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赤字

歷史赤字

壹、獨立戰爭、禁運和戰爭1812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但獨立並沒有自然帶來繁榮和發展。獨立戰爭時期,由於與英國的貿易停滯,北美的制造業有所發展,但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上仍遠遠落後於英國。戰後,英國利用其強大的制造業和商業優勢,對美國出口進行了嚴厲的商業限制,包括禁止美國商品進入西印度群島;另壹方面,它向美國傾銷大量英國商品。獨立前夕,從北美運往英國的生鐵年均3929噸,1791年減少到797噸。煙草、大米、靛藍等大宗農產品出口也大幅下降,帶來了商業、航海的停滯和造船的衰落。據統計,從1784年到1786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商品總值約為760萬英鎊,而同期美國對英國的出口僅為249萬英鎊,逆差為521000英鎊。出口萎縮,市場萎縮,導致價格大幅下跌,商人和農民破產,債務鏈斷裂,社會嚴重動蕩。許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最著名的是解泗起義。在美國歷史上,1781到1789這段時期被稱為“危機時期”。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其實質是英國以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強大優勢對新獨立的弱小的美國進行打擊,以經濟殖民取代政治軍事殖民。

危機給美國上層社會帶來了大範圍的沖擊,“美國向何處去”壹時間成為報紙和小冊子討論的焦點。喧囂聲中,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兩種聲音依然清晰可辨。主張自由貿易的大多是南方的大種植園主和北方的大商人。危機期間,南方的種植大戶兼並了大量小農的土地,鞏固了自己的競爭地位。雖然他們對英國的出口限制不滿,但他們受益於質優價廉的工業產品。因此,他們主張自由貿易。壹方面,他們要求英國取消出口限制;另壹方面,他們試圖擺脫英國的商業壟斷,開拓南歐、北歐等全球市場;另壹方面,他們加速向西部擴張,把西部的大片土地變成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增強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北方的大商人也主張自由貿易,因為他們的利益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擴大。無論進出口是否出現逆差,只要貿易總額上升,他們的利潤必不可少。主張貿易保護的人很復雜,既有愛國主義捍衛獨立戰爭成果的,也有鞏固謝四起義前統治秩序的。既有受英國打擊最大的廣大小農,也有少數制造業主。因為當時的主要矛盾是抵抗英國的經濟侵略,主張加強邦聯政府和加強貿易保護的代表漢密爾頓實際上控制了政府的決策。漢密爾頓認為,英國的強大來自於制造業,因此美國必須重視制造業的發展。發展制造業,必須有政府保護。他指出了需要政府保護的三個原因。第壹,外國政府對制造業有保護和激勵;第二,農業國家的居民出於習慣,往往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職業;第三,制造業國家在技術、資金和市場上已經具有優勢,這使得“新成立的制造業國家無法與成熟的制造業國家平等競爭。”

遺憾的是,盡管漢密爾頓提出了加強聯邦政府權力、重視制造業、主張貿易保護的壹攬子計劃,但實施的只是加強聯邦政府權力、建立財稅制度、恢復公共信用和成功發行新國債,使聯邦政府不再名存實亡。然而,漢密爾頓所珍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沒有得到實施。1789關稅稅則規定進口稅率僅為9%,遠不足以保護新興制造業。英國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從壹開始就禁止機器和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外流。由於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國工人的工資平均比英國高1/3到1/2。再加上英國企業主的雄厚資本和現成的銷售網絡,美國制造業舉步維艱。1801的326家股份制公司中,投資制造業的只有8家,僅占總數的2.4%。

