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礦系統和礦床實例(鏡鐵山-柳溝峽鐵礦成礦組合)

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礦系統和礦床實例(鏡鐵山-柳溝峽鐵礦成礦組合)

1.成礦系統(組合)的地質背景和時空結構

長城時期,柴達木-中祁連板塊北緣是壹個活動大陸邊緣。在活動大陸邊緣西段,形成了朱龍管群底部的中基性火山巖,即皂莢溝組火山巖。如前所述,這些火山巖中既有洋島蛇綠巖,也有島弧火山巖。東部形成了臯蘭群和興隆山群火山巖。西段弧後裂谷盆地中的正常碎屑巖建造——樺樹溝組(Chh)和南白水河組(Chn)(圖3-11)與上述火山巖同時或晚於上述火山巖形成,鐵銅礦體產於樺樹溝組上部層位,伴生巖石組合為碳酸鹽巖、變質應時砂巖、火山碎屑巖及重晶石、火山碎屑巖等噴出巖。其中重晶石形成工業礦床。

活動大陸邊緣弧後裂谷盆地形成的鐵銅礦床(點)有數十個,其中鏡鐵山礦床(由樺樹溝和黑溝兩個礦床組成)規模較大,柳溝峽礦床和白堿峽礦床規模中等,其余為小型或礦點。以上礦床(點)均較集中,但樺樹溝、黑溝、白澗較為集中(圖7-65438+)鏡鐵山礦床鐵礦石儲量6.396億噸,含銅中等。柳溝峽鐵礦儲量76178700噸,銅8000多噸。

圖8-33甘肅鏡鐵山樺樹溝鐵銅礦區地質示意圖(根據《鐵銅礦》專輯第二集1974修改)

1-第四系覆蓋率;2-矽質白雲石大理石;3—黑灰色千枚巖;4-鐵礦床;5-灰綠色千枚巖;6-鈣質千枚巖;7-碳質千枚巖;8-石英巖;9-雜色千枚巖;10-鐵礦石夾層;11-巖層產狀;12-晚期走向逆斷層;13-早期走向逆斷層;14—斜斷層;15-正常故障;16—推斷斷層和性質未知的斷層;17—樺樹溝西礦區;18—樺樹構造礦區;19—黑溝礦區;20-銅礦產地

上述弧後裂谷盆地的環境壹直維持到新元古代,震旦系白羊溝群再次經歷火山作用(甘肅區域地質,1989;左1998)和鐵礦床。加裏東期花崗巖類隨著板塊的進壹步俯沖而形成,與之相關的應時閃長玢巖脈是銅礦床形成的主要原因。銅礦體主要位於鐵礦體底部或下部的破碎帶中。華力西期後,礦床主要受構造擠壓而褶皺變形。

2.樺樹溝鐵銅礦床地質

1.礦體特征

礦體產於噴發-沈積旋回或韻律上部的火山-沈積巖系及相關沈積巖中,為復理石狀碎屑巖。含礦圍巖多為泥質鈣質板巖,少量礦體產於矽質巖和石灰巖底部。礦體多呈層狀、扁豆狀,產狀與圍巖壹致(圖8-34、圖8-35)。礦體和圍巖同時發生變質變形。礦體規模變化很大,單個礦體壹般長100米,厚幾十米,深幾十到幾百米。

圖8-34樺樹溝鐵銅礦區地表礦體分布示意圖(根據酒泉冶金地質五隊,1996)

圖8-35甘肅鏡鐵山(樺樹溝)鐵銅礦床剖面示意圖(根據西北冶金地質勘查局余壽南,1992)

1-含鐵白雲石千枚巖;2-含碧玉千枚巖;3-鐵礦體;4-銅礦體;5-閃長玢巖;6-故障

褶皺帶中西部復背斜帶軸部有7個礦(體)帶,含鐵礦層和巖層。礦體呈層狀,長450 ~ 1600米,厚14 ~ 150米,深30 ~ 400米..鐵礦石由菱鐵礦、鏡鐵礦、碧玉、重晶石和白雲石組成,呈條帶狀,含少量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及少量應時、絹雲母和綠泥石。主要礦石類型有:鏡鐵礦、菱鐵礦-鏡鐵礦、鏡鐵礦-菱鐵礦、塊狀鐵礦和黃銅礦-鏡鐵礦。壹般屬於中貧鐵礦,TFe為30% ~ 40%,W (SiO _ 2) > 30%。黃銅礦-鏡鐵礦、菱鐵礦-鏡鐵礦、鏡鐵礦-菱鐵礦的主要礦物組合相同,只是銅含量有所變化,變化範圍為0.1% ~ 2%。

