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壹個輝煌的帝國有哪些起伏?

壹個輝煌的帝國有哪些起伏?

壹.歷史背景

18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發展起來。但是,除了荷蘭,所有國家仍然處於封建統治之下,尤其是法國的封建專制達到了頂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各國王室都感到了威脅,法王路易十六被拘留處決,讓王室成員壹直感到不安。1792年,奧地利、撒丁島、那不勒斯王國、普魯士、西班牙和英國組成了第壹個反法聯盟,試圖消滅法國。法國和政府用國家征兵制、軍事改革、全面戰爭等各種方法打敗所有國家。1797年,拿破侖在意大利擊敗奧地利軍隊,迫使奧地利接受並簽署了《坎波福米奧條約》。從那以後,只有英國和法國打過仗。

1798年奧地利、英國、那不勒斯、奧斯曼帝國、俄國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由於管理政府的分裂和腐敗,缺乏資金,以及在1790年代進行了大量改革,但由於政變而在國外避難的前軍政部長拉紮爾·卡諾的領導下,拿破侖也在埃及作戰,法國在英國資助的那些敵國面前屢戰屢敗。

1799年8月23日,拿破侖從埃及秘密返回法國。他隨即推翻了總督政府,並在10月9日的霧月政變中奪取了政權165438。

從此,法國進入了壹個新時期,即拿破侖時期。在此期間,法國和反法聯盟之間的戰爭被稱為拿破侖戰爭。

拿破侖戰爭態勢圖

二、拿破侖的榮耀

1799 165438+10月,拿破侖建立軍事獨裁後,法國與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國、英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和拿破侖王國)交戰,形勢十分艱難:當時拿破侖的法國遠征軍正在進行遠征埃及的行動,蘇沃洛夫遠征意大利和瑞士,結束了法國在意大利的統治,占領了萊茵河上遊。英國對法國港口實施封鎖。為了扭轉局勢,拿破侖決定在意大利北部擊潰654.38+0.5萬奧地利軍隊,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從而使英國在大陸失去立足之地,迫使協約國進行和談。在瑞士邊境秘密集結的倉促組織的法國預備隊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流域,出現在奧地利軍隊的後面。

1800年6月4日,拿破侖在馬倫戈戰役中擊敗了奧地利軍隊。同年,65438+2月,莫羅將軍指揮的法國軍隊在德國霍恩林登打敗了奧地利軍隊。次年2月,法國和奧地利簽署了《盧內維爾和約》。同年,5438年6月+10月,法國分別與土耳其和俄羅斯簽訂和約。英國因為失去了盟友,被迫與法國簽訂亞眠和約。但是,這個和約並沒有消除英法之間的矛盾。拿破侖試圖打敗英國,於是開始在布倫地區集結法國海軍和遠征軍。然而,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戰役中的失敗阻止了拿破侖登陸不列顛島。為了建立新的反法聯盟,英國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

俄國對法國在歐洲的擴張深感不安,盡管與英國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但還是接受了英國的入盟提議。4月1805,11,俄國和英國締結彼得堡盟約,從而奠定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基礎。瑞典、丹麥、西西裏王國和奧地利參加了聯盟。聯盟各國計劃派出50萬人的聯盟。

奧斯特裏茨戰役的繪畫

1805年9月底,拿破侖在萊茵河部署了22萬法軍。法軍利用盟軍分散的優勢,出到奧地利多瑙河軍的後方,在烏爾姆戰役中將其擊敗。抵達戰區的俄羅斯軍隊遇到了麻煩。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巧妙機動,使自己的軍隊脫離包圍圈,在奧爾米與壹支來自俄羅斯的軍隊和奧地利軍隊的殘余部隊會合。然而在奧斯特裏茨戰役中,俄奧聯軍被擊潰。奧地利退出戰爭,並與法國簽訂了《普雷斯堡和約》。

拿破侖帝國的領土

拿破侖戰後在奧斯特裏茨的果斷行動,導致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體,鞏固了法國在歐洲的地位。拿破侖與俄國媾和的嘗試徹底失敗了。1806年7月20日俄國全權代表簽署的巴黎和約被俄國國務委員會否決。

