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木蘭參軍為什麽要買自己的馬?

木蘭參軍為什麽要買自己的馬?

問題很好,涉及很多方面。要解決,必須熟悉當時的軍政制度和馬政制度。

==================

在中國畜牧業史上,養馬的歷史是最豐富的。早在原始社會晚期,馬就已經被飼養了。馬因其在戰爭、交通、禮儀、耕作、牽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長期以來被稱為“六畜”之首。由於戰備需要,歷代政府大量養馬,並設置官員管理。人們也養馬用於耕作和駕駛。到漢唐時期,養馬業達到頂峰。北方和西北的遊牧民族尤其以發達的馬匹、富饒的牧場和良好的騎術而聞名。中唐以後,土地兼並激烈,人口大增,牧地相對減少,統治者禁止養馬,導致官民養馬衰落,尤其是清朝以後。傳統牧場也因過度放牧、過度放牧和沙漠化而大幅度減少,草原養馬也從未像以前那樣繁榮。

中國馬品種的起源和演變。普韋布洛野馬曾被認為是中國北方馬種的祖先。經過30多年的考古發掘和調查,現已證明中國馬的祖先是野馬E.caballus,上壹代是E.samenensis,兩者都出生在中國北方廣大地區。中國南方馬起源於雲南馬,其化石分布在以四川和雲南為中心的廣大地區。

山東歷城子牙、河南白銀白銀白銀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均有馬骨出土,屬於龍山文化。甘肅永靖大河莊齊家早期文化遺址出土的馬霞臼齒,經碳測年代校正,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000年,與現代馬無異。《易經》記載,黃帝、堯、舜“牽牛而騎馬,可見馬已被馴化,用作仆役。”

中國古代馬普遍比現代馬高,歷代有很多所謂的“千裏馬”。春秋時期,六周以上的母馬有3000匹(今天的138cm)。漢景帝年間,禁止五尺九寸(今135.7厘米)以上的成年馬出關,與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高度完全壹致。宋代買馬標準為130.2 ~ 145.7厘米。自明代以來,由於戰爭的損失和養馬業的衰落,除了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壹些優良品種外,中國馬種呈現出退化的趨勢。

中國古代養馬區的分布與現代基本相同,但由於社會經濟條件和生態環境的變化,近百年來傳統農業區的馬匹數量明顯減少。

包括古代西域在內的西北產馬區,草原富饒,各族人民歷來以畜牧業為生,盛產良馬。兩千多年來,它壹直是中國好馬的主要資源。陜西、甘肅也有悠久的養馬歷史。大約在公元前900年,妃子成為秦國的始祖,因在□和魏的野外為周養馬而聞名。漢唐以後,大型國家營養馬場主要分布在這壹帶。唐朝安史之亂後,隴右受困吐蕃,畜牧業依然發達。宋明兩代取代了茶馬制度,每年從西北地區進口數萬匹馬到內地,包括唐馬遺產。明代開墾陜西、甘肅兩省養殖軍馬,建馬場,直到河西走廊很遠。清朝乾隆年間,在西寧至嘉峪關外,特別是伊犁、巴爾昆壹帶,設置了馬場,還從內蒙古、玉門等地飼養種馬。

塞北產馬區長城以北的遼闊草原,是蒙古馬品種的古老起源。戰國以後,匈奴、突厥、蒙古等遊牧民族紛紛崛起於此,馬匹巨大。通過各民族之間的貿易、戰爭和遷徙,從周秦開始,這壹地區的馬被大量引入中原。例如,在唐朝,北方建立了壹個馬市場,壹些馬工甚至來自貝加爾湖。明清時期,宣化、大同等邊陲城鎮每年向塞外城市調撥3.4萬匹馬,並允許百姓在邊塞自由販馬。從遼金元到清代,察哈爾草原是主要的養馬地。元朝統治時期,從西伯利亞東南部經察哈爾到黃河下遊,將牧區劃分為12個大牧區。清朝組織蒙古人在整個察哈爾發展馬匹,國家軍馬大部分都是從這裏取的。

