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白鶴梁數據

白鶴梁數據

在長江與烏江匯合處上遊約壹公裏的涪陵城南岸附近的水房裏,有壹條長約1600米、寬約15米的礫石梁。洪水過後,這根橫梁沈入水中,當水變幹時,它就露出來了。水越幹,暴露得越多。這是白鶴梁的題詞,聞名中外,被譽為世界水文奇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鶴梁形成了壹道阻擋海浪的天然屏障,使南岸100米範圍內的河水平時安靜清澈如鏡,汛期除外,故稱“鑒湖”。過去涪陵城八景中,有“鑒湖漁笛”和“白鶴鳴”,所以常有漁船,白鶴因生活在石梁而得名。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中記載:“朱爾真人練成的白鶴灘,取了鶴仙。”根據民間傳說,壹個叫朱爾的道士賣了壹種煉丹術。因為要價太高,得罪了河州(今重慶合川)知府。太守把朱爾關在竹籠裏,扔到河裏,順流而下,來到涪城(今涪陵)白鶴聚集的石梁。他被漁民救起,兩人成了朋友。壹天醉酒後,朱爾帶著壹只白鶴變成了壹個仙女。這就是白鶴梁的由來。

由於河水潮汐的常年沖刷,石梁形成了上、中、下三段,被稱為水下碑林的“白鶴梁題刻”,主要分布在220米長的中段。按號逐段登記,白鶴梁* * *碑文174,可考人名300余人,留下了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1200年的歷史遺跡。尤其是點綴在碑林中的18條石魚,根據唐代所刻的魚腹標高,歷代137.86米以下有明確尺寸記載的銘文有15條,其中唐代1條,宋代8條,元代2條,明代2條,清代2條。白鶴梁記錄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文條件,忠實地記錄了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74個枯水年的水位,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中上遊枯水年的水位演變規律。白鶴梁題詞堪稱“長江古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根據上述研究,水利專家推算出長江枯水水位和洪水發生周期,為長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葛洲壩水利工程的建成和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準確可靠的科學依據。可見白鶴梁碑文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令人欽佩的是,古人刻的石魚水標和現代水文站測量水位升降的原理是壹樣的。固定水位系統用於觀測河流水位變化還不到壹百年。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白鶴梁上雕刻的石魚就起到了測量水位變化的作用,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舉和智慧的體現。

“白鶴梁題刻”不僅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和藝術價值。可以說是集書籍、藝術、文學於壹身的傑作,美不勝收。100多段文字,刻有3萬多字,包括古今官員、文人墨客的手跡,以及不為人知的碑文、刻字、篆書、書信等。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寫了七個字,“傅園傅庚辰翁來”(黃庭堅貶福州為“傅翁”),言簡意賅,灑脫蒼勁,格外引人註目。各派書法家的題字,蒼勁、渾厚、婉約、飄逸、細長而優美、古樸而厚重,各具特色。線雕白鶴,昂首展翅,瀟灑生動。線雕鯉魚,此起彼伏,前者口中有荷花,後者口中有靈芝,逆流而上,熱鬧非凡。圍繞“石鍋魚滿水”的民謠也不少,反復論證“石鍋魚現滿果”的歷史事實。壹些銘文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明代福州巡撫黃壽說:“夫妻相見,石頭不富;見之,石也兇。”顏的詩,朝認為“石魚來來去去,民安富足。”明代張喜安、劉永良等人對聯句的看法更深:“魚不可儉用,年難富;壹條魚如果不懂得省錢,可能幾年都不會兇。自然界有人,沒有壹絲豐盈和兇猛。神官儉賤,童子之心也應如此。“這些哲理詩,頗有水平,意境新穎,強調官員節儉清廉的重要性,讀後有啟發,發人深省。

  • 上一篇:摘自壹個男人在朋友圈的虛張聲勢(48句)
  • 下一篇:?周厲王:親歷中國歷史上第壹次人民起義的君主。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