近年來,甘肅冶金地質五隊在礦山鐵礦補充勘探中,圈定了原釩鐵礦床下的工業銅礦床。主要為細脈浸染型黃銅礦-黃鐵礦礦石。煤層東部平均品位為1.6%,平均傾斜厚度為28米。在6線剖面的鉆探中,平均銅含量為2.8%,傾斜厚度為49米。仍有銅礦變富並向西北延伸方向擴大儲量的前景。現在已經達到中等規模。鐵礦層壹般含有微量黃鐵礦、黃銅礦等硫化物,與下盤銅層非常接近。銅礦床含碧玉和鐵白雲石,矽化作用強。礦區構造線方向為NW-SE,礦體方向與構造線壹致。根據鐵礦體的產狀和分布,以12 ~ 14線為界,將樺樹溝礦區分為東、西兩段。銅礦體分布在樺樹溝礦區西段北部的鐵礦體下盤,與鐵礦體平行(圖8-34、圖8-35)。僅在6號線附近地表出露壹條長140米,寬1 ~ 6米,品位0.22% ~ 0.98%的銅礦化帶。礦體呈透鏡狀,深部礦化層位多,初步圈定3條主礦帶和8個銅礦體,最大厚度為18.36m,具有尖滅和再現擴張收縮的特點。銅礦石的平均品位從東到西顯著增加。礦石的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和黃鐵礦,其次為輝銅礦和少量黝銅礦、斑銅礦、天青石和孔雀石。脈石礦物有應時、鐵白雲石、白雲石、方解石、絹雲母和重晶石。1998期間,Xi地質礦產研究所楊合群、趙東紅發現樺樹溝礦區東部也有銅礦體產出,不受鐵礦體位置限制,與蝕變帶關系密切,在鐵礦體上下壁均有產出。

鐵礦石結構以半自生粒狀結構和葉片狀結構為主,偶見殘余鮞狀結構。層狀-條帶狀結構是最常見的結構,其次是塊狀結構、浸染狀結構和角礫巖結構。銅礦石的結構主要是半自生粒狀結構和異形粒狀結構,包括結構、交代結構、交代殘余網狀結構等。偶見自形粒狀結構。構造包括塊狀構造、細脈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網狀脈狀構造、角礫巖構造和條帶狀構造。其中,塊狀構造是由黃銅礦、黃鐵礦和脈石礦物組成的較為均勻的塊狀礦石,多分布於礦體中部;脈狀或點狀浸染狀礦石多分布在礦體邊緣;由黃鐵礦和黃銅礦組成的網脈狀構造或碎鐵碧玉膠結的密細脈狀構造的礦石多分布在礦體的中下部。角礫巖結構主要見於含銅鐵碧玉帶中。由黃銅礦、黃鐵礦、碧玉或應時組成的條帶狀構造礦主要分布在礦體的上部或中上部。應時(矽質)、碳酸鹽和絹雲母與銅礦化關系密切而廣泛。所有有益礦物在宏觀上與碳酸鹽、黃鐵礦和應時密切相關,在微觀上主要嵌布在由碳酸鹽、應時和黃鐵礦以不同比例組成的各種礦物顆粒之間,尤其是碳酸鹽顆粒之間。壹方面,黃銅礦充填、交代並膠結應時和黃鐵礦的裂隙(脈)和破碎顆粒;另壹方面,由細粒碳酸鹽、應時、絹雲母和綠泥石組成的骨料邊界兩側的礦物顆粒被分散。

銅礦主要容礦巖石灰綠色千枚巖巖石化學數據投影在原巖恢復圖上,為中酸性-凝灰巖,以火山物質為主。含鐵碧玉呈細而穩定的帶狀產出,主要礦物為應時和含鐵礦物,後者常被前者包裹,應時多為異形粒狀,邊界不清,粒度細。

2.礦床地球化學

微量元素特征:圍巖和礦石類型的微量元素組成明顯不同。含礦巖系中銅含量普遍較高,而鉛、鋅含量較低。灰綠色絹雲母應時千枚巖中Cu含量高於灰黑色碳質千枚巖,二者的Co/Ni值均大於1,表明礦區Cu元素主要來源於灰綠色絹雲母應時千枚巖(原巖為應時斑狀凝灰巖)。根據微量元素特征,銅礦石中Co、Ni含量低於克拉克值,Ni含量高於Co含量,Co/Ni值低於1,而銅礦體上部鏡鐵礦則相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礦區先變成鐵,再變成銅。

