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平樂下壩村歷史

平樂下壩村歷史

作者:金夢旅遊

平樂鎮因平樂村而得名。

平樂村南為香莊,北為三裏鋪。北有邙山,南有洛河,東有漢魏洛陽城,西南有瀍河回族區;焦枝鐵路、二廣高速公路、平金大道穿村而過,交通便利。該村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土地肥沃,繁榮昌盛,壹直是羅東名鎮。

東漢永平五年(公元62年),漢明帝為迎接西域“飛廉銅馬”貢品,修建了平觀樂觀的建平音樂廳。從此,平樂殿成為皇帝檢閱三軍、與手下將領欣賞各種劇目、設宴顯示國威的場所。因該村位於平樂觀附近,故稱平樂,又名漢源,有“東方之籬”、“大漢屏障”之稱。北魏擴大了洛陽的首都,建平李樂。如今,平樂村以平樂觀、平樂巷命名。

洛陽文史學者徐金星先生曾為《東都明珠·金平音樂》壹書作序。序言寫道:“平樂鎮平樂村、新莊村、六坡村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平樂村北有東漢帝陵。”這說明平樂自古以來就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

1957修建中州運河時,這裏出土了齊侯的聚寶盆。高43.5厘米,直徑70.3厘米,重75公斤。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現藏洛陽博物館。

平樂村,植根於文化底蘊深厚的沃土,被世人譽為“小洛陽”、“金平音樂”,被評為“中國十大美麗鄉村”、“中國牡丹畫第壹村”,自然。

項莊,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經是洛陽以東著名的集貿重鎮,各地商賈雲集。村裏有壹條東西向的街,不到壹公裏長。街道兩邊的門面幾乎都是商家和店鋪,主要是糧店、棉布店、藥材店、布店、染坊等等。

據《項莊古鎮軼事》記載,東漢時期,洛陽東有白虎觀,西有青龍觀。香莊村是青龍寺所在地。後來,青龍寺逐漸坍塌,附近的壹座巨大石像成了這裏的地標,村子改名為“香莊”。

在香莊村南頭路以東,有壹塊被圍墻圍起來的“空地”,就是石像所在的地方。有村民說,這裏以前是水坑,石像立在坑邊,它的四只腳和底座陷在泥水裏,讓人心疼。後來,為了有效保護珍貴的歷史文物,村裏投資改善了這裏的環境,修建了墻壁和天花板,並“安置”了石像。

據專家考證,這尊石像應該是東漢時期雕刻的,距今1900多年。是目前中國極其珍貴的石雕藝術瑰寶。

此外,還有壹種說法是,這只石象原是項莊北邙山達汗墓中的聖門象。在去邙山的路上,石象在這裏“生根發芽”。

村中古樹參天,城墻環繞,氣勢雄偉。村外的窯店板守衛著洛陽通往黃河渡口的門戶,是洛陽歷史上著名的軍事據點。從東漢到隋唐的近900年間,朝廷在姚店古村南門外設立了武場和烽火臺,經常在此閱兵。

目前,姚店古村有東門、二仙廟、關帝亭、望京門、南門等遺址。兩位神仙是女神。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皇帝封他們為“真人”,宣和初年封他們為“惠崇、崇叔”。

二仙寺占地約500平方米。它建在2米高的平臺上,南北向。主要建築法規基本齊全。有壹座灰瓦頂的大脊硬山廳,左邊有壹座附廳,還有廣生和老君兩個廳。據民國六年(公元1917)記載,二仙寺始建於六朝(南北朝)。元至正元年,蒙古兵馬保保和村民捐資在二仙廟前修建了壹個平臺和壹個戲臺。

明清時期,姚店古村建有驛站、郵鋪、墩臺,常年有士兵駐守。民國初年,張放捐資重建二賢寺。姚店古寨南門樓原建有相關皇帝亭,亭內放置關檀香像。南門挺高的。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南門可以看到洛陽城的壹些高樓。

  • 上一篇:薺菜是什麽?好吃嗎?
  • 下一篇:明朝農民起義的領袖方國珍起義了,因為他的敵人陷害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