包括西藏在內的西南地區養馬,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漢代巴蜀商人壹直在這裏交易馬匹和其他畜產品。東漢時,四川、雲南等地建立了馬園。到了宋代,西南地區的馬資源更加受到重視。在北宋至明末的茶馬貿易中,以大理馬為代表的馬舒和雲貴馬是主要對象。西南馬適合山區的生活環境,有很多值錢的好馬,但是軍用不如北方馬。據《桂海玉·智恒動物誌》記載,產於南方的“果下馬”高不超過三尺,以產於廣東德清為最佳。

關東產馬區的東北部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產馬區。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之後的鮮卑、烏桓,都是騎獵部落。鮮卑東部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人以農耕為主,也出產名馬。契丹和女真建立遼金後,出現了規模宏大的放牧組織。廖籌到了100多萬臺,而的7個畜牧場只籌到了47萬臺。明永樂在遼東等地設立馬市,購買從松花江到黑龍江的馬匹,並在遼東設立馬廟管理馬匹。清朝初期,東北地區也建立了馬場,但馬產業明顯衰落。後來由於大量移民,急需畜力,馬業又發展起來。東北三省成為百年來全國養馬最多的地區。

中國的產馬區中原自古就有騎馬,馬也相當繁盛。春秋戰國時期,養馬蔚然成風,之後壹度衰落。草原民族的南遷,使中原的畜牧業得到了復興。但由於大量蒙古馬品種的引進,原有的馬種逐漸消失。山西雁門關,是塞北馬種的入口。唐代河東(今山西)有牧監,馬產甚豐。北宋的牧監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區,鼎盛時期多達14。但部分畜牧監管人員與種植業有矛盾,管理不善,導致下滑趨勢;但從遼金元王朝長期入侵這壹地區後掠奪的馬匹數量來看,民間養馬還是相當可觀的。北宋王安石的護馬法和明代的官牧主要在這裏實施。直到清朝禁止民間養馬,人口日益增多,草場不足,中原養馬業才崩潰。

中國,東南產馬區,素有“南船北去”之稱,東南養馬業不發達,但養馬並非絕對不合適。比如春秋末期,長江下遊吳國的馬,因為需要戰車,壹度發展很快。從唐代到宋代,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北等地都建立了馬場。明初在江淮與蘇南之間設置14牧監,這在中國南方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馬用途的變化最初養馬是為了吃肉。馬在殷朝被用作祭品。《穆傳》記載下西洋時,青海部落曾供奉“食馬”。後來由於馬在軍事和驛運上的重要性,不再作為祭祀和喪葬之用,也禁止宰殺馬匹。據《李周·夏官》記載,馬周的主要用途可分為六類:種馬繁殖用、軍馬用、馬岐祭祀用、刀馬驛站用、馬天狩獵用、馬旭只能打雜用。按照周朝的制度,只有紂王可以同時養6種;省長不允許提前兩類,醫生只允許提後兩類。這種約束在春秋時期被打破。

關於馬的各種用途的起源和演變,據《易經》和唐代《通典裏》記載,馬和馬車是黃帝、堯、舜發明的。殷墟出土的馬車結構相當完整。殷周時期,馬車被廣泛用於作戰、狩獵和搬運。馬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漢代《鹽鐵論》說,漢代“農以馬耕”,同書《散闕》也說:“古人“馬”行時取軛(軛),停時耕”,這是事實。很難知道騎行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然而,它在生產和戰爭中的廣泛應用無疑始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戰國時期,中原各國為了對付北方騎人,紛紛將戰車改為騎兵,武陵的“胡服騎射”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驛馬向來僅次於軍馬。因為古代陸路交通主要依靠驛站,無論驛騎還是驛車,都離不開馬。春秋時期就有驛站,漢唐時期更為發達。唐代每30裏有驛站,每站配馬8 ~ 75匹。在元朝,各國通過郵政運輸聯系在壹起。《馬可·波羅遊記》說,每個驛站有20-400匹馬,全國有30萬匹驛馬。此外,馬也用於運動。在內蒙古狼山地區反映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巖畫中,已經出現了馬術表演的形象。在中原地區,馬術從漢代開始出現在宮廷娛樂中,到了唐代更是空前發展,有騎馬演戲、騎馬跳舞、賽馬等。馬球起源於西藏,盛行於唐朝的皇宮,發展到明朝成為壹項軍事運動。至於喝馬奶,自古就在草原人民中流行,秦漢時傳入中原。在漢宮中設置專門的官員和工匠制作馬奶酒,供皇室飲用,然後流傳到民間。因其味甘,備受古代醫家推崇。

