活動。學生可以根據“班班時間表”展示活動,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班級,觀看民族服飾展示,品嘗民族美食,參加民族運動會,在民族團結的氛圍中體驗各民族的獨特魅力。二是“民族團結壹家親”藝術作品展。在學校的書畫畫廊,將舉辦以繪畫、彩泥、手工作品為主要形式的美術作品展覽。用來表現少數民族的生活和習俗,表達各民族兄弟姐妹壹家親的美好畫面。三是增加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秋季運動會特別設置了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增加了壯族的“拋繡球”、滿族的“滾鐵環”、朝鮮族的“走在壇子裏”等少數民族體育項目,讓學生在運動的同時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樂趣。

紅色教育活動。學校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愛國情懷。首先是向國旗敬禮。學校成立了“國旗護衛隊”,在每周壹的升旗儀式上,開展“國旗下的榜樣”、“國旗下的合影”、“國旗下的歌唱”、“國旗下的講話”等教育活動。第二個是晨唱活動。每天早上,師生們都會唱《沒有* * *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的人民,我的祖國》等紅色歌曲。三是傳承紅色基因活性。在五峰村王峪溝抗日烈士紀念碑和紅色根據地組織了現場教育活動,開展了“紅領巾心向黨”“黨在我心中”等活動。四是開展節日、紀念日活動。利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抗美援朝紀念日等重大節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五是創建紅色英雄中隊。成立金順吉中隊、童中隊、魏中隊等12個以東北抗日聯軍英雄命名的英雄中隊。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了解各民族的基本知識和生活習慣,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了堅實的立足點和支撐點,讓學生明白中華民族是壹個多民族和諧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營造民族團結的校園文化,營造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環境。

學校結合實際,努力發揮環境教育、文化教育、制度教育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構建讓師生“看得見、摸得著、摸得著”的壹體化教育工作格局。

壹是在制度文化上,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領導小組,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學校各部門的工作範圍。出臺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若幹規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結對辦法》等規章制度。從課程、活動、文化等方面入手,通過學校、學生、家長、社會四個層面深入開展和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打造了多方位、立體化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模式。二是在學校環境建設上,在校園內建設了《論語》、《七星童子》文化墻,在教學樓內設置了民族文化宣傳區、民族知識長廊、紅領巾長廊、紅色民族英雄長廊,營造了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第三,在班級文化建設上,結合班級的“國風”活動,同學們把自己收集的民族文化、美食、服飾、名人故事等內容張貼在班級的宣傳欄裏,與大家分享。設立流動圖書角,定期更換課外書,讓學生在書海中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

堅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進壹步拓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渠道,切實保障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切實深化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果,切實在師生中鑄造牢固的中華民族意識,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通過課程滋養、活動熏陶、文化建設的推動,我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繼續探索新方法、新途徑,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向建黨壹百周年獻禮。

作者:李英華

  • 上一篇:越王勾踐的史料
  • 下一篇:歷史上有多少飛行員叛逃到臺灣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