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案例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做過壹個實驗。

案例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做過壹個實驗。

心理案例分析

壹、人怎麽會變成“狼”?

【現象舉例】據史料記載,1920年在印度發現的8歲狼孩卡瑪拉(女),體型與人類不同,其特征是:四肢比壹般人長,雙手過膝,拇指略大,手腕肌肉發達;骨盆細而平,背骨發達而薄弱,但腰膝關節萎縮,不靈活。她有明顯的動物習性:吃生肉,四肢爬行,愛黑暗怕光明,白天總是蹲在黑暗的角落裏,晚上在院外徘徊,1到淩晨3點像狼壹樣嚎叫,給她穿衣服,她卻粗暴地撕掉衣服。她有明亮的眼睛和敏銳的嗅覺,但她不會說話,沒有人類的理性。

【心理點評】人們不禁要問,這個8歲的小女孩,曾經是人類,為什麽沒有變成沒有人性的“狼”?這個例子有力地說明了社會生活對人的心理發展的決定性意義。因為女孩從小落入狼群,被狼養大,在狼群裏生活了八年。雖然她具有人類的遺傳素質,擁有壹個人的全部身體特征、生理機構和感覺器官,也確實是人所生,但她不具備常人的心理功能和理性思維能力。這是因為她從小就脫離了人們的社交生活。雖然她天生就有說話的神經機制,但她不與人接觸,不與人交流,所以她不懂人類的語言。雖然她有人類的大腦和各種感覺神經器官,但她沒有生活在社會中,沒有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和訓練,所以她不能形成人類的心理現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於她長期作為野生動物生活,在獸群的生活環境中,原始人的神經系統已經萎縮,身體特征也發生了變化。時間越長,他們的狼習性越多,這也是人逐漸變成“狼”的原因。類似的豬、羊、熊孩子也是如此。可見,只有健全的大腦,如果離開了人的社會生活環境,人的心理是無法正常發展的。狼孩卡瑪拉被帶回生活在人群中,經過精心的護理和訓練,它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精神狀態。

第二,從《拾柴記》看性格模式

【現象舉例】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曾經有人設計了壹個“拾柴”的自然實驗,實驗對象是幼兒園的40名學生。實驗是在冬夜進行的。實驗者將濕柴火放在附近的棚子裏,幹柴火放在遠處的山溝裏,要求學生晚上收集柴火生火取暖,同時自己觀察孩子們的動作。冬天的夜冷得可怕,原來有些孩子正高高興興地往山溝裏走;還有人邊走邊抱怨;有的不敢走遠,就去附近的棚子裏打濕柴火。後來,實驗者給他們講了勇敢者的故事,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去山溝裏撿柴火。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和觀察,發現20個孩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此可以知道孩子的性格差異,有的勇敢好動,有的膽小方便;有人動搖,有人膽怯。他們的性格可以通過教育來改變。

【心理點評】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冬夜撿柴火取暖這壹同樣的客觀現實有著不同的態度。有的人不畏黑暗和寒冷,高高興興地去山溝裏取幹柴;有些人雖然也去山溝,但不願意;有的怕黑怕冷,方便就近取濕柴。可見,每個孩子對同壹件事的態度會不壹樣,從而采取不同的行為模式。在心理學中,這些態度和行為被稱為人格特征。用科學術語來說,人格是壹個人對待現實的態度和行為中的壹種穩定的心理特征。所謂對現實的態度,反映了人們追求什麽,拒絕什麽,表明了人們活動的動機和方向。行為模式是在其態度下與之相適應的行動,即人們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如何避免自己想要拒絕的,而這種態度是穩定的,行為模式也是壹種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以上面的實驗為例,說壹個孩子勇敢,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態度,還因為他在寒夜去山溝裏撿柴火的動作,有規律,穩定。所以恩格斯認為,壹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在做什麽,而且表現在他是怎麽做的。人的性格是很復雜的,其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何理解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從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入手。

