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信息社會中的傳播學史傳播

信息社會中的傳播學史傳播

人類傳播活動的發展史,就是人類從大自然賦予的傳播能力出發,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推動下,不斷發展和創造傳播媒介,不斷使社會信息系統發展和完善的歷史。美國傳播學家a·哈特將歷史上的媒體分為三類:

1,所示的媒體系統。即人們面對面傳遞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類的口語,也包括表情、動作、眼神等非語言符號。它們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執行的媒體系統。

2.復制媒體系統。包括繪畫、寫作、印刷和攝影。在這種系統中,信息的產生和傳播需要使用物質工具或機器,而信息的接受者則不需要。

3.機器媒體系統。包括電信、電話、唱片、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通訊等等。這些媒介,不僅發送方需要使用機器,接收方也必須使用機器。

正如哈特所展示的,這三種媒介是依次積累的。從從不依賴任何機器手段的“呈現媒體”到部分依賴機器的“復制媒體”,再到完全依賴機器的“機器媒體”,這是人類交流的媒體手段日益豐富的過程,也是人體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擴展,外化的信息系統逐漸獲得相對獨立性的過程。

媒體的演變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拿大傳播學家m·麥克盧漢曾提出壹個著名的觀點;媒體就是信息。這種觀點的核心思想是,從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來看,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並不是每個時代具體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及其產生的可能性。

因此,媒體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每壹種新媒體的出現都創造了人類交流和社會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把媒體技術理解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內容,那麽媒體進步對社會變革的巨大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媒體的極大豐富和外化信息系統的發展進壹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傳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會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媒體的發展帶來的最直觀的社會結果就是信息絕對量的增加。美國學者H. H .弗裏德克曾經做過這樣的計算:

如果公元元年人類掌握的信息量是1,那麽信息成本就是1500年;

第二次倍增用了250年;第三次乘法耗時150年;進入20世紀後,信息量第四次翻倍,所需時間進壹步縮短至50年。

之後倍增速度突然加快,到了50年代,十年內倍增。然後到了六七十年代,時間周期進壹步縮短到七年五年。根據計算,人類社會的信息量翻壹番只需要18個月到5年。

這是壹個驚人的速度。即使以5年為周期計算,也意味著不到70年,人類積累的信息量將達到現有信息量的1萬倍。信息量正以指數函數的速度快速增加。信息爆炸產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沖擊著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和形態,迎來了壹個全新的社會——信息社會。所謂信息社會,是指信息變得和物質、能源壹樣重要甚至更重要,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以信息為核心價值發展的社會。

信息社會是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在經濟結構上明顯不同於前兩者。壹般認為,信息社會具有以下特征:

(1)社會經濟主體從制造業轉向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即信息和知識產業占據主導地位;

(2)勞動力的主體不再是機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

(3)交易的結算不再主要依靠現金,而主要依靠信用;

(4)貿易不再主要局限於國內,跨國貿易和全球貿易將成為主流。

經過80、90年代的發展,這些特征正逐漸成為社會現實。

在信息社會,社會的核心資源是信息。信息的生產和傳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關鍵,而且對政治和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甚至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生存。信息社會的發展有壹個過程。從媒介普及的角度來看,二戰後的社會信息化進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初級信息化階段和高級信息化階段。

初級信息化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這個階段,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已經高度普及,個人媒體日益多樣化,如電話、錄音、錄像、攝影、傳真等。這個階段對應的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人類社會信息倍增速度的突然加速。第二階段,即“高級信息階段”,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這壹階段的特點是:

(1)大眾傳媒進壹步發展,廣播電視進入數字多頻道、衛星跨國傳播時代;

(2)微型計算機已經普及到家庭,並迅速成為個人進行綜合信息處理的媒介;

(3)以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為代表的新傳播方式的發展是不同媒體功能整合的新趨勢。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加緊建設信息社會。1993年,美國率先提出了“國家信息高速公路”(NII,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設想,1995年進壹步提出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GII)的設想。繼美國之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 上一篇:霞浦位於哪裏?
  • 下一篇:求古埃及歷史(法老,金字塔,神等信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