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白銀豐源歷史

白銀豐源歷史

第壹,屈辱的歷史

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中華民族生靈塗炭。

尤其是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陷入了積貧積弱、任人擺布的悲慘境地。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極大地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從而使中華民族的危機空前加劇,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奧聯軍侵華,8月又入侵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辛醜條約》。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償金額最大、主權損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進壹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

在中國人民受盡屈辱的同時,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壹個部落後挨打的近代史,也是壹部恥辱史。

每壹個愛國的中國人總會想起它,深深地刺痛。近代中國走向衰落,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與此同時,解決民族獨立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壹部中華民族奮鬥史由此開始。

二、案情

1,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發動侵華戰爭。鹹豐十年(1860)八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65438年10月6日,圓明園被占領。從第二天開始,官兵們就開始瘋狂的搶掠破壞。

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和平條件,英國公使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以清政府在圓明園囚禁英法戰俘為借口,命令中將·米切爾於6月1860+10月18率領3500余名侵略軍開赴圓明園。

“圓明園”是康熙皇帝命名的。位於北京西郊海澱區,毗鄰頤和園。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9),由圓明園、長春園、蘄春園組成。清朝康熙皇帝把這個花園給了他的第四個兒子胤禛(後來的圓明園遺址雍正帝),並把它命名為圓明園。

經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量的物力,招待了無數能工巧匠,傾註了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精心打造成了壹座規模宏大、風景秀麗的離宮。

10年10月17日,英國首席代表爾金以清政府“無視道德和國際法”為借口,虐待18名被俘的英法“僑民”,並對清政府說:“死在圓明園這個英法僑民被折磨致死的地方的人,誓將夷為平地。”

5438+00年6月、5438+08年6月、5438+09年6月,英國人野蠻地將北京西北郊的五座皇家園林(即圓明園、長春園、清漪園、景明園、靜宜園)和三座山(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燒成灰燼。

當圓明園陷入壹片火海時,二進自豪地宣稱:“此舉將震動中國和歐洲,其效果遠遠超出千裏之外人們的想象。”。

英法侵略者到達圓明園後,對其進行了洗劫。後來,為了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公使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焚毀圓明園。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使得這座世界聞名的花園成為壹片廢墟。

據粗略統計,圓明園被劫文物數量約為654.38+0.5萬件,從我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到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名家書畫和各類稀世珍寶,應有盡有。只剩下建築遺址,圓明園遺址公園已經建立。

2.五卅慘案

五卅(sà)慘案(又稱五卅血案,還是寫五?30大屠殺,因發生在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索。

5月30日,2000多名上海學生在租界內散發傳單並發表演講,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罷工,殺害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呼籲收回租界,100多人被英國警方逮捕。

當天下午,壹萬多人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門口,要求釋放被捕學生,並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警察當場開槍打死13人,重傷數十人,逮捕150多人,造成了震驚中外的5·30慘案。

3.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以軍事行動侵略中國的英國、法國、普魯士(德國)、俄羅斯、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今奧匈帝國)八國聯軍。

前期由英國海軍將軍西摩領導。剛開始總人數在3萬左右,後來有所增加。事件以清朝戰敗,盟軍占領首都北京,清政府逃到陜西Xi安,談清後交4.5億銀告終。

八國中,日本派兵最多,約2.3萬名士兵,約18艘軍艦,約540名海軍陸戰隊。奧匈帝國出兵總數為23540人,最少的只有75人,使日本成為八國聯軍的主力。

八國聯軍侵華是指19年底,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侵華。

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占大沽堡;7月,攻克天津;八月,占領北京。侵略軍在中國屠殺人民,掠奪財產,踐踏中國主權。清廷慈禧等人逃到xi安,派李鴻章等人去求和。

165438+10月,侵略軍人數增至65438+萬,分別入侵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進入山西。俄國還以1.7萬兵力單獨入侵中國東北。9月,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

4.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光緒二十壹年四月1895和六月17在日本下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馬關條約》或《日清和約》。

《馬關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是李鴻章和李,日方全權代表是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因三重幹涉未能成功)、臺灣省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並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開放了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並允許日本人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了巨大利益,刺激了其侵略野心。中國的民族危機史無前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條約滿足了帝國主義列強向中國輸出資本的需要,然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5.《辛醜條約》

《辛醜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償金額最大、主權損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規定:

(1)、中國賠償價款及利息共計9.8億兩白銀(明細為賠償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約9.8億兩);

(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邊界,允許各國駐軍保護,不允許中國人在邊界居住;

(3)清政府保證禁止民眾參加反帝運動;

(4)清政府拆除天津大沽口至北京鐵路沿線的設防炮臺,允許外國列強向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點派兵。

這個條約標誌著清政府徹底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這個條約是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又壹個奴隸制條約。它的簽訂進壹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誌著中國徹底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資本主義的浪潮開始了。

《辛醜條約》真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保存於臺北郊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恒溫恒濕倉庫。

百度百科-馬關條約

百度百科-辛醜條約

百度百科-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百度百科-五卅慘案

百度百科-火燒圓明園

人民網-近代史是中國發展的“清醒劑”。

  • 上一篇:歷史保護的現狀
  • 下一篇:急需壹本南非歷史的英文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