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獨山燈的形成與發展

獨山燈的形成與發展

獨山燈會是黔南燈會的代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大洋鄉墨翟壹位80歲的布依族燈會藝人說,他的祖父那壹代人會唱元宵。照此計算,元宵節在獨山至少流傳了200年。

獨山燈原是“地燈”,起源於正月元宵節玩燈籠的習俗。《獨山縣誌》載有壹條風俗:“初十(正月),鄰裏龍燈爭奇鬥艷,尤其是無夜之時。從第十壹到第十五,當地人在他們祖先的墳墓前保存了香和酒。這個市場的人,開門營業,極其優秀的學生上學,都是幸運的。村裏龍燈有唱燈的,或者去壹個村裏慶祝,或者在壹個村裏用帖子唱,說‘玩年’。”“地燈”,顧名思義,是壹種在任何地方的地面上行走的藝術形式。扇帕常作為主要道具來歌舞,通常與舞龍、舞獅、劃早船、車燈等壹起表演。在元宵節,它通常被稱為燈籠。“地燈”的表演形式被“許願”的習俗所借鑒,形成了“許願燈”,其內容有娛神、賞願、驅邪、消災、解結等。,而且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許願燈”逐漸形成了壹整套程序,燈要紮,塔要唱。有壹個“臺燈”。從清朝鹹豐年間(1851),獨山城鄉盛行許願燈時,歌舞中就有戲劇的成分。比如“頭頭臺”,就從壹種歌舞發展成了壹種獨特的有故事線的“有燈有剪輯的戲劇”。《臺燈》的表演分為兩部分。開臺的第壹個節目是《踩新臺》,接下來是《打頭陣》,俗稱“打花折”,然後才是大戲(主戲)上映。“臺燈”的出現標誌著獨山燈會的形成。

獨山花燈遺產豐富,有300多種曲調、40多種舞蹈姿態和數百種傳統劇目。

最早的獨山燈以歌舞為主,表演有宮鈴掃臺、踩新臺、奔臺等。隨著歷史的變遷、變通、商業貿易的繁榮、人員的頻繁流動、外來文化的不斷傳入以及花燈藝人與鄰省民間藝人的交流與創作,獨山花燈這壹漢族民間藝術逐漸得到豐富和發展。傳統的花燈劇目如《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鐘罩》、《通天塔》、《莽蛇》、《淮陰》、《重生》、《五鼠鬧東京》、《九衣》、《前母後母》等都有出現。但在舊社會,在封建統治階級的歧視和禁止下,燈籠受到統治者的束縛和破壞,所以發展緩慢。表演大多以當時流行的歌本或民間故事為藍本,沒有固定的歌詞。在很多演出中,表演者根據劇情隨意發揮。叫做所謂的“脫衣劇”演員都是男的,男扮女裝。

建國後,獨山燈發展迅速,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發展。

五十年代可以稱得上是獨山燈會極其繁榮的時期。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文藝方針的指引下,獨山燈獲得了新生。民間花燈班(隊)應運而生。據統計,58年,全縣有170多個專業燈組和班。53年,該縣舉行了第壹次民間藝術表演,來自各方的燈籠藝術家聚集在舞臺上競爭。獨山燈這壹民間藝術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絢麗多彩的傳統花燈劇目如《踏上新臺階》、《走向臺階》、《紅燈籠的故事》、《鳥金的故事》等都顯示出了它的藝術魅力。隨後,該縣成立了業余花燈劇團,縣文化館組織專職和業余文藝工作者對優秀的花燈傳統劇目進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在省、州藝術家的指導和幫助下,獨山花燈從劇目創作、音樂、表演到美女舞蹈都逐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培養了壹大批業余花燈骨幹,編創了壹批優秀節目,如《女礦工排》、《蛇郎》、《紅花遍地》、《忙碌的大嫂》、《寶兒會男人》等。縣、州、省年年舉辦民間文藝演出,演出水平逐步提高。貴州燈會於1956年在獨山成立,對獨山燈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58年,該縣開辦了文藝學校,培養了壹批青年燈彩藝術骨幹,隨後成立了半專業的獨山燈彩劇團,創作演出了大量的燈彩劇目,活躍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元宵壹直是城鄉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藝術。特別值得壹提的是,55年,獨山燈誕生以來的第壹位女演員出現在全縣第三屆曲藝匯演上,那就是吉昌區尚道鄉新民村荊寨的女青年羅天蘭。當時她和花燈藝人史玉成(也是她的師傅)表演了《打頭陣》,在縣城引起了轟動。此後,許多受過教育的女孩也愛上了燈籠,加入了燈籠表演隊,登上了文藝舞臺。這意味著“好姑娘不看燈”的時代結束了,獨山燈會進入了“好姑娘唱新燈”的新時代。

20世紀60年代,獨山燈的發展處於低谷。縣燈劇團因經濟時期困難,生存困難,於61年底自行解散。這時候農村的花班(隊)也走了,散了,散了,活動也不活躍了。1965年,該縣在獨山縣成立農村文化工作隊,創作並移植了《奪印》、《打鑼》、《補鍋》、《壹袋麥種》、《辦喜事》、《跑驢》等壹批元宵劇目。深入農村宣傳演出。活躍了城鄉的文化生活,對花燈的傳承起到了壹定的作用。1966年年中,“文革”開始,文藝也進入“十年動亂期”。縣文化系統壹度陷入派系鬥爭。1969年,農村文化工作隊解散。燈籠曾經被認為是“被封、被資助、被修理”的東西。民間花燈班(隊)被勒令解散。燈籠極難生存。

