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蓮峰鎮的歷史沿革

蓮峰鎮的歷史沿革

1949 165438+10月6日,隨著縣城的解放,聯豐鎮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為公社時,更名為潮美公社,不久重新建立聯豐鎮。1961年與附城合並,組成城市公社,不久又分設聯豐鎮。1969再次與福成公社合並,組成城關公社。城關鎮成立於1976,1984+00更名為聯豐鎮。文川鄉於1993年9月撤銷,附城17村劃入聯豐鎮。宋紹興五年(1135),築土墻300尺(平方丈)。周長1李140步(古人說左右腳向前壹步,1步相當於1.2米)。市區面積約0.033平方公裏。大道二年(1166),有三門,東叫朝景門,西叫騰翔門,南叫龍川門。淳祐三年(1243),城門用磚石拱築。明鄭德四年(1509),擴建為四門,分別為東的迎賓門、西的秩西門、南的安福門、北的拱北門,並在汶川河支流清溪旁設置了兩個小門,分別為東水門(名為福記門)和西水門(名為清泰門)。鄭德九年(1514)重修磚墻,770余尺,城面積比紹興初建時擴大了1多倍。五年後,熊健鎮有了1號樓,在縣府之後。嘉靖二十三年(1544),何琳河東側有1建安東樓,城市規模基本確定。此後雖有損壞和修繕,但直到清末民初,變化不大。

民國16 (1927)年,文橫人羅藻擬修連城至彭口公路,第壹次拆除了西水門的壹部分城墻。但是墻雖然拆了,路卻沒有修完。民國二十三年(1934)後,連城至龍巖、永安、寧化等地的公路相繼修建,部分城墻被拆除。民國二十八年(1939),抗日戰爭時期,街道擴建,拆除了南門到東門的壹段城墻,市區開始向外延伸。

城內分崇儒、福壽、銀根、落桂、淩雲五個作坊。城市街道包括十字街、正街、尚潔、夏傑、水南街、小街、尚誠、程霞、西門街、桑舞街、斜五街、東水街、西水街、上廟街、上廟後、薛倩街、塔下街、吳州街、五五街、閘口巷、夏喬街、廟前街、城墻。但路面狹窄,多為鵝卵石或石塊鋪成,房屋簡陋矮小。

府(宋元稱府,明清稱縣政府,民國後稱縣政府)位於城北側。府前有縣令官堂(又稱庭),東西兩側有官、戶、禮、兵、工、刑部、監堂、縣令、主簿、中書六大間。此外,尹賓館、惠民局、稅務局、稽查處均位於縣府附近。

府外有夫子廟、縣(儒)學館、學部(教令)、禮樂局、考試院(原張南路分院由舊部改設)、文明書院(明代縣令徐達華改設)、培元書院、五賢書院、石柱書院(建在觀之山上)。民國4年(1915),利用儒學、禮樂局、明倫堂建立縣級中學。民國二十七年(1938),華僑周捐資在東門創辦恥中學。整個縣城,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幾代,多次毀壞重建,逐漸擴大。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駐地仍在聯豐鎮。在中國的帶領下,連城人經過40年的努力,從原來的0.3平方公裏的城區面積擴大到3.47平方公裏,比舊城區大10倍。1987年,鎮上有四個居委會,人口18065,每平方公裏人口5206人。

主要街道有貫穿南北的北道濟,北道濟中段從縣政府門前直達的環城路、中山路(也叫南街),以及從文川橋頭向東通往連城壹中的東街。北路為主幹道,東側與環城路相交,西側與中山路相交,形成兩個十字路口。

環城路是1953舊城墻全部拆除時,沿著東城墻腳下新建的壹條大道。從此,連寧線長途面包車不再穿城、沿街行駛,緩解了市區人車混雜的擁擠現象。然後在保持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對東街、南街、西街進行了局部改造、改建和拓寬。

1957後,該鎮先後建立了化工、食品、煤炭、電力、機械、建材、印刷紡織、註塑、鞋革等工業門類。隨著工業的興起,金融、商業、郵電、交通、服務業、文化教育等各項設施迅速發展,城區面積不斷擴大。

1969年,市內的北道集進行了第壹次改擴建。1984春,北桃基繼續向西延伸,在西段修建新大道,到達西山新村生活區。1985年秋向東擴展,新修北套雞東段,連接省內十大景區觀之山,全長1888米,寬16 ~ 22米,成為連接市區東西兩端的筆直幹道,是縣城的政治經濟大動脈。商業、外貿、金融、郵電等建築綠樹成蔭。

縣委、政府辦公地點在北道集中段北側,中山路(南街)口。新中國成立後,在舊縣府的基礎上,逐步改建擴建了新的辦公樓和幹部職工宿舍樓,到1987年底達到37576平方米,占地60多畝。

1979後,連城工商企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事業在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過程中迅速發展。4月,1986,開通連城-→福州航空客運服務。1987,郵電部門在縣城鋪設了地下電纜,安裝了自動電話接續設備,實現了與其他地方的電話直通。並在原有國際電話線路(連城機場建設時開通1956)的基礎上,進壹步拓展國際電信和電話業務。同年,決定在北小島東端修建東環路,於1990建成通車。

  • 上一篇:中國省史名人百科,猜猜哪個省最好?
  • 下一篇:歷史典故歇後語全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