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扶余縣的歷史沿革

扶余縣的歷史沿革

西漢初年,扶余人成為長春的主要居民。公元3世紀,建立政府,史稱扶余州。其早、晚期王城在今吉林市和長春市農安縣壹帶。扶余縣以農業為主,畜牧業和手工業發達。“其國之富”,“其二千裏,有八萬戶”。東漢末年,王宓城有3萬座,總人口約20萬。

扶余國是扶余人修建的扶余國都城,也是吉林市最早的城市之壹。扶余望城是木叉市。這個城市的形狀是圓形的。扶余望城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城市在吉林市,後期在長春市農安縣。西晉以後扶余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鮮卑人入侵,扶余王自殺,扶余王國第壹次滅亡。第二年,晉武帝出兵幫助恢復國家。公元346年,扶余城由西毒遷至農安。470年,南高句麗人入侵,破54城1400村。493年,北方的布吉人(滿族祖先的壹支)入侵,王富玉逃到高句麗,他的國家滅亡了。扶余建校600多年了。農安地區被高句麗占領,統治了200多年。唐朝時,高句麗為了防止唐朝的征服,沿遼河南起營口,北至農安,修築了壹道長長的土壘,史稱千裏長城。

北魏至唐初,東北東南部是高句麗的地盤,原扶余是高句麗的扶余府。668年,唐朝破高句麗,屬唐朝河北路。屬渤海總督署管轄。公元713年,蘇神族後裔在其首領大的率領下建立了渤海國,建立了五個都城,15,62個州。扶余府(曾用名蜀山府、龍州府)設在原扶余府,定為國都,下轄福州、龍州。遷都“敖東城”後,扶余府仍是渤海的文化經濟中心和最大城市,經濟文化發達,人口密集,總人口近50萬。

925年,居住在中國東北遼河上遊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強大起來。首領盧野阿保機領兵征渤海,四月包圍扶余府,翌年春攻占扶余府。傳說遼太祖的創始人盧野阿寶在回師助他時去世。當時城頭上有壹座沖天黃龍,於是廖將扶余府改為黃龍府,建了壹座佛塔。穿越全國分為上海、中國、西、南、東京五路。北京是政治中心,轄黃林府(今內蒙古左奇巴林南堡市)。黃龍府,隸屬東京道(今遼寧省遼陽市),團結五州(益州、安遠、蔚州、青州、永州)三縣(黃龍、錢敏、永平),是遼寧的政治軍事重地。

軍事上,黃龍府郡布署負責新州(今吉林懷德縣秦家屯古城)、彭、(今農安縣康山鄉廣元殿古城)、淮軍、襄州(今農安縣萬金塔古城、萬金塔鄉)、瑞、益州(今農安縣孝子鄉,在古城內)、濰州(今農安縣鄉)這些部隊駐紮在黃龍府附近。

黃龍府是遼金時期的名城。南宋名將嶽飛曾信誓旦旦:“直奔黃龍府,與群臣共飲。”嶽飛所說的黃龍府,就是今天的農安古城。

黃龍府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由於遼代的遷徙,這壹地區不僅居住著契丹人、渤海人(與女真人、滿族祖先為同壹種族)、女真人和漢族,還居住著鐵力、回紇、突厥、黨項等少數民族。遼聖宗年間(983-1030)在黃龍府修建的佛塔,至今猶存。塔高43米,中等實心,磚砌,檐密,8角13層。經年累月的侵蝕,塔基被毀,但仍未倒塌,足見遼代勞動人民在建築技術上的傑出才華。為了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1953年,國家撥款修復了10樓。在修復過程中,在塔中上部的壹個小磚房內發現了兩尊銀佛,以及壹個木甕、壹個骨灰布袋(內有舍利子)、壹個瓷香爐、壹個瓷香盒、壹個小銀碟和壹個銀單線刻銀佛緣。1983年,古塔由國家出資修復。現在塔的每壹層都有獅子、獨角獸等吉祥動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層樓的每個角落都掛著風鈴,刮風下雨,金鐵環響。