硫同位素特征:黃鐵礦的δ34S變化為+8.1 ‰ ~+31.706 ‰,偏差為23.6‰,平均值為+18.9‰,黃銅礦的δ34S變化範圍為+14.0 ‰~+23.65438+礦化硫主要來自海水硫酸鹽。硫酸鹽硫同位素δ34S大於127.3 ‰,表明重晶石的硫也來源於海水硫酸鹽。

稀土元素特征:礦石的∑LREE/∑HREE變化為1.96 ~ 6.57,其中銅礦石為2.75 ~ 3.13;La/Yb = 2.71 ~ 13.87,銅礦石la/Yb = 2.32 ~ 3.91,均分布在鐵礦和翡翠範圍內。Eu異常或不明顯,鐵礦石和翡翠的δ eu為0.92 ~ 1.61;銅礦δ EU = 0.93 ~ 0.95,弱負異常。礦石稀土元素濃度變化較大,銅礦明顯高於鐵礦,銅礦中部向上擡升(中部稀土元素相對富集)。壹般來說,鐵礦石沈澱富含輕稀土元素,而重稀土元素相對缺乏。配分模式與海水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明顯不同,揭示了成礦作用不是海水中正常的沈積成礦作用。

3.圍巖蝕變

礦床圍巖蝕變的主要類型有矽化、絹雲母化、碳酸鹽化、重晶石、黃鐵礦和黃銅礦。在綠泥石化中隱約可見,礦化與蝕變有壹定關系。矽化與銅礦化密切相關。越靠近礦體,矽化程度越高,而遠離礦體的應時含量明顯降低。蝕變大致呈帶狀,礦石附近有黃鐵礦化,下盤被矽化和絹雲母化所取代。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離礦體較遠。

4.成礦模式

目前,礦床的成因和時代仍有爭議。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勘探以來,成礦類型壹直被認為是沈積變質鐵礦。甘肅省酒泉市地質調查隊和長春地質學院(1991)從區域地質、地球化學背景、鐵礦類型和特征、鐵礦形成機制和分布規律等方面對鏡鐵山鐵礦進行了研究,將鐵礦歸類為海相陸源-火山成因變質同生礦床,銅礦為與層狀鐵礦共生並經同源熱液改造的層控礦床。還認為鐵銅礦床是同壹成礦過程的產物,屬於火山噴流-沈積成因礦床。

根據礦床礦石和地球化學特征,認為礦石經歷了沈積、變質和熱液疊加改造過程,成礦後的疊加改造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早期成礦產物。推斷鐵、銅礦床具有相同的成因,但成因不同。首先形成海底沈積噴流鐵礦床,經過壹定程度的表生改造,後期疊加熱液銅礦床。

5.找礦預測

詳細研究北祁連西部(可能包括中祁連部分地區)的陸塊沈積、火山作用、構造特征和範圍,並在樺樹溝組、敖油溝組和部分北大河巖組開展地質勘探;對上述地層中現有的鐵礦礦點或小型鐵礦床進行詳細研究,有望在這些礦體(礦點)中發現銅礦體和金礦體,有望將其轉化為具有工業意義的銅金礦床。

三。柳溝峽鐵銅礦床地質

1.礦區位置

礦區位於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雨爾洪鄉,距藍欣線玉門站160km,有公路相連。地理坐標:東經96° 55′09″~ 97° 04′00″,北緯39° 25′04″~ 39° 32′08″(圖7-1)。

2.采礦地層

柳溝峽鐵銅礦區的地層為中元古代長城系朱龍管群上部的樺樹溝組,即現已廢棄的原鏡鐵山群。地層單壹,巖性簡單,主要為千枚巖和碳酸鹽巖,夾鐵礦層。主要礦段的地層序列自上而下(圖8-36)。

圖8-36柳溝峽鐵銅礦區ⅰ-ⅳ礦段地質圖(基於甘肅省地質局第二地質隊(1973)和甘肅省酒泉地質礦產調查隊(1994)綜合改編)

1—矽化石灰巖;2-泥質千枚巖;3-絹雲母千枚巖;4-鈣質千枚巖;5-鈣質泥質千枚巖;6-碳質千枚巖;7-石英巖;8—含鐵石英巖;9-輝綠巖;10—閃長玢巖;11-鐵銅礦體;12-銅礦體;13-鐵礦體;14-真實和假定的正常故障;15—實際和推測的推力故障;16—實際和假定的平移斷層;17-性質不明的故障;18-地質邊界