1806年9月,英國、俄國、普魯士、瑞典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魯士於同年6月65438+10月1向法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法軍撤出萊茵河。拿破侖拒絕了普魯士的要求,入侵圖林根,然後是普魯士。65438+10月4日,法軍在耶拿奧爾州戰役中擊敗了蒲軍。1806 165438+10月28日,俄國向法國宣戰。拿破侖試圖在壹次或幾次戰役後,在波蘭和東普魯士的領土上擊敗俄軍,並迫使其簽訂對法國有利的和約。然而,拿破侖未能實現這壹計劃。在最初的大規模普圖斯克戰役中,拿破侖未能圍殲俄軍。隨後,在普魯士-埃勞戰役中,雙方勢均力敵。然而,拿破侖在6月1807日贏得了弗裏德蘭壹戰,隨後出征俄羅斯邊境。拿破侖不敢越過涅曼河,因為他知道俄國的軍事資源還沒有耗盡,戰爭可能會演變成對法國的持久戰。俄國政府在大陸沒有盟友,又與波斯和土耳其交戰,只好接受法國的和談建議。1807年7月,法、俄、法三國在吉利茲特締結和約。俄國參與了大陸封鎖,並於65438年6月+0807年10月+65438年向英國宣戰。吉利塞特和約締結後,拿破侖實際控制了整個西歐和中歐。

1807年,法軍經西班牙進入葡萄牙。然而,法國人在西班牙的魯莽引起了西班牙人民的強烈不滿。1808年,馬德裏爆發起義。從此,西班牙人民開始了反對法國占領軍的法西戰爭。1809 65438+10月,拿破侖在西班牙留下了內伊元帥和蘇爾特元帥指揮下的壹支相當大的部隊,自己回到了法國,因為壹場新的戰爭正在中歐醞釀。英國政府已將奧地利拉入第五個反法聯盟。同年7月11,奧地利被迫與法國簽訂《申布倫和約》。在1809奧法戰爭中,拿破侖的軍隊為了取得勝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奧地利軍隊的戰鬥質量得到了提高。在此期間,拿破侖還遭遇了歐洲人民反抗法國統治的民族解放鬥爭。1809年4月,蒂羅爾的農民在戈弗的領導下舉行起義。普魯士、威斯特伐利亞、不倫瑞克和薩克森也發生了反法起義。這些起義雖然都被法軍鎮壓了,但證明了歐洲出現了壹股反抗拿破侖壓迫的新生力量。

壹個龐大的拿破侖帝國在接連不斷的侵略戰爭中形成。拿破侖打敗第五次反法同盟後,法國直接或間接統治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拿破侖的帝國從88個省擴張到130個省,人口7500萬。歐洲大陸主要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向法國投降,俄國也委屈地自保。拿破侖的聲望和權力達到了頂峰。

三、第壹次退位

戰敗國承擔的戰爭賠款、為補給部隊征收的賦稅、歐洲國家的直接掠奪和有利於法國的關稅稅率,都保證了拿破侖政府、法國資產階級和軍閥階級的固定收入。但與此同時,拿破侖帝國的內外矛盾也削弱了他自己的力量。

由於頻繁征兵和稅收增加,法國各界居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英國海軍對法國港口的封鎖使法國難以將殖民貨物運入該國,這造成了壹些工業部門的危機。俄羅斯警惕對待法國的擴張,是大陸阻止拿破侖實現其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拿破侖的侵略政策越來越多地針對俄羅斯。他開始積極開展對俄戰爭的外交和軍事準備。1812年春,法國分別與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軍事同盟。

根據盟約,為了對抗俄國,兩萬蒲軍軍隊和三萬奧地利軍隊由拿破侖指揮。其他法國附庸國的政府也開始訓練軍隊遠征俄國。得知法國正在備戰的消息後,俄羅斯政府采取措施加強軍隊,防止戰時被孤立。1812 4月,俄國和瑞典締結彼得堡盟約,約定雙方共同行動對抗法國。雙方都認為必須將與俄羅斯處於戰爭狀態的英國納入聯盟。戰爭爆發後,俄國和英國締結了和平條約。結束與土耳其的戰爭,締結布加勒斯特和約(1812)是俄羅斯的壹大政治勝利。

拿破侖征召60萬大軍,調集1,372支槍遠征俄國。2002年6月24日,拿破侖的先遣部隊渡過涅曼河,入侵俄羅斯領土。俄羅斯人民奮起參加衛國戰爭(1812),抗擊外國侵略者。拿破侖軍隊在俄國的徹底失敗,成為歐洲擺脫法國壓迫的開端。

