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贛南多彩茶戲

贛南多彩茶戲

所謂采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的壹種戲曲。在每個省,熱門地區總是不壹樣的,用地方名來區分。比如粵北的采茶戲,湖北的陽新采茶戲,黃梅采茶戲,蘄春采茶戲等等。這種劇種,尤其是在江西更為常見,劇種繁多。如江西采茶戲有贛南采茶戲、撫州采茶戲、南昌采茶戲、武寧采茶戲、贛東采茶戲、吉安采茶戲、景德鎮采茶戲、寧都采茶戲等。雖然這些劇種有各種各樣的名稱,但它們形成於清朝中期至清朝末期。

起源

江西采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新豐、安源壹帶,與茶葉生產有關。明代贛南、贛東、贛北茶區,谷雨時節,勞動婦女上山采茶,邊唱山歌,激發勞動熱情。這首流傳於茶區的民歌被稱為“采茶歌”。從民間采茶歌、采茶燈唱戲發展而來,後成為有人物、有故事線的民間戲劇。因為它壹般只有兩個表演,壹個醜,或者三個表演,所以也叫“三角班”。贛南采茶戲形成後,幾經向外發展,並與當地方言、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各有不同的地方口音。江西采茶戲的總體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幽默,載歌載舞,喜劇性強,鄉土氣息濃郁,深受群眾歡迎。

從唱采茶歌到發展采茶戲有幾個階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話只有四句歌詞,如“采茶春日長,路邊全是白茶花;"大姐回家後向二姐報告說,第壹道茶不比晚上的茶好。這首小曲活潑委婉。采茶歌經過進壹步發展,從原來的茶小曲形成了“采茶歌合唱”,稱為“十二月采茶歌”。比如“正月采茶是過年,姐妹倆都進了茶園,租了12畝茶園。親自付錢買這本書。二月采茶..."後來,《十二月采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花燈行列,成為《采茶花燈》。“采茶燈”的主要唱腔有[采茶黃調]、[采茶歌]、[觀茶調]、[報茶名]。由八、十二個打扮成采茶人的姑娘組成,兩個年輕的長輩為組長,手捧花籃,唱著《十二月采茶》。這種“采茶燈”形式簡單,純粹是歌舞的集體表演,卻向采茶戲邁進了壹步。

明代,江西南部安遠縣九龍山茶區的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常以采茶燈的形式即興表演采茶節目。也就是說,《采茶燈》裏的八個(或十二個)采茶姑娘中,有兩個是大姐和二姐,剩下壹個組長當小醜,恰好是兩旦壹醜的“三角班”。兩姐妹在山上表演采茶,捧著茶筐,載歌載舞,唱《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輪流唱六個月);手持紙扇打扮成小醜穿插笑話。這是原創節目《姐妹采茶》。後來又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弟弟賣茶、奉茶等細節。小醜偽裝成幹哥賣茶,改名送我哥賣茶。這種采茶燈(又稱“茶籃燈”)的表演,就是采茶戲的原型。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添新的內容,也有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小戲,如“種麥”、“挖筍”、“修鞋”、“挑螺”、“賣花線”、“磨豆腐”等。因為用采茶調唱歌,沒有管弦樂伴奏。采茶戲是由民歌、舞蹈、花燈發展而來的地方戲,劇目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音樂唱腔充滿民歌氣息,因此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影響

如果沒有采茶等茶事,就沒有采茶歌舞;如果沒有采茶歌和茶事,就沒有在中國南方許多省區廣泛流行的采茶戲。因此,采茶戲不僅僅與茶有關,它還是戲曲領域中源於茶文化或為戲曲文化所吸收的燦爛文化內容。

采茶戲的形成不僅突出於采茶歌和茶事,而且與花燈戲和古畫戲的風格極為相似,並與之形成互動關系。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的花燈戲類型的總稱。雲南花燈是最受歡迎的。它的產生比采茶戲、花鼓戲稍晚,大多形成於清末。花鼓戲以湖北、湖南兩省最為流行,其形成時間與采茶戲大致相同。這兩種戲曲也起源於民歌和民間舞蹈。由於采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起源、形成發展時間、風格等相近,它們之間自然存在著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系。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采茶戲,而且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劇作家、演員和觀眾都喜歡喝茶。正是茶文化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戲劇壹刻也離不開茶。比如明代中國劇本創作中有壹個藝術流派,叫“湯余銘派”(也叫臨川派),是因為大戲劇家湯顯祖愛茶,把自己的臨川居所命名為“湯余銘”。湯顯祖的劇作註重表達人物感情,註重修辭。《湯余銘四夢》出版後,對當時及後世的戲劇創作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至此,茶讓湯顯祖在中國戲劇史上的作用不僅僅局限於壹個流派的名稱。

