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電報的故事是什麽?

電報的故事是什麽?

研究密碼學的弗裏德曼。

在現代戰爭中,截獲敵方電報並組織專家破譯是電子戰的壹個重要方面。往往關系到重大戰役的成敗和士兵的生死,所以各國對電報通信嚴格保密。

二戰前夕,日本海軍在1937中使用了為保護絕密而研制的“97”密碼電報機。這種電報使用45,000組按字母順序書寫的密碼來發送時間。日本軍方認為極其機密,密碼世人難以破譯,有利於軍事秘密通信。

然而,強者恒強,上述日本密碼已被破譯。誰破解的?這個人就是弗裏德曼,美國密碼奇才,高級破譯專家。

弗裏德曼1912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後壹直從事密碼學的研究。從1938開始,他全力以赴破譯日本電碼,復制日本電碼電報。經過兩年多的潛心研究,終於在1940年9月,日本人的密碼被壹份仿制的“97式”密碼電報初步破譯。1941 65438+10月20日,又壹艘日本商船“日新丸”駛往美國舊金山。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機不可失,於是派出幾名士兵,偽裝成海關人員,搶劫了商船“日新丸”號上使用的“電報電碼本”。這艘商船使用的密碼雖然與日本海軍使用的密碼不同,但始終具有啟發性,這為弗裏德曼掌握日本密碼規律並準確破譯提供了條件。

半年多後,弗裏德曼破譯了日本外務省與日本駐美國大使館之間的270多份電報。此外,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發出的密碼電報有90%被破譯。因為弗裏德曼的豐功偉績,他曾被美國授予“特別公民勛章”、“最高功績勛章”和“國家安全勛章”,並授予他6.5438億美元的巨款。

1942年5月20日,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給日本艦船發了壹份密碼電報,由弗裏德曼再次破譯,意義重大。

因為,此時,正是日美太平洋戰爭中壹場大規模海戰——“中途島海戰”(日軍於6月4日淩晨發起進攻)的前夕。日本海軍集中絕對優勢兵力——8艘航空母艦(400多架艦載機)和120多艘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決心攻占中途島,以達到摧毀美軍太平洋艦隊,迫使美軍退守夏威夷和西海岸的目的。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從破譯的密碼中得知日本海軍的作戰行動計劃,喜出望外。但還有壹件事不得而知,那就是日軍這次軍事行動要攻占的目標在哪裏?暗號只多次提到“AF”。這個“AF”在哪裏?這很難打破,尼米茲。尼米茲猜到是中途島,於是從中途島給美國國防部發了壹份電報。消息是“中途島的蒸餾水廠被毀,淡水供應非常困難。”故意讓日本人“偷”。果然,日本海軍上當了:日軍“竊取”消息後,在發往日本東京的緊急電報中說:“AF”號極度缺淡水,必須在6月5日前將大量淡水運到“AF”號。尼米茲從日本海軍的電報中確認了日軍要攻占的目標“AF”是中途島,並進壹步了解到進攻日期可能是6月4日,因為日本海軍自以為強大,狂妄自大,想在壹天之內拿下中途島。徹底殲滅美軍太平洋艦隊,就像半年前突襲珍珠港時(1941年65438+2月7日)所做的那樣——擊沈擊傷美軍軍艦40余艘,擊毀美軍飛機260架,死傷美軍47575人,導致美軍太平洋艦隊喪失戰鬥力6個月。

然而,歷史的進程並不總是按照日本侵略者的意願進行的。美國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從弗裏德曼破譯的日本密電中,對日本海軍的壹舉壹動了如指掌。於是我巧妙地做了如下安排。

日本聯合艦隊第壹機動部隊的四艘航空母艦,由山本五十六指揮,駛入中途島西北240海裏的海域,向中途島派出第壹批飛機180,企圖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此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群(又稱航母編隊)已經離開中途島,進入日本第壹機動部隊的4艘航母附近,派出200多架飛機轟炸日軍航母。