1865438+2003年2月,俄羅斯和普魯士結盟。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和奧地利相繼加入,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侖組建了壹支新的“軍隊”來迎接挑戰,並通過盧岑和鮑岑戰役,在5月打敗了俄羅斯和普魯士的聯軍。此後,拿破侖分兵防守從漢堡到德累斯頓的易北河上的要塞。在8月26日至27日的德累斯頓戰役中,法軍獲勝,但損失慘重。65438+10月16 ~ 19,雙方在萊比錫交戰,撒克遜軍隊叛逃加入聯軍,法軍大敗,拿破侖率領殘部逃離戰場。反法聯軍向法國邊境推進。1814年6月,20多萬盟軍進入法國。拿破侖集結了約8萬人阻擋盟軍,將盟軍阻擋在塞納河流域達兩個月之久,並於3月21日率軍東進馬恩河,企圖將盟軍引離巴黎。盟軍不予理會,全力向巴黎推進,迫使巴黎守軍於30日投降。

拿破侖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04月13日,拿破侖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兩天後拿破侖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侖本人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小島厄爾巴島。拿破侖保留了“皇帝”的頭銜,但他的領土僅限於那個小島。

第四,打敗滑鐵盧

拿破侖並不滿足於他的失敗,他仍在等待上升的機會。1815年初,反法聯盟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因為分贓不均,大打出手,以至於反法聯盟出現分裂。同時,由於封建貴族的殘酷統治,法國民眾對波旁王朝的統治越來越不滿,更加懷念拿破侖時代。

拿破侖見時機成熟,決定東山再起。1865438+2005年2月26日夜,拿破侖率領千余名官兵,巧妙地躲過了正在監視厄爾巴島的皇家波旁戰艦,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海岸的胡安灣。

1865438+2005年2月16,拿破侖逃出小島,躲過英國艦隊的監視,率領1000人回到法國* * *和中國的畫面。拿破侖感慨萬千,興致勃勃,立即在岸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拿破侖的鼓舞下,士兵們熱血沸騰。部隊開始向巴黎進軍。壹路上,很多人歡呼雀躍。波旁王朝派出的狙擊部隊大多是拿破侖的舊部隊,於是紛紛會師。就這樣,到了12年3月,拿破侖不費壹槍壹彈就成功進入了巴黎。此時他的部隊已經發展到1.5萬。路易十八看到潮水退去,驚慌地逃離了巴黎。09年3月19日,拿破侖在全民的歡騰聲中重登王位。

正在維也納開會的反法聯盟各國首腦嚇壞了,立即停止爭吵,並立即起草了壹份臨時宣言,稱拿破侖是世界和平的破壞者和敵人,他“不受法律保護”。與此同時,他們迅速集結部隊。到3月25日,英國、俄國、比利時、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組成第七個反法聯盟,兵力70萬。盟軍準備分頭進攻巴黎:巴克雷指揮17萬俄軍和25萬奧軍在萊茵河集結,向洛林和阿爾薩斯推進;弗裏蒙特指揮6萬奧地利-撒丁聯軍,集結在法意邊境,準備隨時進軍法國;普魯士的布魯赫元帥率領120000蒲軍和300門大炮在沙羅瓦和列日之間集結;英國將軍惠靈頓指揮著壹支由英國、德國、荷蘭和比利時組成的混合部隊,大約有65438+萬人和200門大炮,駐紮在布魯塞爾和蒙斯之間。此外,聯軍還有30萬人的預備役。聯軍同意在6月20日左右開始行動。法國方面,拿破侖也在加緊準備。到6月初,65,438+80萬人聚集在鷹旗下,他希望到6月底有50萬人投入戰鬥。但令拿破侖遺憾的是,這位昔日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不再願意為拿破侖效力,這對法軍非常不利。

拿破侖對盟軍強大的陣容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他決定化被動為主動,轉攻為守。他認為最大的威脅是比利時的英-普軍隊,因此需要集中主力對付,而萊茵河和意大利的盟軍只需派出少量兵力進行牽制。同時,他還決定趁盟軍尚未會師之機,爭取戰機,率先擊敗英普聯軍,擊敗威靈頓和布魯日兩位老將,讓其他盟軍輕松應對。

