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請介紹壹下十壹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經濟改革的主要內容。

請介紹壹下十壹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經濟改革的主要內容。

十壹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經濟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1978 65438+2月18、十壹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在真理標準大討論和小平同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壹致向前看”講話的鼓舞下,十壹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開始研究三大經濟安排:簡政放權,搞活經濟,黨企分開,調動活力,發展農業,打破平均主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具體來說,三中全會關於確定經濟改革的內容,在《中國生產者黨十壹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有詳細的概括。現引用如下:

會議指出,我國現行經濟管理體制的壹個嚴重缺點是權力過於集中,應大膽地隨領導放權,使地方和工農業企業在國家統壹計劃的指導下有更多的經營自主權;要著手精簡各級經濟管理機構,將大部分職權轉移給專業公司或與企業的聯合公司;要堅決按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註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手段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在黨的統壹領導下,認真解決黨政不分、黨代政、政府代企的現象,實行分級分工,強化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權限和責任,減少會議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認真落實考核、獎懲、升降等制度。只有采取這些措施,才能充分發揮中央各部門、地方、企業和勞動者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社會主義經濟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普遍繁榮起來。

會議深入討論了農業問題,同意將《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發給各省、市、自治區討論試行。

全會認為,全黨必須盡快集中力量發展農業,因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幾年受到嚴重破壞,總體上還很薄弱。只有大力恢復和加速發展農業生產,堅決徹底地實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方針,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此,首先要調動我國億萬農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在經濟上充分關心他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保障他們的民主權利。從這壹指導思想出發,全會提出了當前發展農業生產的壹系列政策措施和經濟措施。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必須得到國家法律的有效保護;不準無償轉讓和占用生產隊的勞動力、資金、產品和物資;公社的各級經濟組織必須認真貫徹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按勞動的數量和質量計算報酬,克服平均主義;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市場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的補充部分,任何人不得幹涉;人民公社應堅決實行三級所有制和以隊為基礎的制度,並保持穩定;人民公社的各級組織必須堅決實行民主管理、幹部選舉和公開帳目。會議認為,在今後很長壹段時間內,國家糧食收購指標將在1971年至1975年“壹定五年”的基礎上保持穩定,絕對禁止收購過多的糧食。為了縮小工農業產品交換的差價,全會建議國務院作出決定,從1979年夏糧上市時起,糧食價格提高20%,超額認購部分在此基礎上提高50%。棉花、油料、食糖、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也要相應地逐步提高。農機、化肥、農藥、農用塑料等農業工業品出廠和銷售價格在降成本的基礎上,1979年和1980年分別降低了10%至15%,降成本的好處基本上讓給了農民。農產品收購價格提高後,要保證城鎮職工生活水平不下降。糧食銷售價格不會動;人民生活必需的其他農產品的銷售價格也要堅決保持穩定;有些必須提高價格,給消費者適當的補貼。會議還討論了加強農業科學教育、制定發展農林牧漁的區域規劃、建立農林牧漁現代化基地、積極發展農村合作社和副業等重要問題,並決定采取相應措施。

  • 上一篇:黃河歷史人物的故事
  • 下一篇:國產抗日劇特別假,與歷史不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