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海參崴的女真屬於什麽部門?有沒有這部分後裔的資料?

海參崴的女真屬於什麽部門?有沒有這部分後裔的資料?

14世紀中期,女真的分布區域與元朝基本相同。元末明初,女真各部乘中原之亂,逐漸南遷,直至15世紀中葉。這場持續了約100年的遷徙活動,使女真聚落再次南移。女真南遷後,在南方形成了兩個大的聚居地,壹個是從遼寧新賓縣到東北的圖們江,壹個是從遼寧開原縣到北方的松花江。這兩個聚居地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女真人的分散地區。由於明朝的政策和南遷過程中的諸多內外因素,這三個地區分別成為後來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野人)女真地區。

明初,居住在黑龍江依蘭縣胡力拐和窩多連兩個十戶人家的女真人,分別在首領阿哈楚(李思成)和蒙格帖木兒(孟士木)的率領下,沿今牡丹江南遷,受到野蠻女真的入侵和元朝殘余勢力的騷擾。由胡裏變萬戶府的女真,先遷至黑龍江省寧安縣,後東移,渡過穆棱河,進入綏芬河流域,後定居於此。綏芬河下遊的雙城子,是渤海引賓府建州的故鄉。1403年,明朝廷以阿哈本部設衛,攻州,故名為州衛。胡力改革部偏袒率二勛南遷琿春河谷的土司。1406年,明朝廷立毛祿衛為建州衛之子。

1406年,明朝任命蒙格帖木兒為建州衛司令。就這樣,蓋和沃共同生活在建州衛的管轄之下。1408年,居住在胡和河(輝發河支流福達河)、法呼河、卓爾河、海茨河(松花江支流海浪河)的“女野人首領哈慈”在早晨,明確“土地並入國防”。至此,建州衛下轄的女真分布區已西擴至吉林市東南部,東臨日本海,北至穆棱河,南至圖們江。

1406年,女真入韓劫掠,被擊退。阿哈帶領他的西南弟子來到吉林省海龍縣。同時,也有壹些毛六圩的居民。蒙格帖木兒的辦公室嫁給了胡力改革部,也在1411年遷到了吉林省海龍縣,住在海龍縣通往開原的地方。1412年,明朝帖木兒孟的部隊脫離建州衛,另設左後衛,帖木兒孟為建州左後衛司令。

1423年,建州衛首領阿哈生下孫子李滿珠,帶領400多戶人家居住在鴨綠江支流桓仁縣。蒙格布華華統壹西茂慈悲衛部,移至渾江流域,蒙格帖木兒退回圖們江。李滿珠屢遭韓軍攻擊,被迫於1433年遷至渾江支流富爾河上遊的“烏米府”。1437年,朝鮮欲再次出兵攻打烏米府,李滿珠西進,到達渾河支流紫蘇,即今遼寧新賓縣。

1433年,遼寧開原縣數千棵楊樹襲擊建州佐為,帖木兒孟和長子阿古被殺。朝鮮趁機出兵圖們江,帖木兒孟的弟弟樊查、帖木兒孟的次子童倉(東山)於1440將100多戶人家遷到渾江流域,在那裏與李蠻會合,住在三江並流。與此同時,也有壹些人對董茂產生了憐憫之心。明朝廷分析,建州左衛為左右衛,童倉為左衛,誰察右衛。從此,歷史上出現了著名的“建州三味”。1451年,建州三圍有1700多戶,左右只有600多戶。如果按每戶5人計算,建州三味不到12000人。但無論是阿哈搬出綏芬河,還是同倉搬出圖們江,都有人沒搬走。

但建州女真重新定居壹地後,回歸者與日俱增,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聯盟集團。建州女真8部及其分布有:蘇克蘇河保護部,今紫蘇河;陳喆省,紫蘇河和渾河交匯處;萬艷(王甲)部,在新賓縣渾江上遊;渾河系,撫順市東南部的渾河流域;董湖北,今大牙二胡河;鴨綠江部,也就是現在的鴨綠江上遊,是1480年從圖們江流域過來的壹個毛烈衛。乃印部,今松花江上遊;朱社裏,今吉林省安圖縣。前人常把前五個滿洲五個,後三個長白山三個。

海西女真是由元代水大大路的溫韜女真、托沃女真、八巨將女真演變而來。明初主要指生活在今天松花江大波折,下到松花江口的女真。建州女真南遷的同時,海西女真也南遷了。到16世紀初,形成了哈達、烏拉、葉赫、輝發四部。後人說海西女真常指海西四部,位於遼寧開原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處。海西四部按居住區域分為兩部分:山寨彜族和蔣易彜族,哈達和葉赫為山寨彜族,烏拉和輝發屬蔣易。