計劃已經制定好了。拿破侖於6月2日派出65,438+025,000名法軍(包括20,000名衛兵)和300門大炮,悄悄地轉移到比利時邊境,駐紮在離蒲軍只有壹片密林之隔的地方。

15年6月淩晨3點,拿破侖軍隊的先頭部隊越過邊境,進入比利時滑鐵盧。16日,他們在利尼與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相遇,並擊敗了蒲軍軍隊。戰敗但未被摧毀的蒲軍撤退到了布魯塞爾。

現在,拿破侖準備第二次進攻威靈頓的軍隊。他不允許自己呼吸,也不允許對方呼吸,因為每拖延壹天,就意味著給對方增加壹分力量。17日,拿破侖率領全軍到達萬斯村高地。威靈頓這個頭腦冷靜,意誌堅強的對手,已經在高地構築了防禦工事,做好了戰鬥準備。而拿破侖的壹切安排,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細致周到。他的軍令從未像今天這樣清晰。他不僅反復考慮進攻方案,而且充分估計到自己面臨的危險,即布呂歇爾的軍隊只是被打敗,而不是被消滅。他派壹些部隊跟蹤追擊普魯士軍隊,防止他們加入英軍。他把這支追擊部隊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格魯希於06年6月6日在利尼擊敗了布呂歇爾將軍的壹支分遣隊。

滑鐵盧戰役油畫

17年6月6日上午,11,拿破侖第壹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拿破侖的命令很明確:在自己進攻英軍的時候,格魯希必須帶領委托給他的1/3部隊追擊普魯士軍隊。同時,他必須始終與主力保持聯系。

格魯希元帥不願接受這個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動。看到皇帝天才的眼神,他才心安理得,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令他欣慰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要三個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就可以和皇帝的部隊會師。

戰鬥開始前,拿破侖再次騎著他的白馬沿著前線,從頭到尾檢閱了他的部隊。呼嘯的寒風中,護旗手們舉起戰旗,騎兵們勇敢地揮舞著戰刀,步兵們挑起他們帶著刺刀尖的熊皮軍帽,向皇帝致敬。所有的鼓都狂熱地響起來,所有的號聲都在向他們的指揮官發出清晰的號聲。

11,炮手奉命用榴彈炮轟擊山頭上的紅衣英軍。然後,內伊帶領步兵沖鋒。決定拿破侖命運的時刻開始了。

從早上11到下午1,法軍各師進攻高地,壹度占領村莊和陣地,但被擊退,隨後發起進攻。在空曠泥濘的山坡上,已經掩埋了654.38+00000具屍體。但是除了大量消耗之外,什麽都沒實現。雙方軍隊疲憊不堪,雙方指揮官焦慮不安。雙方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贏家。威靈頓等待著布呂歇爾;拿破侖期待著不高興。

但是格魯希沒有意識到拿破侖的命運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於6月17日晚出發,向預期方向追擊普魯士軍隊。然而,敵人從未出現,戰敗的蒲軍撤退的痕跡也從未被發現。

正當格勞希元帥在壹戶農民家裏吃早餐時,他腳下的地面突然輕微晃動。所有的人都認真聽著。遠處壹次又壹次傳來沈悶的、漸漸消失的聲音:那是火炮的聲音,是遠處火炮開火的聲音,但並不太遠,最多只有三個小時的路程。幾個軍官以印第安人的姿勢倒在地上,試圖聽清更遠的方向。遠處傳來的沈悶回聲還在不停滾動。格魯希開始征求大家的意見。副司令傑拉德緊急要求:“立即向開火方向前進!”說話的二副也表示同意:“趕緊往開火的方向移動,快點就好!”所有人都毫不懷疑皇帝已經向英國軍隊發起了進攻,壹場大戰已經開始。但是格魯希無法下定決心。他習慣於執行自己的命令:追擊撤退的蒲軍軍隊。熱拉爾見他如此猶豫,也激動起來,著急地說:“趕緊到開槍的地方去!”副指揮官當著20名軍官和平民的面提出這樣的要求,他說話的語氣幾乎像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請求。這使得格魯希非常不高興。他用更加嚴厲和直率的語氣說,他決定等到皇帝收回他的命令。軍官們絕望了,但此時大炮的隆隆聲是不祥的寂靜。