再比如,以前不光玩唱歌、相聲、打鼓、評書等。大多是在茶館演出,但也有各種戲劇表演的劇院,這些劇院都從事賣茶或原來在茶館裏。因此,在明清時期,凡是進行戲劇表演的商業場所,壹般都稱為“茶園”或“茶館”。正因為如此,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更早是由茶館來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劇院或劇場的收入主要是賣茶;只收茶錢,不賣戲票。表演是為了娛樂和吸引茶客。上世紀末,北京最著名的茶家茶館、廣和茶館,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都是演出場所。這種茶園或茶館,壹般建在壹堵墻的中間,前面的地上叫“池”,三面有陽臺,配有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喝茶邊看戲。現在的專業劇場,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專門命名為“新劇潮”或“劇場花園”、“劇場廳”。“園”和“亭”這兩個字來自茶園和茶館。所以也有人形象地說:“戲曲在中國是用茶汁澆灌的藝術。”此外,既然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自然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很多名劇,不僅有茶事的內容和場景,有的甚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比如中國傳統戲劇《西園》的片頭語中就有“買蘭陵酒,煮洋縣新茶”,將觀眾引向壹個特定的地方風土人情。

幾部采茶戲介紹

贛南客家采茶戲

江西戲劇理論家、戲劇史家流沙曾說“贛南是采茶戲的故鄉”,贛南客家采茶戲是在贛南土生土長的采茶戲。

采茶歌是采茶戲的雛形,在贛南山區尤為流行。它的演唱形式比較簡單。起初是壹個人唱,沒有伴奏,後來發展成竹拍、合唱的“十二月采茶歌”合唱形式,是采茶歌引入四合院的開端。明朝萬歷年間,民間人士進入士紳官邸唱歌(見《石城縣雅陵熊氏第六宗譜熊體福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在贛南民間花燈等藝術形式的影響下,“十二月采茶歌”的合唱進壹步發展為用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制作的采茶燈,又稱“茶籃燈”(見明末屈大均的《粵語新話》和清康熙年間吳振芳的《嶺南雜記》)。

明朝中葉以後,江西、廣東兩省采茶燈交流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采茶燈得到了新的發展,從原來的十二名采茶女和兩名男領隊,發展到兩女壹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的《十二月采茶歌》合唱改為姐妹對唱的形式,表現了捧著茶籃上山采茶,邊唱邊跳的歡樂心情,而茶童則搖著紙扇,插著嘴調節氣氛。就這樣形成了贛南客家采茶戲的第壹部原創傳統劇目《采茶姐妹》。後來在采茶燈的基礎上創作了壹個小戲《板凳龍》,裏面把壹個板凳模仿成了龍燈,二丹是大姐二姐,醜的叫薩布羅科。這兩部戲被稱為最早最古老的采茶戲。

客家采茶戲在贛南的傳播:《贛州戲曲誌》:“采茶戲在贛南故裏誕生後,在江西省內廣為流傳,還分支流向福建、廣東、湖南、廣西等省。其路線如下:1從贛南傳入閩西後分為兩支:壹支沿武夷山蔓延至贛東、贛中、贛北,甚至跨過長江進入湖北黃梅;另壹種是流行於漳州,並傳播到臺灣省,成為了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素。”自貢流域流入贛江中下遊的萬安、遂川地區,再沿羅曉山脈流向贛西、湘中。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廣西南部。

贛南采茶戲中的姐妹采茶流傳到湖北武寧、景德鎮、黃梅等地,被稱為大嫂采茶或和尚采茶。傳到廣西合浦後,被稱為“送哥賣茶”。板凳龍傳到贛東,贛中後被稱為看燈三姐妹或看燈三矮人。並傳到雲南,廣西仍稱“板凳龍”。還有修鞋、補瓷碗、撿蘑菇、撿蝸牛、挖竹筍、賣錢、賣配菜、賣紙花、給盲人縫衣服、給盲人做鋪子、磨銅鏡、典當棉褲、給丈夫出主意之類的。

