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古代王朝更替表

中國古代王朝更替表

首先,順序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合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共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206年。221前,秦王嬴政統壹六國,先稱皇帝,共16。

5.西楚: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西楚霸主項羽,共五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至公元23年10月6日,新帝王莽建興帝,共計16年。

8.宣漢:公元23-25年,漢武帝劉璇改名,共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196。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代: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和東晉(317-420),共156。

12,十六州:304 -439,割據時期,共135年。

13、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

14,隋朝:581- 618,隋文帝,共38年。

15,唐朝:618-907,唐高祖李淵,共290年。

16,五代:公元907-960年,侯亮,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54年。

17,十國:891-979,共89年。

18,宋代:960-1279,分為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9),合計。

19,元朝:公元1271 -1368,成吉思汗,元太祖,共98年。

20.明朝:公元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共277年。

21,清朝:公元1644-1912,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268年。

第二,特殊的歷史時期:

1,三國

三國(220-280)是連接東漢和西晉的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輸掉夷陵之戰,孫權拿下大部分荊州。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協助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團聚。229年,旭日東升,建都建業,封“吳”,史稱。至此,三國正式建立。

在隨後的幾十年裏,諸葛亮和蜀漢的姜維多次帶兵北伐曹魏,但始終沒有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逐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了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逝,他的兒子司馬燕拋棄了魏元帝自立。開國名“金”,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壹中國,從而結束了三國時期,進入金朝。

第三,亡國皇帝:

夏朝:夏傑

商朝:商紂王

西周:周幽王雞公丘

東周:周赧王計燕

秦朝:秦三世的孩子。

西漢:劉英,壹個聽話的兒子。

新王朝:王莽

東漢:漢獻帝劉勰

三國誌魏:曹桓,魏元帝。

三國誌蜀;劉禪,蜀漢的已故統治者

三國吳:吳武成侯孫皓

西晉:晉代皇帝司馬曄

東晉:晉公帝司馬文德

南宋:劉準,宋·舜帝

齊:齊與蕭寶榮皇帝

梁:梁思帝小莊

陳:陳,。

北魏:北魏孝武帝修遠

東魏:袁珊對東魏孝景帝的看法

西魏:西魏拓跋珪皇帝

北齊:高,北齊最後壹個皇帝。

北周:北周翟晶宇文產。

隋朝:隋朝皇帝尤楊。

唐朝:唐哀帝梨竹

北宋;宋欽宗趙桓

南宋:宋懷宗和趙敏

遼朝:盧野·顏夕,遼朝皇帝。

西夏:西夏末代皇帝李傕

晉朝:金昭宗萬艷程琳

元朝:小時候的支持金,樂於貼木耳。

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

清朝:宣彤愛新覺羅·溥儀皇帝

4.繁榮和中興:

夏朝少康中興(少康),

商代武定中興(商高宗-武定),

西周時期成康的統治(周成王-宋冀,周康王-趙佶),

西漢(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漢武帝全盛時期(漢武帝-劉徹)、趙宣宗興(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

東漢光緒中興(漢光武帝-劉秀)、張明知止(漢明帝-劉莊、張地帝-劉維);

西晉太康盛世(司馬燕、金武帝)

南宋時期元嘉的統治(宋文帝-劉義隆);

南朝齊永明的統治(齊武帝-蕭賾);

南朝梁(梁武帝-蕭炎)的統治:

北魏孝文中興(魏孝文帝——袁弘,原名拓跋宏);

隋代開皇之治(隋文帝——隋文帝);

唐代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永輝之治(唐高宗-李治)、武周之治(又稱“貞觀遺風”,是武則天首創)、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元和中興(唐憲宗-春李)、大中中興(唐玄宗-陳麗)。

北宋鹹平(宋真宗-趙恒)、仁宗(宋仁宗-趙真)統治;

南宋時期甘淳的統治(宋孝宗-趙昚);

遼代景盛中興(遼景宗-耶律賢、遼聖宗-耶律隆緒);

金代的大定之治(金世宗-萬艷雍)和明昌之治(金章宗-萬艷靖);

