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黃皮書

歷史黃皮書

寧鄉和湖湘文化的起源經歷了壹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從古至今,寧鄉匯聚了眾多人文,創造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地方特色鮮明、文化積澱深厚的地方文化。它是湖湘文化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文明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歷史的發展

寧鄉是革命老區,位於湖南中部,東、東南毗鄰望城、湘潭、韶山。南、西南接壤婁底、湘鄉;西與漣源、安化交界;北連桃江、益陽。古寧鄉在夏商周時期屬於荊楚。春秋戰國時期,在黔中,秦魏長沙縣。三國時期(公元257年)益陽縣解析益陽縣部分位於信陽縣,隸屬衡陽縣,縣城位於長橋(今橫市鎮李茂村)東北二裏。金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稱新康縣,縣遷至冷水鋪(今白馬橋鄉五福村)。隋開帝九年(公元589年),入弋陽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益陽新康再析。宋太宗太平興國第二年(公元977年),益陽、長沙及湘鄉部分地區被分析。寧鄉縣被設為“地方和平”的意思,玉潭鎮被設為縣治,譚力府長沙縣被設置。李源胡光邢中書湖南路宣威寺田林路。李明胡光布鄭石司長沙府。清調任湖南長沙府。民國時期,寧鄉劃歸湖南省第五行署。新中國成立後,寧鄉曾隸屬益陽、湘潭,1983屬長沙市管轄。現屬長沙市,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今玉潭鎮)。寧鄉縣自北宋建縣以來,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在寧鄉的歷史上,隸屬關系不斷變化,千百年來地域間的民俗、民俗文化交流,使得寧鄉本土文化呈現出多元的特點。這壹特點無疑說明寧鄉的文化底蘊深厚而凝重,經過千百年的繁衍發展,依然在湖湘文化大家庭中熠熠生輝。

寧鄉文化和湖湘文化都是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是壹種具有鮮明特色、相對穩定性和傳承性的地域歷史文化形態,有自己穩定的文化特征和自己的時空範圍。從空間上看,它是指湖南省地域範圍內的地域文化,從時間上看,它是宋代以後建構並延續到近代的地域文化形態。先秦兩漢時期的湖湘文化屬於另壹種歷史文化形態——楚文化。屈原的詩歌藝術,馬王堆的歷史文物,寧鄉的青銅器,都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色。先秦兩漢時期的楚文化對宋以後構建的湖湘文化有著重要影響,是湖湘文化的源頭之壹。自南北朝、唐宋以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和發展,特別是經過宋、元、明的幾次大規模移民,湖湘士人在人口、風俗、風尚、思想觀念等方面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而且湖湘地區的山湖地理環境、發達的農業經濟以及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從而組合並建構了壹種新的地域文化,即湖湘文化。寧鄉在地理上處於湖南中部,生活在其中的寧鄉人也有著淳樸、自強不息、“霸道、吃苦、耐勞”的性格,在湖湘文化的發展中從頭到腳、由內而外深深地烙上了她的烙印。

人口的遷移造成了兩地的相互借鑒,文化和諧發展與分裂。據民國寧鄉縣誌記載,五代至後唐同光年間,明代洪武至崇禎,清代康熙,有多人從江西、江蘇遷入寧鄉。四川青幹龍土家族詩人彭秋潭在《長陽竹枝詩五十首》中描述:“寧鄉近巫山峽,恰似八娘唱竹枝”。這首詩描述了明末清初“湖廣填川”百余年的移民中,寧鄉人對新川文化形成的影響。晚清易舜鼎《三峽竹枝詩》描述:“遠山遠水何如?竹枝聲裏有許多破碎的靈魂。千巫峽與壩下峽相連,壹片重慶歌與楚歌相遇。楚克壹舟抱琴,綠玫瑰深在千峰月上。不玩三峽柳泉操(操:琴曲),有哀猿寒雁之聲。”這首詩指出,由於地理上的接近,蜀和楚的文化相互影響。“巫峽接壩下,渝歌接楚歌”在地理上把兩地連接起來。此外,移民對巴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導致兩地在壹定時期內相互借鑒。歷代異地人口的遷徙,導致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交融中的文化融合與整合,融合與整合中的裂變。湖湘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取長補短,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寧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氏雙龍舞最早流傳於四川,由清代四川建昌名伶周大午組建的舞龍隊帶回寧鄉大屯營鄉石家灣。經過壹百多年的傳承發展,逐漸成為寧鄉慶祝春節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正是在這壹歷史演繹過程中,寧鄉本土文化不斷與周邊文化融合,並逐漸在古今湖湘文化發展變遷的背景下確立了自己獨特的地位。

歷代書院之間的學術交流,使寧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重新組合,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在宋代理學陣營中頗具特色的湖湘學派中,許多學者將湖湘文化的精髓傳播到寧鄉,將寧鄉本土文化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理學創始人胡宏在紹興(公元1131-162)靈峰山腳下建室講學,並命名為靈峰書院,正式影響了寧鄉湖湘文化的真實性。另外,被稱為“湖湘學最盛派”、寧鄉人半壁江山的湖湘學派是張煒(現存關山張煒父子墓)。張煒是湖湘學派的傑出代表,嶽麓書院的創始人。武館書生曾說:“壹個滋味被張先生記住了,重要的是修身養性。過了湖湘,他知道自己要去哪裏。”黃宗羲指出:“湘派是當時最興盛的。”張煒的思想不僅影響了近千年湖湘文化的發展,而且在理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張煒曾前往長沙嶽麓書院、寧鄉雲山書院講學,宣傳湖湘學說,壹時名聲大噪。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4年),書院建在張煒墓側,嘉靖皇帝賜書匾“南軒書屋”。從此,寧鄉學子對湖湘理論有了底子。

