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事跡

歷史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事跡

毛澤東1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 * *者,詩人和書法家。?

從1949到1976,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的。他對馬列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和對* * *理論的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為毛澤東幾乎所有的主要職務都被稱為主席,他也被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領導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開啟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曲折探索。

毛澤東確立了中國的執政地位,並為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它確立了新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為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毛澤東被認為是世界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壹。

2.周恩來

周恩來(1898 3月5日-1976 65438+10月8日),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淮安。

1921加入中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締造者之壹,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壹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同誌為中國建立人民軍隊、革命統壹戰線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大革命中,他領導國民革命軍的軍事政治工作,震撼了上海中外工人武裝起義,成為我黨最早認識到武裝鬥爭重要性並從事軍事工作的* * *黨員之壹。

在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擁護毛澤東同誌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誌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挽救危難中的紅軍和黨,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在極其復雜困難的環境下,赴Xi安推動Xi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同誌先後擔任國務院總理和國務院總理長達26年。為了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全面組織和實施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在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統戰、科技、文化、教育、新聞、衛生、體育等各個領域辛勤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3.範仲淹

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希臘裔,漢族。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名臣、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童年喪父,母親改嫁常山朱,改名為朱賽德。大中祥符八年(1015),秀才,授廣德軍經理之職參軍,迎母養,改本名,遷興化縣令,秘亭校尉,周琛潼關,蘇州周知等地,因直言不諱而屢遭詬病。

康定元年(1040),與韓琦壹起擔任陜西副使,進行安撫和招攬,采取“長期耕田”的政策,鞏固西北邊防。李青三年(1043),參政議政,推出“慶歷新政”。

新政受挫後被貶京師,了解了泰州、登州、杭州、青州等地。隋煬帝四年(1052),改知潁州,上任扶病,途中病逝,享年64歲。楚王追授兵部尚書,謚號“鄭文”,稱為範文正公爵。

他壹生政治成就突出,軍事和文學成就突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仁人誌士的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作品是範文正的官方文件。

4.蘇軾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1 8月24日),梅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又名鐵觀道士、東坡居士。?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應永助使。

宋哲宗即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在杭、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至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於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師,謚號“文中”。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學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寫作是任意的;他的詩歌題材廣闊,清新健康,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豪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代表,並稱“蘇辛”。

他的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以墨竹、奇石、枯木見長。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冊,傳世古木怪石圖冊。

5.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0月9日),原名孫雲,名宋瑞,字善。路號浮道人,文山人。江西省吉州縣蘆嶺(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福田鎮)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著名抗元大臣、民族英雄,與盧秀福、張士傑並稱“宋末三傑”。

寶玉四年(1256),狀元。德佑元年(1275),元軍順長江而下,文天祥為軍隊耗盡錢財,招募勤王兵五萬,入維安。宣任浙西、江東使,也知平江府。

他派了壹個將軍去常州,但是淮將軍張權被打敗了,退到了余杭。被任命為右丞相兼唐朝使節,奉命去元軍講和。元朝的宰相伯顏被拘留,押送到北方逃跑。

五月,在福州,張士傑、禮部侍郎盧秀福、右丞相陳等。他們確立了北上江浙的海路戰略,被陳·封鎖,於是到南澗府(今福建南平)集結兵力抵抗袁。京燕二年五月(1277),再次進攻江西,最後因形勢所迫,敗給廣東。

祥興元年十二月(1278),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兩軍總司令張弘範把他帶到尖山(今新會南),命他向張士傑投降。文天祥拒絕了,《過零與丁洋》這本書寫得雄心勃勃。

元世祖被調到元大都(今北京)後,忽必烈親自勸他當中書宰相。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十九年(1283 65438+10月9日)十二月初九,死於大都。47歲的時候。?著有《文山詩集》、《南方指南》、《指南後記》、《宋正琦》等。

百度百科-毛澤東

百度百科-周恩來

百度百科-範仲淹

百度百科-蘇軾

百度百科-文天祥

  • 上一篇:漢朝劉邦和楚霸王項羽的故事,請大家說說?
  • 下一篇:唐代女裙的名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