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菩薩廟鎮漁業建設

菩薩廟鎮漁業建設

遼寧省東港市菩薩廟鎮楊紅村瀕臨黃海。是壹個三面環海的半島漁村,海岸線13公裏,海鮮豐富。全村轄兩個居民小組,506戶,1806人,其中從事漁業生產的450戶,漁業勞動力500人。陸地面積2.3平方公裏,耕地231畝,林地930畝,港灣1.6萬畝,淺海灘塗25000畝,100噸冷庫壹座,造船廠壹座,漁船176艘,碼頭2座。2006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654.38+20萬元,人均收入8000多元。連續三年被評為丹東市文明村。

海洋宏村被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列為首批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試點單位。在原有基礎上,大力發展海洋捕撈、水產養殖、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捕魚是這個村子的傳統產業。馬力120以下的小漁船176艘,從業人員850人,漁業產值約7000萬元。水產養殖是這個村子的主導產業。大洋河和雙汊河兩條淡水河流由於水位深、潮間帶寬、灘塗闊,自然形成了海鮮生長繁殖的最佳場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水產養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個地區出產的海鮮以色澤鮮艷、肉質細嫩、殼薄、味道鮮美而聞名。主要種類有對蝦、海蜇、梭子蟹、雜色蛤、毛蛤、海參。大力推廣立體混養技術,實施科學養殖,走出壹條設施漁業和精品漁業發展的新路子。種植業效益穩步增長,成為最具潛力的主導產業。

大力發展水產業和畜牧業。

投資800萬元建設654.38+10萬水設施漁業,養殖笛鯛、美洲舌鰨、海參等品種;利用現有的654.38+0.5萬畝灘塗和654.38+0.5萬畝淺海,投入800萬元用於維護設施和魚苗費用,繼續發展毛蚶、海螺、紅貽貝、雜色蛤、對蝦等養殖品種;投資796,5438+0,000元建設40畝畜牧生產小區,發展水貂、狐貍養殖,全面普及北美水貂、芬蘭白狐。

努力打造漁村休閑旅遊

投資15萬元,在東區建設集水產養殖和休閑旅遊為壹體的高標準休閑漁業區,圍海1400畝發展休閑漁業,養殖梭子蟹、對蝦、水母、貝類,發展垂釣、觀鳥、海島遊;投資300萬元建設小圈子漁民旅遊區。小圈原11戶搬遷至小王屯漁家村安置,原住房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漁家院接待遊客;投資40萬元建設300畝月亮灣沙灘;投資80萬元新建環海景觀路,全長2100米;2007年春,500元租了70多畝坡耕地,開發了30多畝荒山,種植了5.6萬株風景樹,美化了景區環境。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濱海旅遊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僅上半年旅遊人數就達3萬多人,旅遊收入達20多萬元。突出發展生產,促進環島經濟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投資14萬元建設小王屯漁民新村;投資200萬元建設小學教學樓;投資654.38+0.6萬元,新建、亮化漁民新村門前道路,硬化舊屯堡路;投資260萬元,利用春秋兩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在村內荒山荒坡上植樹造林,同時做好屯堡路、濱海景觀路、住宅小區的綠化美化工作,成立了由6人組成的護林隊,負責村內造林和管理。四是發展商貿等服務業,為主導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為解決漁船建造和維修問題,投資654.38+00萬元,圍海造地30畝,建設更大的修船廠;引道兩側規劃四個點,發展商業、餐飲、住宿、物流等綜合服務業,為中心漁港服務。

  • 上一篇:明清紫禁城簡介
  • 下一篇:明朝第壹功臣李善長為明朝做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