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美國將很難擺脫中南美洲國家的命運,成為歐洲工業國的附庸。因為獨立後主導美國社會的是大農場主和大商人,他們都從自己的依附地位中獲益。每壹個發展制造業的重大舉措都與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相沖突。要征收高關稅,第壹,種植園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歐洲的工業消費品。如果對方實施報復性措施,也會導致出口、物價、收入下降。在這種社會經濟結構下,資源越豐富,妳就越能依靠開發資源獲得收入,妳就越沒有動力去發展制造業。傑斐遜的自由貿易和他的農業國家的夢想是基於他對美國豐富資源的依賴。這個甜蜜舒適的夢完全有可能把美國制造業累個半死。

正當美國在西部做農業夢的時候,被英國軍艦的聲音驚醒了。1807年,英國為了打擊拿破侖,炮轟美國軍艦切薩皮克號,強迫船員去上海。這激起了強烈的反英愛國情緒。1807,18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案,禁止所有船只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意圖通過中斷對英國的農產品供應給英國壹個教訓。沒想到禁運不僅沒有傷害到英國(英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糧食,自己生產糧食),還讓美國經濟徹底癱瘓。禁運充分暴露了美國經濟的殖民地和依賴性。1807-1808期間,美國出口下降88%,進口下降59%。海運業瀕臨破產,大量海員失業。北方大小商人損失慘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小農戶、小業主相繼破產,工業消費品供應嚴重困難,關稅收入銳減,財政出現巨額赤字。在強大的壓力下,不得不在1809開頭取消禁運法案。然而,正是這壹波禁運讓美國制造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1810,制造業生產總值達到12億美元,相當於禁運前出口總額的2/3。禁運使國內制造業不再面臨外國競爭,工業品價格上漲大大增加了制造業的利潤。航海業和對外商業的蕭條促使大量資金投向制造業。更重要的是,禁運讓美國人明白了制造業對於國家獨立和國力的重要性,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擺脫經濟依賴帶來了第壹縷曙光。然而,就在普通美國人得出上述結論的時候,作為權力結構核心的壹些大農場主和商人增加了對英國的依賴,更加害怕與英國發生貿易戰。因此,就在禁運結束後,財政部長加勒特向國會提交的壹份關於制造業的報告再次被擱置。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的讓步沒有得到英國的回報,英國繼續掠奪美國船只。再加上美國西部擴張主義者的鼓勵,1812年,美英正式開戰。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與禁運非常相似。對外貿易和航海陷入了長期的蕭條和停滯,而制造業發展迅速,對英國霸權構成了現實威脅。戰後,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美傾銷商品,英國議會和政府也積極支持。布魯厄姆勛爵在英國下議院說:“為了把美國在戰爭期間生產的嬰兒制造業扼殺在搖籃裏,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遭受壹些損失也是值得的。”但英國的如意算盤沒有得逞。這有三個原因。第壹,當時英國技術相對簡單,容易掌握,容易提高,美國制造業在技術上並不處於絕對劣勢。其次,從規模上看,美國制造業有相當的實力,也得到了國內金融力量的支持;第三,美國在1816年頒布了第壹個保護性關稅法案,制成品平均稅率飆升至25%。此後,直到19世紀末,貿易保護主義壹直是美國經濟政策的基調。

因此,1807的禁運和1812的戰爭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如果沒有這兩場戰爭——戰爭是最極端的保護主義,以及由此產生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很可能成為另壹個巴西,世界歷史的面貌將會大不相同。遺憾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美國歷史學家,都沒有對這壹轉折的意義給予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恐怕是中外理論家和歷史學家都擺脫不了歷史必然性和歷史決定論的某種思維模式。如果每個國家都能最終走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或者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那麽就不會有轉折,最多只有曲折。