1165438+2004年9月,女真各部不堪忍受遼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其首領完顏阿骨打領兵攻占黃龍府。在抗擊黃龍府的戰鬥中,女真人將軍萬艷·露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切斷遼兵外援,控制交通要沖,放火燒風,督軍奮力壹戰,火燒靴子不知不覺,壹舉攻占了這個軍事重鎮。萬艷婁石是長春歷史上的壹個重要人物。其家族墓地遺存在長春市東南部凈月潭山南坡,是吉林省重要的金代遺跡之壹。

萬艷婁室自古以來就受到學者們的關註。據《晉史》、《劉略》記載,婁氏因攻克黃龍府有功,被評為黃龍府萬戶。後來又活捉了遼國皇帝天佐,戰功卓著。1130年,萬艷婁石死於軍中,時年53歲。金太宗親自派隊護送萬艷婁石的靈柩,葬在黃龍府東南的奧吉裏,也就是現在的石碑嶺。

徐進征服黃龍府後,將黃龍府改為濟州,並設立了與軍隊相關的軍種。金之所以將黃龍府改為濟州,是因為完顏阿骨打率兵南下渡河(今松花江)時,水深無船,於是下令壹人在前方探路,帶著赫柏馬渡水,隨後的兵馬順著馬鞭所指的方向,水深僅及馬肚,全軍順利渡河,攻入黃龍府。後來天意使人知渡何處,水深不在底。只是“濟州”、“涉軍”的意思,後來改成了龍州。金朝末年,蒙古人崛起。為了加強的軍事實力,金於1140年將龍州升級為龍安府,成為金朝北方的軍事中心。遼、金這兩個北方民族,曾經進入中原,在長城以南甚至長江流域作戰。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王國,在始祖龍州將長春的地名改回白龍府。遷都中都(北京)後,改稱龍州寬城子,為北方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時的大金王國繁榮昌盛,國家強盛。來自西方的景教(基督教)成為大津三大民族宗教(道教、佛教、景教)之壹,全民信仰。寬城子已成為東北亞最大的基督教聖地,市內教堂眾多,信徒數十萬人。此時的寬城人口近百萬,城市有了規模。城墻高大,分為兩個城市,宮殿保持非常豪華,沒有使用。

此後蒙古日益強大,用了近壹年時間攻占了寬城子。由於信仰藏傳佛教,蒙元認為此地是景教未知之地,因此長期無法攻占。於是下令拆除寬城子的城墻,百姓遷到遼陽和中原。這座千年古都變成了壹片廢墟,廢墟被挖地三尺,夷為平地。所以今天,幾乎找不到這座古城的痕跡,只有今天,在小城。

1234年,蒙古人滅亡了金朝,後來統壹中國成為元朝。元帝國統治時期,長春屬遼陽開元路,由隆安府統治。蒙古王朝的統治被推翻後,元朝皇權的主要殘余勢力退守東北。

明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宋襄公為魯將軍,郢公傅有德為左副將軍,永昌右副將軍侯,率二十萬北伐”。同年6月,戰爭因那霸投降而結束。“當初那霸派兵分作三營:壹營在榆林深處,壹營在鵝場,壹營在隆安、土河。”其中“隆安”即現在的農安,“壹土河”即伊通河。當時那霸投降將士二十余萬,“羊、馬、驢、駱駝輜重百余裏”。

明朝平定東北後,建立了努爾戇徒師,在長春地區設立了隸屬於努爾戇徒師的伊東河衛和伊蘇河衛,地址為現在的伊通河和飲馬河流域。

明帝國雖然在長春附近設置了軍政機構,但並沒有改變原有的國民生活狀況。從12世紀蒙古人從西北向東南遷徙開始,壹直到18世紀中葉,除了蒙古部落之間的爭奪,這裏壹直是蒙古人的遊牧之地。

滿清勢力在東北崛起時,蒙古郭爾羅斯部的壹支於1633年投降大清帝國,參加反明戰爭,故其部落首領於1636年被封為劄劄克護國公。所以在長春建立之前,是郭爾羅斯劄薩甫前旗的封地。

