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課堂教學應該做哪些改進?

歷史課堂教學應該做哪些改進?

第壹,緊跟時代步伐,迎接新課程的挑戰。新課程是學生發展的最大機遇,也是對教師的挑戰。新課程在目標、功能、內容、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有這些變化都需要教師在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將其轉化為課程實踐活動,實現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目標。因此,它要求教師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教學生壹杯水,要有壹桶水,而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生壹杯水的前提下,要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因為固定的水桶有點老舊保守,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它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提高水平,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學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教學知識的形成。比如在講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壹問題時,原教法只需要列舉所學的相關史實即可。現在學生會問:臺灣省的選舉過程和結果是怎樣的?民進黨和國民黨哪個政黨執政,更有利於促進與大陸的關系?臺灣省回歸還有希望嗎?這樣的問題需要老師有心理準備去應對和處理,而這些知識遠不是課本和教學參考資料所具備的。它要求教師打破固有的教育觀念、方式和方法,多渠道地從互聯網等相關資料中收集相關信息。從這個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與新課程理念的融合,評價改革的適度推進,是推動歷史教學改革駛入快車道的重要保障。第二,激發潛在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每個人都會接受各種信息,包括明示的和暗示的。Express是直截了當的指示、命令,毫無疑問地給人明確的信息;暗示就是通過心理因素進入潛意識。潛意識通常處於壓抑狀態,在特定的環境和氛圍中浮現,出現在意識中,表現形式有靈感、直覺、想象等。因此,積極暗示可以開發頭腦中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意識。21世紀學校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註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說: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培養創造力。晚清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用比喻的方法表達了學習的三種境界,即第壹階段是想象:昨夜西風雕碧樹,他獨自上高樓看世界;二是苦澀階段:腰帶逐漸變寬,最終不後悔,讓人為伊憔悴;第三個是頓悟階段: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壹片昏黃。很多看似偶然的發現,其實隱含著壹種必然性,發現者必須有強烈的好奇心,因為問題產生於懷疑和好奇。牛頓不會是第壹個發現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不是向上飛的人。但他是第壹個發現萬有引力的人,因為他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對學習歷史壹無所知,壹味地死記硬背,而不是開闊眼界去發現內在聯系。如何提高學生的做題能力,是歷史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壹環。比如在講世界史的時候,有壹個關於美國西進的問題:美國西進和中國西部開發有什麽區別?先不忙著提供答案,而是從實際出發,分析黨中央對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涉及的居民安置問題,再聯系美國的西進運動,也就是所謂的印第安人血淚史,進行橫向對比和縱向拓展,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古代命題,以個性和啟發式提問為驅動,廣泛聯系教學,既開發智力,增強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互通性。因此,激發學生的潛在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目標下新的教學藝術。3.改變教學方式,重塑新的教學理念不可否認,傳統的教學方式經過多年的沈澱,有其不可否認的優勢。但與歷史教學相比,由於過分強化了結構化、系統化的歷史知識和技能的簡單傳授,而忽略了包括歷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內的目標訓練。簡單形成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讀,學生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模式。事實上,恰當的歷史教學既要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從而加強理解和記憶,又不能偏離主題,走過場;並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不單調、枯燥、乏味。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為在結合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改變教學方式,重塑教學觀念要做到以下三點:壹、以時事為導向引入課堂主題。備課時,我會借助網絡的幫助,多方搜集與學科相關的知識,穿越時空隧道,重組知識結構。比如元朝設立鄭玄元,負責管理全國的佛教事務和藏區的軍政事務,我就介紹壹下相關的時事:3.14打砸搶燒西藏事件,然後引入專題分析討論,得出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的結論 這是少數藏獨分子所不能掩蓋的,因此引起了學生對西藏現狀的關註和對本課主題的濃厚興趣。 其次,變學生為主題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新的歷史教學觀強調知識和技能既是目標又是載體,這就註定了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學過程向學生主體性建構性學習過程的轉變。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法,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與教材、媒體壹起形成壹個整體,服務於學生的學習主題。他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同時,多渠道收集與課堂主題相關的信息。比如,在講宋代社會生活時,要指導學生借助多媒體觀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搜集宋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他們的能力,還引導他們學習必要的科研方法,事半功倍。三、留點懸念作為結尾,回味無窮。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創造壹個適合學生求知的意境。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認知訓練向能力訓練轉變。壹節新課結束後,要進行必要的課堂總結,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能及時反饋,但能進壹步促進主體性的發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總結了學習的重點內容,然後及時延伸,提出問題,給學生留下懸念,自己尋找答案,從而培養學生再次歸納概括的能力,充分釋放個性。總之,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我認為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我們抓住時代的生命線,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 上一篇:春天旅遊春天旅遊文案
  • 下一篇:廣州荔灣旅遊指南廣州荔灣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