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兩次工業革命歷史的短文

關於兩次工業革命歷史的短文

兩次工業革命

兩次工業革命都帶來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第壹次工業革命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建立了公司制度和壟斷制度。

同時。

兩次工業革命在很多方面也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誌,後者以電力、電機和內燃機為標誌;前者局限於輕工業領域,後者以重工業為主;前者的代表行業是紡織業,它脫胎於傳統手工業,後者的代表行業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新興工業部門,如電力、電機制造、鋼鐵、汽車、化工等。前者僅限於少數國家,持續時間長,進展慢,後者幾乎同時在歐美展開,見效快;前者迎來了“紡織時代”和“蒸汽時代”,後者迎來了“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

工業革命有時也叫工業革命(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兩個概念有區別),或第壹次科技革命,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工業的過渡。

是機器代替人力,大規模工廠化生產代替個體作坊手工生產的生產和科技革命。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是在1750左右開始的,但直到1830才真正繁榮起來。

大多數人認為工業革命起源於英格蘭中部。

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進蒸汽機後,壹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到動力機生產的巨大飛躍。

然後傳到英格蘭和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到北美。

壹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大因素。

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的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

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建在河流或小溪旁,許多過去依靠人力和體力勞動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以來就被機械化生產所取代。

工業革命是壹般政治革命中無可比擬的偉大變革。它的影響涉及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在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將人類推向了壹個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也對19世紀的科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以前的科研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程師和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沈浸在科學研究中。

過去,科學家大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孩子,但現在許多來自工業化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孩子成為了科學家。

他們對化學和電學更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成就主要表現在: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發明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化學工業的建立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發明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馬可尼發送第壹份無線電報的設備

化學工業的建立

諾貝爾的炸藥是用來造山修路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歷史條件

湖北熊郭蓉

從65438年到70年代,幾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新的技術和發明超越了壹個國家的範圍,出現了重要機器和新的生產方式主要集中在英國的特點,這與第壹次工業革命明顯不同。

那麽,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興起的歷史條件是什麽?

1.政治條件: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19世紀是世界資本主義大發展時期。首先,資產階級民族解放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日本席卷了歐洲、北美和亞洲。

比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希臘和比利時的獨立戰爭,俄國1861的改革,美國內戰,德意統壹,日本明治維新。

這些改革或革命建立或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其次,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亞非拉,將這些國家納入資本主義軌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附庸。

19世紀中後期,資本主義基本控制了全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2.市場條件: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歐美日資本主義得到進壹步發展,德意統壹後分別開辟了各自的統壹國內市場;美國內戰後,也形成了統壹廣闊的國內市場。同時,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列強在侵略擴張過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壹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這壹時期,船舶等先進的交通工具使長途運輸更加方便,有利於資本主義列強掠奪工業原料,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輸出工業品和資本,進壹步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後封閉的經濟結構。

到19世紀中後期,世界市場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生產的發展。即使第壹次工業革命形成的生產體系已經達到規模,但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需要更強的生產力來滿足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因此,第二次工業革命應運而生。

3.科技條件:19 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創造、新的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為標誌。

這些工業上的新成就主要得益於19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許多重大突破,以及這些科學原理在工業生產中直接應用於技術。

比如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特征的電的廣泛應用,其理論準備就是電磁學的產生和發展。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實驗中發現,磁鐵和金屬絲的相對運動是磁力發電的必要條件,證實了電磁感應現象,給了人類打開整個電能寶庫的鑰匙。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發表了電磁場動力學理論,建立了系統的電磁理論,推導出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感應現象和電磁波理論的發現,為開啟人類生活的新時代——電氣時代創造了理論條件。在此基礎上,人類制造了電動機和發電機,創造了新的通訊手段——電報和電話。

此外,在化學理論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世紀中葉,建立了分子-原子結構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化學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為化學工業的新發展提供了條件。

在生物學方面,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提出細胞是壹切植物的基礎,動物學家王石發現動物組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並建立了細胞理論體系。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第壹次把物種的變異性和遺傳性建立在完整的科學基礎上”,成為“19世紀三大發現”之壹(另外兩大發現分別是細胞學說和能量守恒定律)。

19世紀,各種自然科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為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新技術革命準備了條件,新技術革命的成果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從而引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4.勞動力條件:壹方面,歐美壹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免費勞動力,如俄羅斯通過1861的改革實現了農奴的合法自由,美國通過內戰解放了黑奴。另壹方面,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更加重視工人階級的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質,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比如德國統壹前的普魯士,規定義務教育,1860普魯士的兒童入學率達到97.5%,文盲率只有5.52%。

其他比較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僅通過政策增加了自由勞動力的數量,而且提高了勞動力的素質,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勞動力條件。

5.經濟條件: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制度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確立,消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通過對外擴張獲得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第壹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的興起及其向其他國家的擴展,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強大的動力,也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 上一篇:誰創造了NBA歷史上最多的記錄?
  • 下一篇:帝國時代3決定版團隊戰鬥攻略強國及戰術推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