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外國教育方法

外國教育方法

(壹)按學校段分,有中學實施和大學實施兩種。

1.在中學實施通識教育。雖然通識教育壹般發生在大學,但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中學通識教育高於普通中學基礎教育的情況。這主要發生在近代歐洲實行雙軌制教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為資產階級子弟上大學做準備的文科中學高級階段,大多實行通識教育;為無產階級子女就業做準備的職業中學,大多實行職業教育。19世紀初,洪堡在文科中學推行“全人教育”,是中學通識教育的典型。它包括三個方面:壹是古典文化教育,課程主要有拉丁語、希臘語和德語;二是現代人類最新成就的教育,課程主要有數學和自然科學;第三,歷史、地理和宗教教育。此外,法語和其他現代外語、體操和音樂是學生的選修課。這樣,通過文科中學畢業考試的學生,不僅掌握了兩種古典語言和文學,而且心智也得到了鍛煉。而且通過大量的閱讀,他們獲得了歷史和人文方面的知識,從而為數學、自然科學和兩門現代語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將來在大學專攻任何壹門學科準備了足夠的條件。這樣,洪堡式的大學不再大力開展通識教育,而是以研討會的形式讓學生參與科研和學習活動。本科生完成“專家”的培養。但是,這種方式有兩個問題。壹是修業年限要延長,大學畢業生年齡偏大,不僅給教學帶來問題,也導致學生後期找工作困難。二是學生課業負擔太重,課余時間被大量作業占據。

英法等國的大部分文科中學也實行通識教育,這些中學壹直保持著較高的學術水平。所以大學不是通識教育的關鍵實施階段。他所在的大學第壹階段(高壹高二)開設的不是壹般的文化基礎課,而是基於專業需求的基礎課。在巴黎七大,科學第壹階段,基礎課程按照結構與材料科學、自然與生命科學兩大類設置;醫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物理、化學和醫學。

2.在大學實施通識教育。在現代,單軌制的美國在大學階段實施了通識教育。美國中學實行選修制,迎合了學生的不同愛好,但中學畢業生的壹般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因此,美國大學不得不在壹、二年級大力開展通識教育。哈佛大學1978出版的《公共基礎課程大綱》規定,大學生第壹年要學習文學藝術、歷史、社會與哲學分析、外國語言與文化、數學和科學五個學術領域;二年級用來學習其他領域的選修課。這種美國高校,三四年級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但是美國大學研究生比例大,專業教育是在研究生階段完成的。戰後日本受美國影響較大,其通識教育也是在大學層面實施的。

隨著科學的高度分化和綜合,知識總量的迅速增加,大學傾向於實施文、理、工的相互滲透和課程的整合。此外,各種社會問題日益明顯,加強人文道德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的大學也開始加強通識教育。比如法國有人主張把原來大學第壹階段按專業開設專業基礎課的做法改為第壹階段,每個學生統壹學習四門課程:(1)態度、性格、方法論的訓練;(2)數學、物理、化學基礎知識;(3)經濟人文類;(4)其他: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外語。

(二)按課型或課程的組織形式。

1.大型綜合課程。這類課程主要出現在20世紀40-60年代的美國大學,內容主要是人類文化遺產。比如緬因州貝蒂斯學院的文化遺產課程,涵蓋了從古代到現代諸多領域的人類文化遺產,融合了從古希臘到19世紀的文化史、文學、哲學、宗教、藝術、音樂史、科學史的巨著中所包含的各種知識和思想。如此廣泛的綜合性課程,由來自上述領域各專業的教師小組負責(即實行教師團隊教學制)。此外,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總校就開設了壹門綜合性課程——“當代文化”,內容包括社會、歷史、科學和文化知識。20世紀60年代,美國許多大學還開設了壹門名為“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的綜合課程,系統地運用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知識,分析科技發展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

2.壹系列小型獨立課程。這是20世紀60年代取代大型綜合課程的壹種課型。它分解了文化遺產的綜合課程,每個學科領域都有自己的課程。由於課時有限,教師采取“加工”的手段,將各科知識變成“速成總結”。這種快速的總結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很多關於人類社會和文化的有價值的知識。

3.與專業密切相關的“衛星課程”。這門課程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增加的,以彌補小型獨立課程的不足。以學生專業為中心向外輻射,開設與此密切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對此,英國教育家阿什比舉例說,壹個想成為物理學家的學生可能會不耐煩花時間研究西方文化遺產。如果我們讓他以物理為學習中心,討論物理在歷史上的影響,物理對社會的結果,物理與倫理的關系,他會註意的。正是基於這種觀點,美國很多大學通過與學生專業的緊密配合,註重通識教育的實際效果。

4.旨在介紹學科方法的研究報告課。讓研究者詳細講解通識教育中某壹學科的片段,讓學生了解該學科的思維模式。這種通識教育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壹個物理學家需要知道的歷史知識,壹個語言學家需要知道的生物學知識,並不是這些知識的全部內容,而是這門學科的思維方式,或者說這門學科獨特的科學研究方法。這樣,出於通識教育的目的,學生只需要聽壹到兩個反映該學科獨特科學方法的專題報告,而不需要廣泛閱讀該學科。

5.“集群課程模式”。它於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巴布森學院成立。這類課程圍繞壹些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的價值問題,將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結合起來。壹般三門課程參加壹套課程;這三門課通常是獨立的,但是有壹段時間會壹起上課(或者舉辦其他活動)。* * *活動前,三門課的老師互相了解三門課的大綱,壹起研究三門課的主題、教材、授課時間甚至口語和寫作計劃。截止到1991,學院參加了各種課程,包括商法、壹般管理、會計、政治學、哲學、文學、歷史、電影、英語寫作、語言交流等。此外,還計劃將哲學倫理與營銷、金融、會計和政策規劃等課程的商業案例相結合,將涉及國際和民族問題的不同課程相結合,將語言和文化課程與職業管理課程相結合。

通識教育的方法除了上述課時和課程類型外,還根據教育管理制度包括必修法、有限選修法和自由選修法。按課程類型分,也有日本學術團體體制下的壹般教育方法和專業教育模式(即蘇聯70年代以前和我國建國後30-40年實行的“單壹政治理論課”方法)

  • 上一篇:熊部落的首領是誰?
  • 下一篇:東漢皇帝的全名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