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名人的矛盾人格

名人的矛盾人格

妳好,塞潘達朋友。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綜合體。

這本書裏的三個傳記都是人類歷史上極有才華的偉大人物。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作品博大精深,影響世代不減。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緊緊抓住這三位藝術家與各自領域的共性,力求在他們坎坷的人生旅途上不改初衷地刻畫他們苦難的心理歷程,突出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懷和寬廣的胸懷,從而為我們寫下了壹首詩。

以下是《名人錄》的相關信息:

內容概述

《名人錄》包括三部傳記: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

貝多芬傳記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與當時歐洲另壹位傑出的征服者拿破侖壹樣高。貝多芬從小就倒黴。他的父親是個殘忍的酒鬼。他剝奪了年輕的貝多芬學習、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只是強迫年幼的兒子無休止地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希望他將來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從65438年到0787年,貝多芬去了維也納向他崇拜已久的偶像莫紮特學習。莫紮特聽了他的即興表演後非常驚訝,當場對其他人說:請註意,這個男孩將震撼世界。不幸的是,在維也納的學習時間很快就中斷了,因為他的母親病重,很快就去世了。貝多芬失去了他心目中唯壹的親人,傷心欲絕。過度的悲痛讓他接連患了幾場大病,其中壹場是天花,永遠毀了他的容貌。

10月貝多芬離開家鄉波恩前往音樂之城維也納。很快,疼痛敲響了他的人生之門。從1796開始,貝多芬的耳朵就沒日沒夜地響,聽力不斷下降。起初,他獨自保守著這個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壹個叫朱莉埃塔的女孩,但由於她的殘疾(此時他已經失聰)以及朱莉埃塔的自私和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壹個伯爵。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體現在他的幻想奏鳴曲中,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之美產生了壹系列偉大的作品。可惜愛情又拋棄了他,未婚妻嫁給了別人。然而此時的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全盛時期,他對壹切都無憂無慮。他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輝煌之後是最悲壯的時期:經濟窘迫,親友相繼離世,耳朵失聰,與人交流只能在紙面上進行。面對生活的艱辛,似乎沒有什麽能讓貝多芬屈服。他用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當時維也納的輕浮風格。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壹個下雪天咽下了最後壹口氣。

貝多芬是壹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和孤獨。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創造歡樂給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難來塑造歡樂。

他就是這樣壹個人,羅曼·羅蘭在他的傳記結尾這樣總結他的壹生:

有什麽勝利能和這次相比?波拿巴的哪壹場戰爭,奧斯特裏茨的哪壹天的陽光,曾獲得這種超人努力的榮耀?妳贏得過這種精神從未贏得的勝利嗎?

壹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痛苦造成的,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世界!他用苦難塑造歡樂,仿佛用那句豪言壯語解釋過,可以總結他的壹生,成為所有英雄心中的座右銘:

“痛苦的快樂。”

羅曼·羅蘭把這樣壹個人的傳記放在他的《名人錄》的頂端。

米開朗基羅傳:這部傳記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戰鬥”,第二部分是“放棄”,最後壹部分是“死亡”。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在卡桑蒂諾的卡普利賽,他的父親是那裏的壹名法官。他的母親在他六歲時去世,米開朗基羅被壹個石匠的妻子收養。十三歲時,他進入了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工作室。據說他的優異成績讓老師們嫉妒。壹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到了壹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沖突,他離開了那裏,去了威尼斯、羅馬等著名城市,雕塑水平不斷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朱利葉斯二世招募,為他修建陵墓。不久,他被邀請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在隨後的幾年裏,他被歷任教皇派遣,帶著痛苦創作自己不滿意的作品。1527米開朗基羅被卷入了壹場革命的漩渦,險些喪命。革命後,教皇克萊門特又把他從藏身之處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再次為他所抵制的人工作。教皇克萊門特於1537年9月去世,米開朗基羅認為從此可以安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是他壹到羅馬,就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盡的幹擾中為別人打工。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壹整天,為基督寫悼詞。14開始發燒,18下午5點,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和畫家終於永遠離開了人世。

托爾斯泰傳記: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少年時期的托爾斯泰不僅被自己的思想所困擾,還對自己醜陋的外表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了高加索,群山環繞的清澈環境讓他混亂的大腦清醒了過來。次年創作了《童年》《少年》《青春》《壹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親臨戰場,經常身處險境。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依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編年史》這樣激動人心的作品。這壹時期的托爾斯泰是充實而快樂的。

托爾斯泰於1862年結婚,幸福的家庭生活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創作出19世紀震撼整個小說圈的巨作:《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寧》。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有地位,有財富,卻常常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恥;他同情下層階級,對他們缺乏信心。所以他厭倦了自己的生活,決心與自己的社會決裂,得不到人們的支持。精神上,他壹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那年,他選擇了出走,死在了壹個小火車站。

閱讀教學

名人傳記——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都是羅曼·羅蘭寫的。壹個是音樂家,壹個是雕塑家,壹個是小說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園。三部傳記都著眼於記錄偉大的天才,他們在人生艱辛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創造出能夠表達真善美的不朽傑作,傾註了壹生的心血。他們或被疾病折磨,或被苦難折磨,或被內心的困惑和矛盾折磨,或被三者的結合折磨,深深的苦惱幾乎窒息了他們的呼吸,摧毀了他們的理智。他們能堅持艱苦的歷程,是因為他們對人類的熱愛和信心。

