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嘉興市王店鎮的歷史

嘉興市王店鎮的歷史

歷史

王店鎮的名稱始於五代天府時期。天府二年(公元937年),嘉興鎮讓王魁在此居住。“植百畝李子樹,集貨交易,必有其道,謂之王店”(嘉和之)。“簪纓之後,此起彼伏,越來越盛,成了巨鎮”(《梅裏錄》)。到明朝中葉,此地已成為嘉興四大重鎮之壹。唐代至清代,大鵬鄉在鎮東,嘉惠鄉在鎮西,鎮橫跨兩鄉之間。“宣彤元初,自治之議始於各區之劃分,名為王店鎮”(《梅裏北誌》)。辛亥革命後,雖歷經數次軍事災難,但仍是貨物集散地,並設立王店鎮。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從商業鎮發展成為以紡織、家電、輕工為主的工業鎮。

王魁喜愛李子,並以種植李子而聞名,因此該鎮也被命名為梅裏、惠美和李美慧。這個城鎮的形狀像壹條尾巴彎曲的長龍。鎮內主街,東西長1.5公裏,尾街南北長約800米。城河在中間,歷史上稱為梅溪,河流沿著蓮場水庫以西的主街。

王店古鎮歷史文化悠久,以燈籠、剪紙、民間工藝聞名於世。元宵節是王店鎮的壹大習俗。早在明清時期就已流行,被譽為“鶴城壹奇葩”。彩燈種類繁多,有亭燈、臺燈、落地燈、亭燈、船燈、塔燈、牛燈、龍燈等,都很出彩。民國以來有過六次大型燈會,分別是建國二十三年,抗戰勝利,1950,1956,1959,1976。名匠朱紮的燈籠別具壹格,五彩傘燈更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的作品,還有《關帝的燈籠》、《莊家的旗燈》被收入1934年舉辦的燈會,深得觀眾贊賞。

當代剪紙藝術家龔先生是壹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作品多次在全國剪紙比賽中獲獎,並被壹些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現為中國剪紙協會會員,浙江省剪紙協會理事。

民間藝人層出不窮。著名木匠朱祥林擅長小木家具,尤其是古典家具。他制作的家具工藝精湛,著名雕塑家黃聖佑擅長雕花、浮雕、梅、蘭、竹、菊等。他精通所有的傳統戲劇。1959年國慶10周年,他應該是南湖紅船所刻,花紋圖案精美。1960被評為省級名師、工藝美術師。1969年雕刻成小紅船,工藝精湛,堪比大紅船。被評為“杭嘉湖著名雕刻師”。

全鎮文化事業發展迅速,有茶館、書店、影劇院、圖書館、體育場館、俱樂部、老年活動室等文化活動場所。鎮業余藝術團每年舉辦歡樂春音樂會,十多位藝術家多次在省、市、區獲獎。各種文化藝術協會——梅李集郵協會、梅李書畫社、梅李攝影協會、梅李花卉協會、王店信鴿協會等民間協會,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廣播和有線電視網絡覆蓋了整個城鎮。全民健身活動深入人心。該鎮建有遊泳池、溜冰場、門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室、棋牌室、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各種歌廳、歌舞廳、賓館飯店應有盡有,文物古跡也不少。是浙江省旅遊百強鎮之壹。

民間習俗

王店自古以來就有淳樸的風俗,重禮輕恥。壹年之中,有許多目的不同的節日。每到除夕,家人團聚,開心辭舊歲;大年初壹,鞭炮齊鳴,慶祝春節。或者選擇好時機,燒香祭祖,拜天地,祈福,讓商人獲利,收獲莊稼;或者,同宗的人,鄰裏的人,朋友的人,互相交流,慶祝吉祥的婚姻,悼念喪事的憂愁。如果這樣習慣了,長此以往就會成為壹種習俗傳統。

春節——慶祝春節,俗稱“過年”,是壹年中的大節日。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掃地、撣屋檐、置辦年貨、做新衣服、祭祖、吃年夜飯、走親訪友、過年。節日期間,親戚朋友相互拜訪,俗稱“拜年”。在農歷正月初壹的午夜燃放煙花來迎接新年。早上吃湯圓,讓湯圓又圓又甜。還有長壽面,意在長壽。從初二開始,親戚朋友互相拜訪拜年。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古代叫上元節。在舊社會,有迎龍燈、賽龍舟、吃餃子等習俗。新年在元宵節結束。

二月二——農歷二月初二,人們有吃蘿蔔糕(年糕)的習慣。用春節剩下的年糕,糖炒,吃了壹頓幸運飯:“走路僵硬,幹活辛苦。”孩子們競相放風箏,村裏的人籌錢賞神(土地神)取樂。

3月3日——農歷三月初三,女人摘野菜花插上,有人說夏天不暈。3月3日,清朝康熙皇帝辛醜室(1720-1721)有祈福儀式。當時浪費了幾千塊錢,男女聚在壹起娛樂。

四月的長夏節――鎮上的人喜歡啜飲青梅,品嘗櫻桃,做麥餅。孩子們最喜歡長夏節,經常自帶鍋碗壹起在田裏做飯,俗稱“烤野生稻”。在漫長的夏天給人稱重是另壹項活動。每天都有家人稱體重。孩子長胖了,家長高興了;老人長胖,兒孫皆大歡喜。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的第五天,家家戶戶都吃棕色的種子和雄性大豆。菖蒲和艾葉掛在門前。用雄黃在小孩額頭上寫“王”字,穿上五毒衣驅邪。

