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進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資源、資本、人才、科技的互補性進壹步增強,關系日益密切。任何壹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所以世界經濟已經壹天天地發展成壹個整體。這種趨勢被稱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意大利佛羅倫薩出現了具有雇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的資本家和冒險家渴望歐洲以外的特殊產品(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並向中國、印度和其他東方國家出售歐洲商品,企圖致富。同時需要繞過控制東西貿易路線的奧斯曼土耳其,於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葡萄牙的帶領下開始探索新的東進路線。繼迪亞斯、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探險開辟了壹條通往東方和世界各地的新航線。新航路的開通,徹底宣告了世界範圍內隔絕狀態的結束,世界開始成為壹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殖民征服和掠奪的過程。美國大莊園的開放,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和繁榮。歐洲的商品源源不斷地出口到非洲,卻換來了近1億奴隸;美國的金銀和工業原料被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印度,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向印度傾銷棉花等商品。可以看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與非洲、美洲和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已經不再獨立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第壹次科技革命由此開始。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被用於紡織領域,將人類推向了蒸汽時代。隨後,交通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生產效率迅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但東方從屬於西方。65438年至70年代,以電力廣泛應用為標誌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促使壟斷組織的形成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由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由美國控制,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於列強在世界各地攫取利益,在時間和空間上將世界經濟活動聯系得更加緊密。20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了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突破為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方便快捷。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相互依存,形成了日益緊密的整體,世界經濟壹體化進程不斷發展。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的緊張局勢消失,世界呈現“壹超多強”的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不斷壯大,成為有效遏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形勢有所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以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本流通速度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了獲取超額利潤,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產銷網絡,將壹國生產與多國生產緊密聯系在壹起。跨國公司的全球經濟活動促進了貿易、資本、科技等領域的進壹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例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廠,在海外擁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和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摩擦和貿易沖突不斷,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 65438+10月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是為了仲裁WTO成員之間的分歧,以促進成員國的市場開放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2001 11,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壹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壹步發展,世界經濟呈現壹體化趨勢,出現了壹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和技術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壹步發展,有利於各國和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然而,經濟全球化是壹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和管理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將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擴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執行相同的“遊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挑戰和嚴峻壓力,有些國家甚至付出沈重代價。第三,經濟運行風險加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提高,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更容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例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量銀行倒閉,大量企業破產,大量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應該趨利避害,利用其優勢,順應世界發展趨勢,抓住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淺談當前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築工程是壹項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規律,需要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技術來實現。

關鍵詞:項目管理;項目管理

首先,傳統的管理體系不適應現代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實行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丁士單位和物資供應單位分工協作的體制,為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則越來越大,項目內容越來越復雜,施工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以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傳統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現出設計、施工、物資供應分離脫節,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低,投資效益低等弊端。

第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機構

建築工程是壹項系統工程。因為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來實現,也就是說需要壹個專門從事項目管理的組織來為其服務。該組織應具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職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具備相應的資質、人才和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佳的項目管理服務,為業主創造最大的利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有兩種:壹種是以FIDIC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即業主在委托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壹種是以FIDIC的設計建造和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該模式中,業主在完成業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百年來工程承包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多次修改和公布的範本。它體現了* * *工程建設的同壹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業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壹方:其相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完善,按照國際工程承包慣例編制而成,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行業有著相同的認識,科學、公正、嚴謹、規範、國際化。

三、關於現行建設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壹)大力推廣使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在壹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采用並積累了壹些經驗,但采用不夠普遍,宣傳不夠廣泛。從65438到0999,FIDIC公布了壹套新的示範合同條件,從結構、定義、適用範圍等方面對舊版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將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行業起到積極的作用。盡快組織制定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示範合同,加大推廣宣傳力度,改變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部分業主單位和部門領導觀念陳舊、地方部門條塊分割、項目管理政企不分、行政幹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讓項目管理盡快從傳統的自營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國內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無論是設計團隊還是施工團隊都“僧多粥少”。而專業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實力非常薄弱,能夠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並具備EPC總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很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壹是缺乏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夠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收益的認識。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壹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服務。第二,項目管理對知識和技能要求很高,即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國內有相當壹部分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能管,不願意委托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項目管理。為了快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大力培育我國EPC全功能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中國的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轉型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轉型為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集中,人才資源豐富。將壹批骨幹設計院改造成為具有工程總承包職能的工程公司,是壹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3)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度,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發布了《關於實行建設項目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隨後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十五”計劃綱要也指出,要全面推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管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完善投資約束機制。這是我國建設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壹大進步。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存在壹些問題,主要是兩點:壹是業主的責任。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源在於“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主要投資者,但由於各種所有制和機制的原因,業主在決策時真正關心或實際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項目立項階段,他們往往會考慮項目如何以及何時能夠獲批。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呼應政府官員的意願;在決定是否實施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惡人員的安排和利益。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浪費和腐敗,最後的後果就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無效投資。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第二是業主的素質。業主是項目的主要投資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擁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壹定要成為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建設項目的業主,要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成本、進度和質量三大控制因素。他們應該明白,項目成本越低越好。如果成本太低,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就會出現質量事故。進度不壹定越快越好,工期壓縮到不合理的程度,就不得不增加成本或者影響質量;質量越高越好。質量的標準應該是適當的和合格的。過多的質量是壹種浪費。也就是說,最終的效益要用來衡量和確定項目的合理成本、合理周期和合格質量標準。當行業盲目決定壹個不合理的成本、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準時,其實往往事與願違,為項目的失敗埋下伏筆。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協調與控制、項目合同管理與驗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能代替前期專業化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也不能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涉及到很多項目管理的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成敗。項目法人責任制實施後,需要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

(4)組織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三權分立。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比較少。我國現有工程咨詢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監理公司的主要任務其實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作為壹門科學的項目管理、作為壹個系統過程的工程總承包以及作為壹種先進科學工具的項目管理技術,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壹些發達國家的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我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這主要意味著我國項目管理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的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壹項緊迫任務。為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的管理水平,應重視和倡導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 上一篇:送老師的詩有哪些?
  • 下一篇:松陽,滿足所有古村落夢想的“最後壹塊江南秘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