粵北采茶戲

(1)歷史的帷幕。粵北采茶戲過去叫花燈唱、花鼓唱、采茶戲、大茶或鼎類。是源於粵北山區節日燈舞的地方民間戲曲。以韶關為中心,主要流行於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李安平、和平、龍川、河源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原來的南雄等子、韶南茶、楊煉調三個流派,經過1950逐漸交融融合,1959統壹為粵北采茶戲。

粵北采茶戲的形成和發展歷史也有200多年了。據清乾隆年間李(南越筆記)記載:“廣東民間歲時為右元,飾童采女,隊十二人,各持壹筐,筐內燃寶燈,蓋絳紗,以洞為大圓,十二月歌采茶。”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粵北、東北壹帶采茶盛行,地方誌和文人作品中多有“唱采茶歌”、“十二月唱采茶歌”、“唱采茶歌特別美”的描寫。鄉村藝人組織調班、燈班、大茶班,由1男1女或1男2女上演,邊唱民間調邊拿扇子或彩巾跳舞,俗稱唱花燈、打鼓。後來,藝術家們用花燈舞的曲調來歌頌勞動生產、愛情和婚姻的故事,如穿衣雕刻、夫妻采茶等。,並形成了以扇花、小步、掛馬為主要特征的程序動作。這時人們稱之為“三足班”、“采茶戲”。據調查,清代有連縣何家小兒堂調班、南雄縣李希燈班、曲江縣舊樂群英、樂群英茶班。清末民初,粵北采茶戲逐漸從農村走向省外城鎮,本省和外省的壹些劇種也經常來這些山區縣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壹些劇種的交流,豐富了采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在原有的兩部劇、三部劇的基礎上,陸續剪輯演出了《壹壺壹瓶的故事》、《九蓮燈》、《八寶山》等人物。後來通過調查挖掘出150多部膾炙人口的劇目,如《砍柴陸機》、《磨豆腐》、《雙配》、《賣雜貨》、《打狗勸丈夫》、《見阿三姐》等,以及少數童話、公案劇。粵北采茶戲鼎盛時期,有30多個專業劇團,200多名專業藝人,其中劉繼增、、、、鐘、唐、謝其熾等享有盛譽。民國三十二年(1943)後,粵北采茶戲因戰亂、動亂而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1957成立了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更名為粵北采茶團。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等縣也建立了專業采茶劇團。這些采茶戲團對粵北傳統采茶戲藝術進行了收集和整理,獲得了200多個傳統劇目和200多個音樂曲調。同時,他們舉辦演員培訓班,對傳統藝術進行研究和創新。五六十年代,粵北采茶戲的演出相當多,其中有些是具有戲劇特色的傳統劇目,如修鞋、畫眉、王三打鳥、燒梅子、捉蚌、借親等等。另壹部分是移植和改編戲劇,以拓展戲曲的藝術表現形式,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詩》等。也有壹些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劇,如劉,瑪瑙山和血名單恨。通過各種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和創新,並廣泛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優點,使粵北采茶戲藝術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羅發斌、何耀珠、何、謝成為這壹時期的當紅演員。1966期間,粵北采茶戲因“文革”停止演出,直到1976後才正常開展演出、研究和創新活動。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創作、改編和編曲上演了壹批劇目,如《我的女兒上大學》、《我的心花》、《阿三Xi貢爺》、《人生之路》、《青峰傳奇》等。,不僅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而且在廣東省獲得了許多獎項。吳彥承、陳連峰、蘭星朗等壹批優秀中青年演員也出現在舞臺上。

高安采茶戲

古稱“長江右上郡”的高安,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高安采茶戲,是這片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們孕育出的老酒,爆發出醉人的芬芳。高安的農民,無論是養蠶種植,還是豐收慶典,都是有感情的,暢所欲言,壹人喚,多人和,管弦樂器添趣,鐃鈸鬧,壹出老戲在農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

縱觀高安采茶戲的形成和發展的圖景,最引人註目和激動人心的是建國以來的部分。高安采茶戲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發展,形成了語言質樸、唱腔清雅、表演風格和諧的藝術特色。曾經被斥為“好風俗”的野樂,如今已成為江西四大地方戲之壹,在全國頗有影響。截至目前,贛中、贛西已有多個縣市劇團在高安演出采茶戲。

采茶戲:嫂子免費在線視頻欣賞。

/s-helpSite/index.asp?ReadArt & ampNewsID = 1414103

瑞昌采茶戲:春鑼-全劇視頻在線欣賞

/s-helpSite/index.asp?ReadArt & ampNewsID=1351079

  • 上一篇:作文中的自傳是什麽?
  • 下一篇:歷史地理貼吧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