清軍於1644年入關後,開始修築東北柳條邊關(簡稱柳條邊關或柳條邊墻、條紋邊關等。).這裏說的柳條邊墻,是指邊墻外面有壹條溝,溝裏灌滿水,防止行人未經允許進入側面。側壁高3英尺,寬3英尺。墻上種三排柳樹,阻擋行人,故稱柳條邊或柳邊側墻。柳條邊可分為舊邊和新邊。老邊建於清初(順治年間)。在遼河流域修築了壹條東起鳳凰,西至山海關的邊墻,全長1900余裏,名曰“盛京邊墻”。因為修建較早,所以也叫老邊。新邊界指的是吉林省的柳條邊界。據《盛京通誌》“東起吉林北界,西至開原縣威遠堡邊關,長六百九十余裏。復蓋羅峰北界,縛柳以定內外柳條邊,亦稱新邊。”

“老側”自東向西有16側門。“新邊”從南到北有四個側門。主要指布爾廊側門、克爾蘇側門、伊通河畔門、法薩側門。

除了側門,沿著側墻的方向還有很多側平臺。新邊界的頭在吉林省舒蘭縣法制鄉以東10裏的頭臺村,法特哈門為二,以松花江為天險。過了河之後,依次是長垣地區九臺縣的三、四(今上河灣鎮四村)、五(今上河灣鎮五村)、六(今劉臺鄉六村)、七(程子街七)。清代新邊疆從壹站到十站,再從壹站到九站反復排列,稱為上十站、下九站。飲馬河梯田,又稱頭臺,位於放牛溝鄉景家村飲馬河頭臺屯。二臺在腰站村二臺村,現在是放牛村。九臺縣境內有9個邊防站,全長262華裏。

從九臺縣放牛溝鄉任家屯村北雙巷子往西南走,柳條邊出了九臺縣城,進入長春郊區三島鎮四合村東南的盛家崗子與雙陽區顏泉鄉後屯村交界處。這是壹個進入長春郊區的側站(後臺站),它從南壹英裏到鏡月鄉的西站和小河臺(第二個側站)。吳屯、孫邊、王邊,過幸福鄉,直往南到邢家臺,進新立城水庫。樂山鄉與永春鄉交界處(今新立城水庫)以東,轉向西南,即新側伊通邊關舊址。在長春郊區,有壹座柳條側門——伊通側門,三面,全長80裏。總的來說,柳條邊境線在長春有342裏,穿過九臺縣、雙陽縣和長春市。在清朝,每個柳條邊有150到200名臺灣工人。臺灣工廠“由漢族歸化人充任,種田免稅”,俗稱“邊民臺”。側臺不像碼頭、烽火臺之類的土臺,而是柳條邊界的地區行政機構駐地。清朝修建柳條邊界後,進壹步明確長春市以及農安、德惠、九臺的部分鄉鎮在邊界之外(新邊界以西),屬於郭爾羅斯前旗的土地。

清軍入關並在北京建立統壹的中央政府後,為了鎮壓漢人的反抗,壹批批“罪犯”及其家屬從順治朝開始被流放到東北。當時流放地很多,柳條邊上有各種門和平臺。舊誌中有雲:“側門住流民,父子造破屋住,嘗大雪,老人僵臥,兒子驚屍...我是壹開始從海關認識新人的。”可見300多年前清朝的人就流到了這裏。但在清初,流入量還是比較少的。

康熙朝,鄭成功的接班人被大清帝國鎮壓,以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叛亂也被平定。於是,大批“造反”官員、士兵及其家屬、近親被押解到東北。其中包括來自福建、浙江和山東等沿海省份的人,以及來自沈、貴州、湖南、廣西和廣東等省的人。

明清之際,俄軍到達黑龍江上遊的中國邊境地區。“三藩”平定後的1682年春,康熙帝東巡至船廠和大武拉峪村,開始籌劃抗擊侵略者的邊境戰爭。

1683年春,康熙帝下令對遼河航運方式進行檢查,並派“吉林省寧古塔副司令瓦裏華等。,從壹屯口到壹屯、壹門河口進行水勢測試。在侵略者被迫簽訂《尼布甲尼撒條約》之前的幾年裏,伊通河上的航運相當繁忙。大量的糧食和軍用物資通過這條水路被運送到jaxa前線。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沿途的居民,流放而來的水手和造船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上一篇:中國古代法律名稱的變遷
  • 下一篇:為什麽歷史上忽胖忽瘦的趙被視為國家和人民的代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