第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訣。

【人物故事】海倫·凱勒(1880-1962),美國女學者,出生於阿拉巴馬州托斯卡納。她在1歲半的時候突然生病,導致她又盲又聾又啞。在這樣難以想象的生活逆境中,她踏上了漫長的人生旅程...人們說海倫帶著好學自信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盡管命運對年輕的海倫是如此不公平,但在她的啟蒙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頑強的海倫學會了寫作和說話。小海倫曾自信地宣稱:“總有壹天,我要上大學!我要去哈佛大學了!”這壹天終於到來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壹種特殊的方式安排了她的入學考試。只見她熟練地用手摸了摸凸起的盲文,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我通過了所有的科目,英語和德語成績優異。四年後,海倫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手裏拿著壹張羊皮紙證書。海倫熱愛生活。她壹生致力於盲聾啞人的福利和教育,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譽。她完成了我壹生的事業。

物》等14作品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她的自尊自信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被譽為人類永遠的驕傲。

【心理點評】1歲半又盲又聾又啞的海倫,如果沒有挑戰命運的強大勇氣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長為壹個被世人稱道的學者的。人生會面臨壹個又壹個挑戰。我們如何面對挑戰?如果小我不退縮,知道困難,最後取得勝利,那麽小我就會更加完善和成熟。面對挑戰,首先要肯定自己,這意味著對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自信能使人不斷自強,克服困難,發掘內在的自我潛能。海倫就是壹個強有力的例子。海倫曾經說過,“信念是命運的主宰”。培養自信的氣質很重要。但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個人生活和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認真總結自己的長處和成功的經驗,讓自信給我們迎接生活挑戰的力量,向海倫學習。

第四,酸葡萄效應

【現象舉例】伊索寓言中,有壹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講的是狐貍想得到已經成熟的葡萄。它跳了起來,但是不夠高,然後它又跳了起來...它想吃葡萄,但是它跳得不夠高。這也是壹種“挫敗感”或“心理壓力”。這時候狐貍該怎麽辦?如果妳壹直跳下去,妳會筋疲力盡,仍然跳不到葡萄的高度。於是狐貍說:“反正這葡萄是酸的。言下之意是,反正葡萄是吃不了的。就算跳得夠高,也吃不到。這樣,狐貍就會“心安理得”,走開去尋找其他美味的食物。

【心理點評】寓言中的狐貍在遇到“挫折”或“心理壓力”時,會采取“歪曲事實”的消極方法來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平心而論,人不就是這樣嗎?像魯迅先生寫的《阿q正傳》,挨打的時候嘴裏或者心裏念著“反正我兒子打老子”,就忘了骨肉之痛。人們不是經常用“阿q精神”來緩解壓力,獲得“心理平衡”嗎?不可否認,它們確實有現實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無力應對所面臨的壓力時,以免走極端。任何事情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意義。只要起到懸浮心理壓力、平衡心理的作用,就有其現實意義,即“合理化”酸葡萄效應。當然,我們不能壹直呆在這裏。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五、理性情緒調節

【現象舉例】有個笑話:壹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壹個開洗衣店,壹個開雨傘店。老太太左右為難:壹個晴天,她擔心經營雨傘店的女兒生意不好;陰天,擔心開洗衣店的女兒不晾衣服。有壹天,有人勸妳,老太太,妳很幸運。下雨的時候,妳開雨傘店的女兒應該是開心的。天氣很好,女兒的衣服也幹得很快,妳應該高興才對。任何壹天對妳來說都是好日子。老太太想了想,真的是這樣,心裏好受多了。

【心理點評】人的不良情緒,有的確實是生活中的逆境造成的,但也有壹些是因為人們對事物的真實情況缺乏了解或認識有偏差而盲目滋長的。同樣壹件事,因為出發點和理解的不同,心情也不壹樣,上面的例子正是如此。因為老太太沒能全面合理的認識事物,而是片面的,只從不利悲觀的壹面來看待問題,這種不合理的信念導致了負面情緒。如果我們從積極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問題,我們可以獲得愉快的體驗。