王店龍舟節——原本和其他地方壹樣,因某年5月20日失火,改為5月21日為龍舟節,俗稱“龍舟節”。賽侵日,觀眾擠滿街坊,場面異常熱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防演習仍在這壹天舉行,以檢查消防設備和有效性。

在六月初六——俗稱“狗洗澡日”,孩子們不在河裏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增加健康。家家翻衣服、被褥、毛毯等。以防止發黴和蛀蟲。

六月初七——俗稱“七巧日”,相傳牛郎織女在農歷七月初七晚上相會。這壹夜,可以觀賞到來自天河的牛郎織女的相移,讓村裏的人覺得是壹種享受。

中秋節——農歷七月十五是俗稱的中秋節。在過去,死者的靈魂在12日至16日被獻祭,但現在仍有少數人使用它。

7月30日——農歷7月30日的傳說是藏王菩薩的誕生。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地裏插上香燭,意思是插上蠟燭;把摻了油的鋸末放在瓦上點燃,叫走香;把磚堆成塔,在上面點上香,就叫燈塔;把壹個紙燈放入水中,隨其漂流的叫瀝水燈。現在仍有少數人在那壹天在地上放蠟燭。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的滿月被稱為中秋節。每天吃月餅,南瓜,南瓜子。深夜賞月,舊時東嶽廟有賞月會。月餅也是給親戚朋友的禮物。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俗稱重陽節。讀書人喜歡爬山、賞菊、飲酒、吟詩。人們喜歡吃紅豆和糯米。

冬季至日65438+冬季至日2月22日——節前壹天稱為冬季至日之夜,用食物、酒和紙獻給死者。在冬天的至日,有壹種說法是妳可以通過吃什麽來彌補。就是喜歡食補和藥補的人,冬天開始補了。

臘月二十三送竈――農歷十二月二十三俗稱農歷除夕。我開始為2008年做準備工作。掃屋塵,備年貨,燒紅豆糯米祭竈王。在紅紙湖用紙轎子送竈神。冬、春兩季,柏枝纏麻桿,謂之“與日俱增”。把麥芽糖塗在竈神的“嘴巴”上,說竈神要替世人說話。現在老式的柴爐已經被煤球爐和煤氣爐取代,送竈神的舊俗不復存在。

除了晚上——臘月的最後壹天,俗稱除夕。用雞、魚、肉、年糕祭祀神靈,稱為“土地過年”。家人團聚,壹起吃飯,說吃年夜飯。這是壹個不眠之夜,叫做守歲。晚飯後,長輩給年幼的孩子壓歲錢。這壹夜,讓炮彈扔了壹地也不掃。

著名景點

暴露館位於深圳市白樂路1號。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是清代著名學者朱彜尊晚年讀書寫字的地方。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曝光館歷時250余年,歷經天災和兵災損毀。從清朝到民國,修復了11次。亭園占地6532平方米,亭、閣、廳、船、榭壹應俱全。原有的童傑、靈池、懷魁、荷塘、渝北、清桂巖、鉤船屋、繡鴨灘、落帆步、劉峰亭、同心蘭琪亭、曝光亭等十二個景點,現在大都湮滅。露亭是十二景之冠,壹直保存至今。占地36.39平方米,周圍石柱上刻有石碑。西北的兩個石柱上,刻著杜甫的詩,王彥的書,阮元的重書,浙江巡撫:“會須視竹,故人何處寫詩?”《露亭》清代顏所作。

園內的正殿叫“千彩堂”,是朱讀書、寫作、藏書、寫作的地方。朱的畫像刻在墻上;梁上有“學經博物”橫匾,原是康熙禦筆。因為它是由西陵印刷社的張宗祥重寫的,所以原圖書館有8萬冊的豐富藏書。裏面還有朱最喜歡的硯臺,書亭全景畫卷,親書條幅和對聯。

西方齋像壹艘遊船,門楣上有“方齡”的匾額,是清初鄭智寫的。此齋三面臨池,曲橋,池中荷花。坐在這個齋裏,就像坐在壹條船上。相傳是朱詩友聚會吟詩的地方。劉峰亭立在假山上,劉峰指的是石霞、衡山、九歌、石歌,合稱劉峰。朱常常登上亭子,仰望六峰,俯視園林,自得其樂。娛樂老軒是朱晚年的娛樂場所,離曝光亭很遠。宣元裏有清代的經卷和雕花太師椅,已經失傳很久了。

園中花草樹木,蟲魚百余種,朱最愛竹子。“搬十次以上,壹定要選有竹子的地方住。”因為愛竹,所以叫“竹陀”。在他的詩和詞中,他吟誦竹子多達十次。比如“北陀亦竹,南陀亦竹,護吾家,幾叢寒玉”;“昨天晚上,我看見突然刮起壹股風,把木頭都拔了出來,但我很高興竹子安然無恙!”等等,和竹子玩得開心。

1989 165438+10月21日,壹場“紀念朱彜尊誕辰360周年座談會”在暴露館舉行,嘉興各界知名人士50余人出席。會上對朱的生平和著作進行了評價,印發了《朱年譜》、《曝書館簡介》、《朱學術思想研究論文》等,並為與會者留了壹張親筆簽名和幾幅書畫作為紀念。

  • 上一篇:誰能給我籃球發展史的資料?
  • 下一篇: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科學家因為他們的偉大發明和發現而受到迫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