當第壹批日軍飛機轟炸中途島歸來,正在航母上降落,第二批100多架日軍飛機被魚雷擊中準備起飛時,兩批美軍飛機壹擁而上,轟炸了4艘日軍航母。這個時候日本只有幾架飛機拼死拼活,但是飛蛾撲火也沒用。結果日本聯合艦隊第壹機動部隊的4艘航母被美軍擊沈。美軍航母戰鬥群乘勝追擊戰敗日軍,徹底粉碎了山本五十六壹舉攻占中途島的美夢。

拯救我們

如果妳看過英國電影《尼羅河慘案》,妳壹定會記得那個場景:制造悲劇的兇手為了隱藏自己的陰謀,用蛇殺人。比利時偵探波洛在他的房間裏突然遇到了壹條可怕的眼鏡蛇。在壹個非常危險且無法逃脫的情況下,他用手指敲了敲墻壁。隔壁的萊斯上校聽到敲墻的聲音,拿著劍沖進波洛的房間,刺中了那條蛇,救了波洛。雷耶斯上校來得這麽快,他怎麽知道波洛有危險?原來,波洛敲在墻上的是“莫爾斯電碼”的聲音——“SOS”(嗶、嗶、嗶、嗶),這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所以,雷耶斯上校聽到了,趕緊去救援。波洛熟練地使用了“莫爾斯電碼”這種國際求救信號,於是雷耶斯上校聽到了,急忙趕來救援。波洛巧妙地使用了“莫爾斯電碼”這壹國際求救信號,化險為夷。

那麽,這個“SOS”聽起來是什麽意思呢?什麽時候規定的?

原來,在電報發明之前,海上的人們用火花、音響和旗幟作為求救信號。有了電報,1908國際上壹致同意船舶使用“SOS”作為求救信號。這個“SOS”是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意思是“幫助我們”。最早使用這種求救信號的是美國船“阿拉普號”,時間是1909年8月。當船航行到哈特拉斯角附近時,機器發生故障,無法繼續航行,船上的人都很著急。這時,船不得不發出“SOS”信號,希望得到鄰近海岸的幫助。

這個莫爾斯電碼“SOS”信號意義重大,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1909年,白星輪船公司“* * *和國”輪發生重大事故;1912,泰坦尼克號的悲劇;1913,“沃爾托諾”的大火;1914年,“愛爾蘭女王”號輪船在聖勞倫斯河沈沒...正是因為這些船只及時發出了“SOS”信號,並得到了救助,才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1908至今,莫爾斯電碼“SOS”信號救了多少人,很難統計。但是電報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拍電報捉拿兇手

用電報發送信息至少有兩個好處:第壹,快;二是準確,“消息”壹般不會有錯誤。

為什麽電報很快?有多快?就無線電報而言,它是以無線電波的形式傳輸的。無線電波在太空中傳播的速度與光速相同,約為每秒30萬公裏。這個速度比今天3倍音速的飛行器(比如美國名為“黑鳥”的高空偵察機)甚至20倍音速的洲際導彈(洲際導彈墜落時的速度)都快很多倍。所以,很神奇的是,用“電”發送壹條信息只需要1/15秒,即使地球上兩點之間最遠的距離也能到達!

1945 65438+10月,英國首都倫敦的所有報紙都以大標題刊登了壹則追捕逃犯的新聞。人們看了之後,急忙跑去告訴他們,說:“這電報真快!”這裏的“電報真快”和逃犯有什麽關系?

原來,那年元旦淩晨,英國帕丁頓火車站的接線員接到斯勞火車站發來的電報,說那裏發生了壹起兇殺案,罪犯已於7點42分登上了開往帕丁頓的火車,座位在壹等車廂第二節的最後壹排。接線員接到電報後,立即向安全部門報告。刑警迅速在帕丁頓車站布下天羅地網。火車壹到站,兇手就被迅速抓住了。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電報追捕逃犯真是快如閃電。即使逃犯乘坐三倍音速的黑鳥飛機,想從英國倫敦飛到美國紐約,也逃不出法網。因為,雖然“黑鳥”以三倍音速飛行,比步槍子彈剛剛離開槍口的速度還要快,但從倫敦飛到紐約需要1小時55分32秒,而電報只需要0.1秒就能在眨眼之間到達。

另外,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電報是準確的。斯勞火車站的“消息”說,罪犯登上了“7點42分”的火車,這個“7點42分”不會被誤認為“9點42分”。如果出了差錯,就很難抓住罪犯。為什麽電報不會出錯?

