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民以食為天”,妳對先秦時期人們的飲食了解多少?

“民以食為天”,妳對先秦時期人們的飲食了解多少?

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飲食的重要性。《禮記》說:“八策:飲食、衣著、行為、差別、程度、數量、數目、節制”,這就把飲食放在了首位,充分說明了人們對飲食的重視。

中國素有“烹飪王國”之稱,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飪、煮、蒸和炸...只要是食物,就能做出各種味道。追溯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詩經》。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詩歌總集。其中記載的內容涉及各個方面,包括天文地理、民俗風情、戰爭徭役等等。可以說《詩經》是壹部百科全書,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社會生活。《詩經》中有很多關於飲食的描寫。據統計,關於飲食的篇章多達46章,《詩經》有311篇。下面,我們來說說《詩經》中的飲食文化。

《詩經》中的糧食作物種類豐富。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飲食就以谷類為主。我們常說的“五谷雜糧”,就是主要的糧食作物。需要提到的是,不僅有“五谷”,還有“六谷”、“九谷”、“百谷”,如小米、糯米、小麥、麻、大豆、小麥等,都是常見的糧食。

《詩經》中,“粟”、“黍”、“稻”、“麥”等五谷類詞語反復出現。瀟雅新南山說:“邊陲有翼,粟有或有”,而周松呢?在西Xi,有壹句話:“當妳領導壹個農民,妳將傳播壹百個山谷。”“粟、黍”常放在壹起讀,既代表農作物的總稱,又表示它們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百粒”也表示糧食種類的意思,說明在周代,農作物的種類已經相當豐富多樣,人們對糧食有了明確的概念分類。

然而,雖然谷物的種類很多,但由於當時農業生產水平較低,加上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人們種植的谷物並不足以滿足人口的需求,所以采集糧食就成了壹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麽人們是如何收集食物的呢?有哪些種類?

《詩經》中對采集食物的描寫主要是蔬菜瓜果,當然也有采集肉類的。《詩經》中記載的蔬菜水果,有些是從野外采集的,有些是人工種植的。肉通常需要通過捕魚和打獵來獲得。

1.野外采集,多為野菜。

《詩經》中提到的野菜,如野豌豆、薺菜、墨菊等,主要是野菜,多采自田間地頭。例如,《周南關雎》寫道:“關雎鳩在河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左往右挑。”

漂浮的心

說到這首經典的《千古絕句》,我想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美女的形象,而不是壹些重要的信息點。本文所述的“薺菜”是壹種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或生長在土壤中,可以食用。眾所周知,生長在水中的植物壹般不容易采摘,所以作者用“左右采摘”這個詞來形容,意思是反復的動作,說明野菜也是很難采摘的。在詩中,作者把難以采摘的“薺菜”比喻為“美”,說明美好的東西是很難追求的。

2.人工栽培,多為水果。

《詩經》裏的果實大多是人工種植的。《馮偉園中有桃》說:

“園子裏有桃子,其實是壹道菜。我的心在擔憂,我唱啊唱...花園裏有荊棘,但它實際上是食物。”

《堯》,水果,作者說果園裏全是又大又甜的桃子,可以吃個夠。這裏的果園,當然是指有人照看和照顧的果園,否則肯定不叫果園。所以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了人工種植果樹,就像他們知道如何種植糧食作物壹樣。

此外,少量果實采自野外。比如《馮祺七月》中,寫的是“六月沈郁刺”,這裏的“刺”指的是“歐李”,壹種果核大、肉少、味酸的水果,是典型的野生品種。

3.漁獵,肉類食品

《管子輕重丁》:“漁獵酬,蒸為食。”自從人類學會制造工具,就進入了狩獵文化時代。通過漁獵獲取食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

據統計,《詩經》中提到的魚多達18種,如鯉魚、鯿魚、鯊魚等。《周松錢》:“池塘裏有許多魚:有鯡魚、金槍魚和鯉魚。這句話裏提到的魚有好幾種。在當時,魚被視為生育的代表,通常被用於祭祀等活動中,以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

除了釣魚,我們來談談打獵。在原始社會時代,人類的主要生產方式是狩獵和采集,生活模式類似遊牧生活,“靠野草為生”。當壹個地方的可用物質資源被聚集耗盡時,人們會搬到另壹個地方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

