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石鼓書院的發展歷史

石鼓書院的發展歷史

宋代四大書院之首的石鼓書院,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它興盛了幾千年,在中國書院、教育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俗話說“蒸石時,湘攻錯玉,鼓聲如衡陽嶽震南天”!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被日軍炮火摧毀。2006年6月,衡陽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書院。公元978年,宋代太平興國年,宋太宗趙匡義題詞“石鼓書院”,公元997年,宋之道年,衡州縣人李時珍在石鼓書院開講座,招收弟子,使石鼓書院成為正式書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時任集賢殿校尉的劉玲被任命為衡州知府,向皇帝報告了石鼓書院的故事。宋仁宗給了他石鼓書院的稱號。石鼓書院經宋朝皇帝兩次捐資,進入了石鼓書院的“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中國四大著名書院之首,與綏陽(又稱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並列。當時有很多全國各地的名人來這裏講學;如文學家蘇軾,理學鼻祖周敦頤。孝宗14 (1187)理學大師朱、張煒在此講學,朱撰《石鼓書院》;張騫在亭中立碑,親筆題寫韓愈詩詞《合江亭》、《石鼓書院》。後人將此刻成碑,置於石鼓書院,稱為“三絕碑”。

宋仁宗李青四年(1044),石鼓書院成為衡州路官方高等學府,有1名正教授,主要以儒家經典教授學生。10年(1274年)正月,南宋湖南按察使、民族英雄文天祥駐衡州時,寫了壹首詩《賀江亭》:“壹個鵪鶉的尾巴,天上有名,地上卻說是壹個老虎的頭。春風壹波三折,水是兩個或三個大陸。……";十二年(1185),部使潘天慶(任域)在原址上建了幾間房屋。南宋開元年間(1259),書院毀於大火。元年(1260),(之作)命山長李登門“掃地更新”,“復舊觀”,加園,高築,取明德新民之文,為眾學子宣傳其義,再作聲威,以振儒者之風。黃沃被判另分35畝地,“以養其徒”。宋末著名音樂家郭冕,曾居石鼓山上,泛舟湘江,創作了著名的鋼琴曲《瀟湘水雲(霧)》。洪承疇,清朝順治14年(1657年)經略大臣,以石鼓書院為清朝軍事指揮所。同年,偏遠總督袁闊綽奏清廷,申請重修石鼓書院。衡陽縣令余具體負責修復工程。此時山上有合江閣、王宇碑、武侯祠、大觀樓、講堂、忠義節廟、七仙廟等。石鼓書院是第壹個被清政府允許恢復的書院。這壹時期書院為科舉,石鼓書院成為教學和培養科舉人才的基地。

康熙七年(1668),衡州知府張啟勛擴建20余棟。“那些從衡石中學畢業的拔秀才,還有...每月試之,書生之風最盛。”二十八年,知府崔明捐錢“增其不備”。七賢祠二樓,陽高、大觀,供奉堂、左玉軒、浩然臺、合江閣、東西齋室,都是“大觀”。臨選者多,如陳世亞、余、林,均為湘中名士,但多為科舉助選。

鹹豐三年(1853)九月至鹹豐四年(1854)正月,曾國藩和在衡州建立湘軍水師,駐紮石鼓,石鼓書院附近的水域成為中國近代水師的搖籃。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石鼓書院改為衡陽官立中學,清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湖南南路師範學校。民國時期改為“橫軍女子職業學校”、“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湖南第三師範)。後來因為石鼓山達不到新學校的要求,學校搬到了金鰲山。此時,石鼓書院已成為人們參觀和朝拜的風景文化勝地。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壹書記陶鑄視察衡陽時,要求恢復衡陽的名勝古跡,如石鼓書院、顏回峰等。當時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市委、市政府只培育了樹花壇,修建了亭臺樓閣,在廢墟上建了壹個石鼓公園,無法還原當時的建築和展覽。

1998,郵電部在發行“古代書院”即宋代四大書院的郵票時,曾提前參觀過石鼓書院,但最終因只見巖石不見書院而被河南登封嵩陽書院取代。

2006年6月,衡陽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書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了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整個建築群是白墻黛瓦的暗柱,莊重、古樸、典雅。布局與中軸線對稱。院內以玉貝閣、山門、書屋、武侯祠、李中傑公祠、大觀樓、合江閣為裝飾,舉辦“千年大學、石鼓碑”展覽,展示石鼓書院的歷史風貌、文化沈澱和驕人成就,再現千年大學的雄姿。

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15日,中國郵政集團在衡陽市石鼓廣場向全國發行《古代書院》特種郵票,石鼓書院登上“國家名片”。

2013 12 12,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問題專家少將羅援參觀石鼓書院報告廳。

2014,21,海峽兩岸作家來到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石鼓書院,細細品讀千年學府積澱的歷史文化。

2014年5月20日,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視察石鼓書院時,盛贊衡陽文化底蘊深厚,獨具“三江並流”。

2014年5月2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委、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太華,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文史學習委員會代表團,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央政研室主任李放、 全國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龍新民參觀石鼓書院,觸摸湘情細節,盛贊衡陽文化底蘊豐厚。

  • 上一篇:文景之治
  • 下一篇:對歷史人物的理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