部隊繼續前進。很快,格魯希自己變得不安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因為奇怪的是,蒲軍從未出現。情報人員報告了各種可疑的跡象,表明蒲軍在撤退期間以幾種方式被轉移到了激烈戰鬥的戰場上。如果格魯希此時帶隊增援皇帝,還來得及。但他只是懷著越來越不安的心情等待消息和皇帝的命令返回。但是沒有消息傳來。只有低沈的炮聲震動著大地,但炮聲越來越遠。

時間已經到了1 pm。雖然拿破侖的四次進攻都被擊退,但惠靈頓主力陣地的防守明顯出現了缺口。拿破侖正準備發動決定性的進攻。他加強了對英國陣地的炮擊。在炮火的硝煙像屏風壹樣擋住山頭之前,拿破侖最後壹次看了看戰場。

這時,他發現東北方向有壹群黑壓壓的人朝他走來,好像是從樹林裏蹦出來的。壹支新的軍隊!所有的望遠鏡都同時對準這個方向。是格魯希的部隊及時趕到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壹個被帶到這裏的俘虜報告說,這是布呂歇爾將軍的先頭部隊,不是普魯士軍隊。這壹刻,皇帝第壹次預感到,戰敗的蒲軍為了先迎擊英軍,已經擺脫了追擊;拿破侖自己用1/3的兵力在空地上做無用的、無目的的運動。他立即給格魯希寫了壹封信,命令他不惜壹切代價接近自己,阻止蒲軍在威靈頓的戰場上集結。

戰鬥壹次比壹次殘酷,投入的步兵壹次比壹次多。他們幾次沖進被炮彈摧毀的村莊,幾次被擊退,然後舉著飄揚的旗幟湧向四散的方陣。但是威靈頓不為所動。但是格魯希沒有任何消息。當拿破侖看到蒲軍的先頭部隊正在逼近時,他不安地低聲說道:“格魯希在哪裏?他究竟住在哪裏?”奈伊元帥讓所有騎兵投入戰鬥。結果1,000拼死壹戰的裝甲騎兵和步兵騎兵踐踏了英軍方陣,砍死了英軍炮手,突破了英軍的前幾道防線。雖然再次被迫撤退,但英軍的戰鬥力已瀕臨枯竭。山頂上嚴密的防線開始松動。當傷亡慘重的法軍騎兵被炮火擊退時,拿破侖的最後壹支預備隊——老近衛軍,正在奮力攻山。歐洲的命運取決於能否攻占這座山。

從早上開始,雙方的400門大炮壹直在轟擊。鐵蹄鼓聲震耳欲聾,整個平原都在顫抖!但在雙方的山頭上,雙方的指揮官似乎聽不到這嘈雜的聲音。他們只是聽著微弱的聲音。

兩塊表在雙方指揮官的手中,像鳥兒的心臟壹樣滴答作響。時鐘輕柔的聲音蓋過了所有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拿破侖和威靈頓各自拿著自己的計時器,計算著每小時、每分鐘,計算著還剩多少時間。最後,決定性的增援部隊應該到達。威靈頓知道布呂歇爾就在附近。拿破侖希望格魯希就在附近。現在雙方都沒有後備力量。誰先得到援軍,誰就贏得這場戰鬥。兩位指揮官都在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森林的邊緣。現在,蒲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像壹股煙壹樣出現在那裏。這些只是格魯希追逐的壹些小沖突嗎?還是蒲軍追擊的主力?此時此刻,英軍只能進行最後的抵抗,法軍已經疲憊不堪。

黃昏時分,拿破侖仍然對勝利充滿信心。他組織了所有的預備隊——10舊近衛營,向疲憊不堪的惠靈頓發起了最後的進攻,企圖徹底突破英軍中央陣地。攻擊將戰鬥推向高潮,雙方拼死壹戰,在黑暗中廝殺。結果法軍最後的沖擊失敗了。此時兵力對比已有利於聯軍,三個普軍團已到,聯軍總兵力已達654.38+0.3萬。

蒲軍的側翼終於響起了槍聲。有沒有偶遇?我只聽到了輕武器的聲音!拿破侖深吸了壹口氣。“格魯希終於來了!”他認為他的側翼現在得到了保護,所以他集中了所有最後剩下的部隊,再次攻擊惠靈頓的主要陣地。這個主陣地是布魯塞爾的門閂,必須摧毀,這個主陣地是歐洲的大門,必須突破。