(9)灰綠色綠泥石絹雲母千枚巖、灰黃色白色白雲巖,厚度> 348.8+0m。

(8)深灰-灰黑色細粒灰巖,厚度252.18m。

(7)灰綠色-綠色絹雲母千枚巖夾綠灰色粉砂巖,厚度> > 31m。

(6)灰-淺灰色絹雲母千枚巖夾淺色矽化白雲石、鈣質千枚巖、灰白色變色砂巖、深灰色灰巖,厚99m。

(5)黑-灰-黑色碳質絹雲母千枚巖、碳質絹雲母應時千枚巖、淺灰色白雲質絹雲母應時千枚巖和白雲石大理巖,厚度35m。

(4)灰-淺灰色絹雲母鈣質千枚巖、絹雲母千枚巖、大理巖、石英夾少量鈣質綠泥石、石英巖、棕褐色含銅菱鐵礦層、含鐵矽質巖(或石英巖)等不穩定層,厚度> > 21.5m。

(3)淺黃綠色白雲石絹雲母千枚巖、白雲石千枚巖、淺灰色-淺灰色綠色絹雲母千枚巖、絹雲母應時千枚巖、夾板千片白雲石大理巖、綠泥石絹雲母千枚巖、絹雲母應時千枚巖及不穩定褐鐵礦、赤鐵礦、鐵千枚巖(貧鐵礦)、含銅菱鐵礦等。厚度為41m。該層千枚巖中含鐵白雲石顆粒較多,經後期構造作用,呈長條形、彎曲狀產出,定向排列,形成線狀構造。

礦體厚50米。主要由褐(赤鐵礦)鐵礦、褐鐵礦和黃銅礦組成。

(2)灰-灰綠色絹雲母千枚巖、應時絹雲母千枚巖和含鐵絹雲母千枚巖,含鐵絹雲母白雲巖夾褐色灰-褐色含鐵絹雲母千枚巖。厚度> > 17m。

(1)灰黑色鈣質碳質千枚巖,上部夾碳質灰巖和矽質碳質頁巖,厚度191m。

斷層還沒有見底。

所有上述層都是整體接觸的。

3.礦區結構

礦區總體構造形態為褶皺沖斷構造樣式。根據各層反映的構造特征,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以塑性變形為主,表明中深層構造變形使礦區地層和煤層強烈變形,形成褶皺、片理、千片劈理、拉伸線理、軟褶皺和粘性石香腸。礦區地層局部無序,總體有序。晚期以脆性變形和剪切變形為主,形成近東西向、北西向和北西向三組斷層。其中逆沖斷層以近東西向為主,總體傾向北,局部傾向南,傾角陡,斷距大(斷距F1 > 200 m),對礦體的破壞也最大。正斷層也呈東西向展布,傾向西北,傾角較陡。其中,F12斷層錯列礦體,並將銅礦體限制在下盤。走滑斷層為NW-SE和NE-SW向,部分近南北向,切割早期構造和礦體。

4.礦區巖漿巖

礦區巖漿巖較少,僅見到少量輝綠巖脈和應時閃長玢巖脈,但後者與銅礦化關系密切。研究表明,它是加裏東期巖漿作用的產物。

5.鐵礦床的地質特征

鐵礦體主要產於千枚巖中,大小鐵礦體30余個,其中ⅱ-ⅳ礦段為主要礦段(圖8-36)。該礦段鐵礦體上盤為灰綠色、淺綠、淺黃綠色絹雲母千枚巖,下盤為深綠色、深灰綠色、紫色絹雲母千枚巖。

礦體壹般呈層狀或似層狀,少數呈平凸鏡狀和扁豆狀。它們的產狀與圍巖壹致。它們是完整的,走向近東西,傾向北北東,傾角陡,範圍從53°到81。礦體長度壹般在300米以上,最長為1318m。厚度8 ~ 11m,最大厚度21.06m,其中1號鐵礦體呈大扁豆狀產出,走向NWW,傾向北北東向,傾角53°。長度346m,平均厚度8.62m,沿走向和傾向變化較大,東西兩端被平移斷層切割。

1號礦體平均鐵品位TFe31.5%。主要礦物為鏡鐵礦和赤鐵礦,含少量含鐵重晶石。脈石礦物有重晶石、應時和方解石。礦石中有壹些碧玉帶。重晶石局部富集,硫酸鋇超過30%。