通過比較電報和普通電話,我們可以理解它在這方面的優勢。電報和電話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幹擾,如雷電、沙塵暴、各種電氣設備產生的電火花,有時還有敵特發射的電子幹擾。普通電話傳輸的是連續的語音信號,很難克服。所以我們要把這些幹擾雜波和人說話的聲波混在壹起,送到接收者的耳朵裏,所以有時候聽不清楚,要對方再說壹遍。電報傳輸的是“滴滴”離散、不連續的“代碼脈沖”(脈沖指的是極短時間的電流,就像人的脈搏跳動壹樣。),雖然“碼脈沖”也會受到幹擾,但只要“碼脈沖”沒有被幹擾雜波淹沒,就能反映出對方發出的“信息”的內容。

特別是在電報機的接收設備中,有壹個“幅度鑒別器”,可以巧妙地篩選電報信號。

人們事先確定“辨別水平”,當接收到的脈沖幅度超過“辨別水平”時,就輸出“電脈沖”。就像河上的大壩。只有當水位超過大壩的高度時,水才能流過。通常,“鑒別級別”被設置為正常脈搏的壹半以上。這樣,只要幹擾雜波不超過正常脈沖的壹半,就去除了幹擾雜波。有了“脈沖幅度鑒別器”,就像給電報戴上了壹副“濾光眼鏡”,大大增強了電報的“抗幹擾能力”,從而提高了電報傳遞信息的準確性。當然這是指正常情況下收發電報。如果在非常情況下——在溫德爾·迪金森激戰期間,敵人發射強烈的電子幹擾,或者稱之為“電子轟炸”(即“電子戰”),像海灣戰爭的第壹夜,美軍數十架電子飛機發射電子幹擾,可能導致電報通信失敗而中斷。

此外,電報通信不容易出錯,因為有文件可查。電報通信可以自動記錄對方發來的信息,發電報的壹方也可以同時留個底文。這樣可以及時發現錯誤,並存檔備查。這對於傳達上級命令尤其必要。上述電報的優點是普通電話所不具備的。

目前,“特快電報”還采用了能自檢和糾正“錯誤碼元”的編碼方式(簡稱“自檢自糾”),傳輸654.38+0萬個符號,不超過壹個錯誤,使電報的準確率更高。

有壹種“快速電報”,70個符號中錯誤少於3個就能自我糾正;有4 ~ 6個錯誤,都可以檢測出來;有6個以上的錯誤,大部分都能檢測出來。退房後,通知對方,讓他“重新發送”,直到收到的“消息”完全無誤。還有壹種更先進的“快速電報”,在發射機處安裝壹套自動檢錯糾錯設備。當妳發送時間時,妳發送電報並把它存儲在“存儲器”中。接收端收到電報後“登陸”(鑿入電報紙或印成字符),將信息發回發送端。發送方將收到的“返回報文”與“原報文”進行比較,如有錯誤,會主動重發,直到對方收到的電報完全無誤。這對於傳達上級命令是絕對必要的,以免壹字之差,釀成大錯。比如“淩晨2點發動總攻”,如果誤認為是“3點”,就會影響戰爭的整體成敗。

密碼真的保密嗎?

