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心理學史

心理學史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h·艾賓浩斯(1850-1909)曾這樣描述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有著悠久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1885)

作為科學史,心理學的歷史很短。19世紀中期以後,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為心理學成為壹門獨立的科學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德國感覺神經生理學的發展,對心理學成為壹門獨立的科學起到了更直接的推動作用。

直到1874《生理心理學原理》的出現,心理學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壹門獨立的科學,開始了它的蓬勃發展。

科學心理學的發展

19世紀生理學和物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德國感覺生理學家韋伯(1795—1878)首先建立了感覺的恰可察覺差異定律。後來,費希納(1801-1887)發展了韋伯的研究,用心理物理學的方法來確定外界物理刺激與心理現象之間的函數關系。

他們的研究方法已經成為科學心理學研究的典範。心理學真正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壹門獨立的科學,主要是由德國生理心理學家馮特(1832-1920)完成的。1879,

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心理學實驗室,用實驗方法研究心理現象,這是公認的心理科學獨立的標誌。

馮特反對用哲學思辨來討論心理現象,堅持用觀察、實驗、數理統計等自然科學方法來揭示心理過程的規律,從而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培養了壹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馮特壹生著述頗豐,其中《生理心理學原理》被譽為“心理學獨立宣言”,是心理學史上第壹部系統的心理學專著。馮特是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也是心理學史上第壹位職業心理學家。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正如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郝斌先生所說:“兩百年前,人類還沒有科學的心理學作為探索內心世界的途徑,但人類探索精神世界的征程已經起航了!

200年後人類會以什麽樣的形式繼續這段旅程不得而知,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存在壹天,這個步伐就永遠不會停止。“科學心理學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壹百多年。

在發展過程中,壹方面,人們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爭論了幾十年,形成了各種理論流派,最終在20世紀50年代達成基本共識,使心理學不斷繁榮。我國心理學和催眠學研究者曹提出了大腦運作理論,為心理顯示邏輯帶來了很好的理論模型。

另壹方面,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學本身也不斷分化,衍生出許多心理學分支,使得心理學越來越重要。

擴展數據:

起源

心理學壹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語中也有氣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當呼吸停止時,生命也就結束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已經從靈魂轉變為心靈。

研究對象

動態維度

1,心理過程是指壹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和意誌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性。

認知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接受、編碼、儲存、提取和運用認知信息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感知、思維、記憶。

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態度的體驗。

意誌的過程是個體有意識地確定自己的目標,並根據目標調整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上述三個過程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三個不同方面,形成個體有機統壹的心理過程。

2.個體心理是壹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現象的總和。包括人格傾向、人格特征和人格調節等。,反映了人的心理現象的個體壹面。

人格傾向是推動人們活動的動力系統。它反映了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傾向和追求。主要包括需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價值觀、世界觀。

人格特征是個體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能力。

意識

1.意識是指個體目前正在感知的心理現象。比如我們在進行記憶活動的時候,能夠意識到記憶活動的目的,記憶的對象,采用的記憶方法,達到的記憶效果,甚至我們自己的記憶特點和變化的記憶策略,這樣的記憶活動是處於壹種意識狀態的。從意識的對象來看,它可以分為:

客體意識是指個體對周圍世界的意識。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身以及自身與周圍環境關系的認識。

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記憶現象,後者是匹配記憶現象。

2.無意識是指壹種目前不被個體感知的心理現象。就拿記憶來說,有時候我們沒有記住某件事的目的,也不想記住,但卻不自覺地記住了,甚至是牢牢記住了。有時候我也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是不是有些記憶。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無意識記憶,後者是內隱記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心理學

  • 上一篇:昌圖縣中心醫院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世界歷史中的年代事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