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壹篇200字的關於隰縣名勝古跡的作文。

壹篇200字的關於隰縣名勝古跡的作文。

霍縣、洪洞縣、息縣

小西方天堂

又名千佛寺。位於山西省隰縣西北1公裏鳳凰山。三面環山,庵前臨河,古木參天,碧水涓涓,鳳凰山土崖如削,小西天立於山頂。它是根據風險建造的,形狀美麗而奇妙。建於明朝崇禎七年(1634)。尼姑庵分為上下兩院,下院有無量殿、左右兩翼、正門;有兩個門* * *,壹個說沒辦法,壹個說有特殊的日子。由此,妳可以領略嵇城的風光。上殿四周是文殊殿和普賢殿,中間是大雄寶殿。大殿掛塑,五尊主佛坐於其中,金碧輝煌,光彩奪目。雕像大小不壹,疊放亭臺,造型生動,自成壹體,是我國明末彩塑的傑作。

侯馬金國遺址

汾河與侯馬市河交匯處。它占地約33平方公裏。

是春秋晚期晉國都城新田的舊址。古城已被摧毀,只留下宮殿基座的殘跡。1956年,這裏開始了大規模的勘探和發掘。發現了兩組古城遺址,早期為白店古城遺址,晚期為王萍、牛村、沈泰、馬莊、王乘等古城遺址。在牛村古城遺址的南部,有鑄造青銅器皿、工具、武器和貨幣的遺址,也有制造陶器、石器和骨器的遺址。其中,鑄銅遺址占地30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尤其是範濤。出版的《後馬蒙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外,澮河南岸還有兩座古墓:馬尚和劉權。馬尚13號墓出土的青銅鼎和大方壺令人眼花繚亂,其中壹對許鼎是研究東海之濱許國歷史的重要資料。

東施磚雕墓

在山西省侯馬市西北郊的基本建設工地發現,1959和1969分別被移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墓主董海、董明葬於昌七年(1196),大安二年(1210)。全部是仿木磚雕墓,平面呈方形。東海墓是中國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前後兩間。結構復雜,比例恰當,磚磨縫,手法嚴謹。墓室內壁雕有羽花、八仙、戲曲故事、飛馬、跑鹿、走獅等動物,光彩奪目,絢麗多姿,具有很高的建築和雕塑藝術價值。東明墓北墻上有壹個小戲臺和生、終、清、丹、醜五個俑,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是我國早期戲劇表演藝術的再現,為研究宋金戲劇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廣勝寺

位於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裏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發源地。廟區古柏蒼翠,源頭清澈,山川秀美。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47年),原名巨鹿社寺,唐代改名今。大歷四年(769年)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毀於地震,後重建。清除,清除和修復,現狀。它分為兩個寺廟和壹個水寺。上思在霍山山頂,翠柏環繞,寶塔高聳,琉璃構件金碧輝煌。下寺位於山腳,隨地勢起伏而建,高低錯落,層層疊疊。這是壹組各式各樣的寺廟建築。水神廟位於司夏的西邊,被壹堵墻隔開。寺內主殿為王明英,其中元代戲劇壁畫聞名中外。寺廟前的源頭,碧波蕩漾,風景秀麗。

廣勝上寺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裏霍山山頂。它由山門、洪飛塔、托米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觀音殿、地藏殿、廂房和走廊組成。始建於漢代,歷經多次興廢重建。它是明代重建的遺跡,其形狀和結構仍有元代的風格。山門內是塔院,塔內矗立著洪飛塔,背後是五座阿彌陀佛殿,殿內建有六道大斜梁,減少了兩道狹縫梁架,結構獨特。寺內供奉阿彌陀佛、觀音、西方三賢,手藝非常好。東墻和扇形墻上貼滿壁畫,內容為佛三世及諸菩薩。金代大藏經平水版原藏於此,後移至北京圖書館。大雄五殿,懸山風格。殿內有木雕神龕和佛像,或清麗,或飽滿圓潤,工藝精湛。有五個毗盧殿,是寺廟的形式。廳內兩座山布滿大爬梁,結構奇特。是元代建築藝術的成功典範。大廳的裝飾是明代小木作的傑作。寺內有毗盧、阿■、阿彌陀佛、受危菩薩、護法金剛三尊佛像,沿墻有35尊鐵鑄佛像。周邊壁畫,後墻的十二圓感最好。

  • 上一篇:惠州學院是985還是211?
  •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何心郎讀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