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要拿磐石鎮?怎麽來的?

為什麽要拿磐石鎮?怎麽來的?

磐石古稱“番禺”,城內有珍珠山,故又稱珠城。早在南宋靖平元年(423年),永嘉郡守謝靈運駕船到番禺務農,寫下了《去番禺海口》這首詩。巖石還是壹灘,所以謝的詩裏有“徘徊在碧沙竹”的句子。唐朝貞元年間(785-805),在溫州甪直路修建甌江沿岸堤塘,從此開發了巖石周圍的土地。唐朝元年(888年),旅行家僧肇大師在石崇創辦了壹座佛寺,名為四合院(今信義寺),佛教文化開始滲透。宋建言四年(1130),高宗皇帝趙構為躲避金人的困難,來到大海取暖。隨行人員包括判南龍、上岸考察、棄職留的徐州蜀,其後為三年(1207)進士吳都(原泰順),禮部尚書。真正發展起來並聲名鵲起的巖建於明朝初年。明初,在樂清盤石鎮新野寺,方國珍余黨與海上海盜勾結,擾亂沿海地區。洪武八年(1375),朝廷決定在磐石設駐軍,都督等官九十人,五千戶,每千戶士兵1260人,警衛5600余人。管轄範圍東至楚門港,南至官寧村(今永強),蒲圻千戶也屬管轄,西至溫州圩。不是,盤石鎮新野寺軍人較少。洪武十七年(1384),因為倭寇在海上猖獗,朝廷命令國君唐河巡查海岸,唐河來到巖下監督城市建設。20年,建城改稱“巖”,意為“堅如磐石”。巖地處東甌軍事戰略要地,發生過多次抗日戰爭。嘉靖三十六年(1557),著名抗日名將戚繼光助寧波抗日。為了不驚動城裏的居民,他在城外駐紮了軍隊。次日攻關頭敵,戰於十裏,敵逃。嘉靖四十四年(1565),溫楚兵為憲察將(寧國人,嘉靖二十八年進士),重修巖城,高三尺。這四個門是:東應暉,南鎮江,西蘇晴和北承恩。水門二號,城垛1790。從此城內設防,兵荒馬亂,壹直到明朝末年。清順治四年(1647),魏明所廢棄,改盤石營,稱“盤石營”。順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舟山歸來,於十壹月初七,合力入甌江,攻盤石城,驅逐清軍。第二日,進樂清,分兵駐蒲圻。駐守巖石5個月,16年4月撤退。鄭成功的反清運動喚起了當地民眾的民族意識,紛紛支援糧食。清廷下令長江沿岸居民遷往內地,並拆除了巖城,巖城已成廢墟。康熙八年,展覽開始,遷出的人陸續返回。康熙二十七年,城重建。經過康乾兩朝的休養生息,山石又開始興盛起來。民國光復後,地方士紳吳喜洲組織自治會,響應革命,推翻滿清封建統治,接受先進思想人物不斷湧現,如朱留學德國學理工科,吳百衡創造國資,被稱為“乳王”,都影響了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多先進青年參加了革命工作。經過歷次運動的洗禮,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磐石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溫州電廠的興建,港口碼頭的建立,萊斯染廠的搬遷,都給磐石帶來了繁榮。尤其是服裝行業異軍突起,聞名中國。街道建設包括應暉路、諸城路、農貿路和鎮前路的開發,城鎮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新銳人物有著名作家葛五蛟、經濟學博士林建海、社科院教授戴誌賢、有教養有見識的朱烈老先生等等,為搖滾和人文帶來了榮耀。浙江省樂清市盤石鎮
  • 上一篇:勇敢者的冒險第三季17還有嗎?
  • 下一篇:有哪些雲南寺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