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我們如何看待歷史人物?

我們如何看待歷史人物?

吳三桂(1665438+2002年6月8日—1678 65438+10月2日),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大將軍吳襄之子,祖大壽之侄。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崇禎十七年,清朝在山海關大戰中被李自成擊敗,任命平西王。順治六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帶兵入緬,逼緬王交出南明皇帝李詠。康熙元年,吳三桂在昆明殺了南明帝李詠。同年,晉被封為平西王,與福建靖南王耿、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天下水陸元帥之長,興明征伐魯將軍,並發表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視文字為面子2,趙立新用略顯急迫的聲音,宣讀了吳三桂給父親吳襄的最後壹封信。這是壹封妳將去哪裏的信。

當時北京城被攻破,崇禎皇帝自殺。作為北京禁衛軍的統帥,吳襄向李自成投降,並給正在守山海關的兒子吳三桂寫信,要求他向李自成投降。誰知,吳三桂大怒,義憤填膺,直接“大義凜然”拒絕了。結果吳家壹家38人被殺。

在這封信中,吳三桂指責父親“不忠”,並厲聲質問:“父親不能做忠臣,兒子卻能做孝子?”(爸爸做不了忠臣,兒子怎麽做孝子?)他表達了對父親豐滿的失望和憤怒,甚至說出了“雖然賊把父親的鼎放在旁邊引誘他,但三桂不理他”(賊把妳放在煎鍋旁邊我也不會多看兩眼)的極端話。看來吳三桂是真的生氣了。那麽,真的是這樣嗎?吳三桂的“沖頂上火”真的是出於義憤還是另有目的?

幾千年前也發生過同樣的事情。當時的英雄是劉邦,漢高祖。

劉邦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項羽拿出劉邦的父親威脅他說:“現在不急,我煮太多了。”(還不趕緊投降,不然我煮了妳爹)。誰知道劉邦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他平靜地回答說:“如果我是翁,我會煮它,所以我很幸運能有壹塊。”(我爸是妳爸,妳要煮我爸,記得給我來壹塊這個。)項羽大吃壹驚,馬上想殺了劉邦的父親,卻被項伯(和項伯)阻止了,理由是先忍著。反正劉邦不在乎,妳現在殺了他爹也沒什麽好處。

這件事,有人認為充分體現了劉邦的流氓本性,老子除了自己什麽都不管。有人認為這只是漢高祖的拯救策略。既然他不在乎,殺了他也沒什麽意義,何況是項伯這個千百年來的好幫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吳三桂面臨同樣的困境時,他會想到劉邦這出戲嗎?或者說,吳三桂會不會參考劉邦的案例,選擇這種方式來救父親?

其實只要仔細比較,這個觀點是可以打破的。因為劉邦的話是在面對項羽的時候說的,可以算是機智了。而吳三桂卻是寫信給他的父親說給他聽的,而不是說給李自成聽的。吳三桂寫信前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在這種匆忙和停頓之間,答案似乎有所不同。

當然,也可能是吳三桂實在沒辦法,才這麽做的。所以他可以選擇投降,反正他也投降了清朝?不不不,歷史不應該這麽簡單的解讀,壹切要從吳三桂對李自成的態度說起。

李自成以前是個牧民,後來做了個小驛站。在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中,李自成被莊王高迎祥所控制,後來取代了他。對於這些農民軍來說,明朝的政府軍大多舉足輕重。他們經常被趕去打仗,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有壹種說法是明軍“打土匪”,用農民軍來找自己的軍事功德。誰知道最後把自己玩死了。

吳三桂出身顯赫,自然看不起李自成這樣的農民軍領袖。所以很可能是我極度不甘心,甚至在他看來,我對李自成的厭惡比皇太極還多。因為皇太極至少出身於女真貴族,他的八旗鐵騎也和明朝打了幾十年仗,讓明朝吃了不少苦頭。

在明朝滅亡之前,吳三桂已經通過他的叔叔祖大壽(當時已經投降清朝)與清軍取得了聯系,給自己留了後路。而李自成突然闖進北京(沒想到他父親這麽慫),還通過他父親勸他投降,很有威脅性。可想而知,就算投降李自成,待遇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再者,就算他聯手李自成,壹個萎靡的國民經濟,壹個離心的烏合之眾,恐怕敵人也很難讓清軍興盛起來。於是,他決定向叔叔所在的清軍投降,並在隨後的行動中,幫助清軍擊敗李自成,親手殺死南明皇帝李詠,成為了當時的盛世君王。

由此可見,吳三桂對明朝不忠,甚至看不起李自成。恐怕他在給父親回信的時候,已經決定為了最大程度的保住自己的財富,犧牲壹切。而他父親的生死,他也應該明白,壹旦向清軍投降,就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康熙十七年(1678),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稱帝,國號周,都城衡陽。建元昭武於同年秋病逝於衡陽。追石為道統人高皇帝極表。他的孫子武氏?經過三年的支持,清軍攻下昆明,三藩之亂告壹段落。

  • 上一篇:劉族源、歷史上的劉氏名人、劉氏人口、劉氏家譜。
  • 下一篇:關於韓國屈辱歷史的論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