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響堂山石窟開放時間?

響堂山石窟開放時間?

響堂山石窟開放時間:8:00-17:30

響堂山石窟簡介;

北朝晚期至明代的中國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鼓山中段南端和西麓,分別稱為南響堂山石窟和北響堂山石窟,相距7.5公裏。始刻於北朝晚期,隋、唐、明三代相繼修建。有17個石窟,450多個龕,4300多個大小不壹的塑像。石窟早已破損,很多雕像都掉了頭,有的還流落國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組、中國建築學會劉敦楨和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水野清壹世、常廣民雄先後進行了調查,分別出版了《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河北古建築調查日記》和《響堂山石窟》。1957期間,北京大學考古實踐隊進行了調查測量。鼓山地區是北齊佛教勝地,唐山石窟與北齊皇室關系密切,是北朝晚期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朝晚期響堂山有11個洞穴,其中南響堂7個,北響堂4個。北齊時期有許多仿木石窟,包括南香堂的3號和7號窟,北香堂的2號和3號窟。石窟前四柱三開間以上,有大型蓋碗、芭蕉葉、剎桿、焰球,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塔形石窟。洞門兩側雕有八角蓮花柱,洞門額頭飾有精致的佛塔和飛天,洞門側壁輕刻有肥美的金銀花圖案,因此整個外觀裝飾豪華。雕刻在南香堂第二窟遊廊的額部,是石窟建築的唯壹實例,是研究北朝建築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響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齊的佛教雕塑藝術,是短暫的北齊留下的最大的藝術寶庫。近年來,學術界將響堂山的雕塑藝術譽為“北齊造像典範”。綜上所述,我們從洞穴造型、雕塑風格、雕刻技法等方面將北香堂的北齊風格總結如下:

1、洞穴形態響堂山北齊洞穴可分為以下類型:

中央有方柱的塔寺洞:有南香堂第壹、二洞,北香堂第四、九洞(以下簡稱南壹、南二、北四、北九洞等。).洞呈方形,平頂,中央有方柱,三面或壹面(北四、南二)有龕,後墻上部與洞後山體相連。洞內四壁均有雕花龕,前壁正中有洞門,門上有第二扇明窗。大型的娘娘佛像(北六)或阿彌陀佛凈土變(南壹、南二)都是場面宏大,場面壯觀。

中央方塔寺直接繼承了雲岡中央塔洞的形式,但將雲岡“三層或五層亭閣——檐形中央塔,兩側各有壹個壁龕”的復雜繁瑣形式,改為“三面(或壹面)各有壹個壁龕”的簡潔明快大方形式,從而反映了北朝中央柱洞由繁到簡的發展趨勢。

三壁三龕:南有三窟,北有五、七、三窟。石窟分為前廊和後室(南七間和北三間)三室四柱,明室中間有石窟門,二室有大龕,龕內雕有山力士雕像,明室上部有印度拱門,二室前額有三升拱門。洞檐雕有滴水、圓椽、管瓦等。仿木結構的形式。瓦脊上有八層凹凸不平的底座,上面浮雕著大山花芭蕉葉蓋住洞頂,托著芭蕉葉蓋住碗丘,碗丘上雕刻著象征佛塔的雙層火焰圓球。洞穴平面呈方形,頂部為穹頂,前、左、右壁分別有簾形龕。龕內雕有三尊(南五)、五尊(南七)、七尊(北三)。洞頂浮雕蓮藻井和飛天歌妓樂,地面浮雕大荷花。蓮花中間,博山爐(南五)門兩側雕有大卷草和朱利安圖案。

這個洞穴的形狀基本上遵循北魏晚期產生的三壁三龕洞穴(如龍門的石窟寺和巍子洞)的形式。

四壁石窟有兩種:方形平頂(南四壁)和方形平頂(南六壁)。這個石窟的主要特點是四壁有圓形祭壇,祭壇上雕刻有雕像。前、左、右四壁為五體或七體組合,前壁洞門兩側祭壇上雕有力士雕像。

在過去的研究中,這種洞穴形狀也被歸類為壹種三壁三龕的洞穴,這是北朝石窟中的壹種新風格。龍門石窟是隋唐以後才出現的。

2.造像風格從東魏武定末年到北齊以後的高緯度時期,雖然時間短(20年左右),佛教變化不大,但畢竟屬於改朝換代階段。統治階級為了表現自己,不得不在各方面改變上壹代的遺產,對佛教造像進行反思也不例外。響堂山作為北齊皇室挖掘的大洞,更體現了這壹點。如響堂山最早發掘的北響堂第九窟(大佛窟),從《子同治鑒》的記載中可以得知(東魏武定五年,有石窟和佛寺“塞之”),石窟開鑿時間為東魏武定(547年)以前,但在風格上與同時期(或稍早)的許多造像有較大差異。遠遠的就能看出它和距離只有90公裏的安陽藍峰山東魏武定挖的大柳聖窟的異同。(見《中國美術全集》第十三卷)。高北洞被挖作陵墓時,高父子實際上掌握著東魏政權。從這壹點來說,恰恰反映了高篡權改朝換代的野心。(三年內,東魏被北齊取代)

