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簡述大眾文化的歷史脈絡?

簡述大眾文化的歷史脈絡?

第壹,“文化”概念的核心是道德理性。

中國比較早的關於文化的論述是《易經》,裏面說“小利有友,天文也;文明止步,人性也;觀天文以觀時變,觀人性以化天下。”這裏的天文人文指的是天象和人類的痕跡,而文學和糧食壹樣,人文指的是人們在勞動生產中不斷創造和發展的符號、生產方式和制度。因此,古代“文化”的概念具有符號學意義。後來孔子提出“禮以之為基,樂以化之”,系統闡述了他的“禮樂教育”的理念。就這樣,“人性”所積累的精神力量和內涵,在“化為天地”中壹點壹點被發現和傳承,直到漢代出現了完整的“文化”概念。劉翔提出“文化不會變”,呼籲“以德育人”。文化清楚地表明了人文教育的意義。可見,中國古代文化觀念是在道德理性的孕育中誕生、發展和形成的。

西方“文化”概念的發展與農業有關。Culture(英語)和kultur(德語)來源於拉丁語“文化”,原意是“保護、培養和培養”,而culture則來源於拉丁語動詞colo,意為培養。文星復興後,“文化”的古義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的概念。這類似於中國古代文化觀念的產生和形成。“文化”是在土地上勞動,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保護”和“培育”文明,壹點壹滴傳承積累而成的。只是西方語言中的“文化”概念並不像中國古代的“文化”概念那樣具有符號學意義,而是對應著土地的耕種和培養,強調“文化”是人自身素質的培養和養成,與個體心智的發展相聯系。這和儒家的“修、均、治、和”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這個傳統,西塞羅在兩千年前就提出“文化”等於哲學或心靈的修養。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把文化看作是壹種以目的為目的的人類活動以及這種活動所創造的生活世界,把文化看作是自律行為的條件。由此可見,道德理性也是古代西方國家“文化”概念的核心內容。

後來隨著西方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西方學者對文化的分析更加具體和復雜。哲學、藝術、教育、心理學、歷史、人類學等等。“文化”的各種定義讓人眼花繚亂,而文化的道德合理性不斷被削弱,文化的概念變得模糊。“文化”已經成為學者進行科學研究的學術工具,甚至成為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學術領域相互批判的工具。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對“文化”這壹概念進行分析,使“文化”回歸其本質定義和“道德理性”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將現代世界紛繁復雜的文化景觀融入“文化”這壹概念,使“文化”這壹概念在人與世界的理性本質的融合中重新統壹起來,獲得概念張力。而基於這壹理念的各種現代文化現象和大眾文化研究也不例外。

二,西方“大眾文化”理論的話語語境

西方“大眾文化”理論的話語語境有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壹是現代科技知識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科學思想和大眾傳媒浸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壹部分;二是基於西方市場經濟的市民社會和市民文化的形成。兩者都是西方“大眾文化”理論形成的土壤和賴以存在的歷史和現實環境。我們註意到了前者,卻往往忽略了後者。

市民社會是指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成員在自願的前提下,在自主的基礎上,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文化活動和政治參與活動的生活和生活領域。它是社會成員生活的壹部分,是私人領域和非官方公共領域的綜合體。[1]契約原則是公民社會運行的基本原則,根植於市場經濟,是公民獨立、自由、權利平等在公民社會中的體現。在市民社會中,人們的公民意識具有以下特點:①政治主動參與意識;(2)強烈的經濟競爭意識;(3)公眾意識的提高;④思想文化上願意更新的觀念。[2]市民社會的形成與市場經濟密切相關,因為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才能自由表達對生活的意見和感受,進而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形成自由、正義、平等等市民社會制度和公共價值觀。突出人的主體性價值是市民社會的重要特征。因此,市場經濟的經濟文化活動中的觀念、利益和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在壹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公民社會和公民文化的良性互動來協調和解決。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以西歐國家為典型的西方公民社會相對進步的法治意識,包括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公平觀念三個方面。它源於在古代地中海商業發展和古希臘城邦經驗基礎上形成的法治思想,並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啟蒙運動的號召下得到進壹步強化,甚至發展到今天,形成了現代西方市民社會的法治理想。西方市民社會的法治理想至少包括以下含義: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可以防止政治權力的濫用;通過保護個人權利的要求確保個人優先;通過實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了普遍性原則優先於特殊性。[3]這些法治思想和意識已經滲透到現代西方市民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和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文化生活的價值基礎。西方的“大眾文化”和“大眾文化”批評理論都是在這壹歷史文化傳統上形成的,因此必然會受到它的影響。這就是西方“大眾文化”除了精英文化、民族文化、個體人格、主體人格的消解特征之外,還具有積極特征的原因。這些積極方面的特點是:西方“大眾文化”對人性整體持肯定態度,為人性的充分發展提供了現代技術和物質手段。“‘大眾文化’對感性欲望的刺激和滿足,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狀態,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把人們從神聖的政治和宗教世界中解放出來;‘大眾文化’的功利性和世俗化傾向徹底掃除了文化特權、壟斷和偶像,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進程;‘大眾文化’的開放、包容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創造了* * *樂此不疲的文化空間。”[4]從辯證的角度來看,西方“大眾文化”的這些進步性與西方市民社會和市民文化的進步性是互為表裏、互為因果、互為影響、互為補充的* * *。這壹點在中國文化產業與大眾的關系中並不那麽突出。

正因為西方“大眾文化”的這些進步性,與西方市民社會、市民文化的進步性,在* *的時間方向上,是互為外在、互為因果、互為影響、互為補充的;在歷時的方向上,是壹種繼承的關系,不能因為這些進步的特征就肯定西方的“大眾文化(文化產業)”是壹種文化。

西方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壹般有兩個方面:壹是與資本全球擴張有機結合的文化現象的影響,如西方意識形態的大眾傳播、消費主義的態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其文化傳統的崩潰和由此引發的民族認同危機;二是分析這壹現象的壹整套話語體系,包括思維角度、學術討論、理論觀點、價值取向和研究方法,對中國文化研究的影響。[16]文化是建設性的,其概念的核心內容是道德理性。西方話語語境下的“大眾文化”的感性欲望泛化、主體人格異化、精神價值消解等後現代特征,只是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負面特征,未必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西方的“大眾文化”並不等同於中國的大眾文化。在西方話語語境中照搬“大眾文化”的批判理論來建構中國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顯然是不明智的。我們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不應該來自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本土化,而應該是自我生成的,只能借鑒。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在當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立足於民族文化的歷史和現實,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眾文化。

  • 上一篇:中意達歷史市場
  • 下一篇:20個成語,包括歷史人物和成語解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