養馬技術的發展我國傳統養馬技術內容豐富,在西方方法傳入之前就已經在民間應用了很長時間,效果突出。除去很多走失的人,主要有:①項馬術。春秋時期,伯樂、九方臯等著名的香馬藝術家輩出,他們撰寫了《香馬經》。漢武帝根據大宛馬鑄的“金馬”立於長安。東漢時,馬援撰寫了《銅馬法》,並在洛陽宮前鑄造了銅馬模型。從那以後,關於香媽的作品出版了幾千年,如唐代寫的《香寶金曲》,明代改編。②閹割。③飼養、繁殖和訓練方法。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吳起對先秦時期的養馬有過總結性的論述。北魏《齊·姚敏書》指出養馬要“三食三飲”,這也被後人所學。在養馬方面,唐宋時期采用直腸妊娠檢查法,並有登記申報制度。明朝還有壹個發展。北方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控肥、訓良馬的方法很有特色。蒙古人發明的馬具和西北地區的繩圈捕馬法,至今仍在使用。④馬的品種改良。漢武帝時期從西域引進大宛馬、烏孫馬,除禦用外,主要用作種馬,可視為我國馬種改良之箭。從漢末到隋唐,不斷有西域傳入的好馬,有大宛馬、波斯馬,也有塞北草原部落的各種貢馬。經過雜交,唐馬變得強壯了。今天河曲馬、祁連山南北的地方品種都是唐馬遺風。

馬正的演變商代甲骨文記載了商代管理馬匹的馬曉晨。歷史上,政府統管全國兵馬的建制,最早醞釀於周朝。李周的學校行政官、牧師、教師、趣味馬、巫馬等職能,負責馬的放牧、飼養、訓練、騎乘和保健。除了周王室和王侯養馬外,還向下層征馬以支付軍隊。春秋戰國時期有“千騎之家”、“千騎之國”的詞匯,其中車馬代表財富。秦漢時期,邊境郡縣辟園養馬,建立太仆寺,馬政機關由此形成。仆從的職位也從周王的禦仆變成了的長官,等級在九卿。北朝以來,太仆寺壹直掌管駱駝、牛羊等畜牧業。

隋唐時,隴右設牧監。除了掌管全國牧政的太仆寺之外,還設立了驛馬掌管駕司,收集官員、私馬、牛、雜畜的書籍,以備考試。

到了宋代,除了太仆寺和駕司之外,還有群牧。政府還建立了茶馬寺,用茶葉交換西部少數民族的馬匹。王安石開創了官民護馬法,但很快就被廢除了,後來又轉而實行民牧制度。遼金元時期的馬政機構基本沿襲唐宋體制,以塞外養馬為主,掠奪百姓馬匹。明初,全國各地實行馬政,陜西、甘肅、遼東等地設立馬場,官民共管農區畜牧業。太仆寺、馬援寺、興泰浦寺各司其職,統壹於兵部。後來由於草原減少,官員失序,沒有取得成果。清朝鼎盛時期,內地民間養馬受到打壓,養馬業日漸衰落。僅在察哈爾等地設立了若幹馬場,政府設立太仆寺和上元,負責口外的馬場。清末軍制改革,將延續了兩千多年的馬政機構並入軍牧署,但上朝朝廷壹直保留到清朝滅亡。

= = = = = = = = =至於木蘭詩的背景,和北魏與柔然的長期戰爭密切相關。柔然,又名蠕,公元四世紀在蒙古高原的爾渾河和圖拉河流域建立政權,經常騷擾北魏。據史料記載,從407年到493年的80年間,雙方發生了15次重大戰役。