鐵礦石有四種基本類型:鏡鐵礦-赤鐵礦、磁鐵礦-赤鐵礦、赤鐵礦和鈣質千枚巖礦石。各種礦石的特性簡述如下:

鏡鐵礦-赤鐵礦:主要見於1號和2號礦體。金屬礦物主要為鏡鐵礦和赤鐵礦,少量磁鐵礦、褐鐵礦和黃鐵礦。鏡鐵礦通常以定向方式排列,具有葉子結構,壹些鏡鐵礦呈塊狀。礦石中脈石礦物以碧玉為主,可見少量重晶石、方解石、絹雲母和綠泥石。礦石呈條帶狀結構,由碧玉、鏡鐵礦和赤鐵礦互層形成。這種礦石的平均品位為TFe35.55%。

磁鐵礦-赤鐵礦:主要分布於3、4、6號礦體和5號礦體西段。礦石礦物主要由赤鐵礦組成,其次是磁鐵礦和鏡鐵礦,脈石礦物為應時。此外,礦石中還含有少量黃銅礦、黃鐵礦、孔雀石、重晶石和絹雲母。

赤鐵礦:主要分布在1號和5號礦體中,以紫紅色為主,主要由赤鐵礦和應時組成,少量低品位的重晶石和褐鐵礦。

鈣質千枚巖礦石:主要分布在III、V、VI礦段。由赤鐵礦、絹雲母、綠泥石和黃鐵礦組成,局部有碧玉和含鐵矽質巖。

晚期構造運動對礦體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礦體的變質變形、多期褶皺疊加、錯動和剪切破碎。

6.銅礦床的地質特征

發現柳溝峽鐵銅礦田的銅礦體分布在樺樹溝組各種千枚巖中,有的還分布在碳酸鹽巖中。共圈出12號礦體,主要分布在主鐵礦體的北部(圖8-36),主銅礦體(1號和8號礦體)分布在鐵礦體的中下部。壹般來說,它與應時閃長玢巖脈關系密切。

銅礦體呈層狀、分枝狀、凸鏡狀,受圍巖巖層層間破碎帶控制,其走向與圍巖巖層及破碎帶基本壹致。礦體長度壹般為69~260米,平均厚度為0.26~3.48米。礦體走向NWW,傾向北北東向,傾角40~78°。

礦石類型復雜,有7種類型:赤鐵礦-褐鐵礦-黃銅礦型、應時脈-黃銅礦型、應時-菱鐵礦-黃銅礦型、絹雲母應時千枚巖-黃銅礦型、含鐵碧玉型銅礦、矽卡巖型銅礦和破碎蝕變巖型銅礦。

銅的品位壹般在0.21% ~ 2.75%,大多在0.55% ~ 1.48%之間。

礦石構造主要有塊狀、浸染狀、脈狀、千片狀、片層狀等,構造主要有斷裂構造、半自生、自生顆粒狀構造、異形粒狀構造、交代假象構造等。

礦石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黃銅礦、斑銅礦、藍銅礦、孔雀石和天藍色,伴有鏡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黃鐵礦。脈石礦物包括應時、方解石、白雲石、綠泥石、陽起石、鈣鐵榴石、絹雲母和長石。

銅礦體不僅分布在鐵礦體的中下部,而且分布在鐵礦體南部的閃長玢巖脈接觸蝕變帶中。蝕變閃長玢巖中的鐵礦-閃長玢巖-赤鐵礦帶粗粒方解石條帶-矽化赤鐵礦帶應時和碳酸鹽-應時(少量碳酸鹽礦物)紅色(鏡面)也可見於地表勘探溝中。銅礦體圍巖熱液蝕變強烈,主要有矽化、碳酸鹽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矽卡巖化和黃鐵礦化。上述現象表明銅礦與巖漿熱液活動密切相關。

7.圍巖和礦體的地球化學特征

先前的研究發現:

(1)鐵銅礦體周圍的千枚巖具有SiO2、al2o 3、TiO2、K2O和H2O+含量高,而MnO、Fe2O3和fe2o 3含量低的特征。鐵礦石的特征是高Fe2O3、FeO、MnO、MgO、Ba和低al2o 3、SiO2、K2O、TiO2和H2O+。銅礦石具有高二氧化矽、銅、硫和低氧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鎂、氧化鈣、三氧化二鐵、氧化鐵和K2O的特征。上述地球化學特征包含了豐富的成因信息。圍巖的地球化學特征表明其來源於陸源,陸源物質壹般高Si、al、Ti、K,而鐵礦的來源與之完全不同,壹般認為Ba來自火山物質。銅礦石的低鉀特征也表明其非陸源性。