第六,“剝奪感覺”怎麽樣

【研究實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行了壹項實驗,將55名自願受試者單獨關在壹個幾乎隔音的黑暗房間裏。為了盡可能地剝奪這種感覺,受試者戴上了壹直到肘部的棉手套,並用眼罩遮住。他們的頭套放在U型枕頭裏減少聽覺刺激,空調發出單調的聲音限制聽力。就這樣,這些受試者沒日沒夜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或以各種無聊的方式入睡,或幻想。他們都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有些人甚至有幻想。四天後,對被釋放的受試者進行各種測試,發現他們的能力受損。他們大約需要1天才能恢復正常。心理學家在其他大學也做過類似的感覺剝奪實驗,也是如此。

【心理學點評】感覺雖然是壹種簡單的心理活動,但是很重要。首先,感覺給大腦提供了內外環境的信息。通過感覺,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種屬性,保證身體與環境的平衡。感覺是認識的開始,是知識的源泉。以上實驗可以證明,刺激和感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壹個正常人來說,沒有感情的生活是無法忍受的。

七、善於“變通”的孫臏。

【人物故事】戰國時期,孫臏剛到魏國,魏王想考驗他的技術。壹天,王維召集眾大臣,當面考察孫臏的智謀。

王維對孫臏說:“有沒有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

龐涓做了壹個計劃,說:“可以在國王的座位下生火。”

王維說:“不可取。”

孫臏撚髯曰:“陛下坐於其上。我沒法把他弄下來。”

王維問:“妳會怎麽做?”

孫臏說:“如果國王在下面,我可以想辦法讓他坐在上面。”

王偉得意地說了壹句“那就好”,就從座位上走了下來。“我看看妳能做些什麽讓我坐上去。”

周圍的大臣壹時沒反應過來,也紛紛嘲笑孫臏無能。突然,孫臏哈哈大笑說:“雖然我不能讓大王坐上去,但我已經讓大王從座位上下來了。”

這時,大家恍然大悟,連連稱贊孫臏的才華。

【心理點評】看了上面的故事,誰不會誇孫臏聰明呢?孫臏的聰明與他靈活的思維品質是分不開的。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人的思維比較常規(即使王維也是從這方面考慮的)。而孫臏卻能從“讓王維坐上去”逆向思考,巧妙地解決問題,即能從另壹個角度、另壹個側面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是發散的。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與創造力直接相關。因此,要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即從思維的獨創性、靈活性和流暢性入手,逐步養成學生多角度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更具創造性。

八、語氣軼事

【名人趣事】有壹次,意大利著名悲劇影星羅西應邀參加壹個歡迎外賓的宴會。席間,很多客人要求他表演壹出悲劇,於是他用意大利語念了壹句“臺詞”。雖然嘉賓聽不懂他的“臺詞”,但他動情的語氣和表情讓人同情地落淚。但是壹個意大利人忍不住笑了,笑著跑出了大廳。原來悲劇明星根本不是在念什麽臺詞,而是在念宴會桌上的菜單。

【心理點評】這則軼事說明了語氣本身在人際關系中的溝通功能。壹個人的態度是友好還是敵對,平靜還是激動,真誠還是虛偽……從他的語氣節奏,停頓等等都可以表現出來。俗話說“聽聲,且聽鑼鼓聲。”在判斷壹個人的情緒和意圖時,我們當然要聽他“說什麽”,但更應該關註他“怎麽說”,即從他的語氣、音量、抑揚頓挫、轉折停頓等來理解他的“言外之意”,而這些被稱為輔助語言。同時還有呻吟、嘆息、喊叫、哭泣、咳嗽等沒有固定意義的所謂“準語言”。這些在語言表達中起到“補充”和輔助作用。比如“妳真聰明”這句話,如果使用輔助語和準語,可以加強或改變單詞本身的意思,可以用來表示稱贊,也可以用來表示諷刺,這取決於語氣和語調的不同。在人際交往中,請正確使用輔助語言,以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

九、交流空間趣聞

【現象舉例】美國人類學家E·霍爾有句名言:“空間也會說話。”他的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空間需求。霍爾曾經觀察到壹個有趣的場景:壹個南美人和壹個北美人在大廳的壹端交談,因為前者按照最合適的距離不停地前傾,而後者很自然地保持著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停地後退。談話結束時,兩人已經不知不覺地移動到了長約12米的大廳另壹端。