這壹時期的佛像厚實結實,表現了北齊民族的力量和豪氣,面部略顯豐滿,高鼻長眼。以打結或半打結的方式坐在蓮花座上,衣服的花紋稀疏地以不規則的步伐鋪滿全身,佛衣的下擺鋪在座面上。

菩薩的主要風格表現在其渾圓敦實的身材上,其造型給人以沈重的感覺。比如南香堂第七窟的菩薩,圓臉,身材健碩飽滿,腹部略鼓,服飾花紋華麗,上面是絲綢,上面是大裙子,裙子合體,做成水的樣式,頭上戴皇冠,垂到手肘。此外,北香堂第九窟左龕和南香堂第壹窟的菩薩充分表現出扭臀鼓肚的特點,重心落在壹只腳上,尤其是前者(北香堂第九窟左龕),不能不承認是隋唐之首。

據說弟子臉型與菩薩相同,身材渾圓,衣著樸素明亮,下半身與菩薩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風。身體略長,比例略短。

3、雕刻技法響堂山北齊雕塑的雕刻技法,壹方面繼承了北魏的風格,另壹方面又創造了新花樣。北魏造像多以直刀制作,服飾線條呈階梯狀,給人壹種古樸、粗獷、生硬的感覺。響堂山在吸收這壹技法的同時,采用了圓刀法進行混合處理,特別是在服裝圖案的轉折處,使造像的服飾趨於圓潤,富有真實感,而圓刀法更多地用在造像的身體上(如北九南的左菩薩,赤足、彎腰、袒胸、鼓腹),結實易雕。

此外,響堂山還有外物形象的浮雕形式。這種形式的代表是在北香堂第九窟,它環繞著洞腳。雕刻主題都是施主和博山爐。物象沒有雕刻,其細節要畫出來。此外,洞前壁兩側的“帝王禮佛圖”也采用此法。石窟雕刻和壁畫的結合也成為了響堂山的壹種風格。物像外的浮雕形式繼承了漢墓的石浮雕和磚浮雕的傳統,應與此窟擬為高歡陵有關。

北齊石窟呈方形,平頂,分中央塔和三壁三龕兩種。中塔有南香堂1、2窟,北香堂3、6窟等。南香堂有第5、7窟,北香堂有第2窟。響堂山的塔柱只三面封頂,後面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龕石窟在後壁和左右壁上鑿成大龕,墻腳雕有寶壇。中央塔洞以北的向塘第六窟(大佛窟)最大,雕刻最精美,寬13m,深13.3m,高11.4m(見圖)。坐在中央立柱上的佛像高3.5米,是響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雕像。石窟壁上雕刻有16塔形龕,飾以垂簾和火焰珍珠,雕刻富麗。龕內青石上坐著的坐佛,民國初年補的。

三碧三坎洞以南的向塘第七窟(千佛洞)保存完好,深5.2米,寬4.6米,高3.75米。門外兩側兩龕各雕壹力士,洞內三大龕各雕壹佛二弟子二菩薩,前壁滿布千佛,洞頂正中雕壹大蓮花,繞飛八體珍珠,為響堂山洞頂精雕。響堂山石窟的北齊造像,圓臉,身材健碩,像壹個上大下小的圓柱體站立著,衣著輕盈樸素,緊貼身體。它們從北魏時期的線條形態逐漸轉變為具有強烈肌理感的新風格,成為北魏與隋唐時期的過渡階段,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從石窟到寶壇、蓮花、背光等細節,所有洞窟都雕刻有各種復雜多變的圖案的深淺彩車,排列得當,密而不亂,產生強烈的裝飾效果,形成了響堂山北齊石窟的特色。

響堂山保留了大量的摩崖刻經,是北齊最重要的刻經場所之壹。北香堂第二窟天童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金昌縣創建人唐勇撰刻《維摩詰經》,彌勒佛成佛經、《滿靜經》、《盛□經》,並有記載刻制過程的《唐勇寫經碑》,碑保存至今。

北齊以後,隋、唐、明挖了六個窯洞,規模都不大,雕刻裝飾也很簡單。此外,還利用北齊洞內外的巖壁發掘了許多造像龕,其中隋代有近50個,最早為開四年(584),唐代約有300個,多為吳周時期。

這兩個石窟都有附屬建築,北響堂石窟下的長樂寺遺址占地7000平方米,包括宋寶塔、景府以及宋代至民國的石碑和雕像。南香堂石窟附近有宋塔、亭、廟。1986年,南響堂石窟外檐清理完畢,第二窟外露出隋代廬山石窟紀念碑,記述了石窟創建、北周滅法等重要事件,是關於響堂山石窟歷史的重要發現。

1957年,香堂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1 ~ 1982邯鄲與峰峰礦區合作,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勘測和測量,建立了資料檔案,並先後對石窟的圈壁和殿宇進行了維修。1989開始維修南響堂石窟。

響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精美大方,其雕刻藝術是承前啟後的。它是我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由大同雲岡向洛陽龍門過渡階段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研究佛教、建築、雕塑、書畫的重要寶庫之壹。

  • 上一篇:粉紅三角的相關史實
  • 下一篇:世界歷史上有哪些大家必須知道的事件和事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