寧鄉歷史上也有很多人,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勞,以自己真誠、好學、堅韌的天性,繼承並把寧鄉本土文化推向了另壹個高度。早在五代時期,寧鄉就有壹位高僧戚跡(860-937),他以《詩囊》為題的詩在全唐聞名,著有《白蓮集》等。如今《全唐詩》記載了他的詩十卷。裴秀於唐貞觀十年(856年)任我使,駐潭州(今玉潭鎮),捐資在巍山修建密音寺。簡毅,宋十二年(1185)狀元,官至寧鄉創始人李尚書。代代相傳的著作有幾十部,如《龔宇河禮》、《周易通義》、《山樓集》等。明清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王夫之,清代的學者王文清,清代的史學家黃本紀,寧鄉素有革命搖籃之稱的雲山書院院長王淩波,逐漸奠定了寧鄉在湖湘文化上的堅實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何叔衡在歷史上很有名。共和國主席功不可沒,繼往開來,中科院院長周引領了中國的科學高峰...許多寧鄉名人弘揚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影響了中國歷史文明的進程。從此,寧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精神特質完全融入了湖湘文化的血液。可見,寧鄉深厚的人文積澱,在湖湘文化的大變遷中,逐漸演繹出壹種具有寧鄉地方特色、與湖湘文化密切相關的文化形態,使得寧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特質與湖湘文化很好地交融在壹起。

寧鄉獨特的青銅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銅文化是研究古代文明的壹個重要方面。湖南是南方發現商代晚期青銅器數量最多的省份之壹,湖南集中在寧鄉。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鼎、大象紋銅鈸、提涼亭等1500多件青銅器震驚世界。寧鄉出土的青銅器以其高大厚重的身材、典雅優美的花紋、瑰麗的造型和精良的鑄造而聞名於世,在中國青銅文化寶庫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從此,寧鄉被譽為“華南青銅文化中心”。寧鄉青銅文化已成為研究湖湘文化歷史發展軌跡、向世界展示湖湘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證據。

寧鄉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寧鄉曾屬於益陽,寧鄉地方花鼓融合了長沙花鼓和益陽“草臺子”花鼓戲,經過多年的錘煉,逐漸演變成寧鄉地方劇種。因此,寧鄉也成為湖南古畫劇種的三大發源地之壹,該劇種形成於清代,廣泛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地區。寧鄉地花鼓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尤其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清同治六年(1867)《寧鄉縣誌》及2則民間傳說記載:“有以木為頭的獅子燈,以紙為頭的龍燈……”。或者更多的雜魚燈。男女假裝唱插秧采茶之類的歌,說‘打花鼓’或者過竹馬燈籠。廟裏廟外那麽多觀眾”,這樣形容寧鄉本地小玩家寧鄉對花谷。如今有《張先生討錢學》、《賀新春》等名劇。兒童花鼓和馬山鑼鼓,寧鄉的另壹種特色民間打擊樂,反映了寧鄉人民淳樸的生活,生動體現了寧鄉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本土文化傳統與湖湘文化密切相關。現在,寧鄉對花鼓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馬山鑼鼓被列入省級名錄,30多首馬山鑼鼓音樂入選《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壹書。2008年,中央電視臺專程采訪播出了寧鄉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挖掘展,寧鄉民間藝術精髓走向全國,為湖湘文化的悠久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

千年古剎米音寺,詮釋了寧鄉傳統文化的傳奇。千年古剎密隱寺是中國禪宗五大宗派之壹的惠陽宗的發源地,佛教文化曾在此盛行。據史書記載,唐宋時期,密音寺占地廣闊,大殿宏偉,僧人3000余人,寺田3700畝,非常受歡迎。傳說當時廟裏鑄了壹千個和尚的鍋,可以供1000人食用。唐憲宗元和二年(807),佛教高僧淩水友來巍山修行,宰相裴秀請朝廷賜名“陀羅禪寺”。宋代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鑄造了壹口5048斤的鐘,塗金,置於鐘樓內,因寺內原藏經卷5048卷,原租5048噸,稱為“穆德拉三藏”。張偉的父親張俊也是著名的佛教禪宗居士。“對人的研究是以心為基礎的,壹心壹意什麽都不好。”他的詩都是繼承了禪宗對帝王“以心為本”的思想。他的兒子張騫更是看好巍山這片凈土,後來張騫本人也葬在巍山陪伴父親。明朝崇禎年間,國子監審核陶汝孚在明朝去世後辭官理發出家,在巍山出家。他的禪學傳世,如《惠山海禪師的達明》、《重修木德拉禪寺碑》等。

可見,寧鄉人自古以來就以寧鄉深厚的人文底蘊為榮。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的影響,走遍全國的寧鄉人才能演繹出自己輝煌的壹生,為世人所景仰。從這個意義上說,寧鄉這個地方特色文化已經超越了她的地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關註的文化。

壹千多年積澱的寧鄉,是湖湘文化的根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一篇:在衛生紙發明之前,人們用什麽代替衛生紙?
  • 下一篇:龍鳳絹人物畫名畫賞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