事實上,電報不僅快速準確。而且還具有保密性好的優點。

這是因為電報傳遞的信息(即消息)是壹組代碼,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是看不懂的,不像電話,任何人都能聽懂。如果用電傳機(由電報機發展而來)傳輸電報,由於編碼統壹,每個字符由相等的碼脈沖組成,傳輸速度很快,像打機關槍壹樣,更是聽不清楚。這在保密方面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此外,中文電報中的每個漢字都是由壹組數字組成的。發中文電報時,要先把漢字翻譯成數字,再把數字變成代碼。具體來說,如果要發壹封“見報即答”的電報,首先要把電文手稿寫在電報紙上,電報局的翻譯人員會把電文中的漢字按照統壹的國家標準碼本(“見”是6015,“報”是65435)翻譯成由四個阿拉伯數字組成的組碼。收發電報的流程見下圖。

話務員用“印碼電報機”(也叫莫爾斯電報機,是電報機家族的第壹代,部分線路仍在使用)拍電報機,根據代碼組合按下和釋放按鍵。按鍵時,電路接通。此時電流通過電報線,進入另壹臺電報機的電磁錢線圈,使電磁鐵產生磁力,吸引銜鐵。利用杠桿原理,將印碼輪(通常浸沒在墨槽中)擡起,使其貼在移動的紙上。所以,紙條上畫了壹條黑線。當操作者松開鑰匙時,電路中的電流被切斷,電磁鐵失去磁力,印碼輪再次落入墨槽中。當印刷輪離開紙幣時,紙幣上出現了壹片空白。發報員用手指不斷按下和放開按鍵,電路通斷,紙條上印著“點”和“破折號”的符號。接收方的話務員把這些“點”和“劃”抄成數字,再由翻譯翻譯成漢字,就成了電報。

從上面可以看出,電報確實是保密的。如果沒有專業的翻譯,都是“點”“破折號”,或者“6015,1032”等等。普通人怎麽能理解他們的意思?

但歷史戰爭,尤其是現代戰爭告訴人們,在遠離炮火紛飛的前線,後方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壹場無形的激戰。那就是交戰國之間的“偷電報”和“破譯密碼”之戰,簡稱“密碼戰”。現代京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李昱和與日本鬼子鳩山由紀夫的殊死搏鬥,就是不能給日本鬼子鳩山由紀夫“碼書”。因此,在非常情況下,軍用電報需要進行額外的加密,用於“防盜”和“防解碼”。添加的密碼是壹組人為創造的隨機碼,很難有規律的觸碰。經雙方秘密約定,可以隨時更改,也可以雙方利用電子計算機按照預先編制好的程序及時轉換密碼。這種“加密”,只要添加的密碼不被泄露,即使敵人“竊取”了電報,但找不到解密的金鑰匙——“密碼本”,也無法理解電報內容。這就是密碼電報的“秘密”。

除此之外,還有另壹種密碼,“約定密碼”,是事先與對方約定,用與原意無關的東西替換文中的詞語。收到電報的人壹眼就知道了,其他人卻百思不得其解。1984 165438+10月6日,日本《每日新聞》刊登了壹則尋人廣告。廣告的正文是:“二郎,邪友已走,請快回家,熱茶熱飯相待。”母親千代子琪。“在普通人眼裏,這只是壹個很普通的廣告,卻是壹個涉及詐騙案的‘碼字’。上面的廣告文字真正的意思是:“禿鷲,警察走了,請趕快聯系,同意付款,森永公司。“像這樣的密碼電報,在敵特相互接觸時,就像是‘黑話’。太難破譯了。

這些只是密碼電報的幾個簡單例子。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密碼電報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破譯。比如把要傳遞的文字壹個個換成數字,加上只有壹個人能及時理解的數字。除非拿到對方的“換字表”,否則破譯這個密碼是非常困難的。據報紙報道,早在1963年,美國白宮和前蘇聯克裏姆林宮就建立了壹條“直通電報通信線路”,從莫斯科到英國倫敦,再通過跨大西洋海底電纜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對於這條線路,人們稱之為“熱線”。兩國政府之間發送的所有電報在發送時自動翻譯成代碼,在接收時自動翻譯成文字。可想而知,密碼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中國古代歷史上兩個活到100歲以上的皇帝是誰?
  • 下一篇:《哈利·波特》中的歷史、神話、傳說和典故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