從《木蘭詩》中木蘭遠征的路線來看,她從家過黃河後,經過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南壹百裏處)。)燕山(即楊希嫣山,即現在的蒙古人* * *和中國的懸隘山。《木蘭詩》因這句話而稱燕山。)等地方也符合當時的情況。進攻很軟,被迫撤退到沙漠北部。然後,夏果於431年滅亡,北燕於436年滅亡,北梁於439年滅亡。在北魏十幾年的治理下,304年開始的壹百多年的黃河流或亂結束了,中國北方重新統壹了。這場戰爭是進步的,是符合人民意願的。詩中的木蘭參加統壹北方的戰爭十余年,大敗敵人,凱旋而歸。正因為如此,木蘭詩才得以流傳千年,花木蘭才得以千百年來為人民所歌頌和贊美。

《木蘭詩》目前公認為南北朝時期北魏的作品。中國北方始於公元304年混劉元建立北漢,439年被北魏統壹。* * *經歷了135年。這期間有壹個被稱為“五胡十六國”的割據政權。這是中國北方持續時間最長的壹次戰爭和社會混亂,社會經濟文化遭到極大的破壞。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和尖銳性使得這些戰爭異常殘酷。作為這種殘酷的集中表現,就是大量的人的死亡。“可憐的人,和死神壹起出去吧。屍葬於狹谷,屍骨未收。”(《企業隱喻之歌》)是當時大批各族人民在戰爭中死去的真實寫照,也表現了這裏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戰情緒。《木蘭詩》也是這個戰亂頻仍的時代環境的產物。

關於木蘭詩產生的時間,眾說紛紜。前人有的說是曹偉自薦所作(漢代宋維泰隱逸詩),有的說是起源於隋代(宋成大昌論範路詩),有的說是起源於唐代(劉崧柯莊論後村詩)。解放後,關於《木蘭詩》的產生時間,壹直有討論。基本上有兩種意見:壹種是“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事件和詩歌都產生於魏末”(《余冠英樂府詩選》,122頁)。另壹方面,這首詩發源於西魏(光明日報4月26日文學遺產,1954,羅根澤《木蘭詩的時間地點》)。

總結各種說法,有三種說法:韓偉、南北朝、隋唐。最近很多人肯定木蘭詩產生於北魏(即後魏)。原因大致如下:

1.北魏是遊牧部落,社會氛圍濃厚,尚武。不僅男人,而且女人也能學會騎馬和射擊。只有這樣,木蘭這個女人才能代替父親參軍,做到“百戰將軍死,十年壯士回”。北朝樂府《荔波小妹之歌》中稱贊荔波說:“荔波小妹婀娜多姿,衣裙如卷,左拍右拍必雙。女人還是這樣,男人也能遇到。”從這裏來看,當時的女性意氣風發,依然騎射,絲毫不遜於男性。

2.北魏實行“軍戶”制度,軍戶是征兵的主要對象。作為“國之兵”,雖然年老體衰,卻不能免俗(《呂思勉南北朝史》,第1302頁)。西魏雖然也實行征兵制(政府征兵制),但要求應征者符合壹定的條件,不像北魏,而是“選料者以為是”(《馬端臨文學通考》卷151)。從《木蘭詩》的內容來看,可以確定木蘭家是鄉下當兵的,屬於“軍戶”,父親和哥哥年紀小,不得不申請。因此,木蘭詩起源於北魏的理論更符合歷史實際。

3.木蘭詩中提到的黑山(今內蒙古呼浩特東南的殺虎山)和燕山(今蒙古的杭艾山)都是柔然(又稱匍匐或茹茹)聚居地,歷史上沒有西魏與柔然交戰的記載。柔然是北魏的對手。歷史上記載,從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間,雙方發生了15次大的戰役,平均大約5年就有壹次戰爭。這是北魏木蘭詩產生的第三個原因。

  • 上一篇:冷飲的歷史
  • 下一篇:辦公室可以有臺階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