第二,內戰

擺脫弱勢地位的過程不是壹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鬥爭和曲折。當時英國的強國地位還沒有今天的美國那麽突出。壹開始沒能阻止美國獨立,後來沒能在1812的戰爭中重新占領美國(因為英國擔心在歐洲大陸重啟戰爭),再後來沒能在戰後搞垮美國經濟。但這並不意味著英法等歐洲大國認可美國的崛起,而是繼續伺機打壓美國。就美國而言,從原來的殖民地社會經濟結構向以制造業集團為中心的自治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也經歷了壹次又壹次的沖突和鬥爭。大商人集團、航海集團、南方種植園主、北方制造集團之間的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的矛盾仍時起時落,構成了地方主義與民族主義(分權與集權)、奴隸制與廢奴主義、新申請的州是否開放奴隸制、民主黨與共和黨之爭等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隨著這些矛盾逐漸主導國內各類矛盾,矛盾逐漸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領域,社會情緒越來越激動,直至內戰爆發[1]。

事實上,盡管禁運和戰爭以及關稅保護原則的建立,美國工業在壹段時間內仍然很弱。1820以前,作為工業化最重要的部門,鋼鐵工業的鐵產量比殖民時期少。鐵礦石的開采、冶煉和制鐵工業完全被英國控制。真正保護鋼鐵行業的第壹個關稅是1824,隨後是1828。20世紀30年代初,自由貿易集團控制了政權並降低關稅,鋼鐵工業生產很快停滯並下降。1842年,參議院決定恢復高關稅,鐵產量再次大幅上升。就這樣,自由貿易路線和貿易保護路線反復鬥爭,鋼鐵工業也反復波動,直到林肯上臺,將關稅提高到無可估量的地步,最終建立起強大的鋼鐵工業。

總的來說,關稅之爭越來越有利於貿易保護主義者,而主張自由貿易的南方種植園主、北方進出口商和航海團體則怨聲載道。北方進出口商業利益的代言人,如馬薩諸塞州的丹尼爾·韋伯斯特壹直反對高關稅,而南方1828的高關稅被稱為“可惡的稅率”,尤其是在南卡羅來納州。為了反對高關稅,南卡羅來納州不惜脫離聯邦。為此,它提出了憲法“公約論”,即國家創立聯邦,當中央政府的決定不符合國家意願時,國家有權自行決定。1832年7月,在自由貿易者的強大壓力下,國會通過了新的關稅法案,雖然低於1828,但仍無法滿足南卡羅來納州的要求。同年6月165438+10月,南卡羅來納州召開州代表大會,宣布國會通過的關稅法無效。如果聯邦政府采取強制措施,南卡羅來納州將脫離聯邦。面對聯邦分裂的局面,國會不得不再次通過妥協法案,擴大免稅商品的種類。

妥協達成了,但矛盾沒有解決。自由貿易者和貿易保護主義者在壹次次較量中逐漸清理陣營,形成了以南方種植園主為核心,北方制造集團為核心的兩大派系。在世界範圍的廢奴運動的推動下,這兩派的鬥爭進壹步激化為蓄奴州和自由州的鬥爭。兩派都想控制眾議院和參議院,政府和最高法院。因為每個州的參議員人數相等,南北控制的州數相等,所以兩派在參議員中勢均力敵。這時,如果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南方就可以控制元老院。於是,壹個又壹個新的開發區被批準為新的州,也就是兩派壹次又壹次競爭的時候。每次都是為了維護聯邦,雙方達成妥協,比如密蘇裏妥協1820,1850的妥協。在1850的妥協中,北方限制了奴隸制的擴張,同時向南方許諾了嚴格的奴隸制法律,從而維持了南北之間脆弱的政治平衡。然而,每壹次妥協都在醞釀著矛盾的進壹步激化。1850的妥協被稱為“火山口上的鍋蓋”。此後,南北雙方的戰鬥越來越激烈。在1854的堪薩斯問題上,兩派發生了武裝沖突。這是內戰的序幕。

【1】1800之前,兩大黨分別是聯邦黨(漢密爾頓的黨)和民主共和黨(傑斐遜的黨)。到1800年,聯邦黨下臺,很快解體。之後20多年民主共和黨基本占優,1830。

I)反壟斷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後,美國第壹次政府幹預是被稱為“信任炸彈客”的共和黨人西奧多·羅斯福的反壟斷。