(2)根據楊化洲(1991)的研究,利用樺樹溝組巖石化學成分恢復了原巖,鐵礦圍巖千枚巖原巖為泥質巖,有少量火山物質加入;利用變分組構回收的石英巖為應時砂巖,大理巖屬於碳酸鹽巖,原鐵礦巖石為碧玉赤鐵礦和菱鐵礦。總的來說,礦體圍巖由含鐵碧玉-碎屑巖-碳酸鹽巖組成,夾雜少量火山物質。

(3)柳溝峽礦區輝綠巖中鉻、鎳、鈷、釩含量高於世界玄武巖平均值;除Ni外,千枚巖中的Cr、Co、V均高於世界頁巖平均值。柳溝峽礦區應時閃長玢巖的Cr和Co高於世界閃長玢巖的平均值,V和Ni低於世界閃長玢巖的平均值。鐵礦石和銅礦石中Ni、Co、V含量均低於地殼克拉克值,表明礦體與圍巖不同源。與世界玄武巖相比,柳溝峽礦區輝綠巖銅含量高,鉛含量低,鋅含量相近。在世界範圍內,千枚巖中的銅、鉛、鋅含量低於頁巖,但鉛、鋅含量較高。鐵礦石中銅、鉛、鋅含量高於圍巖;銅礦石中銅、鉛、鋅、砷含量高於圍巖。應時閃長玢巖中銅含量極高,而鉛、鋅含量較低,表明應時鐵礦體和銅礦體中銅的富集可能與閃長玢巖脈有關。

(4)柳溝峽鐵礦直接圍巖(千枚巖和板巖)稀土總量為61.87×10-6 ~ 182.53×10-6,平均值為134× 10。LREE/HREE = 5.62 ~ 12.21,(La/Yb) n = 6.19 ~ 13.90,稀土元素分布曲線為右傾型(圖8-37),δ EU = 0.70 ~。柳溝峽鐵礦的∑REE/∑HREE為1.13 ~ 4.19,(La/Yb) n = 0.87 ~ 5.66,δEu為1.24 ~ 1.92,δ Ce為0.65 ~。何瑞芳和安三元(1990)在LREE-HREE對比圖上布點,結果顯示(圖8-39)千枚巖和板巖均落在上地殼附近,表明其物源來自地殼;而條帶狀鏡鐵礦、碧玉和重晶石位於球粒隕石區和下地殼區附近,表明成礦物質來自地幔源區。

圖8-37柳溝峽鐵礦千枚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1—鈣質千枚巖;2-鐵石板;3-灰色千枚巖;4-黑色石板;5-綠色石板

圖8-38柳溝峽鐵礦床鐵礦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1—鏡鐵礦;2-含有應時脈的鏡鐵礦;3-帶狀碧玉鏡鐵礦;4-菱鎂礦

圖8-39柳溝峽鐵礦床巖石和礦石的HREE-LREE圖(根據何瑞芳和安三元,1990)

1—千枚巖;2-鏡鐵礦

(5)柳溝峽鐵礦床菱鐵礦δ13CPDB為-3.9 ‰,δ18OSMOW為17.6‰,地幔源區估算δ13C為-7 ‰ (Faure,1986),火成碳酸鹽區δ 65446。正常海相碳酸鹽巖中,δ13C為-2 ‰ ~+4 ‰,δ δ18O20‰~30‰ ~ 30 ‰(年齡越大,δ18O越低,平坦,1980)。通過對比,不難看出鐵礦石中的C來自地幔。

(6)柳溝峽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應時均壹溫度為280 ~ 340℃,流體δ18O範圍為8.4 ‰ ~ 11.7 ‰,平均值為10.3‰,普通巖漿水δ18O為5.5 ‰。

8.礦床成因及找礦預測

根據上述資料,柳溝峽礦床與樺樹溝礦床具有相似的地質成礦特征。成礦物質來自地殼深部,屬於海底熱液噴射沈積鐵礦床。在形成鐵礦床的同時,熱液噴流使銅初步富集,加裏東期中酸性巖漿熱液活動使銅進壹步富集。這些銅礦床通常與小型中酸性巖石和巖脈有關,在空間上與鐵礦體重疊。

闡述了樺樹溝鐵銅礦床地質剖面的找礦預測要點。

  • 上一篇:煲仔飯的歷史英語
  • 下一篇:誰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