明朝洪武(明太祖-朱元璋)、永樂史聖(明成祖-朱迪)、任炫植(明仁宗-朱高熾、玄宗-朱瞻基)、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萬歷中興(明神宗-朱翊鈞)的統治;

清朝康乾盛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葉璇,雍正帝-雍正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

擴展數據?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零星復雜。每個朝代的建立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國家的名稱,也就是朝代的名稱,簡稱為朝名。

是什麽決定了朝代的名稱?大致有五個原因:從部落和部落聯盟的名稱,從最初的卦象和創始人的頭銜;起源於創始人原政權統治的地區;起源於宗族關系;它意味著好運。

夏:相傳虞曾被封在,因為人們習慣稱他的政權為“夏”。據史學家先生記載,虞之子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嶽地區)後才被稱為“夏”,而顏少康在侖城(今河南商丘禹城西)復辟夏朝,恢復夏朝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始祖幫助禹治水,被商(今河南商丘南)所封,後以“商”稱其部落(或部族)。唐朝滅時,以“商”為國號,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固戍鎮)。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稱殷或殷商。

周:周人到了古宮祈福,就遷到了(今陜西岐山)。滅殷後,以“周”為朝名。周初建都於高(今陜西安西南),後平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高之東,故有“西周”、“東周”之稱。

秦:據《史記》記載,本是壹個古老的部落,其首領費子曾為周養馬有功,被周賜姓“嬴”,並有壹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又稱隴西峪)。後來項救了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壹六國,建立了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劉邦打敗項羽統壹中國後,國號“漢”。長安是漢初的都城,洛陽是後漢的都城。所以首都有“西漢”、“東漢”,時間上有“前漢”、“後漢”。

新:王莽所創《朝(題)》中“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變舊,更新舊。西漢末年,在五德學說的支配下,壹種新的德性取代了社會政治中的舊德性。在此背景下,王莽自詡為新德的代言人,“革除漢室,興王廢劉”,最終完成了“被重令”取代漢室的過程。韓是火德,是土德,王莽是土德,自稱“考上黃帝後托付給先帝”。根據五行相生的原理,以土德代替火德,意在由赤帝傳給黃帝,天命所授。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王維”,曹丕代漢後稱為“魏”。曹是被皇族封號的,歷史上也被稱為“曹魏”。曹操、謚號與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區域,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韓吉”。

吳:孫權生活在長江下遊。歷史上吳國建國,曹魏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因地處東方,又被稱為“東吳”。

晉:司馬昭逼迫魏帝封他為晉公爵,在滅蜀後,他成了晉王。後來,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迫使魏帝退位自立為帝,國號“晉”。

隋: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曾被北周封為“繼國”。隋文帝後來采用了這壹稱謂,稱為“追朝”。他認為“隨妳去”的意思可能會被改為“隨”是不祥的。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因對周有功有貢獻,被封為“唐公”,爵位傳給李淵。太原起義後,李淵自稱“唐王”,後棄尤楊而建唐朝。

遼:遼原名“契丹”,契丹是壹個姓。因居住在遼河上遊而改為“遼”。

宋朝:後周恭帝繼位後,任命為回德節度使,德軍駐紮在松州(今河南商丘),任命為松州節度使。所以兵變後,陳橋發跡於松州,封號“宋”。

西夏:拓跋思恭占領周霞(今陜西橫山縣),建國後定名為“大夏”。因為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金:金都城位於景輝寧(今黑龍江阿城南),相傳其水產為金,女真字為“金”,意為“推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由元世祖的忽必烈決定的。它是《易經》“大哉甘源”這句話中的“元”,意思是大而第壹。但有人認為與蒙古族習俗、圖騰有關,也有人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壹,是繼承郭子興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安百裏教派。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即將來臨”,以此來激勵人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因此也被稱為“光明會”。韓是白蓮教的教主,人稱“王銘”。朱元璋掌權後,國號“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壹個分支。女真族在北宋建立了金國。明朝末年,女真勢力重新強大,重建了晉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張,斷絕了與明朝的藩屬關系。清太宗將“女真”改為“滿州”,“晉”改為“清”。

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所有名著、散文和詩歌的名字。
  • 下一篇:誰能給我籃球發展史的資料?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