謹小慎微的塔夫脫幾乎無所作為,最終與西奧多·羅斯福分道揚鑣;

民主黨人威爾遜繼續高舉共和黨人西奧多的大旗,反對托拉斯,制定了著名的克萊頓反托拉斯法。

以上是國家幹預的第壹階段。

(2)自由放任

1921年,共和黨人哈丁入主白宮,開啟了哈丁-柯立芝-胡佛時代。哈丁對威爾遜的政策非常不滿,主張“回歸正常”,這是自由放任主義的死灰復燃。柯立芝認為“只要政府什麽都不做,80%的問題都會自然解決”。胡佛極力主張自由放任,他本人就是個人奮鬥的成功範例。三任總統放任自流的結果,給美國帶來了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胡佛”這個詞已經從英雄的同義詞變成了罵人的前綴。胡佛任期結束時,1933 (414億)的GDP下降到1929(868億)的50%左右。

(3)羅斯福新政

民主黨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934執政後,推行“新政”,對經濟實行強有力的國家幹預,先救助銀行,後進行農業和工業復興,制定旨在保護窮人和工人的瓦格納法和社會保障法,進行大規模救濟,聯邦政府設立公共事業。羅斯福新政為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探索了壹條延長壟斷資本主義壽命的可行之路,即大力發展非法西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走所謂的“福利國家”道路。

羅斯福去世後,杜魯門推行“公平行政”,在經濟政策上仍奉行羅斯福的國家幹預政策。前後兩個人五年二十年,這是政府強力幹預的第二階段。

(五)艾森豪威爾的現代共和主義

1953年,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宮。他們擔心新政以來的大規模國家幹預無異於“滑向社會主義”,於是想盡辦法回到“正常狀態”(即自由放任的狀態)。然而,美國的現實最終使艾森豪威爾政府接受了新政以來民主黨政府的社會經濟改革,走了壹條與胡佛完全不同的共和黨新路線——中間路線。50年代的美國,出現了“富裕社會”的“另壹個美國”現象,社會兩極分化依然嚴重,貧困依然沒有消除。50年代經濟增長緩慢,黃金外流,受到蘇聯的嚴峻挑戰,黑人運動興起。

(6)肯尼迪的“新邊疆”和約翰遜的“偉大社會”

1961年,民主黨人肯尼迪入主白宮。在經濟政策上,繼續奉行凱恩斯主義,實行以減稅為主的長期財政赤字政策,同時實行雙利率的廉價貨幣政策,以及和平時期對工資和物價的非強制性控制。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聯邦政府大大加強了對勞動力再生產的幹預,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革命的新需要,“福利國家”設計的範圍迅速擴大。鑒於黑人運動的迅速發展,國會通過了三項重大的民權立法,在法律上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肯尼迪發起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使美國科技取得了巨大進步。

這是第三次,也是政府幹預的高潮。

(7)反對新政傳統的初步嘗試。

65438年到0969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入主白宮。起初,他試圖走與新政完全不同的保守路線,試圖在經濟、社會福利和政府體制上進行大規模改革。在經濟政策上,他數次采取反凱恩斯主義政策;在社會福利方面,他削減了“偉大社會”項目,提出了家庭援助計劃,以取代聯邦社會援助。在政府關系上,主張改變權力集中在華盛頓的流向,實行所謂的新聯邦制;在民權問題上阻撓通過校車接送孩子的方式消除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

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到1970,工業生產疲軟,失業率高達5.9%。這壹切迫使尼克松采取“試壹試”的國家幹預措施。19711 10月4日,尼克松在電視上公開宣布要用赤字財政政策實現充分就業。

尼克松任內幾次試圖擺脫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幹預政策,但每次都不得不回到國家幹預的道路上。

  • 上一篇: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刺客:四大刺客指的是誰?四大刺客信息歷史名人
  • 下一篇:電影《阿甘正傳》中的歷史事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