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理必修2知識點

地理必修2知識點

第壹章人口變化

1人口變化

1.壹個地區人口的量變包括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的影響隨著範圍的增大而減小。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的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不壹樣的,從總趨勢上看是不斷增加的。二戰後進入高速增長期,70年代後增速放緩。從空間上看,集中在歐洲、北美、大洋洲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然而,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組成,可分為原始型、傳統型和現代型三種。

4.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型是原始的,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型是傳統的,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型是現代的。在表格中填寫各種人口增長模型的相關特征。

5.影響人口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格局變化的過程中,死亡率率先下降。

6.總體而言,全球增長模式正處於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階段。壹方面,發達國家和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模式,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處於從傳統向現代的過渡階段。

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按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的總體特征是以群體和大規模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向新發現的大陸遷移,如從歐洲向美洲、大洋洲遷移,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族群的空間分布。②二戰後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和全球大型能源基地遷移。主要遷徙地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徙地區是歐洲、北美、西亞和北非。

3.中國的人口遷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①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以政策性遷移為主。(2)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是人口遷移的規模和頻率有所增加,遷移方向主要是從農村到城市,從內陸到沿海。

4.中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的空間分布;(2)調節人才的過剩和短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壹般來說,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合理的人口容量

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壹個地區所能供養的最大人口數量;②合理人口容量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壹個地區所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數量。兩個人都不確定。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資源、科技水平、生活文化消費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資源,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與生活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關鍵是提高生活質量,保持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應該盡力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內,而發達國家應該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

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重慶)、街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比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塊狀,山地丘陵地區多為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居住區、商業區和工業區。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每個功能區可能有其他土地利用模式;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城市有不同的功能區。

4.居住區:城市中最粗放的用地模式,中高層居住區向後發展。

5、商圈:需要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費者;配送以市場優化或交通優化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角;它們大多是點狀或條狀的。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高,合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區(公路、鐵路、河流等附近。)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水平(主要取決於交通的便利程度和與市中心的距離)和各種土地利用方式支付租金的能力。

8.圖中A代表工業,B代表居住,C代表商業。從市中心到外緣變化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②適合發展住宅區,③適合發展工業區,①適合發展商業區。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有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模式。

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比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相互位置關系,減少汙染;設置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2不同層次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級別越高,它的服務種類就越多,服務水平越高,服務範圍就越大。城市服務的範圍通常是不固定的,沒有明確的邊界。壹般城市服務包括城市本身、周邊小城鎮和廣大農村;省會城市服務範圍覆蓋周邊縣區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服務範圍可以擴展到全國。

2.城市的規模和檔次與地理位置有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檔次的提高。

3.城市合理布局的原則:①高等級城市少,低等級城市多;②低水平城市分布在高水平城市周圍;③高水平城市相距較遠,低水平城市相距較近;(4)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範圍層層嵌套(高等級城市的服務範圍包括低等級城市的服務範圍)。

3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聚集,城市範圍擴大,鄉村變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標包括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面積等。最重要的壹個是城市人口比例。

2.推進城鎮化的原因主要有:農村(推力):人口過多(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裏):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例大),發展速度慢,已進入城市化後期成熟階段,出現了很多反城市化現象,產生了很多衛星城。

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進入城市化中期階段,經常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導致城市規模和面積不斷擴大。

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而且還能破壞環境,造成環境汙染問題(空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物汙染、噪音汙染、光汙染、電磁輻射汙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此外,它還可以產生惡劣的交通和生活條件,突出的失業和就業問題,以及社會問題。

6、解決城市化問題的主要對策(建設生態城市):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汙染。

(2)保持城市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建立良性循環。例如:

A.城市化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b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功能,建設新城區,建設衛星城。

C.合理規劃城市,處理好城市各功能區之間的關系。

D.改善綠化

E.其他措施:進行合理的交通改造和住房改造,加強社會秩序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第三章農業區域的形成和發展

1農業的區位選擇

1.影響農業的位置條件:

自然因素: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市場、勞動力、機械(工業基礎)、政策、

科學和歷史原因(生產習慣)

2.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農業用地的合理利用。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是不斷變化的,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發生變化。

3.主要農業地域類型:①以種植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糧農業。(2)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乳制品行業。(3)種植業和畜牧業並存的農業區域類型:混合農業。

(2)以種植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混合農業是種植業和畜牧業同時發展的農業區域類型。例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默裏-達令盆地就是壹個以小麥種植和養羊業為主的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能形成良性生態系統;②時間利用效率高;③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強。

2.季風稻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以種植水稻為主。其基本特征是:①勞動密集型農業;(2)小規模農業(以家庭為生產單位);③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相對較低;④機械化和科技水平相對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治理水旱災害需要政府投資)。

3.商品糧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均以家族式經營為主),在東北、西北也有分布(以國有為主)。商品糧農業是典型的以小麥和玉米為主要作物的商品農業。商品糧農業的主要特點是: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高。

以畜牧業為主的3個農業區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屬於畜牧業,主要分布在以養牛為主的美國和阿根廷,以及以養羊為主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大牧場畜牧業的主要特點是:①市場化(商品率高);②生產規模大;③專業化程度高。

2.奶業屬於畜牧業,以奶牛為主,生產牛奶及相關產品。奶場主應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經濟發達地區。由於乳制品不易儲存和運輸,其布局必須靠近消費市場,因此多分布在大城市郊區。奶業的主要特點是:①面向城市市場;②商業化;③集約。