哈達貝:屬於那拉族,其祖先最初居住在呼蘭河。1406年,明朝在此設塔山衛,1446年,明朝析塔山衛,設塔山佐為。塔山佐為位於今天的呼蘭河和依蘭縣之間。哈達部成員來自塔山佐為,與來自塔山衛-那孜普魯的烏拉部是同壹祖先。從那孜普魯六世到蘇黑特(克希那)作為塔山左後衛的領袖,塔山左後衛從塔山衛東轉戰塔山衛南,在吉林省的扶余、農安、前郭爾羅斯三縣。1533年,蘇黑特被巴代達汗族人所殺,次子王駒·外蘭(王鐘)率部逃往哈達河(今遼寧西豐縣小清河),成為哈達部的創始人。巴岱的長子的兒子萬(王太)已逃往吉林城西。1552年,王中被殺,其子博爾坤迎其堂兄王泰掌管哈達事務。王泰做了大臣後,哈達部更加強大。王泰死於1582年,他的兒子孟格布魯在位時,他失去了霸權,於1599年被努爾哈赤吞並。

烏拉布:最初生活在松花江下遊,其祖先那孜普魯人遷居到現在的呼蘭河流域。在蘇黑特率領塔山佐為南進後,蘇黑特·迪古也率部向朱妍南進。到了孫子布彥,又南下吉林永吉縣,布彥在那裏聽命於王臺。至布彥孫滿泰、布展泰先後稱王時,烏拉部已擁有吉林省中部,東至松花江以南,南至磐石縣,西至德惠-雙陽壹線,東至圖們江上遊。1613被努爾哈赤破。

輝發部:先祖興,姓伊克德利,生於尼瑪察部,原居薩哈連烏拉(今第壹松花江下遊)。1409明朝在今牡丹江壹帶設置禁衛軍,以氣引鹿哈禁衛軍,以塔失富提禁衛軍。伏提威在今天的富錦縣。知行古力任富提威首領時,曾帶兵南下呼蘭河流域,投納祿,改名納祿。王(王)為首領時,南遷吉林輝南縣。王基努死後,孫巴音達裏繼位。1607被努爾哈赤滅了。

葉赫布:源於塔魯木衛,建於明朝1406年,包括蒙古土默特壹座,女真那拉壹座。葉赫布的祖先邢根達汗是蒙古族土默特人,原居今呼蘭河以北。後來,他又率兵南移至松花江大曲折處,取代了當地的那拉家族。因為娜拉家族多,他就改姓娜拉家族。四傳至出空閣,南移至冶河(上遊今稱關河,下遊稱清河)。清嘉努、楊六兄弟為首領時,均按壹村(今吉林梨樹縣)為王。賈青奴孜布寨、楊基奴孜納林布魯繼位後,於1593年與蒙古科爾沁、錫伯、瓜勒查、長白山二部(朱社裏、殷娜)聯合進攻建州女真,慘敗而歸。八傳古至金太師、步陽,降努爾哈赤。

東海(野人)女真主要指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女真。建州、海西女真南遷後,東海女真也趁機南遷,進入了她們的故居。

明代松花江下遊、黑龍江以北出生的少女,如直子、赤烈範、直子野人、庫吾(明代哈爾威、博羅河衛、五烈河衛置於庫頁島)、吉列範等,均為東海女真。穆棱路、綏芬河路、那木都路(綏芬河下遊)、尼瑪查路(現雙城子)、胡燁路(現俄羅斯大武河)、烏爾古陳路(現興凱湖東北岸庫爾布新河/碧津河)、雅蘭路(現俄羅斯塔黑河)、西林路(現俄羅斯海參崴以東西林河/蘇津河)

在明朝,努爾戇徒被設立在廟街附近,管理東海的女真人。

居住在黑龍江省南部的氏族部落,被努爾哈赤、皇太極征服後,南遷至渾河流域,後成為滿清的壹部分。但分布在烏蘇裏江流域和黑龍江以北的大部分部落並未被納入滿族共同體,並在清初形成了赫哲族(那乃)、鄂溫克族(鄂溫克族)、奧羅奇族(奧羅奇)、費亞克族(尼夫克)等今天生活在中國和俄羅斯的民族。

  • 上一篇:關於珍惜時間的英語詩歌
  • 下一篇:漢代儒家董仲舒的歷史地位如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