然而,剛才那陣槍聲只是壹場誤會。這種誤會的相遇很快就停止了。現在,大批蒲軍軍隊正毫無阻礙地走出困境。即將到來的軍隊根本不是由格魯希領導的,而是由布呂歇爾的蒲軍領導的。這個消息很快在拿破侖的軍隊中傳開了。部隊開始撤退。而威靈頓則抓住了這壹關鍵時刻,策馬來到山前,摘下帽子,舉過頭頂向撤退的敵軍揮手致意。他的士兵立刻明白了拿破侖畫中的手勢,這預示著勝利,並在聖赫勒拿島度過了余生。所有殘存的英軍立即跳起來,向潰敗的敵軍沖去。與此同時,普魯士騎兵也沖向了法軍,法軍心急如焚,疲憊不堪。只聽見壹聲驚恐的尖叫:“逃命吧!”短短幾分鐘,這支擁有強大軍力的軍隊就變成了被驅趕的踩踏和驚恐的人流。拿破侖不得不吞下失敗的苦果。在戰鬥中,法軍損失慘重。6月22日,拿破侖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度過余生。

動詞 (verb的縮寫)歷史評價

拿破侖戰爭持續了15年,其直接後果是反法聯盟的勝利和封建王朝的復辟。

從本質上講,拿破侖戰爭壹方面是革命性的。歐洲大陸參加反法聯盟的君主國害怕法國大革命導致自己革命,也落得和路易十六壹樣的下場,所以對革命的法國非常敵視。他們試圖撲滅法國大革命,以恢復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而拿破侖政權則用戰爭來維護法國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拿破侖早期的戰爭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戰爭,具有革命性:捍衛大革命,反對反革命的君主同盟。

另壹方面,拿破侖戰爭是侵略性和霸權主義的。就其侵略性而言,拿破侖曾將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部分地區並入法國版圖;他入侵埃及,進攻莫斯科,想占領西班牙,出兵海地,這些都體現了拿破侖戰爭的侵略性。此外,拿破侖在征服壹個國家時,強迫被征服國降低關稅或幹脆取消關稅,以利於法國商品的傾銷。同時,他還從被征服的國家攫取原材料和財富。所以這些都有利於法國的工商業發展。拿破侖還在被征服國家的學校強制推行法語,增加人民稅收,大量招募士兵,利用被征服國家的人力物力,擴大對歐洲的侵略。就其霸權而言,資本主義英國擔心法國強大後會與其爭奪歐洲和海上霸權,所以積極聯合歐洲各封建君主國,組織反法聯盟,削弱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所以拿破侖和英國的戰爭是兩國為了各自的資產階級爭奪世界市場和霸權的戰爭,和俄國的戰爭也是為了爭奪歐洲霸權。所以,當拿破侖建立法蘭西帝國,奴役了歐洲許多大的、至關重要的民族國家之後,法國的民族戰爭就變成了帝國主義戰爭。

拿破侖的帝國主義戰爭持續多年,占據了整整壹個時代,呈現出帝國主義關系和民族解放運動交織在壹起的極其復雜的景象。結果,歷史無能為力。交戰雙方在戰爭中追求的決定性目的和在作戰行動中大量使用兵力,改變了戰略的特點。集中步兵和騎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給予敵人猛烈的攻擊,成為作戰行動的基本方法。拿破侖的戰略特點是試圖以壹次或幾次總的決戰來決定戰爭或整個戰爭的成敗。拿破侖為了創造總體決戰的有利形勢,確保在主攻方向對敵的優勢,廣泛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拿破侖戰爭進壹步發展了戰術。各國軍隊都采用縱深作戰陣型,即弓箭手分散,步兵縱隊結合的陣型。預備隊成為戰鬥隊形的壹部分。縱隊縱深配置,增強了步兵在戰鬥中的突擊力量,陸軍可以在戰場上進行更廣泛的機動。19世紀初,許多新戰法的改進很大程度上與拿破侖的統帥能力分不開。拿破侖戰爭決定了19世紀上半葉軍事藝術的基本發展趨勢。

-列寧

  • 上一篇:中國古代的交通工具。
  • 下一篇:歷史上哪些皇帝的個人戰鬥力最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