70年代,國劇改革進入“樣板戲”時代。雖然樣板戲搞的是“三突出”“壹枝花獨大”。但客觀地說,它對戲劇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73年縣文化館復館後,縣裏組織了壹批專業業余藝人研究移植花燈的樣板戲,先後移植了《沙家浜》第壹、二、八場,《紅燈籠的故事》《龍江之歌》。推動了獨山燈戲的改革。使燈籠有壹個突破性的發展。主要是在音樂創作方面,改變了以往作曲、套曲的方法。采用了壹種新的創造性方法。在實踐中,壹是在充分熟悉素材(燈籠曲調)的基礎上,從中選取特征音調或特征樂句、音樂集合,進行柔化重組和發展;其次,根據劇情、人物性格、歌詞長短,通過拉長、縮短的方式對同壹素材進行不同的調試,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第三,采用主題運行法,在壹個人物的每壹段唱段中,根據情節的需要,使用同壹素材進行變化發展,既保持了獨山燈音樂的風格,又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表演(伴奏)是分分數的,這是壹大進步。同時,樂隊的編制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文昌:花胡、二胡、板胡、、中胡、、月琴、三弦、、大提琴、、單簧管、長笛、笙、嗩吶等。武術場:有班固(也是堂鼓)、小鑼、小釵、大碗、大鑼、水釵、木魚、敲鐘等。另外舞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硬場景(畫檔)和軟場景(沙網)的運用,尤其是背景投影的運用,以及燈光的色彩變化,增加了舞臺的效果。

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進入了壹個歷史性的變革時期。在黨和政府改革開放路線的指引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獨山燈重新煥發了生機。農村民間花燈隊又活躍起來了。據縣文化部門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的“三項調查”(即民間藝術形式、民間組織和民間藝人),全縣現有民間花燈班(隊)100多個,其中季節性活動70多個,許多花燈隊(隊)在表演形式、創作和表演水平上都有了很大進步。如西拉查村的燈會隊伍,可以移植和演出大型古裝燈戲,如《考椅》、《演香蓮》,創作和演出了壹批現代燈戲,如《打葵花》、《追豬》、《紅管家》、《落榜》、《送公糧》等。伴奏武術館陣容也很宏大。另壹個例子是機場鎮高技村的花燈隊。他們除了演出包公《太子叔砍頭》、《莽蛇》、《金陵》、《張郎離婚》、《銅鍋》等傳統花燈劇外,還創作演出了《雙喜》、《新婚》、《戲中有戲》、《只有壹個好生》和《社教隊》。又如馬灣鎮平元村的花燈隊,由村支書牽頭,緊密結合形勢,創作演出了《情人結》、《顧爾恭》、《三延婚期》、《二田》、《李存常之約》等數十個花燈節目。它不僅活躍和豐富了農村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

從專業角度講,1982年,縣裏成立了國家文化藝術隊。在過去的20年裏,大量的現代彩燈節目被創作和上演。花燈戲有:哥哥笑、春回校園、歸家、鄰裏情、老臣、金雞總會呢喃、鳳凰歸桃林、鵲橋會、鐵血稅官、拜年、送藥、舞情、山村。花燈歌舞有春情、雨情、辣媳婦、地燈舞、春浴、繡女、相親、五姑六婆等。曲藝節目有:好文化館,兩個哥哥接爸爸,送孩子上學,忙商店。縣文化藝術隊常年在農村演出,不僅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花燈藝術的發展。在歷屆省、州乃至全國演出中多次獲獎。曾多次赴鄰省、縣、外專州演出,深受觀眾好評,甚至在省內外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總之,改革開放的20年是獨山燈繁榮發展的輝煌時期。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壹是花燈藝術創作極為繁榮,廣大城鄉專業業余文藝工作者堅持“二”的方向,深入生活,緊扣時代主旋律,在現實的鄉村創作演出了壹大批優秀的花燈劇目,充分展示了獨山花燈藝術的時代風貌;二是探索花燈藝術的表現形式,使獨山花燈的表現形式不斷拓展和完善,歌舞、戲劇、曲藝等表現形式齊全。從而豐富了獨山燈藝術的表現力;第三,燈舞創作有所突破。從最初的說唱歌舞形式到純粹的歌舞,從情感舞蹈到劇情舞蹈。比如《雨》,按照寫舞蹈劇本、作曲、編舞的創作程序,通過寫意與寫實的結合來突出主題。舞蹈力求有創意,如《地燈之舞》,配以傳統的燈籠和鼓,吸收當地民間舞蹈動作,突出了《地燈之舞》的藝術風格。

80年代中期,全國開展了十大文藝集成誌的編纂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幫助下,經過縣文化部門的通力合作,先後完成了獨山花燈的音樂集成、獨山民間舞蹈集成和三套民間文學集成,以及文化誌、戲曲誌、曲藝誌的編纂,成為獨山花燈。

20世紀90年代中期,全國開展了文化先進鎮、文化先進縣、文化之鄉、藝術之鄉、“蒲公英”計劃、文化帶等文化工程。1994年,雞場鎮被省命名為“彩燈藝術之鄉”,1997年,我縣被省命名為文化先進縣,1997年,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縣。

  • 上一篇:成功男人的典範:揭開遼國第壹任宰相韓德讓的傳奇人生。
  • 下一篇:吉索鎮的歷史沿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