所以,吃肉在當時是很平常的事情。農耕時代,人們大規模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而由於森林和草原被大量破壞,鳥獸也跑得無影無蹤。此外,當時勞動力主要投入農田耕種,人們外出狩獵的時間和次數較少,所以肉的來源也減少。於是,出現了“庶人吃菜拜魚”的現象。

妳什麽意思?意思是普通人只能吃蔬菜,只有到了祭祀的時候才會用魚。人進入農耕文明時代後,老百姓受農耕之苦,能過上大魚大肉生活的大概只有統治階級了。所以後來出現了“肉食者”這個名詞。《詩經·馮偉·伐譚》中寫道:“不獵不獵,胡占兒朝廷有縣嗎?.....如果不打獵,胡占兒的朝廷裏有縣鶉嗎?”“Xi”指的是豬獾,“鵪鶉”指的是鵪鶉。這首詩主要批判了統治階級不勞而獲的行為。

種出來的糧食,自然采集的蔬菜、肉類等食材都要煮熟,那麽當時的人是怎麽做飯的呢?有什麽意義?

《詩經·瀟雅·楚茨》中說:“羊和牛很多,我以前嘗過。或剝或掛,甚至...Cun(意為用火煮),為了孔碩,或燒或烤。”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祭祀活動的場景。人們儀態端莊,將所有牛羊洗凈後,帶去祭祀冬秋。有人負責屠宰,有人負責烹飪,有人負責盛菜,有人負責燒烤,做菜的廚師謹慎敏捷,裝肉的容器很大...由此可見,當時的宴席場面非常熱鬧,這也說明當時人類的烹飪技術已經非常高,極其精湛。

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壹下烹飪方法和食用容器。

1.烹飪方法

“燒焦”和“燒烤”指的是燃燒和烘烤,也用來指所有的烹飪。《戰國策》中提到:“齊桓公熬夜,夷雅患焦灸,五味使之。”這裏所說的“焦灸”是指烹飪食物。據說齊桓公半夜身體不適,所以怡雅為他做了美味的食物。齊桓公吃飽後,壹直睡到天亮。

回過頭來看,《詩經》中“或焦或炙”的意思是壹樣的,都是指烹飪方法。起初,“焦”指的是在火中烤肉。大致情況和我們今天說的燒烤差不多,指的是肉的燒烤。但由於當時條件有限,燒烤水平肯定達不到我們現在的水平。所以當時的燒烤主要是對牛、羊等動物進行簡單處理,放入火中烹飪。但是,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烹飪方法已經非常多樣了。

2.餐具

“颶風?王淑玲:“我的兒子,錢都已經練好了。"

“Gou”(güu),會的意思;Biān,竹制禮器,主要用於盛放果脯;“豆”指的是器皿,不是黃豆,主要用來盛醬料或腌制食物。如果妳想見那個女孩,妳必須先擺好桌子,擺好酒席。由此可知,當時的人們在食具的選擇上也是很有講究的。用什麽樣的食物和什麽樣的器皿來裝食物是壹所大學的問題。

《詩經》中出現的食器主要有豆、倉廩、居、筐、大屋等。例如,籃子或罐子用來裝蔬菜,大房間用來裝大肉食物,鼎用來烹飪食物。前面提到的“為孔碩”是指盛放食物的鼎或祭祀用的器皿非常大,是盛放食物的壹種器皿。

另外,飲食禮儀也是比較講究的壹個方面,因為篇幅原因這裏就不討論了,以後有時間再講。

標簽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類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詩經》是壹部經典而偉大的歷史百科全書,是當時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反映,是當時人們飲食文化的集中體現。《詩經》中記載的谷物種類繁多,果蔬品種更是多種多樣。通過《詩經》看先秦時期人們的飲食,可以大致了解當時勞動人民的飲食和生活狀況。總的來說,那個朝代的勞動生產率雖然還比較低,但並不影響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先秦時期的人們對烹飪和飲食器具十分講究,這反映了時代文明的進步。

  • 上一篇:如何查看王者榮耀的遊戲聊天記錄?
  • 下一篇:姓氏的人分布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