第四章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

1工業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影響產業的區位條件: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勞動力、原材料、動力、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2.從經濟效益來看: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制造屬於原料導向型產業;②食品、瓶裝飲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油化工等。都是市場化的行業;(3)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是以權力為導向的行業;④服裝、電子組裝、包帶、制傘、制鞋、服裝廠是勞動密集型行業;⑤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器是技術導向型產業。

3.從環境效益來看,高科技產品、食品等企業對環境非常敏感,應以優質環境為主導區位因素。①造成空氣汙染的行業應位於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區、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區;(2)造成水汙染的行業,排汙口遠離河流上遊;③造成固體廢物汙染的行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4.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思想、心理因素等社會因素影響下的現象: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在內地建設了大規模的工業基地,在西部壹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了壹批紡織工業中心;(2)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沿海地區經濟迅速發展;(3)縮小東西部經濟差距,大力促進內地工業發展;④近年來,許多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來華投資。

5.在現代工業發展中,由於科學技術(冷藏技術)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原材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2)重要樞紐和幹線對產業仍有吸引力,但由於壹些發達國家交通的改善,交通不再被列為產業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3)信息通信網絡的可達性對產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④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2工業區的形成

1.產業關聯類型:①過程中的產業關聯,即不同產業之間存在產品和原材料的供應關系;(2)空間利用上的產業聯系,即沒有生產過程聯系的工業企業,由於需要共享各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廉價勞動力,也可以設在同壹地區,例如中國的許多經濟技術開發區;③信息聯系等。

2.產業區域的形成:產業聯系→產業集聚→產業區域。產業集聚可以自發形成,也可以通過規劃形成。

3.產業集聚的作用:①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成本和能耗;(3)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實現規模經濟;④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4.高度發達的工業區,如鋼鐵工業區(鞍山)、石化工業區(周年)、汽車工業區(十堰)和機械制造工業區等。,具有以下特點:①合作企業多,勞資關系復雜;②生產規模大,占地廣。

5.發展水平低的工業區,如食品工業(面粉廠、糕點廠、糖果廠)等。具有以下特點:①主要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農產品發展初級加工業;(2)工廠少,產業環節簡單;(3)生產規模小,占地面積小。

6.需要分散布局的行業以交通、通訊為主,這在發達國家比較普遍,容易形成跨國公司。常見的零散行業主要有產品“輕、短、貴”的高科技行業(如電子行業),以及結構復雜、零部件多的復雜產品制造商(如汽車行業)。

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都屬於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點是:(1)位於煤炭、鐵礦石等豐富的原材料和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為主;(3)以大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1)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運輸量大,汙染嚴重;(2)從70年代開始衰落,急需轉型。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鐵礦石較少,需從法、瑞典進口);②豐富的水源;③交通便利;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於簡單;(2)煤炭的地位已經下降;(3)世界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影響。(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產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絡;⑤消除汙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征:(1)時間新:出現於二戰之後;(2)區域創新:在沒有傳統工業基礎的農村地區形成;(3)新形式:以中小企業為主;(4)新部門:主要是外向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新型工業區主要有兩類:(1)新興產業即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矽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等。(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外向型工業區,如意大利的薩索洛、普拉托等。

5.意大利工業共同體模式:以壹項商業活動為中心,具有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基本特征: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大量相似或相關企業集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位於小城市甚至農村,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矽谷電子工業區:(1)優勢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3)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交通便利;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令);⑥創新環境和文化。(3)主要特點:①員工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速快於傳統行業,產品更新換代周期更短;③ R&D費用占銷售額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五章交通布局及其影響

1運輸方式和布局

1.主要運輸方式的優缺點:①鐵路:最主要的方式,運量大,適合長途運輸;②公路:應用最廣,機動靈活,適應自然條件,適合短途運輸;③水路:運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體積小,運費高;⑤管道:運輸工具和線路融為壹體,運輸能力大,連續性強。

2.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趨勢: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3.主要交通設施:港口、車站和機場;

主要線性交通設施:鐵路、公路和水路。

4.影響交通網絡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條件:區位、地形、氣候、河流等。②社會經濟條件:經濟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因素。

2交通布局變化的影響

1,聚落的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幹線擴展,使交通幹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如株洲、築波;交通線路的興衰(交通方式的變化、公路路線的變化、河道航道的延伸和變化)會引起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如嘉興。

2.山區地形起伏,交通線路稀疏單壹,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勢小,交通線路密集多樣,商業網點密度高。

3.城市商業中心和商業社區的布局主要有兩種情況:①以交通為最優原則,靠近交通幹線(城市主幹道和道路交叉口、城市環路邊緣、高速公路沿線等。);②以市場為最優原則,靠近城市和居民區的幾何中心。

第六章人文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1,人地關系的演變:

崇拜自然(原始時期)→改造自然(農業時期)→征服自然(工業時期)→人地和諧(即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協調)(現在)

2.人類通過生產活動不斷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通過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不斷向環境中排放廢物和能量;人類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會得到環境不同的反應(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會造成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排放到環境中的廢物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會造成環境汙染等問題。

4.環境問題主要分為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從其分布來看,①城市以環境汙染為主,鄉村以生態破壞為主;(2)環境汙染是發達國家的主要問題,而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以及許多重汙染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嚴重。

5.環境問題的根源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即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

6.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其中生態可持續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是目標。

7.可持續發展原則:公平性、可持續性和共同性。

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相對較低;(2)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資源相對短缺;(3)各種環境問題日益增多。

2.實施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其基本原則是:減少資源投入、資源再利用和廢物循環利用。

3.實現循環經濟的關鍵:工業清潔生產,農業生態農業,日常生活適度消費。

  • 上一篇:關於讀書的文化典故或軼事。
  • 下一篇: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協會的發展歷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