貝多芬的故事主要圍繞“扼住命運的咽喉”展開。貝多芬用自己的意誌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壹掃憂郁的思緒,戰勝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米開朗基羅的故事是壹個悲劇,表現了壹個天才為了征服世界,創造不朽的傑作,流下了痛苦的鮮血。內容主要分為第壹章“戰鬥”,下壹章“拋棄”,結尾“死亡”。托爾斯泰的故事既沒有貝多芬傳記中的叛逆情緒,也沒有米開朗基羅傳記中強烈的悲劇色彩,但整個故事相對穩定,主要內容有:童年、高加索編年史、哥薩克、賽博堡編年史、愛情婚姻、對社會的憂慮等等。是三個故事中最長的壹個,也是對主要人物的生活和創作描述最細致的壹個。

《名人錄》告訴人們,悲慘的命運不僅降臨在普通人身上,也降臨在偉人身上。出名並不能免除他們痛苦的考驗。然而,通過效仿他們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樣,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承擔自己的命運。我們應該堅定信念,從信念中產生忍受痛苦的勇氣和能力——它是我們在困境中保持的純真,是我們在困境中結出的果實,是我們在絕望中看到的希望。

精讀部分

壹百年前,俄羅斯偉大的靈魂在地球上閃耀。對於我這壹代人來說,它曾經是照耀我們青春的最純粹的光輝。19世紀末,它是壹顆撫慰世界的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和撫慰我們青春的靈魂。在法國,很多人認為托爾斯泰不僅僅是壹位受人愛戴的藝術家,更是壹位朋友,是最好的朋友,是所有歐羅巴藝術中唯壹真正的朋友,既然我是其中的壹員,我想對這次神聖的會面表達我的感激和熱愛。

我知道我認識托爾斯泰的日子將永遠不會在我的精神中抹去。這是1886。在隱居中萌發了幾年的胚胎後,俄羅斯藝術的奇葩突然出現在法國的土地上。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譯本同時在各大書店出版,爭先恐後的速度和熱情。從1885到1887,在巴黎出版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小傳》、《童年與青春期》、《博裏戈加》、《伊凡·伊列吉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說》和《通俗短篇小說》。在幾個月和幾個星期裏,我們看到了我們面前的偉大的生活作品,反映了壹個國家和壹個新的世界。

那是我剛進師範大學的時候。我和我的同伴有很大的不同意見。在我們這個小群體裏,有諷刺現實的思想家,比如哲學家喬治·杜馬斯,有熱情珍視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詩人,比如蘇亞雷斯,古典傳統的忠實追隨者,司湯達和華格納,無神論和神秘主義,掀起了多少爭論,發生了多少齷齪的事情;但幾個月後,熱愛托爾斯泰的情緒讓我們完全壹致了。每個人愛他的理由都不壹樣:因為哦,人在其中發現自己;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是生命的啟示,也是通向浩瀚宇宙的大門。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的家庭裏,在我們的省份裏,從歐羅巴邊界傳來的響亮的聲音引起了同樣的同情,這有時是意想不到的。有壹次,在我的家鄉尼維爾奈斯,我聽到壹個從未關註過藝術,對藝術毫不關心的中產階級男人,談起伊凡·伊列吉的死,他非常感動。

我們著名的評論家曾經說過,托爾斯泰思想的精髓全部來自我們熱情浪漫的作家:喬治·桑和維克多·伏都教。不用說,喬治·沙對托爾斯泰的影響是不倫不類的。托爾斯泰永遠不能容忍喬治·沙的思想,也不能否認盧梭和司湯達對托爾斯泰現實的影響。總之,因為他的思想而懷疑他的偉大和魅力是不對的。藝術所依賴的思想圈是最狹隘的。他的力量不在於思想本身,而在於他對思想的表達,在於他個人的語調,在於瘟疫的家族特征和他生命的氣息。

不管托爾斯泰的思想是否受到影響——我們後面會看到——歐羅巴從來沒有聽到過像他這樣的聲音。除了這種說法,還能怎麽解釋聽到這種驚心動魄的音樂時的情緒激動?——而我們等這個聲音等了這麽久,需求又這麽迫切。流行時尚對我們的情感沒有影響。我們大多數人和我壹樣,只有讀過托爾斯泰的作品,才知道德沃格夫論俄羅斯小說。他的贊揚遠不如我們的欽佩。因為沃格爾特別以文學世家的姿態批判。但對我們來說,僅僅欣賞作品是不夠的:我們生活在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也成為了我們的作品。我們的,因為他溫暖的生活,因為他深沈的青春。我們的,因為他苦笑的幻滅,因為他無情的洞察,因為他與死絲的糾纏。我們的,因為他的愛與和平的夢想。我們的,因為他欺騙了文明的底層,猛烈地攻擊它。也因為他的表現主義和神秘主義。因為他有自然的氣息,因為他感受到了無形的力量,因為他對無限的底部感到困惑。

這些作品今天的樣子不亞於年輕的維特當時的樣子:它們是我們的力量、弱點、希望和恐懼的鏡子。我們不在乎調和所有這些矛盾,把這個反映整個宇宙的復雜靈魂歸入壹個狹隘的宗教和政治範疇;我們不想效仿人們的做法,學習保羅·布爾熱在托爾斯泰死後對他的批評。仿佛我們的親信也能成為壹次天才!.....托爾斯泰和我們是同壹黨,我要做什麽?當我呼吸著他們的氣息,沐浴著他們的光輝,我會擔心自己和但丁、莎士比亞屬於哪個黨派、哪個派系嗎?

我們絕對不像《今日末路》的評論家:“有兩個托爾斯泰,壹個是改造前的,壹個是改造後的;壹個好,壹個壞。”對我們來說,只有壹個托爾斯泰,我們都愛他。因為我們本能地覺得,在這樣的靈魂裏,壹切都有位置,壹切都有關聯。

(《托爾斯泰傳》第1節)

  • 上一篇:六年級語文題好心人幫幫忙~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王者榮耀S7新英雄匯總有哪些英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