【心理點評】人與人在交流中的距離不同,也是壹種交流。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我們之間的距離雖然是無意中確定的,但也反映了壹種已有的關系或我們希望與他人形成的關系。霍爾認為,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的距離差異可以標誌著參與者之間相互理解的程度。他把距離分為四個區域:親密區、個人區、社交區、公共區。由於文化背景或民族差異,個人需求的空間也不同。比如和英國人說話,法國人總是保持比較近的距離,甚至連呼吸都會噴到對方臉上,而英國人會覺得很不習慣,壹步步退讓,以維持自己的空間範圍。上面例子中的現象是因為北美人之間的交談距離是壹臂之遙到1.2米,也就是個人區域之間,而南美人更喜歡靠得更近的交談,所以很容易闖入北美人的私密區域,於是就出現了壹方“步步進逼”,另壹方“連連後退”的有趣現象。

[案例1]

壹個充滿熱情和激情的老師旨在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並提供壹個更有趣的學習環境。新學年伊始,他精心布置了教室。教室周圍的墻上貼著各種生動有趣的圖片,窗臺上擺放著花草,讓教室充滿了生機。請大家判斷壹下,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為什麽?

【解析】這位熱心老師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事與願違,反而有分散學生註意力,影響集中學習的效果。根據無意註意的規律,有趣的圖片、室內的花草會吸引學生的註意力,特別是大三學生,他們往往會把註意力轉移到欣賞圖片、花草上,影響上課的專註力。

[案例2]

老師在黑板上寫生詞時,往往會用白粉筆和紅粉筆分別寫下相似單詞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目的是甚麼?規則是什麽?

【解析】目的是增加相似字的區別,便於學生掌握相似字。

(1)符合知覺選擇性定律:知覺對象與知覺背景的差異越大,人們越容易感知到對象。

(2)符合感官互動中的同時對比規律:紅色和白色形成鮮明對比,便於學生區分相似的文字。

[案例3]

有許多教學生閱讀的技巧。壹位老師告訴學生如何區分“買賣”,說:“多了就賣,少了就買。”學生們很快記住了這兩個詞。還有的同學把“燥”寫成“燥”,“急躁”寫成“急躁”,老師教學生記住:“燥是防火的,急躁壹定要蓋章。”從此,學生們不再對這兩個詞感到困惑。這些教學方法的心理學基礎是什麽?

【解析】這些教學方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對於壹切有意義的材料,學生必須學會主動動腦,找出材料之間的關系;對於沒有意義的材料,要盡量賦予其人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記憶效果好。簡而言之,老師應該教學生記憶意思。

[案例4]

老師在檢查學生的知識時,為什麽不只是在試卷中選擇和判斷問題,而是經常轉而填空和提問?

【解析】選擇判斷主要通過識別來回答;填空和答題主要通過再現。由於識別和再現的層次不同,人的識別記憶比再現記憶好,能識別的不壹定再現。所以僅靠判斷和選擇很難說明記憶達到了牢固的程度,往往要通過問答、填空等問題的方式。

[案例5]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采取“缺壹補十”、“錯壹罰十”的做法。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請用記憶的相關規律來分析壹下。

【解析】這種做法違背了記憶規律,也是無效的。學生記憶的效果與記憶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壹定時間內不宜過多,否則容易造成學生過度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同時,這種“缺壹補十”、“錯壹罰十”的做法,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記憶的信心和主動性,對進壹步的學習造成壹定的心理障礙。

[案例6]

上課時,老師讓學生“列舉磚的用途”,小方的回答是:“蓋房子、倉庫、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建花壇,打狗,敲釘子”。小方和小明的回答是什麽?妳更喜歡哪個答案?為什麽?請根據思維原理分析。

【解析】小方回答,磚的用途都是沿著被用作“建築材料”的方向分散的,幾乎沒有靈活性。小明的回答不僅認為磚可以做建築材料,還可以做防身武器和打人工具。這種發散思維是靈活的,它的新思想、新觀念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 上一篇:兵馬俑的歷史是怎樣的?
  • 下一篇:明記歷史手抄報模板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